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落红尘,惘然若失

淡定人生

<p> </p><p><br></p><p> 《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在书架上已搁置数年,未曾读过。那是孩子高中时代非寒暑假看闲书的零星记录,还有很多都被暗中转移了。阳光明媚的冬日里,偶然翻开,平和雅致的言语,忧伤的内心独白,娓娓道来的悲情故事,是十分耐读的,颇有些哲理意味。</p><p><br></p><p>  从主观上说, 对张爱玲的作品是不够喜欢的。如果选择女作家,更喜欢读毕淑敏和霍达的作品。这和从来就没完整地读过一遍《红楼梦》有关,虽然那部巨作言辞优美,场景宏阔,刻画细腻,情感主线中铺陈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展现着皇亲贵族的荣华没落。那部巨著,多彩的工笔画风格,绚丽斑斓、线条细腻、形象逼真,让众人爱不释手。只是更喜欢水墨画风格,意境深远,虚实相生,遐思无限。也就更喜欢读那些大场景与大手笔的巨作,跨越历史的沧桑,反应时代的巨变,触及深层的社会,剖析人性的内涵, 让人掩卷长思的豪放派巨著。</p><p><br></p><p> 张爱玲的作品,是素色的工笔画风格,无论长篇还是短篇,多是黯然的色调,取景于旧上海时代,繁华外表下的市井生活,细致入微地铺陈开来,为情所困的男女主角,爱恨纠葛中弥漫着脂粉气,人物的内心刻画总有着无端的压抑之感,往往都是哀伤的故事结局。</p><p> </p><p> 虽在思想层面少了些厚重的意境和情怀升华,但从文学层面来论,张爱玲作品是独具一格的,文学造诣非同深厚。脱俗而雅致的言语风格,设计巧妙的戏剧冲突,朴实真切的内心独白,是很经典的言情电影剧本。在血雨腥风的战乱年代,小民众们能游离于上海滩的动荡时局,张爱玲的作品为茶余饭后增添了不少话题。</p><p><br></p><p> 《小团圆》可以说是张爱玲幼年成长期的自传体,但她以第三人称写就,颇有些纠结的滋味,已在异国他乡的张爱玲一定很清楚,外界对她是是非非的议论。她是一个能将生活与戏剧高度结合的作家,自身的经历或多或少地都融入到了她的作品中。旧上海时代,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名门,复杂的大家庭,阴暗的童年,父残酷母冷漠。不贫穷但也不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日渐成长,天资聪颖的张爱玲,文学天赋是不能被埋没的。童年时期就能构思出小说作品,少年时代发表的作品便是轰动一时,及至成年已是上海文坛非常有名气的才女作家,影视创作也成为当时的热点。</p><p><br></p><p>   张爱玲的落笔以红尘往事为多,各种层面去展现情感,所以现实中读者更喜欢解读作者自身的感情经历。 她极富有文学才情,又是特立独行的人,在最美好的青春时代,有着一颗感性而柔情的心。当时以张爱玲的才女名气,她没有借势嫁于高官富豪,只是选择了心动的人。 也注定了在最深的红尘中,遇到了薄情寡义之人,用真情维系着一段短暂的自虐式婚姻。惘然若失的身影,闪现在滚滚红尘中,这只能说是人生际遇的不幸。</p><p><br></p><p> 不以成败论英雄,更不能以婚姻论女子。以婚姻的优劣来论女性,是有失偏颇的,更不能以世俗的眼光,以完美主义的心态来定论张爱玲。 她能从情殇的苦痛挣扎中超脱出来,依然前行,执笔成文,书写人世。宽容与大度,使她能对得失处之泰然,在异国他乡遭遇变故后,能坚守自我,默默将心中的痛,化为笔下的虹,永远展现在人生的画卷上。</p><p><br></p><p> 张爱玲是让人敬佩的,犹如漫漫长路上只身前行的旅者,渺渺苍穹下兀自飞翔的孤雁 ,茫茫大漠中岿然屹立的胡杨 ……那是有着多么强大的内心支撑,才能在掉队落单后,坚守自我,依然顽强,依然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