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安洼</b></h1> 文安洼是海河流域的一个古老洼淀,与白洋淀、团泊洼、贾口洼齐名,是河北八大洼淀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标为湿地。其范围北界大清河南支,南界大城白马新河,东界静海子牙河,西界任丘古洋河,包括文安清南全部,任丘、大城、静海部分,总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其中文安界内约860平方公里。<br> 文安洼地处“九河下梢”,是以水为主,旱涝兼发的“北方水乡”。历史上,有“总集七十二河之委”的大清河入境西北,以釜阳、滹沱两河为源的子牙河绕行东南,近代无堤可阻,随流漫散的小白河横贯中间。洼淀大势内敛形如釜底,“蛤蟆撒尿,文安就涝”;外担东西两淀,“开了白洋淀,来水一顿饭”。每遇洪沥,则百流汇集,一片泽海。历史上水灾频发,“涝了文安洼,十年不回家”,“三年人在水,百里地生鱼”的俗语诗句,便是对当时的真实写照。仅清代光绪的34年里,文安洼就有30年不同程度的水灾发生。<br> 长期积水的自然环境,使各种腐殖质大量沉积,给土壤带来深厚的养分层、孕育了洼淀特有的地梨、苲菜、鸭、雁、鱼、蟹等水湿生动植物,一旦积水消散,文安洼又出现“收了文安洼,粮食没人抓”的丰收景象。文安洼人利用特有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创造出织席编篓、夏箔冬网等生产方式,发明了贴饼子熬鱼、锅煲鱼等饮食方法,形成了包括生产工艺、语言习俗、生活艺术等一系列有鲜明区域色彩的洼淀文化。利用这些文化积累,总结出应对大自然的诸如修筑堤坝、抵御水灾、冰灾等一系列防护方法,并在应用中收到效益。<br>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因洼淀农田开发、河道疏理等改造工程的大规模实施,众多水域得到疏导,大面积的荒废土地被利用,苇塘草甸被改造成农田,洼淀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多种水生动植物陆续减少、消失,加之气象因素的影响,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上游客水在文安洼不再形成滞留,当地降雨减少,昔日多水的洼淀景象,逐渐变成了以旱作为主的农林格局。但由于文安洼特殊的地理位置,今后仍担负着国家水利规划内分洪滞沥的使命。<br>注:(九河——语出《尚书·禹贡》记述大禹治水后,黄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位于河北平原西部太行山河流冲积扇与黄河故道的交接洼地)。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大海。”九河,历来有具体和泛指两说,多数认为是对古黄河下游众多支流的泛称。)<div><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古洼淀</b></h1><h3><b>文安洼</b> </h3><h3> 文安洼在全新世中期时属于浅海,在高海平面退下后,又被后期古河道堵塞,形成了河间洼地。早期的文安洼以白洋淀—文安洼洼淀群形式存在,自商周后,黄河的一支经此入海,携带大量泥沙淤积。古漳河、滹沱河、瓜河(沙河)等,并易、涞、博、濡、府、徐等古河水会集冲积淤堵,逐渐分离,使淀群的中心水域由“掘鲤之淀,盖节之渊”(《魏都赋》)的相连状态,演变为“莫(鄚州)有九十九淀”(《新唐书》)的分散形式。从唐、宋开始由于沙河、滹沱河古河道高地的形成,文安洼就从白洋淀—文安洼淀群逐渐分离出来。但其名称未见史书记载,史料记载中多以“狐狸店”“掘鲤店”名字出现。文安洼之名,最早见诸文字的是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御制《阅文安堤工叠旧作韻》诗注中“文安洼形如釜底,易涝难消”字样。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滹沱河与滏阳河在献县合流后,循子牙河故道北流,河道高地将文安洼一分为二,历史记载中第一次出现了文安洼与贾口洼。由于子牙河多次向两侧决口,又将其分离成火烧淀、牛台淀、麻洼淀等小淀。清乾隆七年(1745年)加筑千里堤将其延伸至富管营(今滩里镇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创筑格(隔)淀堤,由富管营至坝台(今静海境内),文安洼又与东淀分开,形成封闭的洼淀。</h3><h3><b>东淀 </b></h3><h3> 古称壅奴薮。清代也称三角淀,跨顺天府所属保定(今文安县新镇镇)、霸州、文安、大城、东安、武清、天津府之静海、天津,总计八州县,西自苏家桥(今文安县苏桥镇),东抵杨家桥(今天津市地域),北自东沽港(今廊坊安次区),南至静海独流坑,南北宽50余公里。早期的东淀是在文安洼的范畴,其独立名称始于清代。其北缘在永清县里澜城、武清县王庆坨以南。南缘在静海县贾口、王口和文安县滩里、左各庄及霸州任庄子一线。西缘在文安县苏桥、霸州台山一线。东缘在天津界。从清康熙年间开始,永定河改南流入淀为东流入海。大清河、子牙河也不断整治,中亭堤、子牙河堤、隔淀堤相继建立。相邻的文安洼、贾口洼均被分隔,辛章、胜芳等淀泊相继淤塞,形成了东淀。</h3><h3><b>塘泊防线 </b></h3><div> 宋代的文安洼北缘,处在宋辽交界地,为防御辽骑兵南侵,宋朝廷采纳官员何承矩开塘泊之论,将白洋淀——文安洼淀群,连接天津一带洼淀,建起一条军事防线——塘泊防线。<br>塘泊防线始于端拱二年(989年),以左谏议大夫陈恕为河北东路招置营田使,魏羽为副使,以右谏议大夫樊知古为河北西路招置营田使,索湘为副使,拟欲大兴营田。由于辽兵畏惧防线东部积水不敢擅入,而西部戍边士兵又不善营田,只得诏令停止。<br> 其后,朝廷采纳沧州知州何承矩的建议,利用河川湖泊修建方田,屯兵种稻。<br> 淳化四年(993年),被委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的何承矩,在大理寺丞充屯田判官黄懋协助下。调集雄、莫、霸州,平戎、破虏、顺安军戍边士兵18万人,兴堰600里,使滹沱河、胡卢河、永济河(渠)等,皆汇于无数陂塘之中,并置斗门,引淀水灌溉。此次筑堤贮水,潴涝之地最宽处达60里,屯田虽然收入无几,但是却有利蓄水,从而限制辽骑奔轶。<br> 据《宋史·列传第三十二》何承矩传载:“咸平二年,契丹南侵,屡遣内侍以密诏问御遏之计,密封以献。尝诏听边民越拒马河塞北市马。承矩上言曰:缘边战棹司自淘河至泥沽海口,屈曲九百余里,此天险也。太宗置砦一十六,铺百二十五,廷臣十一人,戍卒三千余,部舟百艘,往来巡警,以屏奸诈,则缓急之备,大为要害。”<br> 至此,塘泊防线建成了自边吴淀至泥沽海口,绵亘7个州军,屈曲900里,深不可以舟行,浅不可以徒涉,虽有劲兵,不能渡过的塘泊防线。形成一道有人管理的常备储水障碍,成为界河后边的第二道防御设施。<br> 宋以后,塘泊“淤殿(淀)干涸,不复开浚,官司利于稻田,往往泄去积水,自是堤防坏矣”(《宋史·河渠志》)。从此,塘泊解体,又恢复了无数洼淀棋布并存状态。<br><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今洼淀</b></h1><h3><b>文安洼</b> </h3><h3> 今文安洼包括文安大部及任丘、大城、静海部分地区,北起大清河,南到白马新河,东岸子牙河,西界古洋河,面积1600平方公里。文安县约占860平方公里,二道周边埝以内230平方公里,洼内地势呈碟形。地面高程(大沽,下同)大都在4米左右,最低处在马武营村附近,为3.4米。</h3> 文安洼历史上承受着大清河南14县约5100平方公里的洪沥水和大清河、子牙河的决口洪水,无宣泄出路,积水靠自然耗干。1949年前60年里,大清河、子牙河曾决口25次,积水47年。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中,又遭受四次较大的洪涝灾害,其中以1963年最大。此次洪灾,文安洼承受了十路洪水,约17500立方米/秒的分洪量和滞洪37.2亿立方米的考验。为保卫天津市及京浦铁路发挥了重要作用。今文安洼已经干涸,由湿地变为以旱作为主的农林格局。<br> 根据中共中央和河北省水利建设规划,文安洼今后仍承担着分洪滞沥任务,运用原则是“当白洋淀周边蓄洪区已充分利用,十方院水位达到10.8米,且继续上涨,运用王村分洪闸向文安洼分洪,王村分洪闸运用后,若东淀第六堡水位达到8.0米且继续上涨。视洪水情况向贾口洼分洪”。“当白洋淀十方院水位达到11.65米且继续上涨,威胁白洋淀千里堤安全时,在小关附近扒口向文安洼分洪。”<br><h3><b>东淀</b> </h3><h3> 今东淀仍为大清河系下游洼淀。主要承接大清河南、北两支来水,及清南、清北地区的沥水。其东有子牙河右堤,南有千里堤、隔淀堤,西与溢流洼连接。上承新盖房分洪道,北有中亭堤,淀周堤防长129公里,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在6.0~8.5公里之间,面积374.325平方公里,耕地28万亩,其中文安县内面积72.67平方公里,耕地6.7万亩。淀内高程4.5~5.0米,东部最低处3.6米。淀南为大清河,行洪量830立方米/秒。1969年冬至次年春,在大清河中下游扩大治理时,对东淀的规划是近期一水一麦,逐步发展到蓄水灌溉、渔苇生产的综合利用。东淀的泄洪工程有西河闸和独流减河泄洪闸两处,设计泄洪流量4300立方米/秒。东淀千里堤顶高度9~11.34米。中亭堤顶高度10.5~11.4米。东淀运用原则是:第六堡保证水位8米,白洋淀枣林庄枢纽泄洪流量小于700立方米/秒,由东淀行洪,所行洪水由独流减河和海河干流下泄。当第六堡水位达到8米且继续上涨,威胁天津市区安全时,在保证河道充分泄洪的情况下,视洪水情况,向文安洼或贾口洼分洪。</h3><h3><b>百草洼</b> </h3><div> 古称柴禾淀,位于白洋淀赵北口以下任丘市、文安县内。北有大清河,南有赵王河,西承赵北口十二连桥,总面积60平方公里。历史上,该洼常年积水,杂草丛生,不宜耕种,故名百草洼。每当白洋淀洪水过大,赵王河不能宣泄时,则漫流百草洼后泄入东淀。永定河南堤决口,大量浑水由大清河漫流入洼,逐渐将北部淤高。由于长期的淤积,虽筑堤拦水,但因大清河新镇段河道狭窄,倒灌白洋淀、百草洼及淤积赵王河的情况未得到改善。<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草洼下口新辟了赵王新渠。新渠上建有王村泄洪闸,洼内开挖了赵王新河,并堵闭了王村闸北至大清河与赵王河汇流点以上一段赵王河,白洋淀超量洪水可通过枣林庄新道、赵王新河、赵王新渠畅泄东淀,百草洼淤积得到改善。开挖赵王新河之土大部弃于北岸,将百草洼隔为南北两洼:南洼属过洪区,水大时漫出赵王新河,种不保收;北洼地势较高,泄洪量小,除大水之年做滞泄洪使用,一般年份不做过洪区,以利耕种。整个百草洼面积6万多亩,其中文安县内5万多亩,耕地3.7万亩。其间河渠较多,排溉方便。土壤以轻壤质潮土和湿潮土为主,是文安县林果集中产地。<br><h3><b>牛角洼 </b></h3></div><div> 位于境内最北部,系1956年赵王新渠开挖后形成的封闭洼,为大清河千里堤及赵王新渠北堤环绕,以形似牛角得名。<br>洼内包括新镇、苏桥两镇的全部,以及高头、史各庄两乡镇的部分,原有王庄、三官村两座扬水站,已报废。有京九铁路、106国道纵穿西部,地势西北偏高,东北略低,地面高程3~6米。<br> 1969年冬和1976年春新筑开长新堤。起自王庄子村北,止于苏桥镇西北,全长10.56公里,以解决溢流洼内新镇至苏桥段卡水问题。牛角洼因此减少面积3万余亩。现牛角洼总面积8.69万亩,其中耕地6.14万亩,土壤多为粘质沼泽潮土和粘质盐化潮土,以农林种植为主。</div> 作者简介:<br> 王宝仓,文安镇人。廊坊市地方志志鉴专家,二轮《文安县志》综合《文安年鉴》副主编。从事史志文化研究、实践工作十几年,多次参加省内外方志理论研讨。在编纂《文安县志》期间,通过大量的考察走访,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对文安的民俗、古迹、洼淀、河流、特产、方言等都做了深入的研究验证,并考证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多年的史志研究,做了一百多万字的笔记记录,发表了史志类研讨、资料性论文、记述文百余篇,五十万多字。 <h1><b><font color="#ed2308"></font></b></h1><a href="https://www.meipian.cn/editor?mask_id=3anwt556&getArticleListsParams=%7B%22page%22%3A%201,%20%22hasSureKeyword%22%3A%20%22%22,%20%22curListType%22%3A%20%22list%22%7D"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相关链接:文安史志系列——文安城池考</a><div><u><font color="#167efb"></font></u><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