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洛邑

俪宸

<p><br></p><ul><li> 挂林风景异, 秋似<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洛阳</span>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li><li> 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唐.白居易《牡丹芳》</li></ul><p><br></p> <p><br></p><ul><li>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赏牡丹》</li><li><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洛阳</span>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宋.欧阳修《洛阳牡丹图》</li></ul><p><br></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洛阳</span>是一座底蕴深厚、名重古今的历史文化圣城。作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span>。</p><p><u> 在公元前21世纪孕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至公元十世纪,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称王、称帝者达104人之多。</u></p><p> 史称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使洛阳以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享誉世界。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p> 一.位置境域 <p><br></p><p> 洛阳位于<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河南西部、黄河中游</span>,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总面积1.52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803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2°16'-112°37',北纬34°32'-34°45',东西长约179千米,南北宽约168千米。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nbsp;</p> 地形地貌 <p><br></p><p> 洛阳市地势<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span>,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u>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u>等多座山脉。</p><p> 洛阳市位于<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豫西地区与东秦岭褶皱系</span>,<u>有伏牛、外方、熊耳及崤山四大山脉</u>。</p><p> 伏牛山自西南横贯南部,外方山为东南屏障,熊耳山自西南斜贯中部伸向东北,崤山位于西部。伏牛山海拔1500-2000米;外方山为伏牛山分支,海拔600-1000米;熊耳山海拔1500-2000米,为伊、洛河分水岭;崤山海拔1200-1800米,境内最高点为海拔2212.5米的伏牛山主峰老君山。</p> 二.历史沿革 <p>  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截至2019年3月,洛阳市共有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末,洛阳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82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30处。</p><p> 洛阳市有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日活动&nbsp;&nbsp;。洛阳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p> 三.气候 <p><br></p><p> 洛阳处于北温带,属<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span>,<u>春季干旱,夏热多雨,秋季温和,冬季寒冷。</u>洛阳市位于<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暖温带地带</span>,<u>气候具有春季多风、气候干旱,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晴和,日照充足,冬季干冷、雨雪稀少的显著特点</u>。</p><p> 全年四季分明,热量、降水量随时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点。全年日照时数为2141.6小时,各地差异不大,四季分布为夏多冬少,春秋居中。年均气温12.2-24.6℃,无霜期210天以上,年降水量528-800毫米,年日照为2200-2300小时,年均湿度60-70%。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满、雹、暴雨、干热风等。</p> 四.建制沿革 <p><br></p><p> 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两岸及伊、洛、瀍、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一带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是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p><p> 禹划九州,河洛属古豫州地。 洛阳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夏王朝立国和活动的中心地域</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为都</span>。</p> 五.(历史)景点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1.龙门石窟</b></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龙门石窟</span>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br></p><ul><li><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龙门石窟</span>开凿于<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北魏孝文帝年间</span>,之后<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span></li><li> 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li><li> 其中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 在龙门石窟奉先寺雕刻卢舍那大佛,以及在洛阳紫微城建造天堂的消息传入日本后,圣武天皇发愿"朕亦奉造",于是在奈良(平城京)建立东大寺。 而"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li><li>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span>,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价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span>", 列入<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世界文化遗产</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li></ul><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晨芒未见熹微 这烛光绥绥</span></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2.老君山</b></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老君山</span>(The Laojun Mountai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span>。&nbsp;原名景室山,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的栾川县县城东南三千米处,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海拔2297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是道教中历史最长的山脉。</p> <p><br></p><ul><li><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老君山</span>连绵盘亘数百里,层层叠叠,时起时伏,主峰海拔4240米,被历代史家称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滇省众山之祖"</span>,因传说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而得名。</li><li> 景区内绿树成荫,龙潭连成珠串,奇花异草丛生,每年春夏交替时节,山花灿漫,成片的杜鹃林,艳如红霞。冬季树挂银花,一派冰雪世界,四周可遥望层峦叠嶂的玉龙雪山及其他山岭,让人动情不已。&nbsp;</li><li> 由国务院批准建立<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span>。老君山历代香火旺盛,被尊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道教圣地,天下名山。</span></li><li><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老君山原貌保存良好,它记录着十九亿年来华北古陆块南缘裂解、离散、增生、聚合、碰撞、造山等构造演化过程,<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被称为地质公园,具极高科学研究价值。&nbsp;</span></li></ul><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山回路转不见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雪上空留马行处</span></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3.白马寺</b></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白马寺</span>(White Horse Temple),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释教发源地)和“祖庭”(祖师之庭)。</span></p> <p><br></p><p> 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span>,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p><p> 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天塌了还有爱在</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太阳下山了夜里也有灯打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你看这世界不坏</span></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4.丽景门</b></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丽景门</span>,是金明洛阳城西门,始建于金兴定元年(1217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西关,在隋唐应天门遗址东北。</p><p> 据《老城区志》载:<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金明洛阳城四面开门,东为建春门,西为丽景门,南为长夏门,北为安喜门。</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span></p><ul><li><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丽景门最早始建于隋代</span>,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东都皇城西面有两门,南曰丽景门,北曰宣辉门。是洛阳古城的西大门。</li><li> 整个丽景门景区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干浮云,气势磅礴,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li><li> 是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并被评为洛阳八景之一。</li></ul><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p> <p><br></p><p><b> 5.应天门(洛阳紫微城正南门、天下第一门)</b></p> <p><br></p><ul><li><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应天门</span>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span>,俗称五凤楼。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li><li> 应天门<u>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u>,如唐高宗诏释百济国王扶余义慈、武则天登基称帝等,功能类似北京午门。亦是接见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万国来朝之所,1985年全日本文化团体联合会等在应天门遗址建立“日本国遣隋使遣唐使访都之地”纪念碑亭。</li><li>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为一体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东西长达137米,两侧阙高36.4米,有今天十三层楼高。门有两重观,上题“紫微观”;建有崇楼五座,似五只凤凰,故称“五凤楼”;城楼下开有三个门道,中为御道,左入右出;门前置有象征皇家威仪的双向三出阙,东西两边共计十二阙,是古代城门建制的最高等级、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li><li> 应天门<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span><u>其建制对北宋汴梁宣德门、元大都崇天门、明清故宫的午门影响深远,名称更被日本京都·应天门取用</u>,被誉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隋唐第一门”、“天下第一门”</span>,<u>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u>。</li></ul><p><br></p> <p><br></p><p><b> 6.明堂 (唐、武周洛阳紫微城正殿)</b></p> <p><br></p><ul><li><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明堂</span>是紫微城的大朝正殿,号称“万象神宫”,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唐、武周神都洛阳的地标性建筑</span>,高达98米,占地12000平方米,是<u>世界历史上体量最大的木质建筑</u>,亦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中国建筑的巅峰之作</span>。</li><li> 明堂,即“明政教之堂”,是<u>古代帝王用于布政、祭祀的重要礼制建筑</u>。唐、武周明堂始建于垂拱三年(687年),次年底建成,号万象神宫,允许百姓入内参观。695年被毁,次年重建号“通天宫”。</li><li> 明堂共三层,底层方形象征四季。中层十二边形效法十二时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层二十四边形,法二十四节气。顶层置金凤(后改作火珠,被誉为“国宝”),中有巨木十围(周长15米),上下通贯,<u>其形制及理念为北京天坛“祈年殿”所延用。</u></li></ul><p><br></p> <p><br></p><p><b> 7.天堂 (武周洛阳紫微城内佛堂)</b></p> <p><br></p><ul><li><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天堂</span>是武周紫微城内的礼佛堂,<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寓意“至高无上之堂”</span>。亦名功德堂、通天塔、通天浮屠。公元689年由武则天建于神都洛阳,位于紫微城核心区,正殿明堂的北侧。</li><li> 天堂<u>是武则天感应四时、与天沟通的御用礼佛圣地</u>,内有用夹紵工艺制造的大佛,相当巨大,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该消息传入日本后影响了奈良东大寺建设。</li><li> 据文献记载,天堂分五级,至三级则俯视明堂,具体记载高达312.09米,是世界古代史上的最高建筑。但现存最高木结构建筑释迦塔只有67.31米,郭黛姮教授认为从技术上来说这个记载是不确切的。695年明堂、天堂一同被焚毁,武则天重建明堂,天堂改作佛光寺。</li></ul><p><br></p> <p><br></p><ul><li> 天堂,“天”,是“至高无上”之意,见于《说文解字》:“至高无上,是其大无有二也”;“堂”,通常是指高大的房子,故“天堂”意为“至高无上之堂”。因此,武周时期的皇家礼佛堂“天堂”并不是以建筑群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一支独秀,高大不凡。</li><li> 其用意,就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为了彰显统治者唯我独尊、号令四海、居高临下、莫敢不从的王者气概。</span></li></ul><p><br></p>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8.定鼎门</b></p> <p><br></p><ul><li><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定鼎门</span>,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隋初名建国门,唐时更名定鼎门。</li><li> 定鼎门取名于“周武王迁九鼎,周公致太平 ”以及“成王定鼎于郏鄏”。史载周武王当年迁九鼎于洛阳,当时成周洛邑的南门之名即为定鼎门。</li><li> 隋炀帝营建东都,成为第一个通过定鼎门的皇帝。之后,定鼎门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洛阳外郭城正门</li><li>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span>”项目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li></ul><p><br></p> 六.美食 <p><br></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1.洛阳水席</b></p> <ul class="ql-block"><li><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洛阳水席</span>,是河南洛阳一带特色传统名宴,属于<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豫菜系</span>。洛阳水席<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span></li><li> 洛阳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洛阳水席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 洛阳水席的特点是有荤有素、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li><li> 全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 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顺序极为考究,先上8个冷盘作为下酒菜,每碟是荤素三拼,一共16样;待客人酒过三巡再上热菜:首先上4大件热菜,每上一道跟上两道中件(也叫陪衬菜或调味菜),美其名曰"带子上朝";最后上4道压桌菜,其中有一道鸡蛋汤,又称送客汤,以示全席已经上满。热菜上桌必以汤水佐味,鸡鸭鱼肉、鲜货、菌类、 时蔬无不入馔,丝、片、条、块、丁,煎炒烹炸烧,变化无穷。不过,在民间的水席做法仍然有很多种,比如有的最后一道菜是八宝。历史悠久。</li></ul><p class="ql-block"><br></p> <ul class="ql-block"><li> 水席起源于洛阳,这与其地理气候有直接关系。洛阳四面环山,雨少而干燥。古时天气寒冷,不产水果,因此民间膳食多用汤类,喜欢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li><li> 这里的人们习惯使用当地出产 的淀粉、莲菜、山药、萝卜、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 宴席,就连王公贵戚也习惯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 逐步创造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并逐渐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风味。</li></ul><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洛阳汤</b></p><ul class="ql-block"><li>说起洛阳汤,不要说喝了,仅仅让你闻闻,就会谗得你馋涎欲滴,欲罢不能。洛阳汤的种类很多,有<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牛肉汤、羊肉汤、牛杂汤、羊杂汤、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汤等二三十种。</span>汤者,精华也。洛阳牛肉汤,做工考究,配料奇特,决非一般肉汤可比。</li></ul><p class="ql-block"><br></p> <ul class="ql-block"><li> 洛阳的汤有三件事是最重要的:一是熬汤要舍得花时间,傍晚就开始熬,整整要熬一个晚上;二是要舍得放佐料,汤锅里都有一个小枕头般大小的佐料袋,里面放有花椒、八角、肉桂、草果之类,每家的佐料里面肯定都有秘不示人的东西或祖传的秘方;三是开始就要把水添够,不能兑水,也就是老喝家所说的“原汤”。洛阳人喝汤讲究“三美”,即“瘦肉、薄饼、原汤”,三者缺一不可。在洛阳喝汤,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便添加,店家不会要钱。“添汤”风俗,体现了古都商人的古道热肠。</li></ul><p class="ql-block"><br></p> <ul class="ql-block"><li> 清晨来到汤馆,称上一元钱烙馍,再盛一碗五块钱的汤,烙馍,汤中一泡,汤中再放足了火样红的特制辣子,那勾人魂魄的汤香之气,诱惑得你禁不住闭上双眼。</li><li> 品上一小口,顿感浓香醇郁、无芡自粘、挂唇留齿、厚重无比,味道好极了。老喝家常常说:“清晨一碗洛阳汤,给个神仙都不当。”</li></ul><p class="ql-block"><br></p> <ul class="ql-block"><li> 细究起来,洛阳人对汤的情有独钟,也有几分道理在里面。汤其实是最富营养的早餐。</li><li> 第一,汤是用牛、羊的骨头熬成的,可以补钙;</li><li> 第二,汤可以补充人体内需要的脂肪、水分;</li><li> 第三,汤里还有葱、蒜苗、青菜。</li><li> 这三样,都是早上人体最需要补充的。两大碗汤一灌,则似干旱禾苗喜得雨露滋润,立见精神。</li></ul><p class="ql-block"><br></p> <ul class="ql-block"><li> 喝汤,已经成为洛阳人挥之不去的习惯。滚烫、喷香的汤,不但是古都人生活中的享受,还寄托着在外地的洛阳老乡最浓郁的乡情。</li><li> 洛阳人出差,心中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能早点赶回来喝一碗热气腾腾的汤了。</li></ul><p class="ql-block"><br></p> 七.市花——牡丹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牡丹</span>是我国传统名花,富丽堂皇,国色天香,自古就有<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相传, 唐武则天寒冬设宴赏花,令百花绽放,唯牡丹不从,贬之洛阳。岂知迁洛后竟吐蕊怒放。武后闻知,命火烧牡丹。牡丹枝干烧焦,次年却依旧叶荣华发,且花更大,色更艳。洛阳牡丹遂驰名天下做花魁,洛阳人培育牡丹、观赏牡丹亦日盛成俗。</p><p> 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所赞:<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span></p><p><br></p> <p>  每年清明和谷雨前后,古都洛阳举城欢乐。来自中原各地、外省外市以及世界各国的观光旅游者,怀着极大的兴趣,向洛阳的各大公园涌去。人们以能一睹甲天下的洛阳牡丹为莫大的荣幸。</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洛阳春日最繁华,</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红绿阴中十万家。</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谁道群花如锦绣,</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人将锦绣学群花。</span></p><p> 春日洛阳人观赏牡丹是一种风俗,从古至今沿袭不变,并且越来越盛。赏花的时间自花开至花落,大约有20多天。花开之时,也是全城沸腾之日,只有等到牡丹凋谢之后,古城才慢慢趋于平静。</p><p> 我们为爱而生</p><p> 我们向爱而行</p> 八.文化圣城 <ul><li> 这里开启了第一扇华夏文明之门。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被誉为万典之祖的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最早意义上的中国、中华文明的原点。寻根问祖,根在河洛。洛阳是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中国70%的宗族大姓的起源地,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首端之处,也是文明的辐射之源。这里是东方哲学的滥觞之地。<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道学肇始于此。 老子写下的五千言的《道德经》,</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至今仍对世界起着重大影响。</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儒学弘大于此。孔子入周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成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佛学首传于此。</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东汉明帝;永平求法;</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修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至今仍被视为中国佛教的释源、祖庭。玄学形成于此。</span></li><li><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魏晋时期何晏、王弼等人在洛阳创立的玄学,促进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理学创始于此</span>。宋代程颢、程颐在洛阳开创的理学,成为此后长达800年的国家统治思想。</li><li> 这里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这里诞生了一系列完整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入周问礼,奠定了洛阳礼乐之源、礼仪之邦的人文道德根基,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魏晋风度千古流传,浸润了一代又一代中国文人的高尚品格。</span></li></ul><p><br></p> <p>  这里著成了一部部彪炳千古、光耀史册的典籍文献。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第一部断代史《汉书》、第一部农业科技专著《齐民要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古代天文学史最杰出的著作《灵宪》在此著成。这里荟萃了一篇篇脍炙人口、传诵至今的诗词歌赋。《诗经》的开篇之作《周南关睢》,左思的《三都赋》、曹植的《洛神赋》、贾谊的《过秦论》、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文采飞扬,流传千古。元稹、李贺、张说、刘禹锡等诞生于此,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驻足于此,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名句。这里造就了一个个领先时代、贡献卓著的世界之最、中国之最。</p><p> 洛阳太学是中国古代最早、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中央大学。张衡在洛阳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测量仪器――地动仪,比西方同类仪器的出现足足早了1700多年。中国第一张完备的星象图――《灵宪图》在洛阳诞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间佳节惟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谷暖横宫殿碧,铜驼晴合绮罗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桥边杨柳细垂地,花外秋千半出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马蹄轻草如剪,烂游于此十年强。</p><p><br></p> 洛阳——洛邑 洛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