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丙察察线上

馨言轻语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一行影友从广州飞往大理。驾驶着越野车沿着219国道经过怒江、金沙江、澜沧江围绕着梅里雪山群峰虔诚转山一圈,完成滇藏行。</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神秘的第七进藏线,丙察察线(丙中洛、察瓦龙、察隅)是风景最优美也是最原始的线路!目前丙察察线还只是连接城乡之间的简易道路,由于路况差、道路艰险,鲜有人选择从这里进藏,这也让丙察察更具神秘色彩。</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我们这趟旅程就从艰险的丙察察线上开始……!</i></p> <p class="ql-block">沿着怒江而上,见到了怒江的一个奇观——飞来石,只见重约50吨的石头掉落在院中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83年3月19日凌晨2:30左右,一阵天蹦地裂的巨响,一颗巨石从天而降,傲立于福贡县匹河民族中学四十平方米的教师宿舍小庭院内,不偏不倚恰掉在中间。</p><p class="ql-block">史料记载,至今无法解释其由来!</p> <p class="ql-block">老姆登坐落于碧罗雪山半山腰,西边是高黎贡山。站在民宿楼顶,不远处的皇冠山仿佛触手可及,怒江由北向南缓缓流过,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古老村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老姆登基督教堂,1902年由来华的法国传教士所建,这是个没有哥特式尖顶和玻璃彩窗的教堂,只有青砖墙,红漆木窗,白铁皮屋顶,简单而干净。</p><p>晚上,我们来到教堂听到了当地的村民用傈僳语唱圣歌,在这与世隔绝的深山里,教堂里传出的歌声,让我们有一个难以忘怀的记忆。</p> <p>知子罗,一座位于云端的废城,一座尘封在记忆之中的繁华之都。在这里,太阳因为高山的遮挡,晚起早落,山城峡谷常被笼罩在浓雾之中。</p><p>在这里,可以远眺气势恢宏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鸟瞰怒江大峡谷。</p><p>知子罗,她曾记载了一段历史,曾有过耀眼的辉煌。1974年以前,知子罗是怒江州州府所在地,1986年前是原碧江县政府所在地。</p><p>在怒语里,知子罗意为“富裕的地方”</p> <p>丙中洛,一个人神共居的地方。</p><p>它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最北端,与西藏林芝地区的察隅县相邻,至今保留着古朴原始的神秘面貌。它深藏于怒江大峡谷,也是滇西北的最后一个乡镇。</p><p>丙中洛聚集着藏族、怒族、傈僳族、独龙族为主的少数民族。</p><p><br></p> <p class="ql-block">遥望嘎哇嘎普雪山,它是丙中洛十大神山之首,终年积雪,有现代冰川、冰蚀湖分布,海拔5128米,是高黎贡山主峰,丙中洛最高的山峰,也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最高峰。</p> <p>从滇藏边界万山丛中奔流而下的怒江,在丙中洛孜当村附近遭遇绝壁阻挡,江水由从北至南急转为东至西,西转300米后,又遇陡坡,拐了一个180度的大弯后向东流去,形成罕见的“U”字形大弯。</p> <p>站在云端上,俯瞰怒江大转弯。</p> <p>石月亮是怒江峡谷万山丛中的奇景之一。石月亮在怒江西岸的高黎贡山上,傲立于群山之巅。高黎贡山在这里挡住了半边天,中间那座岩峰有一个大理石岩溶蚀而成的穿洞。透过洞口可以窥见西边明亮的天空,远远望去,恰似一轮明月,高悬天空,人们称之为"亚哈巴"。</p> <p>雾里村</p><p>一处云雾深处的村庄。</p><p>山坡上竹楼、木房错落有致,溪水汨汨,炊烟袅袅,狗吠深巷…恍如世外桃源。</p> <p>从前,雾里村与外界的唯一交通工具,是半壁悬崖凿出的这条茶马古道。</p><p>它也是如今唯一活着的茶马古道!</p> <p>千年的古道,千年的足迹,千年的风雨……!</p><p>行走在雾里村茶马古道,只见石头凿出的古道,狭窄的栈道下是奔腾的怒江。</p><p><br></p> <p>茶马古道上随风飘荡的马铃铛声…</p> <p>荒废的朝红桥,诉说着时光的变幻。</p> <p>路继续延伸,风光极致秀美,过了朝红桥的尼打担,翻过一座山就到了丙中洛最北端的小村秋那桶。</p><p>然后到达滇藏界!</p> <p>入藏后,</p><p>驶过著名的老虎嘴。</p> <p>来到鸡爪骨隧道后流畅平整的柏油路面已经终结,对于我们而言,丙察察线的挑战和探险,从这里正式开始…</p> <p>悬崖、沙砾、坑洼、乱石、塌方、流沙和滚石,</p><p>我们正式开启身在地狱眼在天堂的不一般感受。</p> <p>这就是传说中的每个越野人都想经历一次的地方。</p><p>被驴友们称之为“死亡谷”</p><p>这里却是让无数人“谈之变色”的200米</p><p>山体岩壁裸露,一堵巨大的滚石流</p><p>犹如瀑布一泻而下,直插江底</p><p>一旦有风,飞石不断从70度斜坡滚落怒江</p><p>一阵风过,大小飞石从天而降</p><p>这就是著名的察瓦龙——“大流沙”</p> <p>由于天气晴朗,</p><p>众友运气佳顺利通过大流沙。</p> <p>前往甲兴沟道路艰险,人迹罕至,沿途能领略雪峰间的山涧沟地,茂密林海,还有浓浓的秋色。仰望雪山,群峰挺拔,峰顶白雪皑皑、云卷云舒,峰间冰川横流、雪光闪耀;雪线以下山坡上分布着一片片原始森林…那是一幅唯美的画卷!</p> <p>翻越扎根多琼山,</p><p>来到了人迹罕至的甲应村,</p><p>与卡瓦格博峰更是咫尺之遥!</p> <p>近距离从西边膜拜梅里雪山!</p> <p>继续沿着落石的崎岖山路,到达怒江大桥。</p> <p>只见江中横卧一座山,</p><p>山的左边是怒江右边是玉曲河,</p><p>它们在此交汇,形成独特的一道风景。</p> <p>沿着坑坑洼洼的路向上走,人就像坐在摇篮里,在颠簸中我们翻越了雄珠拉雪山。</p> <p>雄珠拉山垭口</p><p>4636m</p><p><br></p> <p>昌拉垭口4498m</p><p><br></p> <p>次旺拉山4505m</p> <p>益秀拉垭口4706m</p> <p>翻越三个垭口抵达察隅,路上高山牧场景色秀丽,积雪融泉的深涧溪流潺潺,奇花异草漫山遍野…</p><p>在雪山、森林、牧场、溪流的陪伴下,形成一道唯美的山居图。</p> <p>在察隅,有一个叫水磨岩的地方,因遍布各种表面十分光滑的怪岩奇石,这是常年山洪冲击、流水搬运过程中,数千年沧桑的演变而成。</p><p>据称,流经水磨岩的河水颜色会随季节的变化,产生深蓝或墨绿等不同的颜色,甚是神奇!</p> <p>翻过海拔4900米的德姆拉山口,</p><p>到达来古冰川。</p> <p class="ql-block">来古冰川为一组冰川的统称,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然乌镇境内,紧邻然乌湖,是帕隆藏布的源头,冰雪融水流进然乌湖,湖畔是茂密的原始森林,还有很多原始的藏族村落,包括美西、亚隆、若骄、东嘎、雄加和牛马冰川,该冰川群中亚隆冰川最为壮观</p><p class="ql-block">它周围遍布美丽的湖泊与宏伟的雪峰,站在这里可以看到6条海洋性冰川,这样的自然景观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都绝无仅有,是我国一个观看冰川的绝佳地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位于318国道线八宿境内的然乌湖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主要源头,湖面海拔3807多米。</p> <p>四围的雪峰、翠林和那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静谧而妩媚。</p> <p>从然乌湖出来的岔路口,这里开始汇合川藏南线和滇藏线。</p><p>我们左拐踏上了往左贡方向的G318国道。</p> <p>途经红拉山(4448m)</p> <p>雪花飘飘时到了东达山(5130m)</p> <p>翻过业拉山又见晴天。</p> <p>驶上川藏线上的天路七十二道拐。它是一段险峻公路,因道路险恶而闻名于世,是有名的“魔鬼路段”。</p> <p class="ql-block">沿途见到的徒步者。</p><p class="ql-block">拉萨,朝圣者向往的地方,一个洗涤心灵的天堂。</p> <p>在214国道上</p><p>偶遇一群高山兀鹫正在噬马。</p><p>牠们还是西藏的天葬神鸟哦!</p> <p>盐井古盐田位于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214国道澜沧江东西两岸,海拔2300米左右 。古盐田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就有乡民在此晒盐劳作。</p><p>芒康盐井的盐田被称为“阳光与风的作品”,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世界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这里也是中国唯一一处完整保留用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古盐田。</p> <p>盐田像镜子一样,一个个小格子组成了澜沧江边壮丽的景观。</p><p><br></p> <p>梅里雪山又称雪山太子。它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东北约10公里的横断山脉中段,怒江与澜沧江之间, 梅里雪山是云南省最壮观的雪山山群,称为“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达6740米,雪山太子以其巍峨壮丽、神秘莫测而闻名于世。 </p> <p>朝阳升起映照着卡瓦格博峰</p><p>带来金光灿灿,美丽又神秘!</p> <p>天朗气清,幽蓝的苍穹之下,一排雪白的金字塔突兀而起,雄壮高耸,阳光打在那山脊线上,像来自天堂的光芒。</p><p><br></p><p><br></p> <p>继续往德钦方向行驶,雨崩村留待下回再约…</p> <p>沿途雪域风光赛江南。</p> <p>茨中天主教堂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南部,距升平镇80公里的澜沧江边上的一个依山面水、美丽幽静的小山村中。</p><p>这座法国传教士建造的天主教堂,1909年动工,1921年修建完成,这有气派的教堂成为了“云南铎区”的主教礼堂。</p> <p>著名的“维西教案”就发生在这里。</p> <p>金沙江</p><p>它与澜沧江、怒江一起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南下,到了云南香格里拉县的沙松碧村与丽江石鼓镇之间,突然来了个100多度的急转弯,转向东北,形成了罕见的“V”字形大弯,“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p><p><br></p> <p>因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故人们称这天下奇观为“长江第一湾”。</p> <p>1936年4月,贺龙率领的红二方面军,从这里的石鼓渡口跨江北上会师中央红军。解放后,在渡口附近的高坡上,建起了红军“长征渡口纪念碑”。</p> <p>金沙江畔其宗村</p> <p>其宗村内巧遇藏民举行婚礼,我们一众马上上前来个咔嚓咔嚓快门声。</p> <p>长者献上哈达祝福他们</p> <p>祝福新人白头偕老、永结同心。</p> <p class="ql-block">沙溪古镇</p><p class="ql-block">位于云南剑川县东南部,从唐代开始,沙溪因盐井一跃成为茶马古道的盐都,再加上南诏、大理国石窟的开凿,沙溪在茶马古道上成为贸易集散地、大理国佛教文化活动中心,是一个集商贸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古镇,可谓显赫一时。</p><p class="ql-block">但在二十年前,沙溪还只是一座行将废弃的古镇。这时一位来此旅游的瑞士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发现了沙溪,在他的呼吁下,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把沙溪集市纳入2002年的“世界百大濒危文明遗址关注名单”。</p> <p class="ql-block">剑川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北部。它始建于元代至正末年(公元1341—1370年),已有650多年历史,原有古城墙巍峨壮观,古城墙、樵楼1952年拆除。现四门护城河、壕桥犹存,古城墙基础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她是一座低调而奢华、文化底蕴深厚保存完好的古城。</p> <p>剑湖,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距离县城6公里,东西宽6.2公里,南北长12.3公里,湖面海拔2186米,周边沼泽丛生,是云南重要的高原湿地之一。</p><p>它还是金庸先生笔下《天龙八部》中的剑湖宫所在地。</p><p>也是我们旅程中最后留足的地方…!</p> <p>湖面上,波光粼粼,远处是连绵群山,近处是秋色斑斓,偶尔传来水鸟叫鸣,仿佛一幅岁月静好的山水画卷。</p> <p>日已偏西,</p><p>湖上幻化出一条长虹,</p><p>美哉美哉。</p><p><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结束语:</span></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滇藏线丙察察入藏之旅至剑湖结束,历时十四天完美划下句号。由于行程中天气晴朗,众影友不但人品好还运气佳,还有高超驾驶技术的帅哥,令我们一路前行有惊无险,应该说挑战【丙察察】完全没有难度。但它却让我终生难忘。</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走过神秘的滇藏线,在我人生旅途中更是添上精彩的一页!</i></p> <p class="ql-block"> 摄影:馨言轻语</p><p class="ql-block"> 编辑:馨言轻语</p><p class="ql-block"> 音乐: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广州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