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校“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历时半个月的时间,终于落下了帷幕。这是本学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教学活动,共有60位新老教师参加了大赛。在校园内掀起了一次课程研究和听课、评课的高潮,推动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检验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综合水平,规范了教学行为,还促进了教师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经综合评价,语文组推选邓伟宁、张茜;数学组推选于群妮;英语组推选郭丹;综合组推选徐新利、赵莹;体育组推选解尧、郭世锋;小学部4人、初中部4人参加山区片和县级基本功大赛。纵观整个活动过程,使参赛教师得到了锻炼,增强了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听课老师也受到了启迪和熏陶。</p><p><br></p> <p>一、取得的成绩:</p><p>(一)有效的课堂教学,精彩再现。</p><p>本次大赛的72节课,跨16个学科。让人感受最深的是新课程的理念深入到了课堂,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两个方面。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学习活动中平等的一员,是学生们探索知识的伙伴。我们看到每位老师都始终很自然地微笑着,总是用平等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流、沟通、探讨。并且在重视“双基”,也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上,还能结合教学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学中真正有效的落实了三维目标。最值得欣慰的是以下几方面:</p><p>1、有效的情境创设。</p><p>如何确立新课程倡导的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突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和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建构,走出被动的课堂,需要我们创设有利于激起学生自主构建的教学情境。本次基本功大赛的课堂中,惊喜于一个个善于激起学生认知矛盾的、能引起学生互动的情境。如邓伟宁老师的《四季》一课,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季节动画美景导入;袁琳老师的《开国大典》一课,让学生观看开国大典视频片段,引发学生探究思考;王艳老师的《爬山虎的脚》一课谈话情境创设,结合图片让学生观察寻找脚;陈晨老师的《田野在召唤》一课中播放视频《田野美景》,使学生自然过渡到聆听歌曲,体验感受田野的美和呼唤等。这些情境的创设以学生为本,联系学生生活世界,立足知识本身特点,是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p><p>2、有效的学习活动的组织。</p><p>课堂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应局限于学科知识体系的自我完善,还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并吸纳师生及所在环境对其的完善,这样的课堂才可能是“活生生”的、“立体化”的“生成性”的。善于捕捉、利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进行教学,才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本次基本功大赛的课堂中,欣慰于教师们有效采用了实验,即兴表演,小组PK,辩论,游戏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增多,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如李晓老师的《敬业与乐业》一课设置的辩论活动,陈旭、商蒙蒙老师设计的阅读期待及阅读反思环节,使学生动心、动情,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质量。虽然过程还都有一些瑕疵,但这种敢于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再如赵艳妮、于群妮、袁荣、王小英等老师的数学课上,都不同程度的让学生进行了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摆一摆、涂一涂等,创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观察、实验、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刘高潮校长的思品课上,《我们不乱扔》让学生即兴情境剧表演,还有陈武卫副校长的书法课上学生当场给板书的范字评价活动,庞艳老师信息技术课上,利用flash制作动画,以及几位英语老师的对话、购物模拟设计,张杰涛副校长、王粉歌、陈荣老师美术课上的自主探索画或制做的方法等,也都让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学习、学事、明理于潜移默化之中;突出了学科特点。</p><p>3、有效的练习、作业设计。</p><p>练习及作业的有效设计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优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应有一定的智力坡度。如王开新副校长、郭丹、解尧、郭世锋等老师的练习设计,张茜、徐新利、赵莹等老师作业设计,都考虑到了其基础性和综合性应用的综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训练,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p><p>纵观课堂教学的精彩之处,还比比皆是,如多媒体的娴熟使用,学生好习惯的培养,好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传授及渗透等,都值得我们珍藏。</p><p>(二)从容的现场答辩,机智闪现。</p><p>此次基本功大赛继续设置了现场答辩环节,要求教师在三分钟内对评委提出的问题做出简要清晰的表述。这是对参赛选手的理论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测试和挑战。让我们高兴的是,多数教师都能在课前对答辩问题做了预设。这就是说大家在课前对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做了深入的思考,考虑了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让我们的设计更科学、更值得推敲。这正是我们考验教师的最终目的。最值得大家学习的是郭丹、解尧、张亚茹、李晓霖等老师的从容答辩,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力与机智一同呈现。</p><p>(三)实时的课后反思,聪慧彰显。</p><p>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具体对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这也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学监控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们主要进行的是教后反思,它与一般的“思考”是有区别的,它不是模糊的、偶尔为之的、片断的,而是需要教师认真努力进行的,而且需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系统性,甚至需要有一定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有时也需要教师之间合作进行。徐新利、赵莹、郭世锋、邓伟宁、于群妮等几位教师,都能从思考本节课原来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如何改善原来的教法,如何进行下次教学的准备等来进行反思。字里行间,彰显了教师的聪慧。</p><p>(四)虚心的听评析课,潜能无限。</p><p>听评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我们要求同组教师要互相听课,鼓励跨学年和跨学科听课,同时按指定对象进行评课。多数教师都能积极听课,虚心学习,并认真思考,从客观角度,公正的对听到的课给予评价。如陈旭、李晓、杨崇礼、董彦飞、刘高朝校长等老师的评课,能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成功之处、存在的不足等全方面剖析,挖掘比较到位,看出我们教师的潜力所在。</p><p><br></p> <p>领导身先士卒带头听评课</p> <p>二、存在的问题:</p><p>每次大赛活动都会让我们欣喜于教师的成长,但同时也会暴露一些共性的问题,如:</p><p>1、选择参赛学科避难就熟。细心的老师不难发现,本次参赛的美术、音乐课没有推选出山区片和县级参赛教师,与其它学科差距之大,足以说明大家对美术音乐课教学还存在着很多困惑。什么时候我们能有勇气把自己的弱项搬到前台来,才可能让我们的教学基本功真正得以提高。即使选择了自己的拿手的科目的课堂,教学中依然还存在着无效的提问和评价;走过场的合作学习;媒体取代了点睛的板书等问题。更让我们失望的是本次基本功大赛集体研讨、备课这一环节的失效。教师各自为战,和以往我们发挥团队互助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令我们不禁深思——我们大赛的真正目的是选拔优秀选手还是为了共同提高呢?</p><p>2、开展课堂教学反思,在我校已经有很多年了,确实有大部分老师在经验和反思中成长了起来。但仍有一小部分老师的反思只局限于思成败,无再设计。甚至有的老师只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认为自己的课堂是完美的,反思缺乏针对性、批判性,不深刻,有失反思的真正意义。另外对本次大赛活动发现的问题的反思,更有不愿动脑的老师,人云亦云。</p><p>3、现场答辩对于大家虽然已不陌生,但仍有一小部分老师面对评委的问题,显得无所适从。答辩较空泛,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答非所问等。</p><p>4、对于此次大赛的评课,我们给足了教师思考时间,力求让大家能客观、公正的进行听评析课。但因为我们是一对一的评课,所以有的老师评课较保守,不愿深入剖析,只提优点,避提不足;我们要求大家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教学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评析。而很多老师对第一部分根本就没进行思考。使评课质量大打折扣。</p><p>同时,大赛还给我们留下了些许遗憾,那就是在赛场上没有看到中年教师的身影,没能领略到她们的风采,我们期待的是建陵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p><p><br></p> <p>三、改进的措施:</p><p>1、从大赛形式上改进。针对我们教学亟待提高的科目或课型开展活动,诸如“同课异构”或给定课型的大赛。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合作交流,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使每个人都真正得到提高。</p><p>2、要认真组织研读《课程标准》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教师只有认真研读课标,才能明白自己所教的课程是什么?如何有效的实施课程?怎么有合理的教学策略等,达到教学理念的同构。</p><p>3、深入挖掘课堂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本身就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更为细节、更为直接的资源。它更强调特定群体和情境的差异性与独特性,更依赖教师对课程理念的准确理解与动态把握。所以教师只有内化新课程理念,才能外显出有效的教学行为,只有把课程资源与教学目标准确对接,并赋予它意义,才能使课堂教学资源的效益最大化。</p><p>4、今后我们要将“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这个教学课题开展起来。</p><p>走进新课程,走进“发展性教学评价”,所有思想的碰撞都凸显“创新”:所有智慧的获取都呼唤“体验”;所有举措的实施都放眼“发展”。回味基本功大赛带给我们所有的希望,就是帮助每一位教师拥有丰满的羽翼、扎实的基本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