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齐参加,预防火灾靠大家——2020冬新星实验小学消防安全培训

新星

<p>继2020秋季周教官在我校消防安全培训后,再次迎来张磊教官对我校生活老师和部分教师的培训。消防日只有一天,但消防意识和消防能力却需要牢记心间。</p> <p>张磊教官是山西宣安消防科技中心的工作人员,他的本次宣传讲座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p> <p>周教官不仅讲解了居家生活可能引起的火灾类型以及可能带来的伤害和预防方法,还给老师们普及了在公共场合火灾现场的逃生技能,生动实用涨知识。</p> <p>张教官讲解了几种火场逃生错误行为,让老师们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枪”。</p> <p><b>1、习惯心理,即原路逃生</b></p><p>这是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到公共场所的人对环境不熟,对逃生路线不了解,当发生火灾的时候,绝大多数是奔向来时的路线,作逆向返回的逃生。倘若该通道被烟火封锁,则再去寻找其他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p> <p><b>2、向光心理</b></p><p>在紧急危险情况,人的本能、生理、心理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而这时的火场,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不要盲目向光朝亮逃生。</p> <p><b>3、从众心理</b></p><p>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紧紧地追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进厕所、浴室、门角等。</p> <p><b>4、自高向下</b></p><p>俗话说:人往高处走,烟火向上蔓延。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岂不是自投火海吗?特别是只有一条疏散楼梯、不具备防火防烟功能的老旧民房。</p> <p>张磊教官告诉老师们,火灾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懂得逃生的基本知识,一般都能做到顺利逃生和安全疏散。主要讲解了<b>“火场逃生六大法则”。</b></p> <p><b>迅速撤离法:</b>当进入公共场所时,要留意其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设置的“安全出口”“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等疏散指示标志,一旦发生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方向迅速撤离。</p> <p><b>低身迅速撤离法:</b>当进入公共场所时,要留意其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设置的“安全出口”“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等疏散指示标志,一旦发生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方向迅速撤离。</p> <p><b>毛巾捂鼻法:</b>火场上的烟气温度高、毒性大,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灼伤或人体中毒。疏散中应用浸湿的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p> <p><b>厚物护身法:</b>确定逃生路线后,可用浸湿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以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不能用塑料或化纤等类物品来保护身体,否则会适得其反。</p><p><br></p><p><br></p> <p><b>信号求救法:</b>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应通过大声呼救、挥动布条、敲击金属物品、投掷软物品等方式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夜间可用手电筒、应急灯等能发光的物品发出信号。</p> <p>通过本次消防培训,各位教师终于深知了平时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状态,要有危机意识,时刻把消防安全记在心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提高警惕,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维护校园安全,守护学生生命”,让消防培训常进校园,常驻每一位师生的心中!</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爱撑起教育事业的蓝天</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双手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新星实验小学明天更辉煌</b></p><p><br></p>

逃生

火灾

火场

教官

消防

疏散

消防安全

安全

培训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