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红岩》,一部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全书描写了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了江雪琴、许云峰、成刚等共产党人在渣滓洞、白公馆等集中营受尽各种酷刑,但依然英勇战斗的故事。尽管他们最后被迫害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但这些革命者们身上所散发的崇高精神和思想光辉不断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p><p class="ql-block"> 在读《红岩》时,孩子们被里面的情节所左右,被英雄们的行为所打动,用自己笔写下一篇又一篇让人动情的读书笔记,这些笔记正像《红梅赞》中所唱: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 回首往昔,感悟当下</p><p class="ql-block"> ——读《红岩》有感</p><p class="ql-block"> 初一自主班 邹乐馨</p><p class="ql-block"> 听着电视里响起的防空警报,我的心也随着那动人心弦的声音,走向了72年前的那个时代。</p><p class="ql-block"> 在《红岩》一书,提到了两个孩子——“监狱之花”和小萝卜头。他们的年代与我的不同,但我从这两个孩子身上看见了光。</p><p class="ql-block"> “监狱之花”,一个可怜的孩子,他诞生在暗无天日的魔窟中,没有人知道他父母的名字。但每个人,都明白这个孩子代表着光明与希望。不幸流落到地狱的种子啊,愿你快快长大,在革命的土壤中扎根,在共产主义的光辉下发芽,在革命者们的满腔热血的浇灌下成长,冲破黑暗,迎着烈日开出最美的花!它一定会比一切美酒都要芬芳,只要有一腔滚烫的希望,即使是草扎的精神,也会晒过钢铁,万寿无疆。</p><p class="ql-block"> 这样一个乳婴,在襁褓中就受到了共产主义的熏陶。江姐、李青竹、孙明霞还有一众狱友都是她的父母。新中国成立那天,正是江姐离开这个孩子的那天。临走前,江姐拿起新绣上五星的红旗——那朵花儿母亲的遗物,走向小小的婴儿,万分激动之下,江姐对那个孩子说出了这样一段令人泪下的话:</p><p class="ql-block"> “孩子,心爱的孩子!孩子啊,快点成长吧,叔叔娘娘们将举起这团红旗去参加战斗,还要亲手将红旗托付给你。孩子啊,你要记着:当你长大了,当你的孩子也从你手上接过红旗那天,你要面对红旗回答——你是否为保卫红旗而生,为保卫红旗而战,为保卫红旗而度过了问心无愧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监狱之花”如此可怜而幸运,那个本该被称作“少爷”的孩子呢?“小萝卜头”,多么天真、可爱、善良的孩子。他本不该进入这人间炼狱,却在集中营中吃尽了苦头。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能够保持一片童心,不改求知的欲望。他被杀害在地底,但他的心中,何曾出现过阴影?那送给成岗的画。这是他光明的心的反射。同时拥有着天真与成熟的幼小孩童,失去了美丽童年的两个孩子,深深刺痛了我的心。</p><p class="ql-block"> 忽然记起,今天——十二月十三日,八十三年后的这个日子,我安然在阳光下读着书,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但在一九三七年的那个冬天,三十万人三十万条无辜的生命,三十万个美好的未来,破碎在匪兵闪着寒光的刺刀下。其中,有多少与我同龄的英气少年,妙龄少女?有多少哇哇大哭的幼儿?</p><p class="ql-block"> 在饱浸鲜血的土地上,有多少革命的热血随着枪声,洒落在地?我不知道。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民族,经历了美英法联军、日寇入侵和美蒋国民党的压迫后,站了起来,站在军士们用血肉筑起的长城上,屹立东方!</p><p class="ql-block"> 防空警报的声音戛然而止,我的心绪,回到了安宁的今天,红色的影子仍在眼前交错。愿英灵安息!</p> <p> “你受了伤,你先上!”</p><p> ——《红岩》读书笔记 </p><p> 初一自主班 赵铭康</p><p> 书桌前,和煦的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让屋子都更加温暖。但在阅读完《红岩》后,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再次凝望着那屹立于红岩之上的苍松,我的思绪又飘入了那胜利的曙光中……</p><p> 胡浩,他因误入中美合作所禁区,被特务不由分说地逮捕了。尽管特务看见了准考证,知道了他是无辜的学生,还是要阴险地将他关起来。这一关便是九年。在这九年时光的淘洗中,一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也会被消磨成瘦骨嶙峋的大叔。换作常人,在经历严刑拷打,又被关进这人间地狱后,定会一蹶不振,丧失对生活的希望,但胡浩没有。当他看清了国民党那阴险的嘴脸后,他决定,用纸和笔揭露他们的罪恶,将这黑暗的内幕公之于众。</p><p> 于是,他每天半夜三点都坚持爬起来写作,久而久之,竟能每次都准点准时起床。他借着门缝中透进来的幽幽的光,用他那颗炽热的心,写着写着……他的眼睛因此折磨坏了,身体也消瘦不堪,但他从来不后悔,九年如一日,始终坚定着他的初心。当他找到了祖国的希望——共产党时,他心中的激情更加澎湃,对胜利也更加的渴盼。他将全身投入革命的烈火中,为了革命事业永不后悔。</p><p> 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白公馆同志们是逃亡的片段。胜利的曙光已在眼前,自由的黎明正好招手,只要爬上了这座悬崖,便能投入祖国的怀抱。但穷追不舍的敌人,怎可能放过他们?机枪不断地扫射着,岩上遍布着鲜血。在这危急关头,热切地期盼着获得自由的胡浩却说了一句:“你受伤了,你先上!”这句话不仅让齐晓轩感动,也让我被深深地被震动了。是的,在生与死的抉择中,胡浩毫不犹豫地将死的可能留给自己,将生的希望让给他人。胡浩已不是九年前那个懦弱的学生,尽管自己深切地想要逃离这座魔窟,但他对革命的憧憬和对党、对同志们的热爱让他能这样毅然决然地决定啊!齐晓轩早已爬山峰顶,而特务们也不知不觉地逼近身后。胡浩明白,他将无法活着逃离了,但他并不后悔,而是冷冷一笑,奋力一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自己最后一份贡献!</p><p> “炮声隆隆,震撼大地。晨星闪闪,迎接黎明”,遥远的思绪逐渐被牵引回来,但那句“你受伤,你先上!”却依然回荡在耳畔。胡浩是伟大的,他用自己的英勇事迹,书写了不俗的篇章!也正是有千千万万像他一样的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才有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p><p>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后记</p> <p> 《红岩》读书笔记</p><p> 初一自主班 赵芯田</p><p> 《红岩》是无数革命烈士的英雄赞歌。</p><p>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保护并使国家富强,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也是华夏土地给我们的嘱托。被拘于白公馆和渣滓洞的革命党员也是遵循此原则,并用生命去实践,去兑换自己的承诺。 </p><p> 一次次被药物侵蚀意志,弱化神经;一只只手指被竹签刺破,但仍咬紧牙关;一天天凝望着窗外的世界,盼望着改天换地。还有一场场用生命传递的接力,一篇篇用热血铸就的生命华章……江姐,成岗,许云峰……无一人不为革命流血,并希望可以用自己滚烫的热血换来山河的变更。</p><p> 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刘思扬。他是高级知识分子,家中的“三少爷”,本可以安安心心,衣食无忧地过完这一生,但他却选择加入共产党,与党一起斗争。他从未来到过渣滓洞这样艰苦的环境里,闷热、缺水、吃馊米饭……但他扛下来了,在绝食斗争中,他说:“看见同志们都坚持着,并不害怕。我就觉得,在绝食斗争中,想到饿,甚至感觉到饿,都是可耻的事!”他从集中营被迫释放后,在家被软禁,可他仍然要想出一切办法,哪怕游过嘉陵江,也要与战友们重逢;哪怕放弃当下富裕的生活,也要回条件艰苦的渣滓洞。想到这儿,我不禁发出感慨:党的精神多么伟大啊!它感化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让他们经受得住任何考验,永远跟着党。</p><p> 在那天翻地覆的年代,革命的高潮,冲溃了一切阻碍前进的渣滓;又那样宏伟有力地,比磁铁更强的吸引着年轻的一代,把他们团结在党的周围,把他们锻炼成钢铁。在革命洪流中,人的思想,群众的觉悟,发展地多么迅速,多么昂扬……他们心中,不仅仅只有对党的信仰,还有那不可磨灭的中国魂。</p><p> 什么是中国魂?是那位于城墙上有感而发的“穷平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还是处于穷困潦倒之际却又推己及人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利他精神?亦或是中国文人始终信奉的“贤者不哀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在《红岩》中的无数革命党员身上,这些精神与品质都如数彰显。</p><p> 钟声之悠远,似是在一次次的将亘古不变的中华精神镌刻在我们的胸膛之上;文字之锐利,又似引起了我们内心的共鸣,使之热血沸腾。望着封面那红色的山岩,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敬意也随之升腾而起。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追求幸福的道路坎坷而布满荆棘。那象征着中国的红色,是滚烫的鲜血,是跳动的心脏,是一张张坚毅的脸庞。</p><p> 纵是尚为青少年的我们,也能深深地感受到骨子里的中国魂!</p> <p> 点滴感动铸成“红岩”</p><p> ---《红岩》读书笔记</p><p> 初一自主班 马铭罄</p><p> 早晨,微带寒意的薄雾渐渐散开,远处的山峦在晨曦中显现出起伏的淡影,迎着初升的旭日,鸟儿清脆地叫着,飞向远方。我卧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那块“红岩”,抚摸着早已磨平的棱角,思绪飘向了全国胜利前夕,共产党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 </p><p> “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开出新乾坤。”江姐在被敌人语言审讯时,不动声色。夜在深沉的痛苦、担心与激动中,一刻一刻地挨过。江姐被倒吊在悬梁上,被竹签钉进指尖,拔出再钉进去。被敌人折磨晕了,又泼水将她叫醒。我屏住呼吸,仇恨的烈火在心中燃烧,仿佛眼中噙着的泪水和江姐的鲜血一起往下滴。我寻思江姐为何能经受这魔鬼刑罚?是信念,是意志,是对党不敬的敬爱。她在地狱的毒火中熬炼。铁的棍子,木的杠子,撬不开,战士紧咬的嘴唇。从此信念—爱国在我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回想起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便不敢前行,我的内心羞愧不已。江姐都能经受这酷刑,而不透露出半点党的秘密,作为学生的我们,何尝不能秉着这种信念解开所谓的“难题”呢?</p><p>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颠倒的乾坤扭转,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那充满战斗激情的歌声从渣滓洞中传出,这儿关着许多共产党员,同时这样也有密密麻麻的岗亭和电网、阴险狡诈的特务。看似这儿没有地下活动,但是这儿不仅有地下活动,还有斗争。是的,哪里有斗争,哪里就有党!这足可以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它犹如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它犹如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 这种党的力量正团结着集中营的战友,尽管他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从那些病弱的战友的脸,从毫无怨言的承受任何考验的斑斑伤痕中,从显示每一个人的意志与决心的合唱里,都可以感受到这百折不挠的东西。</p><p> 当然,这种斗争精神到底有没有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呢?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我们是否敢于与自己斗争,打破自己畏惧的心理,找到成功的彼岸呢?</p><p> 无数共产党人为革命,为人类的理想贡献了多么高贵的生命;而反动派不仅穷凶极恶的屠杀革命者,还屠杀了多少纯洁的青年!翻着新闻,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像当年的中国一样,连年战乱,炮火横飞,我们并不是处在和平的时代,而是处在和平的国家。如果没有那些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员,又怎么会有我们现在安宁的生活呢? </p><p>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一只矫健的苍鹰,缓缓的拍击着翅膀,翱翔在清晨的碧空。它不畏艰难险阻,陡然冲过岗峦叠盖的高峰……我的思绪伴着苍鹰,回到窗外的那块“红岩”是多少次泪流满面,多少点滴感动才铸成的“红岩”啊!</p> <p> 《红岩》读书笔记</p><p> 初一自主班 周子祺</p><p> 因为他们特殊的身份,所以这段历史曾蒙尘隐匿。但这些看似被遗忘了的东西,仍有人清楚地记着,他们掸去灰尘,昭之于阳光下。罗广斌,杨益言便是这样的人,他们把故事晒成阳光,结成雨露,这便成就了今天家喻户晓的名著——《红岩》。</p><p> 本书情节逆折且扣人心弦,让人如临其境。记得第二十六章,监狱的战友们通过晾晒衣服来传递情报,不料被特务察觉,眼看情报就有被发现的危险,事情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我的心也似那张满弓,绷得紧紧的,眉头紧锁,急不可耐地在那文字构造的世界中寻找答案,然而作者并未交待党组织的举措,而是点明了事件的影响,“那是不堪设想的危险”,紧张的气氛更甚,我的心也揪得更紧。但随着“这值班看守员是我们的人”这看似清描淡写的一句话,我紧皱的眉头终于演化为笑颜。这让我不仅为监狱党组织的默契与才智所惊叹,更为作者的高妙写作技巧所折服。</p><p> 本书语言朴实客观,但直白中也不乏诙谐深刻的讽刺,似那“幽幽”而舒缓的倾诉,而这“幽幽”中,读者又能感受到其炽热的心。江姐在受过十指连心的剧痛后,被同志们的关心所打动,她吟出了这样的诗“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作为一名女共产党员,江姐用行动向敌人阐述了什么是“坚贞不屈”,面对敌人血腥残暴的酷刑,她抱以倔强而坚定的目光。短小而精悍的诗句,不仅是江姐的誓言,更是她无畏精神的浓缩。</p><p> 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但却不妨有一群人用自身的血肉为代价,焚出光亮,照亮了时代前进的道路。还记得书的开头,有些商行为了吸引顾客,用大量钱币制成彩带。而此时,很多穷苦百姓衣不遮体,食不裹腹。其荒誔行为背后,折射出上流社会的奢侈浮华。而今年,2020年,是实现全面脱贫的决胜之年,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都已解决,阶级分化已不那么天壤之别,如今政治的清明与社会的安定都是革命先烈们用性命换取,在实践中得到的。人们常说,关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的都是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他们满怀希望,却没有看见新世界的光,但他们焕发出的光,却照亮了世代人心中的理想。</p><p> 多想,回到那革命年代,感受血气方刚与激情澎湃;多想,去看看先辈英勇的身姿与视死如归的目光。难忘,山城的青青翠竹;难忘,那矗立在市中心的解放纪念碑。</p><p> </p> <p> 《红岩》读书笔记</p><p> 初一自主班 陈文焯</p><p> 铁烙在胸脯上,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人的意志呀,在地狱的毒火中熬炼。像金子一般亮,像金子一般坚——题记</p><p> 最近,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了《红岩》这本书。这是一本以重庆地下党人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壮烈斗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揭示在敌人统治的地区和严密控制的监狱里,共产党人牺牲、赴死、将生命化为胜利的曙光的精神风貌以及反动派濒临死亡之际垂死挣扎的丑态,是一部用血与热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p><p> 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书中的主人公--江姐。她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对党忠贞,对敌战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静,英勇就义。当她看见雨雾蒙蒙的城墙门上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时,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徒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受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我在干什么?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自己肩负着党委托的任务!不!我没有权力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是啊,纵然是如此悲痛,可她却全力控,把这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她选择了以人民为上,革命必胜的信念让她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p><p> 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渣洞里,在狱中,她受尽折磨。当我读到《红岩》里可怕的敌人把尖利的竹签钉入江姐的十指,我的心渐渐缩紧了,仿佛看见了江姐苍白的面孔,流血的双手,耳边响起的是她傲然的宣告声: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我被这位女英雄的气质深深地感动了,她早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带着革命终会胜利的坚定信念,用鲜血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以宝贵的生命谱写了英雄赞歌。</p><p> 都说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被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读了《红岩》,我才更深刻地领悟到这句话的含义。红岩英烈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让我为之动容。如今,我们这些 00 后的孩子身处和平年代,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无法体会战争的困苦与磨难,最多只能从书中,长辈的教诲和电视剧中去体会和感悟先烈们比天高比海深的爱国情怀。我们都是幸运的,当年烈士们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今天已鲜花朵朵、绿草如茵。当年硝烟弥漫的天空早已碧空如洗、红旗飘扬。虽然我们不需要像先烈们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肩负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p><p> 愿我们脚下的红岩能够永远屹立,愿祖国的那一抹红能够成为激励我们奋斗的不竭源泉。“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传承并发扬这伟大的革命精神,朝着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前进,前进,前进进!</p> <p>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p><p> 初一自主班 王一茜</p><p> 一个周末的午后,阳光慵懒地爬上窗台。深沉的血红色映入我的眼帘,一座挺拔屹立的苍松被高崖托起,淡黄的浮云混杂在那血红的背景中,封面上赫然写着“红岩”两个字,刚硬的笔劲,锐利的笔峰把我带进了那动荡的年代。</p><p> 故事的起初,我认识了成瑶。在陈松林的印象中,她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姑娘,重庆大学支援火灾的工人斗争中,她当上学生代表,在大庭广众之下勇敢地申诉要求,可是仍然没能够阻止训导处放跑了特务。</p><p> 再后来,我从书中了解到江姐这一人物形象,她是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可以使皮肉烧焦,可以使筋骨折断,铁的棍子,木的杠子,撬不开紧咬着的嘴唇。那是千百个战士的安全线啊!用刺刀来切剖胸腹吧,挖出来的——也只有又热又红的心肝!”江姐被捕,狱中审判的情形令我的心揪紧,坐如针毡。我好像看到了,一根锋利的竹签一瞬间扎进手指的指腹;粗鲁的匪徒似恶狼咆哮着质问江姐;我看到了她受刑时苍白无一血色的脸颊,她有气无力地重复,牙齿咬破了下嘴唇,溢出鲜血;我还看到了,江姐躺在床上,一条又一条血肉模糊的伤口,丝丝斑驳的血迹......“在接受考验的时刻,人的生命,要用来保持党的纯洁。”</p><p> 扪心自问,是什么支持着她?是什么能够让江姐秉持那一份初心,甚至抛家弃子也要完成那一种使命?</p><p> 我陷入了沉思。可能是同志信任、关怀的眼神,可能是对这事业的忠诚。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面对这样严酷的摧残,唯一能支撑她的,恐怕只有坚定的信念了。“江姐在牢门口停了一下,又平静地回头对她微微一笑。”这个笑容,在多少人脑海中定格,那嘴角的弧度是希望,是对党的信任,对死亡的坦然。就这样,她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信念的种子。</p><p> 不论是江姐还是成瑶,抑或是其它为革命付诸行动甚至牺牲生命的女性,她们都是新时代的里程碑,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也用自己的方式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生命十分短暂,但也要活出自己的价值。“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合上书,鲜红的封页展露出来,那棵苍松正是勾勒出了生命的形态,《红岩》,就这样,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p> <p> 信念——人生的太阳</p><p> ——读《红岩》有感</p><p> 初一自主班 程恺航</p><p> 周末,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我翻开《红岩》,从第一章读到了第十章,合上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p><p> 书的这十章讲述了极端个人主义的重庆地下联络员甫志高为了自己的利益,未经组织的允许,私自扩大作为联络站的书店,还招收外来人员郑克昌,但郑克昌是国民党特务,果然,甫志高被逮捕,他没经受住考验,成了叛徒,给国民党透露了许多消息,使得许多共产党员纷纷被捕的故事。</p><p> 甫志高的个人主义令我感触良多。他为了能在解放之后邀功,不听劝告,扩大书店,外招店员,甚至还准备卖当时严禁的进步书籍想以此获组织的肯定。要不是许云峰及时推断出真相,整个联络站都要被摧毁。可是,当许云峰让他转移时,他心里仍只有自己的小家,把许云峰的告诫抛于脑后,一进家门就被国民党逮捕了。他的急功近利导致重庆革命陷入了危险境地。人不能不能自私自利、固执己见,否则可能酿成大祸,一发不可收拾。</p><p> 最令我感动的是重庆地下工作的领导——许云峰。他不怕威胁,一心为人的精神。为了使他人安全地进行地下工作,把所有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面对危险,他十分坦然、丝毫不惧,令人钦佩、感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p><p>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与许云峰一样无私奉献、英勇斗争的人。“云中哨所”中的军人,条件异常艰苦,极度缺水。为了节约用水,早上,一盆水众人洗脸,晚上加热一起洗脚。他们有着紫黑色的脸、稀疏的头发、紫红的手、下陷呈汤匙状的指甲。他们都是自愿来到“云中哨所”的。在别人都在享受现代生活科技的美好时,他们却心甘情愿地来到偏远地区,挤在小楼中。到底是什么力量鼓舞着他们克服一个个的困难?是心中矢志不渝的信念,是心中永不磨灭的希望。</p><p> 人生无涯,死而后已,古今中外之集大成者,无一不是有着坚定的信念。伍子胥辅佐吴王,攻破楚国的国门,为报楚王杀父、兄之痛,他毅然“出其尸,鞭之三百”,终解心头之大恨。后又辅佐吴王使吴国强盛起来。</p><p> 西塞罗说:“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我想说:“信念更是人生的太阳”。</p> <p> 《红岩》为何这么“红”</p><p> ——读《红岩》有感</p><p> 初一自主班 周宇辰</p><p> 《红岩》是罗广斌、杨益言于1961年为宣扬革命精神创作的红色革命小说,近60年时间里,依旧倍受推崇、广为流传。究其原因,可以书名中“红”字概之……</p><p> “红”,是因为经典。《红岩》在文学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造诣,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崇高的文学地位和艺术价值。作者以朴实饱满、充满激情的笔调热情讴歌了革命战士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语言生动,极富感染力,人物刻画细致立体。同时,善用表现手法,书中穿插的修辞使叙述生动形象,特点突出,富有艺术表现力。适当运用环境描写交代斗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渲染集中营阴森凶险和联欢时热情激动地氛围,更有助于推动文章情节发展,与细致的内容刻画相得益彰。生动热烈的语言更鲜明凸显了一大批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人物形象,鲜活而不笼统,感染力极强。从结构特色而言,全书展开集中营、重庆学生与我党地下工作三大斗争主线,又围绕《挺进报》斗争合为一线,重点突出狱中领导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结构特色层次鲜明。所以,《红岩》从文学创作水平来看,也堪称文学经典,值得代代相传。</p><p> “红”,更是因为红色革命题材折射出的红色革命精神。《红岩》生动细致地刻画了以江姐、许云峰为首的许多革命英雄形象,尤其是江姐,作为一名女共产党员,沉着冷静,坚韧顽强,忠于革命,顾全大局,有着崇高的革命精神。面对丈夫的牺牲,她坚强振作,立即接替丈夫的工作;面对叛徒的出卖,她心系同志,毫不畏惧;面对敌人的毒刑拷打,她顽强不屈,“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甚至面对死亡,她从容平静,告别战友,慷慨赴死。在重庆解放前夕,正是黎明前的黑暗,面对敌人疯狂的迫害,许多像江姐一样的革命英雄艇身而出,坚持斗争,不畏艰险,正是他们的高风亮节,续写了代代相传的“红岩精神”!</p><p> 因为“红色”,所以“经典”。“红岩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共产主义信念奋斗终身,也警示我们,在砥砺前行之际要不忘初心,让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凝结而成的“红岩精神”随着血脉延续,越来越“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