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活的苦与乐

德信

<p>师范校牌</p> <p> 师范生活的苦与乐</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靳德信</p><p><br></p><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1975年秋,我有幸走进雁北区朔县师范。</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接到通知书的那天,我是何等的高兴!高中毕业后,能够继续读书,再长知识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二年之后就能成为一名众人羡慕的公办教师了。</p> <p>&nbsp; 9月15日,吃过早饭,我告别家人,背着行囊,徒步到离村10里地的古城村,坐客车到了阳高火车站,上了火车。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坐火车,别提有多兴奋了!列车飞快地行驶着,透过玻璃窗我望着沿线的风景,一切都感到新奇。一会儿想起父亲的嘱咐,一会儿想起好友的重托,一会儿又想象着学校的美妙生活:明亮的教室,舒适的宿舍,可口的饭菜,幽雅的环境………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12点多。</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朔县火车站到了。出了站,发现有不少人扛着行李,拿着卫生用具,与我同路,才知道他(她)们也是到朔师报到的。上一届的几个同学早已在车站广场迎接我们,我们径直走向写着"朔县师范"的红色门旗的地方,坐上了学校的绿色大卡车。</p> <p>北门照壁</p> <p>  踏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照壁上毛主席的题字:"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进入林荫小道,拐过几个弯儿,穿过半个校园,我们终于找到新生报到处,班主任老师已在门外等候着。</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报名后,老师们领着各自的学生认宿舍。我们的宿舍在校园的最西边,是一排坐北朝南的平房,约有十五六间。一进宿舍门,我就傻眼了:两条顺山土炕,中间是一米五、六宽的过道。炕沿是水泥打的,并不光滑,炕帮是砖砌的。两条炕各有一个已经生了火的地灶,不时有烟冒出来。地上有洒过水的痕迹,没有尘土,显然是刚刚打扫过的。玻璃窗户破了一孔,用麻纸补了补丁。每条炕上铺着两块旧苇蓆,有几卷行李靠墙放着,是提前来的学生的。墙围上贴着天蓝色的落花纸已经褪了色,有不少小坑,几处还脱了皮。老师说学校条件不怎么好,一条炕要睡七个人,有点挤,凑乎着住吧。</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笫二天上午,学校在大礼堂举行了开学典礼。从七个县招来的350名新学生,黑压压地坐了一大片,静听着校领导讲话。会后各班同学跟着班主任老师去认教室。教室挺高大,也宽敞,但玻璃窗空不大,光线不够充足。白里泛黄的墙壁上贴着"学生守则“和几张宣传画,窗户以下的墙壁露出了泥皮,条砖铺的地坑坑洼洼,摆着五排黑色的双人桌,桌面有不少刀痕。这与我之前想象的相差甚远。听老师说,这房子是过去洋人作教堂用的,是德国人盖的。有的老师侃调说,这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呀!后来又听说学校所在地原叫"米西马庄",解放后改成"新安庄"了。</p> <p>旧宿舍</p> <p>当年旧教室</p> <p>  &nbsp; 更使我想不到的是,入学后并不上课,而是参加“农业学大寨"运动,当时的口号是"农业学大寨,教育也要学大寨"。上下两届学生连同老师共七八百人每天在校院南面的四五十亩地里平田整地,打埂筑坝,地里插着一块块木牌,上面写着"普及大寨县","苦干实干拼命干","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标语。喊夯声此起彼伏,说笑声不绝于耳,一派战天斗地,热火朝天的景象。各班分组,每天都有任务,打土埂不但要结实光滑,还要水平笔直。最后由学校临时领导组验收,如不合格,还得修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劳动两周后,学校要从招来的新生中,抽出50名有音体美特长的同学,组建一个音体美专业班,方法是自愿报名,任课老师出题测试。测试第二日我便成了音体美专业班的一员了。之后每天继续平田整地,我们班的任务都完成得又快又好,特别是我们组有几个细心同学把关,任务不但提早完成,而且质量第一,多次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休息时,我们班的气氛更活跃,有的唱歌,有的跳舞,五个一群,八个一伙合唱《军民大生产》、《南泥湾》等红歌。特别是学著和瑞芳演唱的《兄妹开荒》,向凡与淑琴演唱的《夫妻识字》,玉珍同学清唱朔县大秧歌,表情自然,动作到位,大家不断鼓掌喝彩,同时吸引着其他班的同学也来看热闹。</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到了晚上,各班学生谈心得写体会,总结劳动经验,写战地生活报道,文稿由班长送到学校广播室或文印室,写的好的有的广播了,有的登在油印的《朔师小报》上。我写的稿子曾被选中几次,心里还美滋滋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连续六周的田地劳动,学生们的脸晒黑了,手磨破了,体重减少了,不管心里怎样想,嘴上从未叫苦说累,还露出喜悦的神情。正如有的同学所说,通过劳动,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改造了思想。</p> <p>平田整地(网络图片)</p> <p>大礼堂兼饭厅</p> <p>  伙食也不是我到校前想象的那样美好。饭厅就是举行开学典礼时的大礼堂。冬天开饭时,蒸气笼罩了整个饭厅,灰蒙蒙的,象起了大雾似的,连对面的人也看不清眉眼,一顿饭往往吃着吃着就凉了。饭分组打,每10人一组,轮流值日。早饭是三两小米粥就盐胡萝卜丝,午饭是四两玉米面窝头,熬山药蛋和白菜,有少许木薯粉,难得看见油花,每人仅有一勺头。晚饭是一两米稀饭二两面窝头。唯一的好饭是一星期的两顿馒头,但吃不饱。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同学就到村里再买点吃的。这样的伙食标准女生们基本上能吃饱,男生们大多数不够吃,有时晚饭后和附近的村民买些黄瓜西红柿作添补。有几个同学半夜饿醒了,就偷了学校种的玉蔓菁吃,被学校领导知道了还挨了批评,记了过。</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学校红委会每两周进行一次宿舍卫生大检查,要求学生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褥单洗得干干净净,卫生用具摆得整整齐齐。大多数同学都是花被面,花褥单,叠好后又苫着一块花枕巾,方楞四角。而我的被子是用过多年的红色被子,早已褪了色,和死马肉的颜色差不多,红不红紫不紫,褥子是奶奶用过的灰色毯子包了几块乱羊皮做成的,别说有花褥单,连白的也没有。枕头是用一块旧蓝布缝了个袋子,装了秕谷做成的。这和大伙的行李很不协调,减弱了整个宿舍的美感,影响了全班的等级,本该是红牌的“优",结果成了绿牌的“乙"。一名班干部对我说:"德信,你最好把行李换一换"。一句话触到了痛处,我非常生气地说:“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钱呢?”由于被子棉花薄,尺寸小,在寒冷的冬夜里,我有好几次被冷醒。</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再说我们的教室,冬天只生了一个不大的铁炉子,炉子周围的同学不觉冷,而其它地方特别是前后门跟前的同学,上课时冷得浑身打哆嗦,说话牙齿咯咯响,写字戴着棉手套,尽管御防着,有几个同学的手还是被冻伤,流了浓水。</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眨眼间第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同学们都盼望寒假快快到来,与家人团聚,我却选择了留校(每班二人,只要男生)。因为留校一来能利用假期时间多学点知识,二来家里的茶饭还不如学校的好,特别是过年的伙食,听上一届的同学说吃的比平时好。因此在放假的前三天我给父亲写了封信,告诉家里留校的事。假期的伙食果然不错,午饭很少吃窝头,增加了米饭和黄糕,晚饭多是吃面条。过年的那几天,吃了几顿饺子,大烩菜改成了小炒菜,每顿饭管饱吃。我庆幸自己留校还是做对了,长这么大,家里从没有过这样的伙食。</p> <p>美术老师</p> <p>  那些年,学校没有考试制度,教师工作不紧张,学生学习没压力。上课前班长点名是个形式,如有学生旷课,老师睁一眼闭一眼。我们音体美班学生连正式课本也没有,每每上课时,是老师发给学生用油印机印的"活页"纸。尽管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要求学生遵守校规,用功学习,在校期间不准谈恋爱,但同学们认真学习的不多,谈情说爱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且美其名曰"抓大事"。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把大事抓住抓好了,将来就能建立个"双职工"家庭,一辈子幸福。我没有搞对象的念想,也不具备谈恋爱的头脑,更不考虑将来家庭怎样怎样,只图学好知识,毕业后有个胶皮饭碗,能挣工资,对得起父老乡亲就满足了。所以在校期很少参加班里或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不管别人学不学,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各门功课。每天不到起床时间就起床,去教室弹风琴练指法,晚上同学们都休息了,我还在操场南面僻静的树林里拉二胡练弓法。星期日同学们大部分到城里买东西或逛街去了,我却趁着宿舍人少不受干扰,能专心画画,不是临摹便是写生。有时到班主任党徇礼老师家里画画,老师手把手教我。两个学期下来,我的人物素描画在全班数第一,水粉画也不错,其中一幅大型作品被学校美术展览馆选中。</p><p> 更让我感动的是音乐老师靳翠芬,她态度和蔼,性格温柔,不厌其烦地教我乐理知识和弹风琴指法。在靳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音乐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也许是靳老师与我同姓的缘故罢,记得她说过“你是满师范第二个靳姓学生"。两位老师对我恩重如山,然而由于当年经济困难,毕业时我只到他们家里告了个别,连个小小的纪念品也没给留下,遗憾得很。</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每个学期,学校都要定期举行大型活动,表彰优秀班级和个人。无论什么活动,我们班总比其它班搞得出色。开运动会有项目冠军、亚军,歌咏比赛始终名列第一,美术展览我们班的作品最多,……。所以普通班的学生说我们班是"人才班",老师们的评价是"要强班"。</p> <p>音乐老师(左)</p> <p>  夏季的朔师校园是十分优美的,丁香树是学校的一大特色,每条小路的两旁几乎都有。那一簇簇的丁香花十分惹人喜爱,还未到跟前,一股说不出的香味便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还有那田字形的菜畦,井然有序地种着各种蔬菜,绿油油的,十分养眼。开花时节,蜜蜂和蝴蝶在空中飞舞着,盘旋着。通往操场的大路两边是高大挺拔的钻天杨树,操场的西面有杏树、桃树、李树等。放学后,同学们流连在树林间,有的交流学习经验,有的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有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最有特色的是柏树园。四周房屋错落有致,古色古香,象个偌大的四合院。苍翠欲滴的松柏树遮天蔽日,从空隙中撒下几缕阳光,落在身上,惬意得很。窗前种植的月季花,枝繁叶茂,五颜六色,很是耀眼。要是在星期天,女同学们清脆的歌声就从窗口飘了出来………</p> <p>优美的校园</p> <p>柏树园旧址</p> <p>  光荫荏苒,二年的学业期满了。其间有苦涩更有甘甜,有烦恼更有快乐,有伤痛更有欣慰,有付出更有收获!我没有辜负老师的辛勤培养和父老乡亲的殷切期望,学到了不少知识。毕业晚会的第二天,我告别了师生,背着行囊,高高兴兴走出师范校门,憧憬着即将开始的教学工作。</p> <p>本篇作者 靳德信,生于1953年,阳高县古城镇人,退休教师。</p> <p>说明 图片除一幅外均由校友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