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奔涌 未来可期——新余市西湖小学青年教师语文优质课比赛

LIN

<br> 青年教师,一股新生的力量;青年教师,西湖未来的担当。<div> 为加快我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在学校教研处和各年级语文备课组长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青年教师语文优质课比赛。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教学才能、切磋教学技艺的舞台,促进了青年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培养了他们刻苦钻研、合作创新的精神,最终提高教书育人的过硬本领。</div><div> 本次比赛一共有十五位青年教师参加,我们一起来领略他们富有魅力的课堂风采吧!</div> 彭莉婷老师执教《我要的是葫芦》先借助游戏,图片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理解重点词句,通过图片,演练,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体会感叹句和反问句的语气,结合课后题和举例,进行口头表达训练。从故事和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学生总结通俗易懂的道理:我们要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并悉心听取别人的劝告。最后故事续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习作的兴趣,做到敢说敢写。 张素琳老师执教《夏天里的成长》先借助音频和复习进行导入,通过学生朗诵和师生共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阅读中去,再引导学生学习围绕中心句选取不同方面的事例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趁年少努力学习,别虚度光阴的好习惯。最后通过两个习题,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围绕中心句选取几方面材料”的写作方法,提升写作能力。 胡晶老师的《雨点儿》通过读出雨点宝宝身上的词语才能和雨宝宝们一起去旅行为前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利用图片、视频来理解文章的词语,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口头表述能力,学生通过各种读的形式和小练笔来理解雨点儿和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感悟雨点儿给人类、世界带来的美,最后通过一个音乐舞蹈,培养学生学会感恩。 华蓉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借助汉字含义导入课题,通过对文章大意的不同概括的对比,引导学生抓住概括文章大意的要点。后通过图片层层深入文章,进入情境,贴近时代背景,进而用图片和视频资料的形式感知事件,拓展文本,突出事件中人物的主要形象和感知中国的方面的屈辱史,理解中华不振和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目的。 蒋柳老师通过情境导读、男女搭配读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阅读中去,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狐狸的性格特点和狐假虎威这篇寓言故事身后的含义。引导学生知道不能做借助他人的威势来欺骗他人的人。帮助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学习不同语境中说话的语调以及通过“演一演”的学习方式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半信半疑”“大摇大摆”这五个成语的意思。最后通过续写故事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话能力。 肖燕琴老师执教《西门豹治邺》,借助故事导入,引出主人公和地点,帮组理解课题。理解重点字词,以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从而概括出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在进行复述教学时,指导复述方法,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二年级敖欢老师上课前通过“听声音猜动物”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顺势引出课题《坐井观天》。再设置疑问,引出重点词语“井沿”,顺势指导“沿”的书写。本课的重点是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青蛙和小鸟的性格特点。接着通过一个小实验,解释青蛙和小鸟看到的天为什么不一样。再揭示课题,引出道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最后拓展延伸,让学生大胆想象青蛙跳出井后的奇遇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宋汝龄老师通过课件和活泼的语言创设一个动物比尾巴大赛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让学生宣读比赛名单,巧妙的将识字和游戏结合在一起,接着让学生宣布比赛项目,学习问句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当小评委,为动物发奖杯。这样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的自主学习。不但了解了书中动物尾巴的特点,也学会了解动物其他部位的特点。观察的同时还锻炼了说的能力。 陈莎莎老师执教五年级的《慈母情深》,借助视频帮助学生进入情境,理解重点词句,通过情境导读、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阅读中去,再引导学生学习反复的表达方式,深刻的体会情感,结合课后习题,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训练,激发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帮助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学会使用这种表达方式,最后通过小练笔,运用学到的方法,提升习作能力。 张煜青老师执教《四季之美》,借助视频帮助学生进入情境,感悟四季之美,通过情境导读、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阅读中去,再引导学生学习动态描写,深刻地体会情感,结合课后习题,体会动态美,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训练,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帮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学会使用这种描写方式,最后通过小练笔,运用学到的方法,提升习作能力。 廖玉美老师执教《秋天的雨》,引导学生将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来,组成一首概括全文内容的小诗,以此为线索展开教学,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抓住第二自然段中关键词的“五彩缤纷”进行展开,同时将仿说训练融入其中,使学生在理解美、感悟美的基础上学会表达美,进而学会欣赏美。 《青蛙写诗》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秦玉荣老师通过巧妙地设计让孩子通过具体的事情初步体会到逗号、句号的停顿作用以及停顿时间的长短,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教学,体会标点符号的停顿作用。在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标点,拓展大自然的其它的事物的语言训练,从而内化文本,获得言语的提升。 黄春波老师执教的《黄山奇石》,课前先以小导游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借助图片、视频、理解重点字词、多种形式朗读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黄山奇石的奇特和有趣。接着结合课后习题,运用学到了方法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激发学生表达出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刘蓓老师执教《纸船和风筝》,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帮助想象画面,理解句子,体会主人公心情,疏通课文内容,把握课文表达的主旨大意,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学习,循序渐进,不断引导,使学生体会友情的可贵。此外教学中贯穿随文识字,认识生字、书写生字。最后,结合课后题,引导学生小练笔,思考、发挥想象,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训练。 丁红老师执教小学阶段的第一篇古文《司马光》,首先引导学生感受古文和现代文不同,再借助注释和插图,帮助学生大题理解课文,理解难懂的句子,同时通过学习组词法、换词法、朗读法、合作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古文的阅读中去,在引导学生感受古文与现代文的相同之处,拉近我们与古文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为今后学习古文做铺垫,最后通过讲故事和背诵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古文的快乐。 每一次上课都是一次历练,每一次历练都让人成长。<div> 课后每位参赛教师分享了课后反思,华蓉老师与大家分享道:“通过这次优质课比赛,我明白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只有在了解孩子学情的基础上,才能备出一堂好课。只有在一次次的经历中积累经验,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成长。”</div> 此次优质课比赛,既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也让青年教师在交流中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有效促进了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div> 评课结束后,分管教学副校长李晖晖为大家提出希望,希望大家以这次比赛为契机,以赛促研、以赛促改,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div>

学生

引导

青年教师

通过

老师

学习

执教

课后

理解

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