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血脉之源泉——克拉玛依

峰高云海

<p>  “克拉玛依” 维吾尔语为“黑油”。距克拉玛依市东北两公里的地方有个天然石油沥青丘由此得名黑油山。在此处诞生了新中国成立后开发建设的第一个大油田,原油产量居中国陆上油田第四位、连续25年保持稳定增长,累计产油2亿多吨。2002年原油年产突破1000万吨,成为中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油田。</p> <p>克拉玛依市所在位置(红标处)</p> <p>2020年初冬有幸自驾前往向往以久的新中国成立后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市。</p> <p>雪后天山景色</p> <p>高速关闭,冒雪走G312国道,路边停车避让对面超宽的大拖车,</p> <p>白雪覆盖的天山山脉如同欣赏一幅幅水墨画一般美丽。</p> <p>晚八点安全到达克拉玛依市</p> <p>夜幕下的克拉玛依市</p> <p>下榻酒店房间里可爱的小摆件</p> <p>天山集市美食饭庄</p> <p>已冰封的克拉玛依河</p> <p>克拉玛依河的友谊桥</p> <p>克拉玛依世纪公园艺术塔</p> <p>地面覆盖着晶莹剔透的白雪</p> <p>别致的公交车站</p> <p>干净整洁的街道</p> <p>新疆石油公司大楼</p> <p>中国石油数据中心(克拉玛依)</p> <p>在当年钻凿克1号井位置建起的石油广场</p> <p>“大油泡”底下就是当年克1号井的位置。1951年国家多次派出地质考察队在黑油山附近进行勘察设计,1955年3月测定此井位6月来自八个民族36名人员组成1219青年钻井队,7月6日开钻10月29日完钻,喷出工业性油流,10mm油嘴日产8.1吨。克1号油井的出油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p> <p>当年测定黑油山1号井位勘探人员在井位留影</p> <p>钻凿克1号井1219青年钻井队成员</p> <p>石油广场上矗立着开拓者的雕塑</p> <p>黑油山成为旅游景区</p> <p>传说在50年代初期,有一个叫赛里木的老头,赶着马车在戈壁滩中砍柴,在茫茫戈壁中经过几天的行程意外发现了一个山丘,山丘上到处冒着黑色的液体,但不知何物,他便试着用布蘸了一点擦在车辘里,车轮马上不咯吱咯吱地响了,车子也轻快多了。老人用葫芦带回了一些这种黑色的液体,乡亲们觉得好奇就四处传开了,当时正在寻找石油的中国石油勘探者听到了消息,在老人的带路下,找到这个地方,后来就叫“黑油山”,由此解开了克拉玛依石油会战的序幕。</p> <p>石油泡</p> <p>克拉玛依博物馆</p> <p>1937年——1942年中共党员在新疆的分布图</p> <p>1938年新疆各族民众用募捐到的150万捐款购买了10架战斗机送往抗日前线。</p> <p>1949年7月——1950年10月解放军二、六军进军新疆示意图</p> <p>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独山子油田仅有150名职工两口出油井,日产原油2--3吨,这就是历史留给新疆石油工业的全部遗产。</p> <p>1954年中苏成立石油公司组织机构表</p> <p>冰塔冰人</p> <p>解放军19军57师经毛主席批准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p> <p>毛泽东主席签署的命令。</p><p>时任19军第57师政委张文彬。</p> <p>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在陕西汉中改编“一团钻、二团建、三团围着车轮转</p> <p>1958年2000名志愿军转业加入克拉玛依油田建设</p> <p>全国各大院校支援油田建设</p> <p>全国劳动模范,三八女子钻井队员哈萨克族卡依霞.库赛根</p> <p class="ql-block">普查吐哈盆地</p><p class="ql-block">大漠的女儿——杨拯陆(杨虎城将军的小女儿)</p><p class="ql-block">1958年9月25日,上午天气晴朗(农历中秋节),下午杨拯陆与张广智穿着单薄的衣服从工地返回营地,途中突遇暴风雨,气温骤降到零下20℃。她俩与狂风暴雨搏斗一夜,最后发现冻死在离营地几公里的野外。</p> <p>1960年支援大庆油田会战</p> <p>克拉玛依这缺水,吃水只能从百公里外用骆驼运水。</p> <p>当年使用的解放卡车</p> <p>《克拉玛依之歌》1958年由吕远作词作曲1959年由吕文科演唱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p> <p>  迄今为止,克拉玛依累计发现油气田25座,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8.29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766.6亿立方米;2004年生产原油 1111万吨,生产天然气25.5亿立方米,分别比1958年增加30倍和751倍。今天的克拉玛依油田,已不再是原来十几平方公里的黑油山,而是以黑油山为基点,向南、北、东三方辐射的千里油区。</p> <p>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