重访彩衣街

维扬诗画

<p>  生活在扬州多年,一直对彩衣街的名字怀有深深的好奇,或许是这个名字本身略显华丽,或许是觉得,这彩衣街本该有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周末偶然得闲,再次重访彩衣街。</p><p> 《扬州画舫录》记载,在东关大街与大东门街之间,就是彩衣街。彩衣街是扬州城的一条老街,旧设有制衣局,其后绣货、戏服、估衣等铺麇集街内。是以彩衣命名的街巷,这里曾经一度聚集了众多“扬帮裁缝”中的高手,又名裁衣巷。</p> 彩衣街不长,只有三百多米,建筑风格以明清为主,扬派门楼,飞檐亭,马头墙,清水砖墙等,构成了彩衣街沿线重要的景观特色。<div><br>  <br></div> <p>  进入国庆路右转,便到了彩衣街,现如今的彩衣街已被热闹的街市包裹,左侧是蒋家桥饺面店,右侧是农贸市场。</p> <p>  入口不远处彩衣街30号,是古迹杨氏住宅,从精细的砖雕门楼上,依然能看出往年的富足与繁华。</p> 彩衣街最美应该是一早一晚。初冬的清晨,来的早的话,你可以看到晨雾笼罩下古街,人们漱洗、买菜来往穿梭的身影,还有小狗道边自由撒欢的场景,以及沿街商铺热气腾腾的桂花糕、包子,让你切切实实融入了老街苏醒的烟火气。而到了傍晚,则又是另一番感觉,温暖的阳光,洒落在青砖小道上,映照在巷子里闲聊望呆的慈祥老人的面庞上,老街的节奏都开始慢了下来------ <p>  清康雍乾年间,是彩衣街最为繁华的时期,街上有包子坊、熟食店、饭馆、澡堂、铁匠铺、服装店、绸缎点等,如今许多传统手艺店已消失不见。</p><p>  天宁门街路口老者介绍,彩衣街裁缝店、服装店,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多改行,如今的彩衣街上只剩下了一家成衣铺,叫启明唐装店,它的主人是80岁的陆启明,陆老十几岁开始跟随父辈学徒,有着一身的好手艺,陆家制衣已有百年的历史,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传人了,陆家传统服饰制作工艺也被评为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p> 据传,彩衣街由三街八巷组成,分别为彩衣街、天宁门街,北柳巷、弥陀巷、北讲经墩、南讲经墩、三条火巷、三条便道,仔细数来,数字似乎有出入,个人觉得“三街八巷”和扬州八怪一样,应该是泛指吧。 临近大东门,有古迹“讲经墩”,想必应该与《扬州画舫录》里提及的姜家墩是同一地方。沿街口下坡向北,为北讲经墩,这里居民距离小秦淮河边很近,房子比较密集,据老者介绍,这里旧时曾设有译经台。拍摄北讲经墩老宅子时,遇一老妇拾街而下,谈及她的老房子,一脸的自信。 沿街口下坡向南,为南讲经墩,下坡不远处还意外发现一口古井,应是古迹,至今仍在为附近居民服务,清晨居民取水洗菜的场景,俨然是一幅浓浓的生活画。 老街的最西头是家喻户晓的小秦淮河,河面上是大东门桥,过了这座桥,就进入大东门街了。 重访短短的几百米老街,收获的是满满的记忆。彩衣街的美不仅在于她浓浓的文化和经久难忘的美食,还美在历史的回顾和经典的想象,你可以想象,众多大宅之内的女佣尾随珠光宝气的女主人,抱着、捧着一摞摞光鲜的成衣、绸缎,在麻石铺就的街面上匆匆而过的身影,是何等的壮观!这场景,既是彩衣街最繁华的写照,更是一幅定格的具有时代印记的水墨画。<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