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打造兴庆区二十三小学教育发展新景观

天空之城

银川市兴庆区二十三小学建于2009年,2019年3月在兴庆区政府的整体规划下,我校与原兴庆区第二十四小学合并进行集团化办学。丽景分校现有1834名学生,教师79人。 近几年来,学校着力打造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培养一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学校实现了校园有线网络班班通,无线网络全覆盖前期工作已完成光纤布线,学校互联网介入带宽1000M, 36个教学班和功能室皆配备了交互式白板教学设备,每位教师配备了办公电脑。目前,本部功能室有16个,其中学生微机室2个,录播教室(在线教室)1个,智慧教室1个。其它功能室一应俱全,全部教室、功能室多媒体网络全覆盖。 学校智慧教室配备先进的录课设备、网络高速路,学生人手一部平板电脑,可以与教师交互式白板机实时互动、反馈。 信息技术理论不断更新,专业名词陌生,动手操作繁琐难记,都是一线教师“怕”信息技术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教师不愿意使用信息技术。他们认为信息技术华而不实,不仅没有提高课堂时效,反而浪费了课上的宝贵时间和课下的备课时间。 教导主任李云霞精心准备了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英语示范课。课上,精美的课件、有趣的微课、灵活的白板互动不仅让学生整节课都保持着高昂的学习兴趣,收获颇丰,也让全校听课的教师感受到了课堂中信息技术的魅力。课后,很多教师表达了非常想学习这些技术的意愿。 借此契机,学校首批选定了信息技术能力强,教学理念新的年轻教师定为“信息技术种子教师”。 成立“一对一”互帮互助学习小组。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学习共同体”。 “订单式”培训——“你下单,我培训”。 “互联网+背景下的情智课堂”、“如何找准信息技术整合点”、“教学助手与情智课堂的深度融合”等等,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研活动,不仅仅让一线教师对刚刚学习信息技术应用在课堂中的有了实践的机会,还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信息技术 “什么时候该用,怎样用更好,用了是否更好”。 <p>  所有的一线教师在“下单、培训、考评、再学习、应用、调整、反思”这个过程中走了几个来回之后,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课堂中的信息技术的应用。</p> <p>“互联网+”助力“情智课堂”,打造“情智共生 精彩课堂”。</p> 兴庆区二十三小学的“情智课堂教学模式” 着力于唤起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智慧。在教师的反复实践中、在导师的多次精心指导下,“情智课堂三步五环节”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 学校将“情智课堂三步五环节”中的三步与“云校家”进行融合,“三步”变为课前导学、课堂探究、课后拓展三个步骤(结构图)。在“课前导学”步骤,学科教师通过云校家向学生推送微视频、推送网络链接,通过“课前导学任务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初步感知; 在“课堂探究”五环节中,学科教师使用“互动课堂”,引导学生在合作、分享中生成情智、发展情智、展现情智、升华情智;在“课后拓展”步骤,二十三小学本着“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思想,使用云校家给学生推送相关书籍篇章的链接,进一步内化情智。 “互联网+”背景下“情智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丰富,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代表着一个团队的进步。 智慧教室优化“情智课堂”。 学校配备智慧教室里配有先进的录课设备,学生可以使用ipad与教师交互式白板机型实时互动,反馈。面对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二十三小学教师的“互联网+教育”理念又一次得到了更新。 用智慧教室优化“情智课堂”,用“情智课堂”将“智慧教室”的作用最大化。 小组演示练习拍成小视频通过云校家发送至班级群在课堂上达到共享。 智慧教室的“极域信联”中的考试及时批改反馈功能和“情智课堂”中的“进阶练习”整合。 “情智课堂”、“智慧教室”让二十三小学课堂教学进入新时代。 教师、家长、学生人人通空间展示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p>  教师通过云校家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发送微课视频,布置拓展练习。学生课后的口头表达、实践作业也可以通过语音、视频的功能实现。 英语学科使用了网络作业软件,将孩子们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每天学科教师布置的网络作业,不仅趣味性强,针对性强,还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答题情况,生成学生个人成长记录,总结易错题。孩子们快快乐乐完成作业,教师轻轻松松得到反馈。</p> 人人通空间拉近了教师、学生、家长的距离。 信息化的发展,让我们的舞台更宽广。 时代在进步,教育信息化也在飞速地发展、更新。 二十三小学的全体教师也会紧跟时代步伐,将最好的教育献给孩子,献给社会。 编辑:李云霞<div>审核:宋彤彤</div><div> 兴庆区第二十三小学</div><div> 2020年12月9日</div>

情智

课堂

教师

信息技术

学生

教室

兴庆区

智慧

二十三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