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观察时间:2020年11月份</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观察地点:托一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观察人物:张舒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观察老师:童童老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观察事件:活泼开朗</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观察过程:我们的曌曌宝贝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朋友,每天都笑嘻嘻的,特别开心,笑起来声音非常好听,平常在幼儿园也主动和老师还有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说话,上课还积极的表现自己。</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观察建议及分析:活泼开朗的性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所谓活泼,是指孩子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包括思维活跃、勇于探索,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新知识、新信息;开朗则是指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周围的事情能够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对人非常热情,而且乐于与别人交往,幼年时期是培养孩子性格的关键。</p><p><br></p> <p>观察时间:2020年11月份</p><p>观察人物:菅素汐</p><p>观察地点:托一班</p><p>观察教师:童童老师</p><p>观察内容:针对性格有些内向,在日常素汐的学习生活中,我经常和素汐谈话,主动和她聊天,活动中经常用鼓励的眼神、肢体动作提醒他,并且让素汐和性格外向的孩子搭配组合,为她的交往创造一个互补的环境,给她充足的空间表现、展示自己,并对她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她对自己的交往充满自信,从而萌发表现的欲望。经过努力瑞瑞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平时也经常看到她和同伴一起玩耍交流了。</p><p>观察建议及分析:每个孩子所处环境不同,她的习惯也不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我成长、发展的过程,孩子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所以,面对孩子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学会用各种应对措施去解决,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去教育,这样才能使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p><p><br></p><p><br></p><p><br></p><p><br></p><p><br></p> <p><br></p><p>观察时间:2020年11月份</p><p>观察地点:托一班教室</p><p>观察对象:任同优</p><p>观察教师:童童老师</p><p>观察事件:爱回答问题的优优</p><p>观察内容:优优小朋友是我们班上一位特别爱回答问题的孩子。每次活动时,他都能积极回答问题,有时还一边举手一边抢着说:“老师,我来说。”甚至不等别人说完就打断别人的话题,抢着发表自已的意见。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每次我问题还没说完或者别的小朋友还没有回答完问题,优优就大声地说道:“老师,我来,我来……”</p><p><br></p><p>观察分析:优优是我们班上性恪开朗,活泼大方,聪明的孩子。当他打断我的话或者抢着回答问题时,可能是因为我的讲解或问题他都懂。其次,他的个性有善于表现自我的一面,平时背古诗时他的声音总是特别大,出现插嘴的情况也是他表现自我的体现。</p><p><br></p><p><br></p><p><br></p><p><br></p><p><br></p> <p>观察时间:2020年11月份</p><p>观察地点:托一班</p><p>观察老师:童童老师</p><p>观察人物:王奕然</p><p>观察内容:超超一开始的时候感觉是一个有点内向的小朋友,时间长了我发现并不是这个样子,超超也是有点“皮”的,最近一段时间经常能看到超超和小朋友打闹,说的话也比以前多多了。</p><p><br></p><p>观察建议:在一起时间长了,超超和小朋友们都熟悉了,所以放开了,不再是有点内向的小朋友了,但是超超跟老师很少交流,说话,回答问题也有点胆怯,以后我们应该多和超超交流,增强超超的自信心。</p><p><br></p><p><br></p><p><br></p><p><br></p><p><br></p> <p>观察时间:2020年11月份</p><p>观察地点:托一班</p><p>观察人物:梁瑞展</p><p>观察老师:童童老师</p><p>观察事件:秩序感</p><p>观察内容:瑞展是一个秩序感很强的小男生。有一次上厕所回到教室,其他小朋友都坐下来了,她却还在一个小朋友跟前站着,我问她瑞展你怎么了?她说老师旺旺坐着我的椅子了刚才我坐在这里的。然后我请那个小朋友离开回到他原来的位置上,瑞展小朋友这才坐下了。</p><p><br></p><p>观察分析: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儿对秩序极端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和神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并逐步获得和发展起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即秩序感。这个时期,孩子乐于去做一些关于秩序的事情时,家长不妨满足他的这个需求。</p><p><br></p><p><br></p><p><br></p><p><br></p><p><br></p> <p>观察时间: 2020年九月</p><p>观察地点:托一班</p><p>观察人物:刘永堃</p><p>观察事件:鞋子穿反了</p><p>观察教师:童童老师</p><p>观察内容:有天午睡起床,老师发现堃堃的鞋子穿反了,老师提醒堃堃说堃堃你看看鞋子穿的对么。堃堃看了一下的鞋子他马上意识到穿反了,并且坐到椅子上,立即换了过来。从那以后,堃堃每次穿完鞋都会过来给我看看问我鞋子有没有穿反。</p><p>观察 分析:最近几个下午,总发现几个幼儿的鞋子会反着穿,每次在老师的提醒下,有的幼儿很快换过来了,可有的幼儿无论怎么换,穿到脚上后鞋子还是反着的,幼儿现在已经处于小托班阶段,所以,要培养幼儿正确区分鞋子的正反是关键,掌握快速穿鞋子的技能是很重要的。</p><p><br></p><p><br></p><p><br></p> <p>观察时间:2020年11月</p><p>观察人物:苏沛龙</p><p>观察老师:童童老师</p><p>观察地点:教室</p><p>观察事件:午休</p><p>观察内容:旺旺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都是自己吃!刚开始的时候,不吃菜,只吃馒头或者米饭,现在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开始吃菜了。吃完饭,自己就去厕所小便洗手,不用老师提醒!睡觉也很省心,自己脱鞋子睡觉,就算睡不着,也是安安静静的在小床上躺着!从不让老师操心。</p><p><br></p><p>建议: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这是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希望旺旺能继续努力,加油!</p><p><br></p><p><br></p><p><br></p> <p><br></p><p>观察时间:2020年11月</p><p>观察地点:户外活动</p><p>观察人物:张梓萱</p><p>观察老师:童童老师</p><p>观察事件:老师,快看,有飞机!</p><p>观察内容:今天去操场玩,我站在朵朵旁边牵着她得小手,就在这时候 她拉了拉我的手,另一只小手指着天空,说了句:老师,看,有飞机!其他小朋友听到了,也抬头看了看,确实是一架飞机,在空中飞过,发现飞机的他乐的蹦蹦跳跳很开心,然后,我夸奖了她对周围事物观察的很仔细,对她给予了肯定。</p><p><br></p><p>观察分析:我们应该在每个孩子身上找到某些我们认为并可能经常给予支持的长处,突出强调某些他自己也很喜欢并能进一步发挥的优点,可以对她说:“你很聪明、你观察的真仔细、或者和你在一起很开心之类的话”。幼儿会从与他们接触的大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形成自我评价,赞美之词可以说的简单轻松,但是它所产生的影响确是非常深远的。</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