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高中时代》

春华秋实

<p>2020年的冬天不仅来得早,好象还比往年冷,出不了门的时候总能让人静下来,回忆将要过去的这一年,或是曾经走过的一段美好时光……。</p><p>法国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之所以能感动读者,就是它的真实性,不添加任何的虚构,让读者能真实感受那个年代的社会万象,及各个阶层人生活的方方面面。</p><p>我不是写作的高手,却想用文字还原自己对高中时代的印象,那是1974年——1976年,这两年很特别吗?我认为是!对于国家而言,是文革十年动乱的最后两年,也是老一代领导人政权交接的危机时刻。对于我们来说,是从校门走向社会的最后两年。那时读高中,坐在课堂上的时间不及学工学农的时间长。老师也不敢管我们,学校里最“吃香”的职能部门是“工宣队”,学生中是“校团委”和“红委会”。</p><p>从年龄上讲,当时我们还处在少年阶段,可每个人都好象对“革命”理解的“很透彻”了。</p> <p>这是我们高中的毕业照,但同学并没有全在这里,除了x、w同学是转去了别的学校外,还有L、C、B、J等同学提前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因为早下乡可以早返城,还可以算“工龄”。</p><p>那时,G班长在团支部会上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学校是滋生资本主义最肥沃的土壤。下乡能用到的知识,也就是小学四年级以前的知识,其他的都用不上”。我相信他也是道听途说得来的消息。</p><p>张铁生凭着两手老茧和“零分答卷”,不仅读了大学,最后还做了官,这不是最好的例子吗?</p> <p>这也是我们班的高中毕业照,为什么会有两张毕业照呢?实际这一张比前一张先照,上面标的是“洛阳三中高75(2)班毕业留念”。班主任赵老师按三中毕业生连续排序,我们应该是75届,后来说错了,就又拍了前面的那张标有“洛阳三中高76(2)班毕业留念”。一个只带毕业班的班主任,怎么能弄错年号呢?</p><p>这也是“文革”时期停课闹革命,还有秋季招生变春季招生又变回到秋季招生,中间出现了空档,如果我们是76届,那一定是有一年没有高中毕业生。</p><p>高中毕业的那一年,我们很多同学才刚满17岁。</p> <p>这张照片很能反映我们当时的革命热情,团小组会开在了学农的田头或学工的车间。那时报纸比课本重要,我们关心的是政治,是广播和报纸传来的消息。</p><p>那时要发展个团员,团干部还要承担“外调”任务,也就是要到这个同学父母的单位,去调查他父母的“家庭出身”,还有父母在单位的“政治表现”。如果父母“政审”不过关,特别是有“海外关系”的,这个同学表现再好,也是不能入团的。</p><p>那时我们去“外调”,还是很“正规”的,必须有两人同去,还带着校团委的“介绍信”。</p> <p>1975年末,我们面临着毕业后的去向,那时我被小说《边疆晓歌》迷住了。书中讲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生,支边到了云南,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天然碧绿的大地,也是一片从没有开发过的神秘大地。书中说:这片土地是埋藏在千里云山中的一块巨大的绿宝石——孔雀壩。青年们迎着亚热带阳光,在那里披荆斩棘,和大自然展开一场激烈的搏斗;他们决心把这块绿宝石开发出来,使它在祖国社会主义时代,放射出独特鲜艳的光彩!……”</p><p>我被书中的革命热情感染,也被他们豪迈、浪漫的集体生活陶醉。恰巧在这时,我们班一个P同学找到了我,问愿不愿意毕业后去西双版纳支边?我是班里的团支书,论革命比谁都坚决,就果断地说:愿意!</p><p>从此除了开团小组会外,还又多了个“支边”会。这个“支边”会很隐蔽,不能在学校开,怕万一走漏“风声”被父母知道了阻拦,所以“支边”会都是在K同学家开的,大概有十人左右。</p><p>我的邻居S同学是“支边”中的领头人,他似乎和知青模范“邢燕子”通过信,经常有一些消息传来,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出发的那一刻。我不怕妈妈阻拦,因为我有一位表哥,当年学校毕业分配到杭州,可表哥就想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一封信写给周总理,后就去了云南最偏僻的地方,妈妈常说“表哥是最有志气的!”这回该我有志气了,她怎么能阻拦我呢?</p><p>属邻居S同学斗争最激烈,他哥哥当兵去了外地,父母听说他又要去“支边”,就把他锁在了家里,他就绝食,还在门上写: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p> <p>我们“支边”的事最后没有成功,因为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接着粉碎了“四人帮”,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事,不象过去那样大张旗鼓了。象洛阳这么一个小城市,对“支边”该有哪个部门负责也不清楚。</p><p>另外,1976年的1月8号周总理去逝了,1976年的4月5号在洛阳市的市中心,大家借着清明悼念周总理,张贴了许多悼念周总理的诗,我也去看了,并随手抄了一些。没想到刚回学校就被“工宣队”叫去了,让我交出抄写的诗,并说那是个“反革命活动”。我坚持说只是看了,没有抄!他们没什么证据,也就不了了之了。但这件事,让我怀疑自己是一直在被“政治愚弄”。也第一次感觉到了茫然,究竟该相信谁呢?对“支边”也产生了怀疑,自己知识这么贫乏,到西双版纳又能做些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高中生活从现在看,除吃的差点,穿的差点外,几乎是“纯玩”!</p><p class="ql-block">我记得自己看过的长篇小说,几乎都是在高中阶段看的,我当时只有两件事做得很认真,一、是教室的板报,又要画刊头,又要写内容。那时板报的内容还都自己写,我喜欢写散文,无拘无束,要写多长就写多长,直到把黑板填满。二、是办学工学农快报,那时各班投来的稿子很多,我们几个就负责排版和刻钢板,记得有一次刻钢板干了一个通宵。还自豪地说:这不和《红岩》小说中的《挺进报》一样,都是晚上刻钢板,白天见报吗!</p><p class="ql-block">我们的高中时代就这么草草的结束了。毕业后我们只有两个选择,多数人是“下乡”,很少一部分人是“留城”。当时的政策是父母身边只可以留一个子女,我当然是下乡了。</p><p class="ql-block">那时家家的经济条件都不好,同学们离别时互赠的礼物多数是日记本或手电筒,但那时的同学情感是最纯洁质朴的,一直到今天44年过去了,还记忆犹新!</p> <p>不平静的2020年就要过去了,难忘1月20号,我们在毫无恐惧、不知新冠病毒是什么东西的情况下,度过了同学相聚的欢乐时刻。</p><p>1月23号武汉封城,才真正惊到了我们,好在我们所有同学都安安全全地熬过了最恐怖的时期。</p><p>再有二十多天,我们将一同迎来2021年,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是最早走出疫情的国家,我国的新冠疫苗也研制成功,就要接种于每一位公民,让大家都摆脱疫情的威胁,使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回归正常。</p><p>相信2021年一定是国家经济发展较好的一年。我们尽管都退休了,但我们要做“与时间赛跑”的人!要好好梳理一下,做做规划,把曾经的梦想一一实现,把政府赋予我们的“免费游”落实在自己身上。</p><p>洛阳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我们可以相约参观博物馆,游览名胜古迹,弥补我们在学生时代欠下的债,让自己活得精彩充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