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八)上横山

长安人

<p>文字撰写:杨种田</p><p>编辑制作:长安人</p><p>文中插图:网 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八章 上横山 </span></p><p><br></p><p>没办法,我只好回到邮电学校,找了几个和我一样分到陕北的同学。</p><p><br></p><p>他们是,分到吴堡县的侯金财,子洲县的刘早科、刘素秋、还有一个财会班的女同学名子记不清了,再就是在省局哭得最凶的线路202班,分到子长县的刘德明。</p><p><br></p><p>大家都说没办法,先去陕北看看吧。</p><p><br></p><p>我们又商量什么时候去陕北,他们几个人既想在家过了年再走,又怕那时接收单位按省局规定逾期不接收怎么办?拿不定主意。</p><p><br></p><p>我也不知道那时怎么那样有主见,我说:“他们还怕咱们不去呢,只要咱们去,不会拒接收。”</p><p><br></p><p>这样大家达成一致意见,过了春节正月初五,初六到火车站集中,动身去陕北。</p><p><br></p><p>回到家里,父母亲就紧张地为我准备去陕北的行程。</p><p><br></p><p>到韦曲买了当时时兴的帆布旅行提包,到东兆余村的裁缝处给我缝制了当时时兴的毛毛领棉上衣,扯了当时人们很少穿得起的灯芯绒布,母亲动手给我缝了一条新裤子,人们都说陕北气候冷,又称了八斤棉花母亲为我缝了一床新被子。 </p><p><br></p><p>尽管父母亲在积极的为我去陕北做着准备,但我的心情却极度地不好。</p> <p>去陕北工作,还是在家务农,心里仍在激烈地战斗。</p><p><br></p><p>听说我分到了陕北,会说话的人见到我说:“陕北虽苦,可那个地方出女人,在那里可娶个好媳妇。”</p><p><br></p><p>更多的是遇见不会说话的:“咋分到那地方了,那里苦得很。”</p><p><br></p><p>对于这些话,我都不爱听,我根本就不想再谈这事。</p><p><br></p><p>因此就整天呆在家里,独自想着自己的心事。</p><p><br></p><p>父母亲在为我远行忙碌,弟弟却象没事一样,整天乐哈哈的。</p><p><br></p><p>一天,兄弟俩话不投机,我当即搧了弟弟一个耳光,这是我记忆中唯一的一次打弟弟。</p><p><br></p><p>弟弟向我扑过来时,被父母亲拉住了,并说:“你哥心情不好,你就不要计较。”</p><p><br></p><p>弟弟这时也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考虑到这一点,也就收住了手。</p><p><br></p><p>真是难得者兄弟啊!</p><p><br></p><p>直到我离开家到陕北去,俩人心里的疙瘩还未解开。</p><p><br></p><p>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次年我回家探亲,兄弟俩啥事也就没有了。</p><p><br></p><p>在这里我真诚地正式向弟弟道歉。</p><p><br></p><p>1969年2月22日,农历正月初六,这天是我22周岁的生日,也是同学们约定要离开家,到陕北去的日子。</p><p><br></p><p>清早起来老天爷就哭丧着脸,阴沉沉的,下着米粒样的小雪。</p><p><br></p><p>邻居们及九娃伯伯的老伴(伯伯因病卧床)拿着十个已煮熟的鸡蛋来为我送行,他们把我送到村口,父母亲一直把我送到西安火车站。</p><p><br></p><p>那时出行的人不多,火车站上也没几个人。</p><p><br></p><p>父母亲扒在火车站的铁栅门外,母亲一再叮咛,注意身体,父亲一再吩咐,好好工作,想家了就写信。</p><p><br></p><p>我怕自己控制不住眼泪,一进车站,就头不敢回地进了车厢。</p> <p>其他同学上车后说:“你妈都哭了。”</p><p><br></p><p>我强忍的眼泪,象决堤的水失去了控制,潸然而下。</p><p><br></p><p>就这样我也没敢把头伸出车窗外再看父母一眼。</p><p><br></p><p>我怕让父母看到我痛哭流涕的样子,使父母更难过伤心。</p><p><br></p><p>其他同学都是西安地区以外的人,因此在火车站无人送行。</p><p><br></p><p>肯定他们在离开家,离开父母时和我的心情一样。</p><p><br></p><p>当天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火车行程到了铜川。</p><p><br></p><p>我们六个同学一块到一个饭馆去吃饭,遇到几个从陕北下来到西安去的陕北人,他们一看我们学生样,问我们到哪里去?</p><p><br></p><p>我们说:“分配到陕北去工作报到。”</p><p><br></p><p>他们的眼睛即刻变成了鄙夷地样子,嘻笑着说:“陕北太苦咧,我们陕北人都不想在那里待,你们还到那里去,干什么呀!”</p><p><br></p><p>说得大家本来就冰凉的心,一下子凉到了脚心。</p><p><br></p><p>第二天正月初七,我们五点钟起床,爬上了去延安的大卡车班车。</p><p><br></p><p>卡车车厢前面铁撑杆上挡了块帆布,好象为了以挡风寒。</p><p><br></p><p>那天,天仍然是阴沉沉的,下着七零八落的小雪。</p><p><br></p><p>大家把铺盖卷放在车厢里坐在上面,因天气太冷,而且是越走越冷,大伙挤在一起,胳膊交叉放在膝盖上,低头枕在上面。</p><p><br></p><p>人常说顾头不顾尾,我们这时是顾脸不顾头顶。</p><p><br></p><p>当时的公路还是石子土路,车走起来,前面是呼啸的寒风在耳边呼呼地作响,车一旦刹车,黄土就被卷进车厢。</p><p><br></p><p>汽车象蜗牛似的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爬行。</p><p><br></p><p>晚上到了延安大家都成了土人,身体冻得车都下不去。</p><p><br></p><p>第三天,雪已停了,天仍是阴沉沉的。</p><p><br></p><p>我们又是五点钟起四床,简单洗漱后,又爬上大卡车班车,继续向北进发。</p> <p>气候明显比西安冷得多了,西安的棉衣、棉鞋根本抵御不了陕北的寒冷。</p><p><br></p><p>我1964年飞行员复查身体,坐电轮椅旋转都不晕的人,那天晕车了,车越走越难受,越走越恶心。</p><p><br></p><p>班车到了子长县,刘德明下车时,我实在想与刘一起下车,不走了。</p><p><br></p><p>但想到自己的目的地还未到,一旦下车,再往北走就剩下一人了,只能咬紧牙关,爬上汽车继续走,总算下午四点左右到了綏德。</p><p><br></p><p>每个人一生中有一条主要的路,但一生中可能要遇到多条岔路,也可说是断头路,有些只能说是憧憬之路。</p><p><br></p><p>如笔者1959年与唱戏擦肩而过及上面提到的飞行员复查,都是我人生的岔路和憧憬之路。</p><p><br></p><p>岔路和憧憬之路也是人生的经历,也应该算是往事之一,有必要在此作以赘述。</p><p><br></p><p>1964年,我初中即将毕业时,国家在长安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招收飞行学员,长安二中四个应届毕业生班中的男生都报了名,经县上组织的医院体检,二中只有两人过关,我就是其中之一。</p><p><br></p><p>当时高兴得我整个晚上都没睡好觉,脑海里一直憧憬着飞行员的美好生活。</p><p><br></p><p>回到村里,有见识的人说,当一个飞行员不是件容易的事,国家培养一个飞行员都是用金子堆成的。</p><p><br></p><p>后来我们两人到西安再次复查,其中眼睛检查是C字型灯箱,开口极不规则,我的眼睛都是2.0,其它检查项目也都没问题。</p><p><br></p><p>最后两个项目:坐轮椅检查,电动轮椅急速旋转,停后,指东南西北,我都过了。</p><p><br></p><p>全裸体检查,检查到双手交叉置于脑后,身体下蹲脚趾着地,后脚掌竖起向前移动时,医生发现我脚后跟有冻伤的痕迹,说你可以穿衣服出去了,飞行员的梦想又与我再见了。</p><p><br></p><p>飞行员当不成了,到陕北去的这条路还得继续走下去。</p> <p>到绥德后,剩下我们五个人,因去不同的方向,难兄难弟们明天就要分手了。</p><p><br></p><p>我们象讨饭吃地似的背着铺盖卷,提着行李,满面灰尘的到汽车站售票窗口去买各自的车票。</p><p><br></p><p>记得那天是星期二,那时绥德到横山方向每个星期只发两次班车,分别是星期二和星期五,当天星期二的班车清晨已发过了,下趟到横山的班车,在绥德要等到星期五。</p><p><br></p><p>我只好买了去榆林的车票,心想到榆林后再说吧。</p><p><br></p><p>第四天到了榆林。</p><p><br></p><p>见到了比我早一届分到榆林的校友杨建民、张惠琴、薛青等。</p><p><br></p><p>榆林当时是吃两顿饭,我到榆林正赶上邮电局吃下午饭。</p><p><br></p><p>校友们见到我说:“你是有福之人,迎接你的第一顿饭是陕北的糕。”</p><p><br></p><p>我说:“和咱西安的油糕差不多吧?”</p><p><br></p><p>他们说:“不一样,咱们那儿的糕是糯米做的,这儿的糕是软黄米做的,反正你吃上就知道了,陕北人招待新女婿就是吃糕,因此说你是有福之人。”</p><p><br></p><p>我说:“看来我将来要当陕北人的女婿了。”</p><p><br></p><p>校友们说:“榆林城的姑娘可不敢找,找上了就回不去西安了。”</p><p><br></p><p>榆林的第二天,榆林线务站的杨建民,给我借了件老羊皮工作服大衣,加上榆林邮电局的薛青,我们三人步行到榆林城北边的红石峡、镇北台去游玩。</p> <p>红石峡名人、侠士留下的“中蒙一家”、“天堑通途”等悬崖绝壁上的石刻,苍劲有力,回味无穷。</p><p><br></p><p>站在镇北台的废墟上,远望茫茫大漠,大地上还有未消融的片片白雪,耳边寒风呼啸,我和薛青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p><p><br></p><p>第一次听校友们调侃榆林城的姑娘:“穿的新,走得快,肚里装的烂白菜。”</p><p><br></p><p>城市人生活都如此,农村人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了。</p><p><br></p><p>一叶知秋,见微而知著,对陕北人的生活有了感性的了解。</p><p><br></p><p>在榆林玩了几天,我的心情总算晴朗了一些。</p><p><br></p><p>1969年2月28日,我的脚步踏进了横山县邮电局的大门,开始了我人生的就业生涯。</p><p><br></p><p>横山老城原来在山上。</p><p><br></p><p>因革命斗争年代横山是个“红白拉锯”的地方,即今天红军战领,明天国民党军,谓白军战领,后天又红军战领,周而复始,来回拉锯,直到解放。</p><p><br></p><p>所以横山老县城因战斗频繁成了一片残垣断壁地废墟,瓦杂滩。</p><p><br></p><p>解放后几经周折,新县城才建在了老县城山下的芦河河滩。</p><p><br></p><p>所以新县城没有居民,只有县机关、单位及职员家属。</p><p><br></p><p>故人们当时戏言,下午四点钟机关、单位下班后,一盒纸烟,从县城南头散到北头,一盒烟散不完。</p><p><br></p><p>可见当时县城人很少,就是四、五千人吧。</p><p><br></p><p>县城只有南北一条主街道,长不足一公里。</p><p><br></p><p>后街一条榆林至靖边的过境公路,街道、公路都是石子土路。</p> <p>县城当时白天没有电,只有到了晚上八点至十点钟,由县农业机械厂的柴油机发电,供人们两个小时的照明。</p><p><br></p><p>电压很不稳定,电灯一会儿亮,一会儿暗淡。</p><p><br></p><p>在横山邮电局,当时我是文化程度最高的人,是大家认为的知识分子。</p><p><br></p><p>那时文化大革命还没结束,文革时期,人是划分为阶级的。</p><p><br></p><p>工人、贫下中农是革命的主力军,依靠的对象。</p><p><br></p><p>革命的对象是牛、鬼、蛇、神、地(主)富(农)、反(革命)、坏(份子)、右(派)、知识分子。因知识分子排在革命对象的第九位,所以人们叫知识分子是“臭老九”。</p><p><br></p><p>毛泽东主席文革后期曾说过,老九不能走,就是说知识分子不是革命的对象,这都是以后的话了。</p><p><br></p><p>说我是知识分子,理所当然就是“臭老九”的范畴,就是革命要改造的对象。</p><p><br></p><p>因此,具体分配工作时,我被分配到外勤机线班,爬电线杆子,以接受艰苦岗位工人阶级的教育。</p><p><br></p><p>能分配到这个岗位,我可以说还是幸运的。</p><p><br></p><p>分到吴堡县的我的同班同学侯金财,到吴堡后,又被县邮电局分配到基层寇家塬邮电所,当了一个送信送报的投递员。</p><p><br></p><p>一个生长在关中平原礼泉,国家培养了十三年的学生,被分到山大沟深的山区,去干一个只要识字,就能干好的送信送报工作。</p><p><br></p><p>一次送信途中骑自行车下一山坡,不慎掉进山沟,摔得鼻青眼肿,不省人事,被人救起,住了好长时间医院。</p><p><br></p><p>就我所知,侯金财是家里唯一一个独苗,我们在西安上学时,听说其父母已60多岁了,幸亏没出大的问题。</p> <p>这就是当时国家培养了十三年的,一个所谓“臭老九”的改造。</p><p><br></p><p>刚到横山人生地不熟,甚至语言不通。</p><p><br></p><p>一次机线班开会,赵石畔驻段线务员刘仲玉师傅,开完会,回赵石畔,他已骑上了自行车问我:“小杨,到赵石畔‘渴不渴’?”把我问住了。</p><p><br></p><p>他怎么问我喝不喝水呢?我只能嘴打呜啦,点点头。</p><p><br></p><p>事后我问其他人,才知道“渴不渴”是“去不去”的意思,刘师傅是问我到赵石畔去不去。</p><p><br></p><p>陕北人喜吹锁呐,机要员左子珍师傅是个爱好者。</p><p><br></p><p>一次,我听到他正在吹奏,出于好奇,便走进他的宿舍,看他吹锁呐。</p><p><br></p><p>看了会儿,我问他:“锁呐的指法是啥?”</p><p><br></p><p>他说:“害不哈”。</p><p><br></p><p>我等划着说:“就是这锁呐的音怎么按?”他还是说:“害不哈”。</p><p><br></p><p>把我吓得不敢问了,因为我一问,师傅就害怕。</p><p><br></p><p>以后我才知道了“害不哈”就是“不懂”的意思。</p><p><br></p><p>左子珍师傅他确实不知道锁呐的指法,他的吹奏全凭耳音。</p><p><br></p><p>当时在陕北的民间艺人中不管是吹锁呐的、拉二胡、弹三弦的大都是凭耳音,不识谱,不懂指法。</p><p><br></p><p>由于语言的不怎么通便,加之性格的原因,自己不善交往。</p><p><br></p><p>每天下午四点钟下班后,灶上吃过饭,就没事干了。</p><p><br></p><p>为了岔心慌,我就一个人爬上县城旁的山腰,席地而坐,鸟瞰横山县城整个布局,从北看到南,又从南看到北。</p><p><br></p><p>横山县城整个建筑,基本是青一色的平地而起的砖、石窑洞。</p><p><br></p><p>个别窑洞是两层,如县革委会、人武部的窑洞,其它大部分窑洞都是一层。</p><p><br></p><p>错落有致,鳞次栉比。</p> <p>看了几天,我灵机一动,突发奇想,何妨不把整个县城平面画下来,一个单身汉,有的是时间。</p><p><br></p><p>这样我每天下午下班后,吃过饭,只要天气允许,就拿着笔记本、铅笔上山,从南至北画横山县城的平面图,包括大街小巷,每孔窑洞、房屋。</p><p><br></p><p>这确实是我岔心慌,打发下午难熬时光的好办法。</p><p><br></p><p>白天还好说,到了晚上,睡觉前这段时间,最难熬。</p><p><br></p><p>我就一个人独自在宿舍拉二胡,不由自主地就拉起了“江河水”、“二泉映月”、“不忘阶级苦”等一些节奏缓慢,悲痛伤感的曲目。</p><p><br></p><p>直拉得局院对面电报房,上夜班的陈玉英师傅泪流满面。</p><p><br></p><p>陈玉英师傅是榆林城里人,是当时横山邮电局革委会委员,丈夫和孩子都在老家榆林。</p><p><br></p><p>由于我悲伤地二胡曲,引发她也更加思念丈夫和孩子。</p><p><br></p><p>一次她碰到我说:“小杨,听到你的二胡曲,我就知道你很想家。每次我上夜班,听到你拉二胡,就听得我心里很难过,难过得直流泪。你若吃不饱饭,我们女同志灶上的馍馍都吃不完,我把吃不完的馍馍都凉成了干馍片,你要不嫌弃,可来拿。”</p><p><br></p><p>当时我们每个月粮食定量是30斤,比在西安上学还少。</p><p><br></p><p>这30斤粮,百分之七十杂粮,杂粮就是玉米面。</p><p><br></p><p>百分之二十小米,仅百分之十的面粉,这就是说每个月只能吃上三市斤面食。</p><p><br></p><p>蔬菜基本就是酸白菜、土豆,由于气候寒冷,近乎半年多时间根本没有什么青菜。</p> <p>当时陕北单位和家户一样,一天两顿饭,当地人说,一天一斤粮吃三顿饭,顿顿吃不饱。</p><p><br></p><p>一天两顿饭,每天都要吃一顿大家称为牛粪圪堆似的半斤重的一个玉米馍,所以好多人,尤其女同志都吃不完。</p><p><br></p><p>经常吃的小米蒸饭,外地到陕北的好多人都吃不惯,咽不下。</p><p><br></p><p>我由于从小苦难的原因吧,到陕北后,生活上对陕北的饭不是咽不下,吃不惯,而是吃不饱。</p><p><br></p><p>因此,陈玉英师傅的干馍片,我也就不客气了,饿了就去拿。</p><p><br></p><p>对陕北的生活,所谓大家说的“苦得很”,我的感觉对工薪阶层来说不是大问题。</p><p><br></p><p>当时在陕北1元钱可买20个鸡蛋,羊肉三、四毛钱1斤,若买活羊自己宰杀,陕北人叫“打平合”,1角5分钱就可吃上1斤肉。</p><p><br></p><p>因此说,只要有钱,生活上不是大问题。</p><p><br></p><p>对于陕北的寒冷气候,室外的确要比西安冷得多。</p><p><br></p><p>但由于陕北榆林地区遍地是煤,夏季暴雨发大水,河道的煤就被洪水冲出来了。</p><p><br></p><p>陕北冬季取暖条件很好,很方便。</p><p><br></p><p>铁炉子及炉筒烧得通红,炕烧得不能睡人,我只好在炕上铺垫了木板睡在上面。</p><p><br></p><p>离家时母亲做的8斤重的棉被根本用不上,睡觉盖上太热。</p><p><br></p><p>西安时每年冬季我的脚、手、耳朵都要冻伤,但到了陕北后从未冻过。</p><p><br></p><p>1983年调离陕北时,我最留恋的是陕北的煤和羊肉。</p><p><br></p><p>要说陕北生活艰苦,苦的是当地农村生活的老百姓。</p><p><br></p><p>当时确实是吃糠咽菜,土豆、酸白菜是老百姓的主要食品。</p><p><br></p><p>但看陕北人的容颜,却个个红光满面,这就是当地人们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p> <p>1970年春节回家探亲,我给家里人讲陕北老百姓仍然吃糠咽菜的生活情况时,父亲赶紧说,在外边不敢乱讲,小心出问题。</p><p><br></p><p>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陕北人的热情,纯朴,厚道,我慢慢地适应了陕北的生活。</p><p><br></p><p>清早上班雷打不动的“天天读”前,就是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先要组织职工集体学习毛主席著作,人民日报《社论》等。</p><p><br></p><p>我发挥特长教大家学唱“革命歌曲”、“样板戏”。</p><p><br></p><p>对于当时铺天盖地的“红海洋”,邮电局营业室门头上面要画一毛主席巨幅头像和写毛主席语录。</p><p><br></p><p>当时用电线杆搭的工作架早已搭好,就等着县文化馆的美术工作者来画来写。</p><p><br></p><p>文革中“红海洋”的时代,美术工作者是大忙人。</p><p><br></p><p>基于这种情况,我便找到局革委会主任姚建高,毛遂自荐,主动请缨,说我可以干好这件事。</p><p><br></p><p>姚主任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说:“你能成?”</p><p><br></p><p>我很自信说:“没问题。”</p><p><br></p><p>姚主任才说:“这架子早已搭好,文化馆就是排不出人,我也正为此发愁呢。既然你说能成,你就先搞吧,可随时请教文化馆的人”</p><p><br></p><p>征得姚主任同意,在邮电局大多数人怀疑地目光下,我爬上了营业室门前的工作架。</p><p><br></p><p>我先画了毛主席头像,头像四周画上太阳光光芒四射。</p><p><br></p><p>再在下方用篆体字写了“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p><p><br></p><p>光芒四射的两側,用仿宋体,左侧写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右側写着“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p> <p>经过十多天的爬高下低,我圆满地完成</p><p>了任务。</p><p><br></p><p>解了姚主任的燃眉之急,征服了邮电局职工怀疑的目光。</p><p><br></p><p>同时在横山小县城引起反响,人们相互传说,邮电局来了个大学生(注:误传),叫小杨,吹拉弹唱,写写画画啥都会。</p><p><br></p><p>县剧团找来了,叫我去拉二胡。</p><p><br></p><p>县宣传部找来了,让我去帮忙。</p><p><br></p><p>小杨,在横山小城一下子家喻户晓。</p><p><br></p><p>常言,优秀的孩子是在赞扬声中长大的,成人何尝不是也爱听赞扬的话。</p><p><br></p><p>其实受赞扬也是一种快乐,一种满足,一种幸福。</p><p><br></p><p>我除积极发挥特长,主动推销自己,做好社会工作。</p><p><br></p><p>同时也尽量不遗余力地做好本职工作。</p><p><br></p><p>196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晚上,本地人都回家过节去了。</p><p><br></p><p>晚11点钟,横山至殿市方向电话线路出现故障。</p><p><br></p><p>该段机线员艾绍占师傅,因一个人夜晚上山查线不方便,我主动陪艾师傅一块上山下沟去查线路。</p><p><br></p><p>横山距殿市60余华里山路,查到快到殿市时才找到故障,天已大亮。</p><p><br></p><p>鞋子灌满了沙土不说,脖子、头发中也都钻进了沙土,浑身上下成了土人。</p><p><br></p><p>因为查找电话线路故障,只能沿电话线路逐杆查找。</p><p><br></p><p>这趟电话线路都在山上,遇到山,爬上去,遇到沟,为了节省体力,就象滑溜板一样,就势滑下去,陕北榆林地区都是沙土地,所以难免沙土灌身。</p> <p>当时我心里想,就是咬掉牙咽肚里,也不能让人说,这“臭老九”不行,也不能如母亲说的,让人在背后指脊梁骨。</p><p><br></p><p>当年九月我被调到内勤载波电力班上班,由于我的突出表现,赢得了工人阶级的认可。</p><p><br></p><p>当年及1970年都被邮电局评为“五好职工”。</p><p><br></p><p>从工作分到陕北起,我就没有想着在陕北长期工作下去。</p><p><br></p><p>可我的想法是,在陕北一天,就要毫不含糊地把工作干好一天,就是明天离开陕北,今天照样把工作干好,不能让人过后说,这后生不行,做到雁过留声,人过留名。</p><p><br></p><p>但只要有机会,我就想方设法离开陕北,回家乡或调到距父母亲近一点的地方去工作。</p><p><br></p><p>古训讲“父母在,不远行”,横山距离家乡太远了,回一趟家实在太不方便了,再则谁不爱自己的家乡。</p><p><br></p><p>至于大家说的陕北生活太艰苦,对我来说不是主要原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1969年冬在横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