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作者:熊翠兰</p> <p><br></p><p>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荡,枯骨到处皆是。东晋高僧法显西行取经路过此地时,曾写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许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远的地方,不可思议的事件时有发生。对于这样的一个神秘地带,我是带着敬畏和好奇的心态去的。但愿能有所收获,能让我在渺无人烟的戈壁感受到大自然最美丽的私语。</p> <p> 带着充足的食品和水,朝着我向往的神秘地带罗布泊,一路前行,一路洒满欢声笑语,罗布泊,我来了,很多人来的目的是你腹中的宝藏,而我却是为了感受你的孤独寂默。</p> <p> 原定于2018年4月10日-14日5天的罗布泊捡石计划在12日的凌晨6.30快速收场。与其说是一夜鬼哭狼嚎的风沙把我们赶走的,倒不如说是恶劣天气带来的寒冷和恐惧让我们这群人达成了难得的共识,在天色稍有一丝光亮的时候,就匆匆收拾行囊,毫不犹豫撤离了这片叫做核辐射永久性沾染区的地方,我心里是有一丝窃喜的,如果罗布泊用它温柔的一面接纳了我们,那两个石痴加上石疯子就会在这里多呆两天,搞不好还会转移阵地瞎折腾,要知道我和几位大哥私下里已经同病相怜互诉衷肠了。夜里起风时,胖子哥把我叫到车跟前,压低了声调对我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牧马人害怕油不足,明天上午在捡几个小时就打道回府”声音很小,可喜悦的感觉瞬间从他的小眼睛里传到了我的心里。做晚饭时,我把一公斤鸡蛋都打到了方便面里,恨不得把所有的食物统统吃光,原本很惬意的晚餐却因狂风夹着土雨勉强做熟,不必细究,吃起来也蛮香的。要不是天黑怕迷路,连夜就赶路了,风越来越大,不到9点每个人都躲进了帐篷里,风大的离奇,帐篷随时都有掀翻撕裂的可能,耳朵吵的要命 ,和第一夜赶脚露宿的淘金人废弃的破屋比形成强烈的反差。昨夜安静的要命,戈壁男人的呼噜声就在耳边回旋,感觉放个屁都能惊醒梦中人。迷迷糊糊睡着了,迷迷糊糊又醒了,憋着尿就这样带着恐惧寒冷和无奈捱到6点。</p> <p>钻出帐篷,天边有一丝光亮,如果没有风声作乱,这片沉寂的土地是有一种苍凉的美让我细细品悟的,胡乱拍了几张,手就冻的不行了。6.30全部人员收拾完毕撤离。人生或多或少都应有这样的一段经历,受苦受罪是我预先做好心理准备的,感受一下,经历一次我就会此生无憾。所有好的不好的感受都将成为我最珍贵的回忆。也许今生我都不会再踏上这片土地,惟有在记忆中把你守望。</p> <p>罗布泊,传说中的死亡之海,我来过了,带着好奇和敬畏的心来了,你可知我在渺无人烟,寸草不生,尘土飞扬的无人区颠簸了十几个小时,骨头散架 ,头发成毡,脸颊脱皮眼睛过敏肿胀,只为和你见上一面,而你却用风沙雨雪把我们盛情款待;罗布泊我走了,带着满身的疲倦走了,你却不忘用沙尘暴将我们相送,让我体验了你的神秘莫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风声诉说着你的孤独,用风沙传递着你的美丽,这或许就是你宣泄情感的最美方式,你把这种爱抚变成稀有的矿土资源和无尽的宝藏。</p> <p>罗布泊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全中国最丰富的钾盐矿,还蕴藏着丰富的镍、铜、金、钴等资源。据我所知,拓扑石,玛瑙,青花,风陵石更是吸引人五湖四海的捡石人冒着生命危险纷至沓来。罗布泊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干旱、风沙、雅丹、盐壳阻挡着人们向它接近,几乎寸草不生,因高达五六十度的气温、近乎为零的湿度及复杂的地貌地形,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自然条件最恶劣、最贫困的地区,给罗布泊罩上了一层层神秘的“面纱”。</p> <p> 写到这里,我不仅感叹,一代又一代的固守这片疆土的年轻军人他们是拥有怎样的毅力一年又一年坚守在这里的,要知道自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罗布泊地区成功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后,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p> <p>自1964-1996年,罗布泊一共进行过45次核试验,其中23次是大气核试验。国家顾虑罗布泊有核残留,因此将罗布泊定为军事禁区。这样恶劣的环境依然冒着核辐射沾染的危险还保家卫国的战士们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敬。</p> <p>最后用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来结束这段经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p> <p>落笔于2018年4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