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我准备以我的全力用艺术的表现方式,去赞美新的世界,新的事物,以我所能做到的主观力量去歌颂光明。</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以照相方式不能表达出我内心对于新社会新事物的热爱,以照相的方式也不能表达出我对于旧社会和敌人的憎恨。</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你千万不要以照相的标准来评价一切的艺术作品。</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摘自1943年胡一川日记</b></p> <p> 套色木刻《攻城》完成后,有一天胡一川在张家口的地摊上发现了一套日本人留下的装满油画颜色的小油画箱 ,太兴奋了!胡一川是多么喜爱色彩啊!在杭州国立艺专绘画系上学跟法国老师克罗多学油画,在印尼小学时的美术老师是上海美专油画专业,胡一川总是跟着去写生,看他画油画。因为革命需要,胡一川响应鲁迅先生号召拿起木刻刀做刀枪,现在全国即将解放,又有了新的绘画工具,胡一川毅然决然地拿起油画笔,用油画形式再一次重新表达《攻城》解放全中国的决心。1948年8月24日合并后的华大开学时,举行的美术展览会上,胡一川第一张油画《攻城》参展,并记录了观众的反应:火光强烈,色彩鲜明,气魄很大,节奏雄厚,色光与战争,身临其境 ,表现出解放军为人民解放之英勇,实现了新中国的胜利!</p><p><br></p> <p>油画《攻城》可惜只留下黑白照片,</p><p>这是胡一川创作的第一张油画作品,</p><p>油画《攻城》胡一川1948年创作于于张家口,</p> <p>《开镣》胡一川1950年创作于北京</p><p>革命历史题材油画</p> <p>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胡一川站在天安门一侧的观礼台上,亲眼看着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时一幅幅的画面浮现在他的眼前,流浪无家可归的饥民,失业的工人,反动派的飞机轰炸,宁可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的无数狱友,施宜即邓中夏坚定的共产党领导人在临行时对他的嘱托和眼神,被钉上脚镣及打开铁镣的沉重的声响,在狱中偷偷默记的那永生铭刻的狱友的形象,亲自看到在冀中解放军攻下城堡后打开监狱,还背着铁镣的受苦受难的囚民……,解放了,解放了,解放了,从此被压迫被剥削苦难的中国人民被共产党解放了,人民解放军用枪杆子推翻一切旧世界,人民翻身得救了,当家做了主人!</p><p>《开镣》就是解放,是推翻国民党的反动政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是《开镣》的本意,胡一川将脑海里形成的画面兴奋地付诸行动,完全自主地偷偷地,在繁重的中央美术学院合并工作的同时,在中央美术学院煤渣胡同宿舍的床边!据秀英姐姐回忆,当时是她帮忙钉的画布,我两岁也在旁边凑热闹,没有模特,一气呵成,最后找了林岗对着检查人物结构,当了两天的模特。画还没完全画完,1950年暑假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到胡一川家商量工作,发现胡一川正在画《开镣》,使他非常震惊,那震撼人心的气氛,那被解救的生动苦难形象,那解放军打开铁镣坚定有力的铁锤,那被打开铁镣时哐啷一声巨响,那给黑暗牢间里带来光明的灯光,那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高高耸立……。徐悲鸿当时已是美术家协会主席,立即推荐到解放后第一部纪录片《锦绣河山》拍摄,并参加在故宫举办的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博览会展览,据戴泽先生回忆,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博览会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巡展,戴泽当时跟展,1951年回国,在苏联巡展时,苏联美协主席巴伏洛夫在苏联文学报发表文章,其中说:“在许多画中间,令人不能忘记的一张是胡一川的《开镣》,构图中一个主要的身影,憔悴的囚犯,但是他的脸上闪耀着喜辛的微笑,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战士搀扶着他,另一个紧握着拳头望着他的脸,第三个正锤击打开着他的铁镣,在这张画中包含着高深象征的意义”!</p><p>自1950年《开镣》从家里抬走,又到东欧巡展后,这幅画就被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备处收留,现在国家博物馆大厅展示,是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的油画中最早的一幅作品。1959年中宣部调胡一川到北京要求他在原画上重新加工,领导还提了很多要求 ,可能不是太满意吧!虽然当年还没完全画完,也不是红光亮高大上,人物也不是照片似的,或苏联派的写实,但是生动感人深刻,让人联想到个人的苦难经历和国家的解放。闻立鹏先生曾写文章论述《开镣》的美学品格,他说《开镣》受到当时审美风尚的影响,没有引起重视,当人们重新审视众多历史画时《开镣》却成少数给人强烈印象的作品!散发光芒的是它炽热的激情和内涵的艺术生命力,是他的阳刚之气,是它的可贵的审美品格”</p> <p>在展厅的中部三角厅,正中远处是国家博物馆藏的胡一川创作于1950年的油画《开镣》</p> <p>《过雪山》为纪念建军30周年为军事革命博物馆创作,完成交给军事博物馆后,现在作品去向不明</p><p>1957年武汉至1960年广州</p><p>大型历史油画创作</p> <p>《铁窗下》胡一川1981年于广州</p><p>油画</p> <p>《铁窗下》1981年为庆祝建党六十周年。为了纪念党的杰出领导人邓中夏烈士而创作。</p><p>1933年7月胡一川作为政治嫌疑犯在上海被捕,关押在上海法租界提篮桥监狱,邓中夏是1933年5月被捕,刚好与胡一川同牢房,当时他化名施宜 ,身份并未暴露,国民党反对派的白色恐怖,“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牢间里抓的大多数是穷苦老百姓,还有孩子,在监狱里施宜关心着所有的人,成了大家的知心朋友,他给大家讲共产主义理想和道理,胡一川把夏朋来信和照片给施宜看,他赞扬他们年青真好,同牢间还有一位流浪孩子不识字,施宜很耐心地教他识字,解放后这个孩子成长为我党的外交大使,《铁窗下》就是讲述老一辈革命家,在狱中为了新中国培育接班人的故事。当年在法租界的提篮桥监狱就在马路边,监狱的窗户被封上铁皮,牢间里黑乎乎的不见阳光,潮湿的地板,牢饭都是沙子,还有生虫发臭的饭菜,为了改善生活,在施宜的鼓励下,23岁血气方刚的胡一川带头起来罢饭,胡一川被钉上四十多天的脚镣,最后整个监狱的狱友都起来响应,法租界的监狱长怕事闹大,只好打开了被钉上铁皮的窗户,饭菜也得到了改善,甚至还吃过咸带鱼。从此不管生活有多好,咸带鱼就成了他必须的日常菜。罢饭斗争胜利了胡一川的脚镣被打开了,他经常回忆那被打开脚镣时的声音,他老是说,那声音美妙得很啊!场景是胡一川的生活经历,1933年因为叛徒出卖,蒋介石亲自过问邓中夏,离开提篮桥牢房时邓中夏将一份东西交给胡一川让他出狱后交给党组织,1933年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邓中夏英勇就义。邓中夏是胡一川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引路人!《铁窗下》是为纪念邓中夏烈士而创作!也寓意着党的革命事业经过千锤百炼,永远走向光明!</p><p><br></p> <p>《前夜》胡一川1961年日记写到:“为了庆祝建党四十周年纪念,我从今年二月起开始打《前夜》的稿子,利用工余时间,在我的宿舍楼上小画室里画了一幅183x180的油画,于今年六月左右结束,参加了广东省美术作品展的展出”。</p><p>1937年刚到延安不久,9月和10月胡一川在延安抗大听了毛主席《中国会亡不会亡的问题》《中国目前的政治形势》等报告,看了《游击战术》《游击队纲要》《社会科学概论》毛主席的《辩证唯物法》等书籍,1937年12月第一次创作了木刻作品《前夜》,1940年12月在冀中第二次用木刻表现《前夜》,1961年第三次以油画的形式表达《前夜》。 是在述说,中国会不会亡的问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发展人民武装,不怕牺牲,坚持持久抗战,中国不会亡,黑夜一定过去,光明的新中国一定到来 !</p><p>《前夜》胡一川画的是,坚定的组织起来的人民武装,那黑暗中的灯光,那鲜红的镰刀斧头的党旗,人民武装在党的指挥下,那些背着红缨枪,大刀的敌后游击战士,那炯炯有神的目光,聚精会神地听着领导人的部署,只等着一声令下 ,手榴弹即将投向来犯的敌人,武藏起来的中国人民,冲锋陷阵消灭一切反动派,光明的胜利一定到来!</p><p>高度概括的画面结构 ,紧张有张力的动感气氛,浑厚深沉与明亮的色彩,坚定有信念的眼神,一切都在党的指挥下,胜利属于人民!</p><p><br></p> <p>《前夜》胡一川 1961年于广州</p><p>革命历史题材油画,藏于中国美术馆</p> <p>《挖地道》胡一川的创作搞</p> <p>1938年木刻工作团到敌后,毛主席发表《论持久战》指出,运动战游击战地道战是夺取抗战胜利的主要战略战术,在太行山破坏敌人交通的地雷战胡一川亲自参与了,1946年到了冀中平原他一定要去了解平原人民的地道战,他亲自看到老百姓挖地道的情景,当场画了一张挖地道的速写,创作了套色木刻版画《挖地道》。建国以来西方对中国全面封锁,中苏关系紧张交恶,1972年毛主席号召“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使他想起他亲自看到平原人民挖地道,灵活机动地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情景,他要用油画艺术的形式响应号召。其实胡一川自文革开始被打倒,直自1974年还没彻底解放,他又是偷偷地创作了这幅油画《挖地道》,所有的场景基本是他看到的场景,低矮的地道,洞壁上的油灯,一人在挖泥,另一人在铲土,为了画面的丰富,他创造性的添加了一个妇女,因为我刚好从学校回来,就当起了他的模特。</p><p>多么协调和谐的空间,土的黄色的基调点缀着暗红亮蓝深蓝和白色,在灯光的影射下,洞内由亮到暗层次丰富的色彩变化 ,三个人物协调配合,都在尽力的挖掘地道,这个场面描绘的不在战场,但单纯简洁明朗的画面,让人们看到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老百姓创造出的神奇战法,全民皆兵,全民参战,地道里埋伏着神兵天将,神出鬼没地打击侵略者,消灭敌人。</p> <p>1990年全国美协要胡一川为庆祝建党七十周年画历史画,为了这张历史画反复考虑,要有思想、有重点,要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经过反复考虑决定画一幅表现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等在窑洞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扭转乾坤,迎接解放的战斗即将打响的大型油画《转战前夕》。到了1991年北京又来函催要画,胡一川把搁下来的一年的《转折前夕》画完了。</p><p>展览后有人认为这个时候画这幅画不合时宜,胡一川在日记里写到:我画的是历史画,表现毛主席、周总理、任弼时在陕北窑洞指挥全国武装进行大反攻,没有这个指挥就没有新中国,是否时宜,让事实去证明,怕这怕那很可能是右的表现!</p><p>日本投降以后,1946年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 ,国民党兵临城下,中央决定放弃延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工作毛泽东化名李德胜,表示解放军必胜,中国必胜 !1947年人民解放军进入战略进攻,毛主席在转战陕北极端艰难险恶的环境中指挥,并取得重大胜利!1947年10月10日,在陕北佳县神皇堡 ,毛主席向国内外郑重宣布:“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p><p>《转战前夕》就是是说的这个历史事实!这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共产党毛主席的指挥下,用枪杆子彻底推翻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有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p><p>在展场有人说如果胡一川能画的写实些就更好了!这时刚好有一位小朋友跑过来指着说:这是毛主席!我想这还需要画得像照片一样吗?</p><p>我想这个主题 ,抓住这个经典的历史事实的点去艺术表现,为什么在90年代会说不合时宜?当年什么合适宜呢?!值得探讨!!</p> <p>画《转战前夕》之前,胡一川请了一个模特画人物的结构,画了局部速写,还请了郭绍纲来示范,现在还保留着郭绍纲当时的画</p> <p>胡一川1954年6月15日日记写:钻探工人小报上记载着同志们看到这赤红的宝贝,个个喜笑颜开,这是我创作的主题焦点,这个主题是我去年到广东筹备中南美专时在饭店门口贴的南方日报上登载矿山发现铁矿时想的,我认为这是能抓住人民主要心情之一的典型事件!</p><p>你应该经常想到什么是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典型事件!</p><p>凡是对于总路线、总任务最起鼓舞作用的作品都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作品!</p><p>在一幅画的表现形式上,要做到与内容有关的多样统一,丰富而不琐碎,单纯而不单调 主题要突出,表现手法要生动有力浑厚!</p><p>能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原则下,大胆发挥你的表现手法,使主题更突出,作品总是有生气的!</p> <p>《见矿》</p><p>胡一川1954武汉至1994年广州</p><p>大型油画创作</p> <p>1954年6月19日胡一川日记写:“学校行政工作已告一段落,我利用假期到黄石市的铁山来了,这是我一年多来多么渴念的地方啊!</p><p>没有顽强的深入劳动,你是制造不出像样的好作品来的!</p><p>从今天起我要不断地多看多听多画多记与我创作有关的事物!</p><p>你应该经常感到你是在画画,而不是在照相,重要的地方可加以强调,不重要的地方可大胆地删掉!</p><p>因为怎样构图感到烦恼,一个工人告诉我画一个夜景可好看,想起28号机长谈到发现矿石时提到“见矿”二字,晚上睡不着,一直在琢磨,到约晚上三四点醒来,觉得原来想的探矿,应该该换主题,而且觉得,通过一个钻矿工人拿着马灯很兴奋愉快地跑到工务科来报矿,行政人员或地质人员听到消息后,立即从床上跳起来,很兴奋愉快地迎接这消息。背景是通过门和窗户可以看到深蓝的天空下一部钻机在亮着灯光,在紧张地工作着。在房子里(用活动房或布棚未定)摆着一些道具,这与工作人员的身份分不开。我认为不用通过文字就可以说明钻探工人在三更半夜,如果没发现矿层是不会那么兴奋愉快的,这样表现比较含蓄,有些可由读者去想象,而且决定用《见矿》当题目!”</p><p>后来因为行政和其他事情这幅《见矿》一直没有实施。</p><p>直到1994年历经40年的风风雨雨,85岁的胡一川还惦记并完成了《见矿》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幅大型油画创作,完成了他所有的心愿!他所展望的新中国,在基础钢铁工业的基础上,现在已建成为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国家,任何封锁都打不垮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大中国!</p><p>这时他在日记上思考的是:</p><p>艺术作品只强调具象性,忽视抽象性,或反过来只强调抽象性而忽视具象性,都不可成为完整的艺术作品!</p><p>具有高度魅力的艺术作品,往往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思想内容和形式相结合,具象与抽象相结合!</p><p>把事物表现越突出,给读者越有强烈的刺激,印象越深联想越多!</p><p>画画与写字一样,一落笔就要令人感到有气势、有神韵、有骨力。</p><p>如果没有自己的创新,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一味模仿别人,就是模得很像,你只能当一个奴才,而不是真正的画家!</p><p>笔触不是乱涂乱沫,不要像印象派的散乱琐碎,要大体,不要脱离对象的自然规律,要简约概括,有点,有线,有块,既不乱不单调,又有力有变化,避免单薄而追求厚重,不追求表面逼真,而追求事物的本质特征,充分表现出有中国气派,有中国特色的手法来!</p> <p>八十五岁的胡一川在家创作《见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