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积木立起来——黛溪街道中心幼儿园大三班王睿

黛溪中心园王睿

<p>  区域时间一到,我们班的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来到自己喜欢的区域玩耍,有的选择了阅读区,有的选择了美工区,有的选择的建构区……</p><p> “老师你能帮帮我吗?”一个怯怯的声音在我背后响起,我回头一看是霍晓雨小朋友,她是一个很文静的小姑娘,平时也不爱表现自己。“怎么了?”我俯下身问她,她说:“我想把这两块木板对着立起来,但是我弄不好。””我没弄过,我也不知道怎么弄,不过我们俩可以一起想办法。”“好吧。”</p><p> 晓雨就开始了各种尝试,顶头对起来在下面放一根木块,顶起来,一松手倒了。</p><p><br></p><p><br></p> <p>  顶头对起来一手扶着,另一只手在两块木板的外侧加木板,松手倒了。</p> <p>  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分别在木板的内侧加木板,松手还是倒了。</p> <p>  一次次的尝试还是不成功,晓雨有些受挫,眼看对此失去了再次尝试的兴趣。“晓雨,我觉得可能是挡它的木板不够重,所以挡不住它。”我说。“哦,老师我知道怎么做了,我再试试。”晓雨欢快地说。</p><p> 她“清理”了战场在木板的内侧放了很多木板松手,她发现木板往外滑下去了。</p> <p>  她再次做了调整,在木板的外侧也加了木板,松手终于立住了。“老师,成功了。”她非常兴奋的说。</p> <p>  “你可真棒。”她试着用相同的办法,将另一侧的木板也立住了。</p> <p>  两块木板好像隔得有点远。她自己在做着调整。“成功了。”晓雨最后非常兴奋地喊。</p> <p>  行为分析:晓雨在区域活动时,自己的操作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而作为老师我要引导晓雨自己思考,探索,激发她的想象力,当她一次次的失败后,对自己失去信心想放弃的时候,我需要介入,引导她。</p><p> 反思:在活动中,当幼儿遇到问题向教师求助时,教师要仔细进行分析是否帮助,如何帮助。让幼儿自己再想想,尝试找出解决方法,帮助幼儿挑战自己;绝大多数老师看到幼儿出现问题时,就会立马直接介入幼儿,从而限制了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相信他们可以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可以在旁边再看一看,等一等,只在孩子真的需要我们的帮忙时再指导,这样,比我们直接指导更利于幼儿的发展。</p>

木板

晓雨

幼儿

松手

老师

自己

尝试

帮助

教师

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