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观摩“第二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优质课观摩交流活动”心得

莫失莫忘

<p>周六,我们线上观摩了“第二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优质课观摩交流活动”,度过了一个愉快丰实的一天。</p><p><br></p><p> 在开幕式上,国家教材委员会语文教材专业委员会委员——柳士镇在讲话上指出,教师要不负使命,不负新时代,用好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统编教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贡献。</p> <p> 在第一天观摩的说课,研讨环节中,我认识到了: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前提是一定要,研读《语文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了解学情。</p><p><br></p><p> 课程标准是学科最高 权威。《语文课标》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不研读课程标准就不可能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也不可能吃透文本的精神,也就不可能把握住教材用好教。</p><p><br></p><p> 钻研教材,不仅仅是钻研自己所教年级的教材,而是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都认真钻研,这样有助于全面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全面理解和掌握教材,才能灵活运用教材的每篇内容,并合理地内化到整个学段的各个年级各个单元以致每节课的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教材的使用价值。</p><p><br></p><p> 要做到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就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情分析,全面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实际需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和高效性。</p> <p>长课文和难课文的教学问题。教材的编写是根据学生某一个学段,学生普遍的那种认知水平编写的,但对课文的选择是有难有易,长短结合。每一学段,每一教材,它不是说一个水平一刀切。它是长短结合、难易结合。这样做可能更有弹性,也适合大面积使用。大家去选择去调整,要根据各自的学情来作调整,不要一个模式一种方法去包揽所有的课,要实事求是。长课文可以少讲一点,让学生自己读,那么难课文要求水平可以放低一点,这些在教材中都是有明示的。</p> <p> 温儒敏老师这样评价:会议的几节展示课各有特点。</p><p><br></p><p> 1、几节课的共同毛病就是老师讲得太多,特别是问得太多,几乎每一句话都问,问的密度太大了,学生很累,这样的课具有表演性质,还不如让学生自己读,然后集中做点活动,然后老师再讲,紧接着阅读一些语文方法方面的问题,一课一得,不能够太多的要求。</p><p><br></p><p> 2.是多媒体运用适可而止。《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孩子静心,闭上眼睛想想卖火柴小女孩那种孤独、那种寒冷,想一分钟,总比在多媒体上画小人好,这样破坏了文字的感觉,用文字来展开想象和看多媒体视频是不一样的,因此语文课要减少用多媒体。利用板书呈现令人赞佩,现在很多老师都不会板书。</p><p><br></p><p> 3.是课堂用语,老师用什么样的语言来上课?语文课堂的语言,不是朗诵语言,应该真切一点,套话少一点,特别需要朗读的课文也不要拿腔拿调,语文的功能之一是思维训练。套话和语文腔意味着不过脑,是语文的悖路。绝大部分老师教学都存在“语文腔”问题,一听这样的语文课,鸡皮疙瘩掉一地!语文课堂应该亲切一些,平易一点,真诚一些,接近学生,营造一个更活泼开放的氛围。</p> <p>  经过学习我明白,我们要更加钻研,学习着,快乐着!在追逐教育梦的路上,成长着!</p>

教材

语文

课文

学生

钻研

观摩

学情

教学

课程标准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