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宋祖文党员名师工作室成员 数学课堂的打开方式从来就不是教师踩着铃声走进课堂开始的,从教师打开课本开始备课起,就已经开始了我们这一节课的教学之旅。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行为的走向,就像在党员名师工作室里,宋祖文老师说的那样:把教科书翻烂,把教师用书翻旧。我们在备课之前,不能只凭借自己的直觉和经验,需要研究教材所表达的内涵,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br><div> 以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四边形》为例(P14~15):</div><br> 一、读到了什么<br>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直观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基础上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也是小学数学教材中对平行四边形认识的第一个阶段。教材虽然只有一个例2,但是例题有三个层次内容:<br> 一是先让学生从熟悉的物体上面寻找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形状,建立了初步的表象;二是启发学生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板拼出这样的图形;三是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数学模型。<br> 然后是想想做做5道题,这5道题需要学生动手涂、围、画、摆、拉等动手活动,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各种特性的理解。<br> 看起来内容很少,但是要在一节课中把各环节串联好,聚焦核心内容,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各种活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br> 二、读出了什么<br> 《教师用书》是这样建议的:<br> 1、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以“边”为切入口,通过观察和交流,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多边形。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动手操作,在“做”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3、让学生通过图形变换体会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折、剪、拼、移等都是图形变换的常用手段。4、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br> 总的来说就是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别之处,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例2的三个板块和习题也正是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的。通过学生身边的实物来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其它平面图形不一样;再通过三角板的拼接来实际触摸,产生直观经验;再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平面形状,完成抽象——具体——抽象这样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br> 而且对这部分内容的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只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在活动中体会到平行四边形是比较特殊的四边形就可以了,不应要求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具体特征。比如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低年级学生不易理解的,不要求学生去总结和表述,因为他们连什么是平行都不了解,更别说为什么平行且相等,甚至“对边”这个词都不易表述。这一阶段的核心要求就是“直观辨认”,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也就决定了此阶段是以判定的方式来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的。<br> 怎样判定呢?我觉得从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判定,一是定义判定:由于没有平行的概念,我们只有通过提供给学生一个图形或实物做参照——“像这样的图形(实物)是平行四边形”,用这样描述化定性方式进行判定。二是性质判定:要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又不能去要求学生去表述,就能发现教材安排的非常妥帖——三角板、钉子板、方格图,这种借助工具度量的方法,能使学生很容易看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的长短情况,是完成定量判定的依据,也是对“像这样”判断不足的补充。而且这两种判定都是学生的整体感知前提下的思维延伸,并不要求学生从具体性质上说明理由。<br> 三、读活了什么<br> 1、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学生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所以例2第一个板块安排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学生容易感知:这些形状与长方形、正方形是不同的,同时也要明确,这些图形依然是四边形,但又比较特殊。可让学生继续说说,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把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感知放大。<br> 2、例2第二个板块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做”平行四边形的第一步。一方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板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可以直观看出“对边相等”这个难以表述的概念;另一个方面,它是为以后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埋下的伏笔,显示苏教版教材内容设计的体系与连贯,暂且不表。<br> 这个环节用到的是学生常用的两种三角板,学生用这两种三角板拼接活动中,可能拼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都要让学生逐一展示,让学生知道用不同形状的三角板,拼出的形状不同,但又都能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形状不一样,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也不一样,而且同样的两个三角形拼的方式不一样,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也不一样。其中关键的一点,让学生展示的时候注意观察,把相同的边靠在一起是拼出平行四边形的前提。<br> 另外,教师可适当补充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动图,丰富学生的感知。<br> 3、例2第三个板块是抽象平行四边形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放在方格图上进行,采取教师范画的方式,先画出上面一条边,再画出相邻的一条边,再画出下面一条边,边画边问:“画到哪里就行了?”再画出最后一条边。或改变一下一组对边的长度,变成另外一种形状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直观感受动态变化之间的联系。教师再指出“像这样的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完成抽象过程,完善“像这样”词语的内涵。<br>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有“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的这样不准确的语言表述。<br> 可适当插入这样添画练习,画出完整平行四边形,强化定量判断:<br> 前一种添画学生容易做到,后一种情况不容易做到,可引导学生观察已知的两条线在哪几个格子里,分别画在这几个格子的什么位置,再去思考另外对应的边在什么位置。这样的添画目的是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边”的感知。<br><div> 4、想想做做第1题是学生从通过学习获得的经验从整体上感知判断,不要求说判断理由。用“像不像我们学的平行四边形”来回答即可。</div><div> 5、第2题让学生用皮筋在钉子板上充分去围一围,也是“做”平行四边形的第二个内容,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容易实现,同桌互相交流展示,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容易帮助学生迅速调整得到正确图形。<br> 6、第3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再集体交流,展示学生找出不同的形状,教师再概括出这样不同的情况:<br></div> <div> 引导学生发现,组成平行四边形的三角形个数是2、4、6、8这样的双数,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升华,学生有兴趣寻找,在找到过程中也对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div><div> 7、第4题让学生用小棒摆的过程中感受对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定量判断,也是“做”平行四边形的第三个内容,6根小棒摆出来的只有一种:</div> 8根小棒摆出来的有两种: 不管用多少根小棒来摆,要使学生聚焦在边的特点上,学生摆的时候会刻意使“对边的小棒数一样”,就完成了对平行四边形定量判断的感性认识。时间充足也可追问:“10根、12根小棒又能摆成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呢?”,也是对“做”平行四边形的补充。<br> 8、第5题利用教具使学生体会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变化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边的长度是不变的,只是形状变化了,再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比如木板凳时间长了会松动的道理,使学生初步体会“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br> 9、改画练习,是对前面“添画”内容的拓展,可安排这样的两个不同图形,让学生改成平行四边形:<br> 前一种学生容易想,后一种有难度,不要求学生都能做到,且答案不唯一,允许学生大胆想象改画,这也是对“做平行四边形”的深层次尝试。<br><br> 以此为例,数学教学从读懂教材开始,揣摩编者意图,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活动,设计出适合学生探究的剧本,才能使数学课堂活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