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初冬寒风瑟瑟,校门外的行人行色匆忙,大街上寂寥孤冷,校园里却仍然热闹非凡,人声不断,抵御了秋冬的寒冷,我们英语和数学的优质课评比就在这样的日子里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此次参与评选的的8位数学和英语老师既有初出茅庐的教育新秀,也有经验丰富的教学骨干,两个教学组,各个年级组均精心准备,认真打磨,力求展现最高的教学素养和课堂效果。他们以不同的教学内容、执教风格展现了较高的语言素养和执教能力。他们的课堂妙趣横生,各具特色,让我们快快一睹他们的风采吧!</p><p><br></p> <p> 首先闪亮出场的是我们英语组新秀彭浩清老师,平时的彭老师活泼可爱,声线优美,可一到课堂上,彭老师让我们都刮目相看。彭老师的课大气沉稳,丝毫看不出新老师的紧张与忐忑。彭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Unit4 I have a pen pal. A Let's Talk,彭老师通过“张鹏与Oliver讨论笔友Peter的爱好的场景”借助看、听等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讨论认识新朋友要从姓名、年龄、国籍、特征、住址和爱好等方面去认识新朋友。彭老师从以上几个层面入手,逐层深入,逐层分析朋友的各个方面的特点,最后形成完整的体系,紧扣主题:介绍你的朋友。同时对话题如何介绍自己的朋友让学生们有个完整的认识,课堂完成度高。</p> <p> 接下来执教的是我们组的团宠小妹妹陈柯羽老师。课堂上陈老师声音甜美,发音流利。她的课就像她的人一样温柔淡然,引人瞩目。陈柯羽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Unit5 We love animals A Let's learn,陈老师恬静、地道的英语发音,如冬日里的一道暖阳,温暖着听课的学生和老师;陈老师通过“看马戏团动物表演”借助听、看、猜等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将一个个动物从name, colour, body, character等方面去描述,让同学们不仅认识了动物的名称,同时了解了它们的外貌特征和特点,并为它们制作相册,让学习有了仪式感,而学生也在表达和制作的过程中对动物产生了感情,由此发出“动物和我们是好朋友”,深化了本课的主题。</p> <p> 到了我们数学老师大展风采的时刻了,作为一个外行人,很惭愧的一直在看热闹。就像听课的孩子们一样好奇的不停询问身边的同伴们,多亏了小伙伴的热心帮助,耐心解答,一天下来收获满满。他们也以我为标杆,说只要我听懂了,就说明这节课讲明白了,成功了。忽略其中我受到的冲击和打击,一天听下来,我觉得这六位老师都讲得很成功,因为我都听懂了。数学首先是张艳娟老师带来的一年级的认识钟表一课。张老师从歌曲导入,一下子抓住了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和兴趣,瞬间进入了上课的状态。接着张老师层层引导,逐步深入,从钟表外形入手,到启发孩子仔细观察说出有数字,有格子,有时针,分针,再总结作用,到实践到拓展,到对比,最后还有数学文化的渗透,课堂教学层次清晰,环节完整,最后提升。</p> <p> 第二节是段潇潇老师带来的四年级的条形统计图,这是我第一次听段老师的课,一节课下来,感觉段老师课堂掌控力强,层次设计巧妙,从孩子们自己的学习单入手,让孩子自己分析总结,进而引出各类的统计图设计,再进一步推进让孩子分析得出哪种更直观清晰——条形统计图,在练习,最后拓展提升结合生活实际去应用。全程孩子自己说,自己画图,生生讨论,生生合作,充分体现了生本课堂的优势。</p> <p> 接下来是我们年级组的骨干教师袁彦飞老师带来的数与形一课,袁老师不愧是骨干教师,经验丰富,善于引导学生思考,不单是交给孩子思路,而是教给学生思考的顺序和方式。一堂课听下来感觉袁老师教态从容大气,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种胸有成竹的气势,和平时的随和可亲截然不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同时个人认为课很难,但最后听懂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很棒!</p> <p> 下午的第一节是我们的美女老师郭妍老师带来的搭配。这是我第一次听这个题目。只要是数学广角感觉都很难。可慢慢的我也听懂了,搞明白了。郭老师亲切温柔,语言中给孩子很大的肯定和自信,让孩子们更好的融入了课堂,积极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p> <p> 下一节课也是骨干教师的精彩展示。由林莎莎老师带来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课听下来,我不禁感叹,现在的数学太难了,和我以前学的太不一样了,同时也很难过,如果以前也从来源到原因仔细分析让学生明白后再去作用,而不是糊糊涂涂死记硬背的话我可能数学还能学的好点儿。林老师的课就是这样,细致,仔细,认真分析,让学生仔细思考,进而能够得出分数的意义,总结分数的用法。课堂气氛热烈,孩子们争先回答问题,充分说明了林老师的问题设置和问题形式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孩子掌握的扎实。</p> <p> 最后压轴出场的是我们的于涵老师,她带来的是植树问题。这个课题我已经听过好多个老师讲了,可没想到于老师这节课还是充满了创意和想法。可以看出于老师这几年的成长,由单纯的上好课,转变为突破创新,如何设计一节好课。说明学无止境,成长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