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则幼儿园预防手足口温馨提示

美丽的耳朵

<p>  天气逐渐转冷,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在此,家长及幼儿园应做好预防各项防范措施,幼儿园作为幼儿集中的场所,也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高发地,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上到教育主管部门,下到带班老师,无不是严阵以待,慎之又慎。</p> 手足口病是什么? <p>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口、手、足、肛周出现疱疹为主要特征。疱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以婴幼儿发病为主。</p><p><br></p> 手足口病的症状 <p>  大多数手足口患儿的主要症状是伴有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也有少数患儿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p><p> 这里也要特别提醒大家,很多人认为手足口一定会伴随有发烧,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病毒是在不断变异的,有些患病后的症状并不会那么典型。有些孩子即使患病也可能不表现为高烧,出疹也比较少,发病慢,这样的状况就很容易被忽视。</p><p>如果发现宝宝突然厌食、情绪不安、口腔出现疱疹一定要及时就医!</p> 手足口发病的几个阶段 <p>  手足口病有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转归期四大阶段。</p><p>潜伏期</p><p> 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有些也会长达10天,这期间,患儿没有任何症状,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p><p>前驱期</p><p> 前驱期开始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咳嗽、头疼、食欲下降等。有些小朋友也不会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但会出现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等,这些也可能是前驱期的症状。</p><p>症状明显期</p><p> 明显期为手足口出疹期,口腔黏膜、手心、足心、肛周等部位会出现皮疹。</p><p> 皮疹为粟粒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其特点是从小米粒到绿豆大小不等,疱壁较厚,不易溃破,不发痒。手上或脚上会出现玫瑰色斑疹或斑丘疹,疱疹出现在手足的部位,往往是在手心、脚心,很少在手背、脚背;而且一般是对称性出疹,即左右手、左右脚同时可见,很少只见于单侧。若是单独出现的疱疹,而且疹子越小、数量越少时,往往提示手足口病重症,家长越是要注意。</p><p> 因此,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如果宝宝确诊为手足口,但精神很好,就不用太在意。</p><p> 如果宝宝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高热不退、频繁呕吐、肢体震颤或无力、呼吸心率明显加快、身体出汗部位不对称等要及时就医,宝宝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皮肤大理石样花纹等更要紧急就医。</p> 手足口的传播途径 <p>  手足口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近距离飞沫传播,也就是呼吸道传播。</p><p> 另一个是以粪口传(即消化道传播)为主。患者的粪便、皮疹或水疱破损处及口腔中的病毒可以直接污染所接触到的人,也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如果患儿接错过的毛巾、水杯、奶瓶、餐具、玩具等,再被其他的小朋友接触,并把沾有细菌的手放进嘴里,就很容易被感染上。当然父母的双手如果曾经接触过手足口病的致病病毒,如果不及时洗手的话,很可能间接感染给宝宝。</p><p> 如果宝宝与患儿之间互相抚摸、拥抱甚至打个喷嚏都也有机会感染手足口病。</p><p> 所以手足口病的患儿和无症状带病毒者是主要传播源。那些没有症状的带病毒者在手足口病的爆发流行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人并无明显的症状,不会引起公众和医生注意,但他们体内含有大量可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极易传染给健康易感人群。</p><p>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虽然容易侵袭婴幼儿,但并不代表成年人完全没有患病几率。像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慢性病患者(如结核病患者、肾病、肿瘤病人)等也有可能患上手足口病。</p>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p>  因为引起手足口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因此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疫苗可以预防手足口。因为对于手足口病的致病病毒,机体产生的抗体并不足以抵抗下次病毒的侵袭,所以手足口病并不能使人获得对该病的永久免疫,它是可以重复发病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p><p> ①勤洗手</p><p>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要用肥皂或含氯洗手液,用流动的水给孩子洗手。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换尿布、处理粪便后也要洗手。</p><p> ②注意孩子用品及环境卫生</p><p> 孩子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消毒;奶瓶、奶嘴及餐具使用前充分清洗、消毒;经常通风,勤晒衣被。</p><p> ③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密集公共场所</p><p> 手足口病症消失后还会持续有1~2周的后续传染期,高发季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密集公共场所。</p><p> ④及时接种手足口疫苗</p><p> 手足口可以接种二类疫苗EV71疫苗,对肠道病毒71型(也是最危重症的一型)感染的保护率达90%以上,6个月至5岁的孩子可以选择接种。</p> 如何护理手足口病 <p>  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在没有并发症情况下,一般5~7天就能自愈。</p><p> 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能对抗手足口病毒。</p><p> 轻症的患儿,临床上只需对症处理,如患儿有发热,就退热处理;如患儿有脱水表现,可能需要补充液体。</p><p> 手足口主要是口腔疱疹或溃疡,宝宝嘴巴疼的时候,可以常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及时喷药保护创面促进溃疡愈合。口腔溃疡可以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p><p> 针对手足口的皮疹,如果皮疹不严重,可以不用特殊护理。如果皮疹严重要保持皮肤清洁,穿棉质衣服,修剪指甲避免过度抓挠引起皮肤损伤和感染。如果疱疹破裂并伴有皮肤继发感染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p><p> 患手足口期间,饮食上要清淡,要补充大量蔬菜和水果,尤其是胡萝卜、粗粮等,含有大量维生素B族。病愈后可以及时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p> 家长注意事项 <p>  1.如果宝宝有手足口或其他传染性疾病,要及时的通知学校和经常一起玩的孩子家长,这样学校和家长才能采取措施,及时处理。</p><p> 2.宝宝患病后要及时的隔离,家里的玩具、用品等也要及时的消毒,并在阳光下暴晒。</p><p>  3.家长切莫病急乱投医,用利巴韦林之类的药物来抗病毒,想当然的用免疫调节剂来预防重症病例的发生,但这些药物并不会减少孩子患病的机会也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反而可能增加孩子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p> 预防手足口病儿歌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二三四五六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手足口病要防治,</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饭前便后要洗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冷食物不要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勤洗澡来勤换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多不去凑热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多喝水,休息好,</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多锻炼,身体好,</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病小病都赶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快乐健康最重要。</p> 预防传染病十五字口诀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勤洗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吃熟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喝开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勤通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晒太阳</p>

手足

口病

患儿

疱疹

宝宝

病毒

症状

及时

皮疹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