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救——庆幸一根缝衣针救回了父亲!

展颜

<p>  正值隆冬,寒风凛冽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疾病也迎来了井喷高发期。心脑血管疾病让很多人匆匆离去,也让很多人落下半身不遂、肢体不灵便的后遗症。若是平时大家都能学习点中医急救常识,发作时处理得当,或可免去半身不遂的痛苦。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则在厄运降临时成功运用中医急救方法使其父亲完全康复,并且不留任何后遗症的真实故事。</p> <p>  5月的最后一天午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搅乱了家里的平静,我们被告知父亲晕倒在澡堂。当我们赶到澡堂,我并没有随着母亲和弟妹一起冲进浴池查看父亲,而是直接奔向浴池老板娘向她借用缝衣针,不知所以的老板娘不知从哪里翻出一根又粗又长的针,拿着缝衣针和纸巾的快步走到父亲面前,认真观察他:平躺在地上的父亲双眼紧闭,两只攥紧的拳头随着胳膊在沿着身体、脑袋的轨迹无意识地摆动着,最可怕的是父亲的面部暴起的血管和浮显于全身的酱黑色......</p><p> 我立即蹲下身,为父亲实施在赶过来的路上就计划好的急救措施——十宣放血。昏迷中的父亲双手握的很紧,我费力地掰开他的拇指,将缝衣针刺进拇指指尖,酱油色的血液顷刻间喷涌出来。</p> <p>  我之所以选择放血急救,是因为之前读《皇帝内经》所载。中医关于放血疗法最早记载见于《皇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暗、热喘、衄血等病症。祖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就是我自己与也有在心包经络放血治疗胸口憋闷的经历,清晰记得当半瓶酱油色血液被抽出后,胸口顿觉轻松无比。</p><p> 虽然不记得“十宣放血”的急救法从何处获知,但老祖宗的方法和自身的经验让我对其救急的功效身深信不疑。只是在抢救父亲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因十宣放血更多的是靠急救者的“气”去挤压针刺处,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见成效。</p> <p>  十指放血反比后,父亲除了安静下来,没有任何变化,当我放完耳尖血,开始又一轮的十宣放血时,边上站着的人走过来说,你父亲的脸色缓过来了,这时我才注意到,原本笼罩着父亲面部的酱黑色已然褪去,露出原本的肤色,紧接着,我听见了父亲的声音:“我没事,干嘛让我躺着。”仔细分辨父亲说话还残留着些许大舌头的感觉,但至少可以听得真切了。</p><p> 父亲明显的好转让我轻松了许多,我终于可以抬起头观察父亲,虽然父亲面部肤色恢复正常,但下肢仍旧罩着一层青灰色。我第二次拨通了一位深谙针灸朋友的电话,在他的指点下,父亲的脚尖也无一幸免地遭受了针刺,望着墨汁般血液从针刺处涌出,我庆幸注意 到了父亲下肢的问题。脚趾间的放血让父亲原本冰冷的双脚稍稍有了些温暖,接下来,我又按照朋友的指导在面部暴起的血管处做了放血,随着身边晕染着血液的纸巾越堆越多,父亲的状态也越来越好,他能自己吞咽红糖水了、他能坐起来了。</p> <p>  两个小时,从实施十宣放血到父亲恢复自如仅用了两个小时。</p><p> 这一次紧张的放血急救,让我的父亲免于厄运。接下来的日子,我仍旧会为父亲继续做放血治疗,继续为父亲施手针。疼痛已不再是他严重的毒蛇猛兽,而成了治愈的一剂良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