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献综述,做研究型校长-------河南省第七批名校长培育对象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四)

刘晓惠

<p>  12月9日上午的培训,我们迎接来了一位"小博士",形象上看,他像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但从学术上,己是北京师范大学教学部讲师,硕士生导师,因为特别年轻亲和,廖伟教授被我们的校长亲切的称为"小博士"。</p><p> " 小博士"在课前和每位老师进行了一个随机谈话,了解一些学校校长的研究方向。</p> <p>  讲座开始,常规动作由第二学组组长孙海峰校长介绍讲座的专家。</p> <p>  廖博士的开场是随机提问问题:作为一个研究型校长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平顶山的耿宝峰校长回答了5点:1.校长的教育思想和思考;2.校长概括的文字功底;3.超前意识的理论学习;4.敏锐的问题意识;5.终身学习的精神。</p> <p>  在其他校长的补充发言中,我们清晰了研究型校长的必备条件。</p> <p>  对于本次讲座文献综述,廖教授也随机对在座的各位校长进行了谈话式的提问,开场是融洽的沟通的平等的交互的氛围,继尔拉开了我们的教研之行。</p> <p>  各位校长对文献综述的理解发表了见解。在提取校长已有理解的基础上,瘳博士对文献综述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深入范围的表述。</p> <p>  1.什么是文献综述</p><p> “述“和"评"之间的关系。</p><p> 问题:您什么时候会用到文献综述?并用自己话说说“文献综述是什么。</p><p> 定义1:“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胡艳,2020)</p><p> 定义2:“文献综述是一类学术性写作,它对某一特定话题的现有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包括已有研究的主要发现及其理论和方法论上的贡献。"( ChrisHart,2018)</p> <p>  2.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文献综述呢?</p><p> 以研究班额和成绩之间的关系为例,进行文献综述可以达到四个目的,一是确定研究选题;二聚焦研究问题;三是形成研究思路和方法;四解释研究结果。</p><p> 研究之后,形成一个结果,把这项研究辅助于教学实际之中,用研究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可以做点深的新的东西,摆脱低水平的重复的工作。</p><p> 3.找文献,具体找什么</p><p> 教育研究中常见的文献类型,有期刊文章,专著,政策文献。</p><p> 提出问题,朋友圈转发的文章算吗?电视新闻和报刊算吗?在百度上搜索出来的网页算吗?</p><p> 对于这些问题的争议,校长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各抒己见,在表述中进行争论,最后由我们的博士进行解释说明。</p><p> 在引用文章的时候,可以广泛的收集不同的建议意见,先查询学术期刊,在进行专著辅助,依循政策解读这样的查询顺序,可以帮我们更加专业的知道研究的范围和现有水平。</p><p> 特别是进行专业的学术论文查询,因为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由同行审议专业评审出来的,专业性非常高端。</p><p> 所谓的同行审议的期刊文章,也叫有组织的怀疑,是指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在方法与制度上有更规范的要求。</p><p> 廖博士的博士论文就是通过双盲的评审方进行的。他建议我们可以在基于政策文本与统计数据解读上进行知网期刋论文搜索,用同行专著补充这样的方法。</p> <p>  如何找到所需的文献?我们以期刊文章为例首先确定搜索的关键词。</p><p> 高校长以自己的课题为例,提出他们研究的课题,打磨"学和"课。以此为例,瘳博士给我们展示了在知网上搜索相关内容的讲解。</p><p><br></p> <p>  3.找文献一教育研究中常用到的三类文献</p><p> 期利论文</p><p> 中国知网( www.cnkinet)、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万方)</p><p> 中文学位论文:中国知网、高校图书馆、国家图书馆</p><p> 百度学术(查中文)(htp xueshu, baiducom)</p><p> 谷歌学术(查英文)( www.scholar.google. com)</p><p> 专著:</p><p>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www.nlc. gov.cn</p><p> 摩搜书(中英文): wwwjiumodiary.com</p><p> Library Genesis(英文):htpr//gen lib. rus.ec</p><p> 政策文本与数据统计:</p><p> 教育部及各级教育主管部分官方网站(如: www.moe.gov.cn)</p><p> 教育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20)》(杨东平主编)</p> <p> 短暂的15分钟课间休息,不断有校长和廖博士就学校课题进行请教和交流。</p> <p>  廖博士向我们推荐了《教育的情调》一本书。</p><p> 讲座中,他运用123批判性阅读方法,向我们介绍自己在阅读《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国际》一书时的方法和心得:</p><p> 1段自己的话总结全书内容:</p><p> 这本书从组织学的角度试图描绘出中国国家治理的若干制度逻辑和运行机制。其中最核心的观点是:中国国家的治理制度呈现出统制与中国社会体量大、多层次、多元化之向的持续张力。书中提出了若干有力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比如“大数现象”、逆向软预算约束”、“运动型治理"等概念及相关理论框架。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从组织学的角度理解当前许多国家治理现象的特点以及他们所根植的历史情境、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p><p> 2”句摘抄:</p><p> 制度化的定义:“制度化的意义是,某个特定的组织行为或组织结构被社会或组织环境中有关各方所广泛接受,因此具有合法性或合理性;而组织环境中的制度化机制促成这类现象的稳定存在、重复再生。(p.199)</p><p> 形式的重要性:在基层政府,人们对于“虚活和“实活”有清楚的分别。“认认真真走过场,踏踏实实搞形式”这说法恰如其分地反映出这些政治教育活动的仪式化特征。(p.35)</p><p> 3个题/回应</p><p> 1)跨情境使用理论的严性</p><p> 2)集体性个人主义</p><p> 3)微观研究的复杂性对于构建整体理解的挑战</p> <p>  5.撰写综述ー主体部分的“结构"与“基本式"</p><p> 结构类型:</p><p>分国内外</p><p>分不同主题</p><p>分不同理论取向</p><p>分不同研究方法</p><p>分不同研究发现</p><p> 基本句式:</p><p> “廖伟等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探索了在中国情境下的教师学习方式。研究发现,名师工作室是一项能促进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p> <p> 文献综述作为复数:N种类型</p><p> 第一大类:诊断性综述类</p><p>范围综述( scoping revlew)</p><p>快速综编述( rapid review)</p><p> 第二大类:选择性综述类</p><p>关键文献述评( critical review)</p><p>前沿性文献综述( state- of-the- art revlew)</p><p>叙述性文献综述( narrative revlew)</p><p>映像综述( mapping revlew)</p><p>第三大类:系统性综述类</p><p>系统性文献综编述( systemic review)</p><p>元分析(meta- analysis)</p> <p>  最后的学习感悟由第二组的成员黄海燕校长发言:</p><p> “一个专家的讲座好不好,受众者最有发言权。今天这场讲座,首先大家的抬头次数、抬头时长高于以往,不知道大家看的是PPT上的内容还是看帅哥,但是明显感觉到很多老师始终是抬着头专注的倾听的;第二个从发言次数、发言人数的多少上,我们能看出来讲座的受欢迎程度。今天上午从左到右、从前到后,包括最后一排——这个经常被遗忘的角落都有校长手持话筒侃侃而谈;第三从个人获得陌生信息量上评判,我个人感觉这是我一年多来输入有效知识最多的一次讲座。我们了解了文献综述的定义、读文献找文献方法等基础性理论,个人感觉收获满满。</p><p> 总之,廖博士今天上午的讲座可谓是五有:脑中有学问、眼中有学生、心中有信仰、语言有力量、听后有影响。</p><p> 再次感谢廖博士以他渊博的学识、国际的视野、严谨的治学、诚恳的态度、积极的互动带给我们的饕餮盛宴!"</p><p> 廖教授的讲座专业高端操作性强,黄校长的发言精准有趣概括性全,表达了我们每位学长的心声,做学问不分年龄,沟通不分地域,学习在路上,让我们一路携手前行!</p>

综述

文献

校长

讲座

博士

研究

我们

进行

为例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