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与艺

老孙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黄牧甫“芙初”印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芙初”印脱</span></p> <p>旧时以制印为业,后成名家,由匠登艺且受后世敬仰、学习者凤毛麟角,说它难于上青天,也不为过。近百余年来,最著名、典型者莫过于安徽黟县人黄牧甫(1849-1908),原名士陵,字牧甫,后以字行。其印风对后世影响巨大,特别是风格趋于工整挺拔一路。也难怪有人说:“治印不识黄牧甫,读尽诗书也枉然。”</p><p><br></p><p>昔传清末民国的制印大佬,京城有齐白石,沪上有吴昌硕,南粤有黄牧甫,可谓三足鼎立。他们仨印风各异,自领风骚。世上的政客、富贾、社会名流,纷纷上门求印,很是风光。</p><p><br></p><p>明末清初的书法始有“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的说法行世,再后来又多了“明尚态、清尚质”。“韵、法、质”,还算好理解,但“意”的解释就很多,有意识、意念、意象,等等,也不知“苏黄米蔡”是什么个想法?“态”,未见过如何诠释,但肯定不会是态度,太讲不通。个人理解,更应近形态、姿态,也就是俗说的样子。略想一下,明人字除了样子,还真是乏善可陈。若认真计较起来,当然有点过,但仔细掂量,又大抵相去不远。所谓样子,不是指字形间架、用笔着墨,而是作品试样形态,大致可分三大块,即立轴、长卷和扇面。</p><p><br></p><p>文化人参与文字书写是天公经地义的事,自东汉末方有明确的文仕书写者记录,如蔡邕、师宜官、张芝、杜度、崔瑗、钟繇,等等。到了魏晋的卫夫人、庾翼、二王、谢安等,便开始了文士接管文字书写的以往正史。唐宋时期,文士参与书写就是成为了统治状态,书法史上已基本见不到了非文士的书写者。当然如此说法不一定科学,也不符合今天看书法史的角度那么广、那么深、那么自恋,没有充分考虑到民间、僧侣等情况。但尚若把它看成粗线条轮廓式的梗说,也是无根本性的妨碍。</p><p><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制印的历史非常久远,至少战国时期已有非常成熟封泥印。直到元代赵孟頫出现,才算是第一位被推为诗书画印“四绝”的人物,但没有争议的真正意义的“四绝”大师,唯清末赵之谦、吴昌硕二人而已。一个好的印人最忌讳的就是“有术而无文”,被人称之为街边刻图章的匠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黄牧甫虽无诗文传世,但绝非无文化之徒。一九〇二年秋,他应湖北巡抚、湖广总督端方之邀,到武昌协助其辑著《陶斋吉金录》等书,足以说明黄氏有着深厚的金石学功力。这也是其治印能超凡脱俗、领袖一时的根本保证。近代篆刻工稳一路双骄——王福庵、陈巨来,虽然都鬻艺自足,但也都通晓文字古训,且皆有良好修养。不可否认,新时期以来,类传统文人之士逐渐淡出书坛,篆刻界也不例外,几乎没有了这类人的身影,能诗文者麟角片羽。近二十年,大学书法篆刻教育再已不仅仅是局限于艺术院校的精英模式,师范、综合性大学,甚至理工科大学都办起了书法专业,宛若雨后春笋,勃勃生机。且建立完善了学、硕、博学位教育体系,或许是书法篆刻彻底独立的崭新时代开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2020年9月</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陈巨来 《安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王福庵《下里巴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