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2020年12月8日,福建省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小学数学培训2班的学员们欢聚在福州市仓山区实验小学进行观课研讨活动。</p> <p><b> 观课活动前,福州市仓山区实验小学的陈校长发表讲话,他幽默风趣的话语消除了路途的疲惫,为今天的活动增添光彩。</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u>第一节课是由学员班黄燕老师执教的《周长的认识》</u></i></b></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黄老师先是创设了“悟空和老师赛跑”的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指一指、说一说等感官体验初步建立“周长”这一概念。接着让大家动手描一描,量一量图形的周长,找一找生活中的周长,教师巧设试误方法引发学生在对比、质疑中更深刻理解封闭图形,从而突破难点。黄老师的课堂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且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span></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u> 第二节课是由福州市仓山区实验小学的黄国林老师执教的《认识时间》</u></i></b></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黄老师从预习单引入本堂课的教学,给人耳目一新的即视感。她熟练驾驭课堂,引导学生操作探究,巧妙运用绘本故事情境设计教学,将阅读引进课堂,不仅实现了学科间的融合更培养了数学阅读习惯,彰显数学文化。黄老师的课堂教学层次分明,教学指导细致到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思维方式自主参与去探索发现时与分的关系,让学生在设计闹钟的活动中明晰知识内在联系,突出生活与知识的联系,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span></p> <p><b><i><u>第三节课是由福州市仓山区实验小学的连城武老师执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u></i></b></p> <p> 本节课连老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操作中积极动手、动脑,从不同角度思考,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并通过观察讨论,发现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设计既充分张扬了学生的创造个性,也为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活动经验。同时在数学课堂渗透割补方法和转化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p> <p><b><i><u> 接着游利瑛老师安排学员班的老师进行片段教学 </u></i></b></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首先来自莆田市荔城区黄石八一希望小学的陈夏茜老师以片断教学形式展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本节课陈老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了丰富的含有百分数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通过比一比、算一算活动中感悟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认识百分数的意义,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富有生活气息的数学课堂。</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接着来自漳州市龙海市石码实验小学的张亚萍老师以片断教学形式展示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教学中张老师先从漳州南靖土楼导入,联系生活中多种圆柱实物,通过观察实物、寻找共性、建立表象,然后经历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的过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充分感受、感知、认识圆柱。她从容淡定的姿态、浓厚深远的教学情怀为大家展示了一节引人入胜、回味无穷的数学课堂。</span></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来自漳州市埔尾中心小学的杨惠华老师压轴本次活动,她以片断教学形式展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杨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写一写等活动,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去感悟“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明白算理,把课堂还给学生,解放学生各感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span></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今天的学习研讨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学习在路上,教研在路上,待续……</b></p> <p>图片:许银恋、余海萍等老师</p><p>文稿:杨惠华、沈艺惠、苏丽玲、张亚萍等老师</p><p>编辑:杨惠华、王伟松、余海萍</p><p>审核:郑艳</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