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寒风吹不冷我们的热切,时间流不走我们的期待。研学计划刚一传达,我们的身未动,心已飞。</p> <p> 终于盼来了这个早晨,我们整装集会,带上父母的叮咛,带上心中的向往,也带上留校同学的艳羡。出发!</p> <p>第一站抚 州 玉 隆 万 寿 宫</p><p> 玉隆万寿宫是抚州古建筑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体现着浓郁的临川文化建筑特色,是抚州最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被列为抚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玉隆万寿宫位于抚州市区文昌桥东,始建于宋代,是抚州人民为纪念东晋著名水利专家、道教大师许逊而建。当年宋徽宗亲自为玉隆万寿宫赐名。光绪八年(1882),抚州六县(临川、金溪、东乡、崇仁、宜黄、乐安)商人曾捐资重建玉隆万寿宫。初时用途是为六县商人来抚州经商的聚会场所,同时,六县童生来抚考试亦可在此住宿。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卦建行帮、社会集会、结社的活动场所。20世纪初,抚州一些思想激进的人士常在此集会演说,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故又被称为“抚州会馆”。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们在会馆公演《复避儿戏》、《东亚风云录》、《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等九场“文明戏”,劝募捐款,支持北京学生会。朱德、李井泉、傅烈等老一辈革命家也在这里开展过革命工作。解放后,抚州会馆先后为抚州农民日报、市工商联、桥东公社及临川建筑公司等单位使用。但是后来玉隆万寿宫遭到了多次破坏,变得面目全非。2002年和2004年,抚州市政府投入150万元资金分两期对玉隆万寿宫进行保护性维修。整修后的玉隆万寿宫雄伟壮观,基本恢复了原有的光彩。雕龙画凤,栩栩如生,层楼飞檐,庄重古朴,不愧为临川文化古建筑的代表之作。也使得这一临川古文化、古建筑的瑰宝得以保存。经市文化部门批准,这里已成为抚州民间戏剧内景拍摄的重要场所。</p><p> 玉隆万寿宫具有千年历史,且历经沧桑,屡经变更。始于东晋宁康三年(公元374年),抚州人为纪念许逊而兴建的“许仙祠”,南北朝时改为“游帷观”。宋真宗三年(1010年)改观为“玉隆宫”。政和六年(1116年)宋徽宗称在五月一日辰时,梦见许逊为他降妖治病,于是诏令在“玉隆宫”前加“万寿”二字,成为“玉隆万寿宫”。从此,玉隆万寿宫这个名字流传至今。光绪八年(1882年),对文兴庵、许旌阳祠、火神庙进行了重新布局维修,光绪十二年由抚州商人捐资又增加了门楼和戏台,成为现在的规模,并在门楼上书“玉隆别境”。</p><p> 玉隆万寿宫最初为道教圣地,但随着年代的发展,也成为了抚州经济文化活动和革命事业的重要舞台。</p><p><br></p><p><br></p> <p> 临川自古被称为才子之乡,这里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这里有宋代文人晏殊父子,这里还是明朝戏曲家汤显祖的故乡。</p><p>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p><p> 汤显祖于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明万历十九年(1591)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汤显祖成就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汤显祖因其戏曲作品广为流传,被后人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span></p> <p> 在玉隆万寿宫,我们听第五代传人汤少云老师唱戏,讲戏,做了一次小戏迷。有些同学还上台学戏,演戏,过足了戏曲瘾。你看,那装束那身段,是不是很像模像样!</p> <p> 接着同学们参观了文昌里古街。这是一条极富古韵的街道,石板地,木制屋,青砖灰瓦,翘檐画栋,很是古色古香。</p> <p>第二站宜黄阳光马场。</p><p> 从来没有骑过马的我可兴奋了,听骑师讲解时心已飞到了马上。终于轮到我们,戴上骑士帽,登上马背。哟,心里有点小紧张,还好有骑师的鼓励与教授。于是双脚蹬紧,双手抓牢,慢慢找到了骑行的快乐。瞧,俨然一副小骑士样儿!</p> <p>第三站是黎川。</p><p> 在这里我们要参观试院、游古街、动手制陶。</p><p> 黎川试院坐落于老城区中心,始建于北宋天禧元年(1017年),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占地20亩,是黎川标志性的古建筑之一。也是江西省唯一集学宫、试院、孔庙于一体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在这有梦又有戏的古街上,我们看到了竹编画、瓷器具,经过制旗袍的店铺,特色小吃店……最让人震撼的是那些古床和木雕,它们件件精致绝伦,件件价格不菲。</p> <p class="ql-block"> 在张恨水的故居里,我们认识了这位在当时妇儒皆知的文人。他原名张心远,后从南唐李后主词句“人生长恨水常东”中得“恨水”之名。他的代表作有《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p> <p> 动手制陶最令人开心😄。津津有味地听完老师的讲授就跃跃欲试,但我们知道应该遵守军规。终于轮到我们了,于是这儿一伙那儿一群,分好工不乱套,我不会他帮忙。老师不辞辛苦为我们拍照,制陶师不厌其烦地手把手示范。我们身上的袖子脏了,裤腿污了,却全然不觉。和泥、开口、拉胚做得有模有样。</p> <p>丰富多彩的研学生活!</p><p> 餐前教育,感恩教育,车厢游戏,集体生日,就寝规则,动手操作……我们在这两天一夜里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阶段的研学实践活动,我们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开始,带着依依的留恋结束。</p><p class="ql-block"> 再见,四年级阶段的研学!期待,五年级阶段的研学!明年再启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