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11月22日,从丙中洛出发,赶往贡山。在贡山我们再次换上七座小车,进军独龙江!</p> <p>独特的大门造型,预示着它的神秘、生生不息、与世隔离的原始生态,让你不由地产生许多遐想,渴望插上翅膀,飞到它身边,揭开那神秘的面纱。</p> <p>独龙江公路,独龙族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公路建在高黎贡山山脉的半腰,是条异常险峻景色绝美的天路。出发前,丹增就给我们打了“预防针”,让做好晕车防护。因为79公里七百九十多个弯,平均十米一个弯。</p> <p>弯弯绕,绕弯弯,千道回头上云端;云朦胧,雾朦胧,独龙天路画中游!</p> <p>独龙江隧道,全长6680米。它并不是独龙江公路的第一条隧道。1999年通车的独龙江简易公路中也有一条隧道,但由于处在三千米的雪线之上,导致一年中仍有半年无法通车。新隧道的贯通,不仅将原来公路全长由97公里缩短至79.98公里,还结束了独龙江一年中半年大雪封山与外隔绝的历史。</p> <p>小车在设计时速仅20公里的独龙江公路上盘行,古树参天、古藤缠绕、薄雾飘渺、雪山岩石不断闪过车窗,景致美极了,可想抓拍,真心不易,因为车中的我们如同坐在风浪中的小船上,东倒西歪……努力奋斗一番,最终选出了这几张,美如仙境!</p> <p>我们来前一周,这儿刚刚恢复重新开放。每天严格控制进入人数(200人)。一路我们多次看到仍在抢修中的塌方现场,</p> <p>独龙江峡谷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峡谷,这里雪山连绵,峡谷陡峻,东岸的高黎贡山,屏蔽着通往外间世界的通道,西岸的担当力卡山是国境线上的天然屏障。这里被专家认定为"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馆"“植物的基因库”,是我国原始生态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p><p><br></p> <p>终于到达独龙江乡,雨也无情地追上我们,噼噼啪啪落下来。乡政府所在地孔当,是我们今晚下榻的地方。</p><p>翡翠色的独龙江水,环抱小镇,咆哮着奔放向前。特色小楼,一幢挨着一幢,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更显温馨。</p> <p>雨中的普卡旺,原始森林掩映着村落,木板墙,茅草顶,篱笆院,卵石路,虽为新建却很好地保持着原生态。撑伞走进村中,静静地享受那份安详。</p> <p>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仅有不到7000人。他们崇拜鬼神,没有图腾。一年会在春节前后举行剽牛祭拜,今天剽牛祭天柱孤零零地立在雨中空旷的广场上。</p> <p>一条支流从村前流过,走过吊桥,可以沿栈道走下河床,去寻找独龙江特有的宝石——独龙玉。</p><p><br></p> <p>这座铁索吊桥,比我们在怒江所见的小很多,桥宽仅可一人行走,且一次过桥的人数不得超过五人。</p> <p>河谷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应该都是随着雪水冲下来的。我们好奇地在石头中翻寻,期盼着有惊喜出现。</p> <p>团友寻到的这块宝贝,深墨绿中飘着点点翡色,很有几分韵味。能不能算为独龙玉,不得而知,作为摆件绝对绰绰有余。</p> <p>落叶铺满了栈道,厚厚的一层,饱饱的吸足了雨水。一脚踏上吱吱作响,迅速透过鞋帮挤进旅游鞋……收获了美石和美景,这点遗憾又算啥!</p> <p>2020年11月23日,雨终于在夜里停了。清晨的孔当镇,轻雾飘渺,湿润的空气透着丝丝清香。别具一格的建筑,仿佛去了异国他乡,好一派独特风情!</p><p><br></p> <p>迪政当,独龙江上游最北端的村落,我们要在这里寻访最后的蝴蝶美人——独龙纹面女。</p> <p>雪山下的村庄,宁静湿润。初冬的寒冷,穿透衣衫。虽然有阳光洒下,可还是挡不住那份湿冷,难怪这儿家家户户有火塘。电虽早已通,可并不稳定,经常停电,看来扶贫攻坚路还很长。</p> <p>我们走家串户,寻找着……终于寻访到二位蝴蝶美人,一位已98岁高龄,另一位也80多岁。</p> <p>关于纹面的原因至今未见文字记载,只有传说。有的说是为了防止周边异族对独龙族女的掠夺,也有的说只有被纹过面的独龙族女才能嫁出去。虽然至今都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但是纹面的神秘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听说,纹面女只剩27人,最小的也已70多岁,估计不用多长时间,纹面女就只会出现在人们的记忆里,或者是拍摄的照片中。如今的独龙族也不再给女孩子们纹面了,毕竟纹面是一次非常痛苦的经历。</p> <p>为了留住记忆,大家争相与纹面女合影,定格下这难忘的一刻。</p> <p>“迪雀”,独龙语“瀑布”。隔岸远观,虽无滂沱的气势,却似丝绸般凝炼,从崖缝中跌落,在绿荫蔽护下飞舞,恰似银河落九天!</p> <p>舍不得离开,但离开是必然。丹增的航拍为我们留下珍贵的记忆!</p> <p>再看一眼这翡翠般的独龙江水吧,记住它的特别和美丽!</p> <p>离开独龙江,我们踏上了返回贡山的路,途中经过秋千洛神树桩观景台。昨天的那场雪,让对面的雪山更加妖娆,一棵棵老树,苍穹挺拔。据说这些老树死而复生,既使真的死去,枯老的树桩也不朽不倒,因而被称为神树。神树疪护,美景吸引,忍不住一次次按下快门。</p> <p>发现高黎贡山的“大钻石”,我们兴致勃勃将它顶在头上,捧在手心带回家。</p> <p>别了,独龙江隧道;别了,独龙江!</p> <p>在贡山,我们看到了满天的晚霞,明天一定又是一个大晴天!</p> <p>2020年11月24日,离开贡山,再向六库,又与怒江并肩前行。</p> <p>一路咆哮的怒江江面骤然从100余米收缩至50余米,江水变得更加湍急,浪花飞溅,发出雷霆万钧、震耳欲聋的怒吼声,形成巨浪,这就是怒江第一啸。</p> <p>车再次经过福贡县民族中学时,司机师傅有意放慢了车速,我们终于抢拍到了“飞来石”。</p> <p>这块至今不知来自何方的巨石,重达500多吨,飞来砸在民族中专三合院内,竟然没有伤人,也没有损坏房屋,就这样以恰如其分的姿势稳稳的立在另一块磐石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实在令我瞠目结舌!</p> <p>溜索,怒江古老的过江方式。随着铁索桥、水泥桥的建造,溜索的数量正在减少,但这种过江方式不太可能消亡,因桥毕竟有限,本地人还是习惯取近道溜索,同时它也是大峡谷旅游的一大亮点。体验溜索,勇敢者的活动。32位团友,13位勇敢挑战!</p> <p>2020年11月25日,今天我们将进入腾冲。进腾冲前,我们驶过2470.58米的龙江大桥,桥上郝然竖立“超级工程”让我好生疑惑。细读碑文方明白,此桥修建创造了数个世界之最:开挖并浇筑了世界上混泥土体量最大的重力式锚碇,应用了世界上吊装跨径最大的缆索吊装系统,开创了国内外无人机牵引架设先导索的成功先河,打破了悬索桥主载索段架施工速度的世界纪录。龙江特大桥的建设,在云南建桥史上具有划时代、里程碑式的意义!</p> <p>腾冲,以翡翠,以远征军,以侨乡,以火山公园,以热海,以“极边第一城”而闻名遐迩。</p> <p>国殇墓园,那里有一段尘封多年的战史回忆,有抹不去的家国仇恨,有腾冲人民的爱恨情仇......</p> <p>这儿是“二战”时为光复腾冲而壮烈殉国的中国远征军九千多烈士的灵魂栖息地,于1945年6月建成。步入墓园大门,头顶松柏森森,地上碧草萋萋,一派肃穆气氛。循林荫便道行百米,可见一高台,迎面“碧血千秋”四个大字赫然夺目,为蒋中正题、李根源书。</p> <p>高台之上便是墓园主体之一的忠烈祠。忠烈祠后,一峰突起,名小团坡。山头苍松翠柏间,一座用腾冲特有的火山岩雕凿砌筑的玄色方身锥顶高塔直插云天。塔身正面书“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克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基正面刻有蒋中正题、李根源书“民族英雄”四个大字,其余三面为腾冲抗战纪要铭文。小团坡整山俱为烈士冢,安葬着在整整42个昼夜攻城血战中壮烈牺牲的3,346名将士的忠骨。</p> <p>腾冲段导游叶子关于《答田岛书》的详细解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张问德的正气凛然是千万万中国人的写照!</p> <p>滇西抗战纪念馆,馆内收藏抗战实物10万余件,展出实物18000件,图片1500多张。展厅采用多空间立体布展的办法,以抗战实物为主、兼顾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凸显了陈展效果和感染力。不知为何不让拍照,仅有的几张来自团友的“偷拍”。</p> <p>腾冲热海,青山环抱,一水喧腾,数十处热泉沸沸扬扬,喷薄竞涌,遍地嘶嘶作响,整个山谷,热气蒸腾,别有一番景象。声势雄壮的“大滚锅”、晶莹剔透的“珍珠泉”、惟妙性肖的“蛤蟆嘴"、翠光温润的“美女池”、还有狮子头、鼓鸣泉、怀胎井、间歇泉及姐妹泉等等,千姿百态,美丽奇幻。</p> <p>2020年11月26日,一早我们就在叶子的带领下来到银杏村。其实这个村子真实的名字叫江东村,后因村中有3000多株银杏点缀在农家小院的内外而被易名银杏村。</p> <p>今年由于闰月加上雨水充沛,银杏叶只黄了半成。</p> <p>这株银杏王据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大家争先恐后分别与其拍照,要沾沾长寿之光!</p> <p>我们随性在村中走走逛逛,收获的成果随处可见。</p> <p>银杏树下的小院,金黄色的落叶飘满地。红灯笼,玉米棒,小桌小椅,柴火堆,小院处处显温情!</p> <p>银杏树下的火山石矮墙,吸引美女贮立留影。</p> <p>进村的大道旁,村中主干道两旁均是商铺林立,绝大多数住房也均改造成了客栈,村中弥漫着浓浓的商业气息,看来开发与保护总是永恒的课题。</p> <p>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和顺小镇,古名“阳温墩”,后因三面有小河环抱而改为“河顺”,后取 “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p><p>全镇人口6000多,而侨居海外的和顺人则达12000多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p><p>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p><p>这里出过400多名举人、秀才,是缅甸四朝国师尹蓉、翡翠大王张宝廷、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故乡。</p> <p>走进和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山清水秀,垂柳拂岸,绿影婆娑。 “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曾在诗中如此赞赏和顺。</p> <p>双虹桥,是两座跨河而建的石拱桥,形似双虹卧波而得名。它是进入和顺最先印入眼帘的风景,是每一位游客的必经之桥。</p> <p>桥前的孝节坊为后建,镇中九座古坊均毁损于文革。</p> <p>虽然和顺古镇也在开客栈搞建设,游人如织,但走进深街小巷,走进深宅小院,它还是那样安静祥和。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但除去这些光环,和顺仍然保持着古朴的风格不曾改变。</p> <p>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也可以寻觅到西方建筑的元素。可惜叶子只给了我们三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完全不能深入村中仔细看看那些被称为“活化石”的明清建筑。</p> <p>和顺图书馆是1924年海外华侨为了推广家乡文化教育而成立的,它的前身为“阅书报社”。这座图书馆不仅是我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而且也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p> <p>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元龙阁,背枕青山,前临深潭,四周古木参天。潭水碧澄如镜,周有石栏回护。凭栏观殿阁倒影,宛若龙宫。</p> <p>哲学家艾思奇的故居,就位于元龙阁对面的凤山上。</p> <p>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文昌宫正在维修中,我们借其台阶一用,留下全团最后一张合影。</p> <p>在和顺的河边,每隔一段会有一个古朴典雅的小亭子在水边矗立,这就是和顺独有的洗衣亭。洗衣亭可以洗衣,纳凉,也可以遥望远方,寄托相思,是常年出门在外的和顺男人,为了家中妻子洗衣时不被风吹日晒而修建的,所以它又有爱妻亭的雅称。</p> <p>这儿已经非常商业化了,但透过表面我们还是看到了它人文的一面,看到了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看到了悠闲自在的风土人情。希望这些建筑和民风能维护得更好,保持得更久!</p> <p>2020年11月27日,临晨五点多我们就踏上了返程路,用二段飞行,结束我们圆满愉快的天境之旅!</p> <p>机翼下的白云,变幻莫测;白云下的山川,美如画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