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二中长期以来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心理教育及咨询工作,关爱学生成长,为学生心理健康导航。设立了心灵港湾、每个月制作一期心理报纸、不定期开展心理讲座、每班开设心理健康课等等。<div> 从2017年开始,每年都会对高一新生进行心理普查。今年10月份,我校对高一新生1710名学生开展了心理健康普查与建档工作,收回有效问卷1702张,无效问卷8张。心理普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正确应对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同学们了解自身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且求助。<div><div><br></div></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年心理普查线上测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年心理普查线下测试</h3> 以往心理普查是采用线上测试,需要政治处、电教中心、年级委等各部门联合。心理老师、计算机老师、班主任共同协作完成。前期工作也很复杂,要先导入学生数据,选择好要测量的量表,班主任还需要提前告知学生测试考号。后期还要对数据进行分析,过程较为繁琐。2019年南康二中两位心理老师同南康中学心理老师一行3人去到赣三中取经,学习心理普查的线下测量操作流程。发现线下测量比线上测量更加简便、快捷。<div> 线下测量,只需像组织一次考试一样,统一制作答题卡,每人一份量表,答题卡机读,然后对学生的数据进行分析。班主任签署《心理普查数据保密协议》后,再把每个班的数据反馈给该班班主任,每个班的数据由两张A4纸呈现,让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在后期工作中更好地帮助学生。</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答题卡</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保密协议</h3> 我们选用的量表是《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是由60个项目组成的,每个项目按5级制的评分进行,这5个等级是无、轻度、中度、偏重、与严重,分别按照等级的程度用1、2、3、4、5组成。<br>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由10个因子组成。这10个因子分别为强迫症、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br> 60个项目分数加起来除以60,成为该量表的总均分,即从整体上衡量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看总均分,我们还会关注10个因子的均分,对于均分高的同学,基于学校心理教育的特点,我们会更主动一点,给这部分同学发放邀请卡,如果学生觉得有需要,可以前来咨询室跟老师聊一聊。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邀请卡</h3> 前来咨询的同学,我们都会建立心理档案,每人一本。心理档案包括了学生背景资料、心理量表、心理辅导登记表、心理辅导记录表等内容。心理档案是方便老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记录和保管。并且心理老师对于内容遵循保密原则,严格保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理健康档案</h3> 从普查数据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心理状态良好,主要存在的困惑是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学习压力方面。针对这样的情况,心理老师11月份做了一期关于情绪话题的心理报纸,每个班3份。12月份的主题确定为学习策略的指导。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灵之窗》报纸</h3> 此次心理普查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约谈和反馈四个环节,后期心理健康教育重心为:对部分学生进行跟踪、回访,并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对策,帮助学生缓解和摆脱所面临的心理不适,使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 为了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南康二中心理咨询室认真做好学生心理方面的各项工作,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策划:蔡云斌<br>审核:廖明贤 陈先发 陈银生<br>图片:郭燕芳<br>责编:郭燕芳 林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