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有一个童话世界

山东老杨

<p>  去西部之前,我们就决定在游完青海之后,一定要去甘肃张掖,因为张掖的丹霞地貌据说很美。果然,张掖没让我们失望,其色彩其姿态都让我们分外惊喜。而更令我没想到的是,我竟然因此而思考看山的意义了。</p> 看山有什么意义呢?对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种回答,这就像读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但是也肯定会有一些相同的东西,映入我们的眼,润着我们的心。比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奇,太行山的峭拔,峨眉山的秀丽,庐山的清幽。古人说“智者乐山”,当然每一个喜欢看山的人未必都是智者,就像我,我的喜欢看山原本就是觉得去山里串个门,进到门里,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得到什么,全不在意,只是随兴去走,去看,去乐,身心轻松就好了。但是这一次的张掖之行,却与之前那些不同。因为我一脚踏进去,就像踏入了一个童话世界,整个人仿佛回到童年,心中盈满了童趣和纯真,快乐极了。 张掖的山是多彩的,其丹霞不像别处的往往只有红艳,而是赤橙黄绿蓝灰青紫白皆有。就像张掖拥有一个巨大无比的颜料坊,能毫不吝啬地将各种色彩都泼到那些山峦上一样。那些山石于是都不是山石了,而是被染色的布,是绸缎,是云锦。它们那么艳丽地在阳光下晾晒,风过,也一样会舞动。而人们走近去,仿佛一伸手就能扯一块来做一件明丽优雅的旗袍似的。而当我们神往着前行几步,一转身,却又惊喜自己走进一个宝库了。 这宝库里有巨大的彩色“灵芝”正生长着。新生的最外面一圈是白色的,稍内则是浅赭色,再里则是橙,颜色渐次加深,直到融入周围褐色的环境中。这样的灵芝不是一朵,而是一群。它们有序地排列着,远远望去灵动鲜嫩,令我想去采一朵来珍藏。而待稍稍侧身,这些灵芝又成了刚出水的巨大扇贝,阳光下花纹清晰,正熠熠生辉。 还有宝瓶。一个个都巨大,都靠山而立。瓶中好像装了彩色的水果糖。想着糖果的味儿停步看一会儿,会不由地担心从宝瓶背后会转出来一个老巫婆,黑衣曳地,头顶白巾,提着个篮子,或者是个小姑娘,穿着白纱的泡泡裙,手里拿着一个红苹果。 等被同伴欣喜的惊叹唤醒,紧走几步,去看栈道的另一侧,又看到了彩色的石林。这石林阔大,像极了秋日的山峦,树叶是黄的、褐的、红的,令人仿佛置身于秋叶斑斓的山里,能闻到树叶的清香,听到林下水声潺潺。只是,它们并不高大,只像一丛丛灌木般有姿有态地生长。但我站在高处的栈道上,心中却并没有俯视它们的欣喜和傲然,而是充满了敬意:或许它们初生时也是高大伟岸的,上亿年风霜雨雪的打磨,它们都淡然地面对,而今亦神情平静地面对来访的我们。 当然,动物是山中少不了的。静卧的骆驼,望天的神龟,作势而跃的金蟾,出山观海的灵猴,开屏后将收起尾羽的孔雀......各种动物入眼,目不暇接。它们都静静地与我们对望,姿态神情无不温和友好。坚硬冰冷的山石因此而有了温度,让人从心底里温暖亲近起来。 还有人。如我们生活的世界,山石仿佛也自有它们的社会。拜佛的众僧一律虔诚地躬身伏地,两情相悦的男女默而不语却深情凝视,牵着孩子的母亲正在四顾看路,拄杖的老者正要小心翼翼举步。还有一群人正相携着向长城的烽火台进发,一群小学生正举头看着讲课的老师......看过的山不少,我从没见过哪里的山会有这么丰富的形象。因此,走在张掖的山里,移步换景或移步换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更妙的还有城堡,童话故事里常描绘的那种。筑在山里,高大神秘,房间众多,而且还是欧洲的、北非的、南美的皆备,不同风格的竟然都有。望去,会不由自主地想象里面有烛台,烛光摇曳下,餐桌上的红酒正醒着,面包刚出炉...... 所以,走在张掖这样的山中,是会忘记疲累乐不思返的。山石们组成的一个个形象,一个个故事,就像石上生出的花,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里永恒盛开,散着芬芳,滋润着来看山的我们,让我们心中也会有一朵花绽放,且永不凋零。这就是看山的意义了。 看山是曲径通幽,幽处有美。循路前行的过程中,时时会有惊喜撞心,心底亦时时漾着涟漪或波澜,这像极了我们经历的人生:有谷底,也有山巅;有平淡寂寥,也有精彩热闹;有鸟语花香,也有风雨穿林打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姿势无论连绵起伏,还是孤峰高耸,色彩无论寻常单调,还是绚烂多彩,山们都或淡然或勇敢地接受了,尔后则焕发出异于之前的光彩。就像张掖的山,历经了上亿年的流水、冰雪、风力的不断侵蚀,才有了这些让我们赏心悦目的色彩和形态。如今,“世界地质公园“的碑已高高矗立于张掖的山前,这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感谢,也是张掖的山应得的奖杯。而我们,是否也能如所有的山,如张掖的山一样? <p>  当然,张掖的山是偏童话的。童话的美在于以孩子能理解的角度去反映生命、人生和生活,而我们成年人已走过了一段风雨和艳阳、歧路和坦途交替的日子,童真肯定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可是正因为如此,我们从山中领悟到的才会更多更深,才更能让自己的生命因看山而变得莹润丰满起来。</p><p><br></p><p>  去张掖的山里走了一圈,能有此收获,幸甚。</p> 摄影:杨敦亭<div>文章:孙秀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