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双峰一中第四支部参观访问中共地下党山斗冲陈列馆。编写:李文衡 摄影:彭科 音乐演唱:李文衡。

归雁

<p>二0二O年十二月八日,我们双峰一中第四支部一行十三人,在党务专干彭科陪同下,一起参观访问了中共地下党山斗冲陈列馆并参观了双峰县文物保护单位……"朱家祠堂”。上午九点在一中老校区准时出发。陈列纪念馆是一幢二层带走廊的砖混结构房子,位于杏子铺镇的一个山冲里,我们趋车通过水府庙电站大壩后还要进深六七公里。</p> <p>参加访问的党员年龄最大的八十二岁,最小的六十五岁。分别是:朱学愚,胡碧田,谢立凡,彭春其,胡建和,胡定国,王笃其,周瑞生,李文衡,刘建成,周辉初,朱志斌,李应诚。</p> <p>中共山斗冲地下党支部陈列纪念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以时间为轴,用丰富和翔实的史料,记录了从大革命一抗日战争一解放战争一土地革命一新中国建设各个时期,湧现的红色人物和事迹,对激励后人为中华崛起而奋斗,具有很好的积极意义。</p> <p>这是可座七八十人的会议室。</p> <p>〈二〉</p> <p>山斗冲地下党支部建立于1926年大苹命时期。由在长沙纺织厂入党的曾华湘、曾慎伯、曾新元三兄妹回到家乡山斗冲,发展党员建立支部。</p> <p>在馆内,老党员们认真听讲解,仔细看介绍。</p> <p>&lt;二&gt;</p> <p>&lt;三&gt;</p> <p>&lt;四&gt;很多人还拿出手机拍下了许多珍贵照片。</p> <p>&lt;五〉</p> <p>&lt;六〉</p> <p>&lt;七&gt;</p> <p>平台园曾氏革命三杰遗照。</p> <p>这是溪口支部在大革命低潮时恢复组织活动的介绍。</p> <p>现年九十多岁的曾景星,是曾华湘之女儿。</p> <p>这是山斗冲地下党支部发起者和党员榜。</p> <p>商界精英潘岱青。杏子铺镇杏子村人。</p> <p>抗日名将宋希濂。(1907一1993)杏子铺镇人。</p> <p>宋希濂简介。</p> <p>原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也是杏子铺镇光景村人。</p> <p>参观听讲解一个多小时,感到上了一堂现实版的党课,大家余兴正浓。中餐后,又趋车前往双峰县一个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访问。</p> <p>老同志们参观后还在津津乐道。</p> <p>&lt;二&gt;</p> <p>“朱氏宗祠“,是县内保存比较完整的几个历史文物单位之一。</p> <p>由双峰县人民政府,于二OO五年立为“不可移动文物"</p> <p>朱氏宗祠外观照。朱氏宗祠,始建于咸丰七年(1858年),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100余平米。为朱氏家族祭祖聚会的场所。</p> <p>这是我县保存最完整的宗祠之一。据介绍,由于当地朱姓人员较多,文革时期宗祠基本没受冲击,因而保存完好。</p> <p>湘乡朱氏续谱之际,国民党名将白崇禧所赠题匾。</p> <p>国民党要员张治中所赠题匾。</p> <p>国民党要员程潜所赠题匾。</p> <p>宗祠里还有一个不大的朱尧阶纪念馆。馆名由熊清泉书写,对联是曾国藩所赠。</p> <p>朱尧阶,晚清大儒,与曾国藩友好,常给济助,直至曾国藩官至侍讲,仍“岁给不辍”。曾国藩兄弟官至侯伯后,湘中人士不少“攀鳞附翼,尽登要路”,而朱尧阶则屡以亲老为辞,谢绝曾氏辟请,仍“蕺影林泉,课徒娱亲,怡然自得”。</p><p>朱尧阶一生博览群书,除精研经史外,于天文地理,医术星相之学,也无不通晓。他亦工诗,尤善骈文、联语。双峰书院,前仰双峰屏立,旁临二水(湄水、四安河)汇流,面山带水,环境幽静,他曾为之撰联:“两派交流,好向此间寻活水;双峰对峙,更从何处仰高山”,吐词雅典,词意双关。此联牌曾长期悬于书院主厅前两边主柱,人们至今记忆犹新。</p> <p>〈二〉桃李芬芳</p> <p>〈三〉与曾国藩及其兄弟相交三十五年。</p> <p>〈四〉协办公务。</p> <p>看过朱氏宗祠,觉得不虚此行,保护文物是续写历史,启迪后人,传承中华文化的文明之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