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岁月•东红》——万泉河畔的青春故事</p><p>万泉河,日夜流淌着的河水,记载着我们难忘的知青故事。</p> <p>《岁月•东红》成功出版一年有余,本书的作者们不时涌动着回访海南的激情。经过多次研究酝酿讨论,终于制定了返琼方案……11月15日晚,一群公公婆婆、爷爷奶奶克服种种困难,暂时放下凑孙重担,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放飞了!</p><p>海南,东红,万泉河,我们来了!我们回来了!</p> <p><br></p><p>一、海口市琼山区三江</p><p>2020年11月16日,我们“返琼之旅”的行程正式启动:三江!</p><p>早起,急切地赶往三江。当年我们有几位知青作者曾在这里参加围海造田会战。</p><p>如今的三江?翻天覆地在眼前!</p> <p>《岁月•东红》编委、作者巫颂平和作者陈美芳(右下图)1976年春节年初三被派往三江参加围海造田会战。作者中李明和李燕嫦等当年也参加过围海造田。今天重返三江,目睹眼前的三江,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当年围垦的滩涂如今已绿树成荫,瓜果飘香。名曰:海口市三江农场。</p><p>知青们争相在三江农场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海口知青陈中甫专程来到三江农场迎接我们。图为陈中甫和尹汉炎,他们曾一起上尖峰岭伐木。</p> <p><br></p><p>二、文昌航天城</p><p>行程很紧,匆匆赶往下一站:文昌航天城。</p> <p>遗憾了!因为近期航天城有发射任务不开放参观。在航天城大门口来个打卡大合影。</p> <p><br></p><p>三、文昌抱罗镇辉盛红色文化园</p><p>离航天城不远的抱罗镇,原东红农场老场长陈光发退休后,在自己的抱罗镇老家创建了红色教育基地——辉盛红色文化园。</p> <p>老场长陈光发盛情邀请我们前往他的老家——文昌抱罗镇辉盛红色文化园参观作客。</p><p>1987年广州知青曾应枫与陈老场长在东红农场相聚。33年后的今天,本书的主编曾应枫与老场长在文化园重逢。</p><p>左图为33年前与陈老场长的合影;</p><p>右图:当今的合影。</p><p>岁月是把杀猪刀,却砍不断老工人与知青的真挚情谊。</p> <p>左上图:原东红农场一队(六林区)前任文书郑凯平(广州知青)、继任文书莫负初(海口知青)与老场长合影。</p><p>右下图:原红岭队广州知青巫颂平、江门知青陈美芳与陈光发老场长合影。</p><p>他们三人当年都参加了三江围造田大会战。陈光发老场长是当年三江围海造田琼海县的副总指挥,广州知青巫颂平是东红指挥部政治干事,江门知青陈美芳是东宁青年突击队长。</p> <p>老场长见到当年的广州知青陈贤芳、江门知青陈美芳格外亲。</p><p>当年老场长与陈贤芳在生产处曾同事五年。同时,陈贤芳与陈美芳也曾在邱兰英工组一起劳动割胶五年。陈贤芳现居住在上海,特意从上海赶到海南。</p> <p>老场长陈光发八十八岁了,身体倍儿棒,说话声如洪钟,思维敏捷,滔滔不绝。</p> <p>老场长与知青们畅谈。</p> <p>老场长与知青们畅谈的视频之一。</p> <p>作者们在书上签名后向老场长陈光发赠书。</p> <p>我们东红知青写的书在文化园里展示。</p> <p>红色文化园。处处展现红色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p> <p>老场长准备了丰盛的海南文昌的特色美食招待我们,我们好有口福:正宗文昌鸡,海南钵,文昌笠,抱罗粉,椰子鸡汤……等等。</p> <p><br></p><p>四、琼海市博鳌</p><p>下午,依依不舍告别老场长,继续前行博鳌。博鳌名声在外,打卡是必须滴,合影少不了!</p> <p><br></p><p>五、琼海市沙美村</p><p>博鳌附近有个美丽乡村——沙美村,我们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这里视察。我们紧跟习主席,来也!</p><p><br></p> <p>沙美村,万泉河边美景多,驻足小憩好惬意。</p> <p><br></p><p>六、琼海市北仍村</p><p>十七日上午,急匆匆的脚步来到北仍村。那年博鳌会议期间,彭丽媛曾带领各国首脑夫人们来到这里参观。这里早些年就是美丽乡村的示范村。</p> <p>不砍树,不征田,不拆房,北仍村是城镇化的榜样之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红色娘子军纪念园</p><p class="ql-block">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在北仍村附近。红色娘子军,我们这代人都很熟知她们的故事,她们的革命精神和斗志,我们充满敬意!</p> <p>我们也有党代表:常青指路,奋勇前进!</p> <p><br></p><p>八、万泉河畔</p><p>万泉河,流淌不息的万泉河,我们的青春汗水留在这里,我们的知青故事发生在万泉河畔。今天,依旧还是这条万泉河,年已古稀的老知青们仍然充满着青春活力。</p> <p>《岁月•东红》——万泉河畔的青春故事的主编巫颂平、曾应枫矗立河边思绪万千浮想联翩——为了我们的青春,为了这段空前绝后的历史,应该真实地说出我们的知青故事。这是我们出版本书的初衷。</p> <p>作者巫颂平夫妇(上图)、莫负初陈美芳夫妇(左图),曾志恒夫妇(右图),万泉河记载着他们的爱情故事,在这里,他们收获了幸福,享受着美好人生。</p> <p><br></p><p>九、东红农场</p><p>时间太紧迫了,十七日的上午,走马观花游览了北仍村、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急急赶往东红农场——我们当年下乡的农场。我们出版的书——《岁月•东红》,就源自于“东红农场”。</p><p>上图:原海南国营东红农场的旧牌楼。</p><p>海南农垦经过多次改革,如今世上再无“海南国营东红农场”。很不解,很心痛,很无奈。</p><p>下图:东红的新办公楼。</p> <p>我们回到了东红!还是习惯并愿意这么称呼东红农场。亲切!</p><p>得知我们一行回访东红,办公楼挂起了红色横幅——欢迎知青回娘家。</p> <p class="ql-block">“回娘家”——着实让我们激动,泪眼婆娑。</p> <p>激动之情,摄影机、手机拍不够。</p> <p>海南农垦经过历次改革,原东红农场与原东升农场合并为——海南农垦红昇农场有限公司;原东红农场作为一个作业区,即东红基地管理中心,下辖51个生产队;去社会化,将原东红农场人员归属“东红居”,为大路镇下辖的行政管理机构,设党委书记,主任。</p> <p>我们的回访,农场相关部门相当重视。红昇农场公司领导、东红基地管理中心领导、东红居委会负责人,中昇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及部分群众与我们开座谈会,向我们介绍了东红基地的前景和正在开发的项目。</p> <p>上图:东红基地管理中心负责人、中昇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分别向我们介绍了目前东红的改革方案及方向。e</p><p>根据琼海台风多的特殊情况,原计划打造千亩示范胶园的方案,在实施检验中并不理想,现改种抗风能力强,寿命长,易管理,经济效益高的山茶油树。并引进泰国香水菠萝等优质水果搞多种经营。</p><p>2018年,与投资方合作成立中昇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东红地理环境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开发建设现代观光农业项目:</p><p>建立万泉花果风情小镇;</p><p>建立万泉花果共享农庄;</p><p>建立万泉花果世界名优水果花卉种植;</p><p>建立万泉花果农产品交易中心。</p><p>利用基地平台,辐射全岛,以水果贸易带动旅游。</p><p>改造原场部招待所,现已动工。</p><p>下图:本书主编巫颂平、曾应枫分别讲话。对东红的前景给予厚望,表达了知青们对第二个故乡的衷心祝愿,并对知青在农场建设的贡献做了客观回顾。</p><p>场方对知青们“回娘家”表示热烈欢迎,充分肯定了知青对农场建设的贡献。在建的东红知青博物馆明年即将完工落成。</p><p><br></p> <p>万泉花果园,这里将引进世界各地先进的花卉蔬果名优品种。</p><p>我们在这里留影是自豪的,来年我们一定会再来参观度假!</p> <p>与外地赶来与我们会面的老东红人(垦二代)合影。</p> <p>郑凯平巧遇当年东红带队去新组建的十三团的干部辜振明。他居然能认出当年到十三团金鸡岭广州知青,而今已是头发花白的郑凯平。</p> <p>当年的学习毛著标兵:原东红东场东光队邱兰英工组重聚。模范人物邱兰英八十多岁了,仍然精神奕奕。</p><p>图为江门知青陈美芳,广州知青陈贤芳与邱兰英。陈贤芳在场部生产处担任统计员,同时也是邱兰英工组的成员。</p> <p>老工人和知青的感情在劳动中凝结。</p><p>合影</p><p>左上图:陈美芳,陈贤芳与邱兰英工组成员之一邹文莲、卢业灿夫妇。</p><p>右上图:尹汉炎与伐木队的老工人。</p><p>左下图:陈贤芳与东红居工作人员刘芬强(东红垦二代)。</p><p>右下图:海口知青曾志恒与垦二代刘芬强,</p> <p>知青们与六林区老队长陈定山夫妇合影。</p><p>右上图:尹汉炎与陈定山夫妇。</p><p>左下图:郑凯平与陈定山夫妇。广州知青郑凯平是六林区第一任文书。</p><p>右下图:曾应枫与陈定山夫妇。</p> <p>东红农场原副场长吉开全的儿子吉平,专程组织了高场长的女儿高杨、韩场长的女儿韩小琴、原东红农场劳资科长邱岳峰的女儿邱里萍、原东红农场生产科安仕贤与东红农场医院的护士长杨佑臣的儿子安建等老东红的垦二代们,专程从海口回到东红农场欢迎我们的到来。</p><p>左上图:两个芳的中间是原东红农场高副场长女儿高杨。</p><p>右上图:两个芳的中间是原东红农场工会主席陈泽轩女儿陈文。</p><p>左下图:陈贤芳与原东红农场韩副场长女儿韩小琴。后面穿红衣女是原东红农场劳资科副科长邱岳峰的女儿邱里萍。</p><p>右下图:陈贤芳与原东红生产处老技术员安仕贤儿子安建。</p> <p>原东红农场高副场长的女儿高杨(左三),韩副场长的女儿韩小琴(左二)。当年她们与广州知青曾应枫成了好朋友,今天专程从海口赶来见曾应枫。</p> <p>曾应枫、陈贤芳探望已故方孝勋老科长的爱人曾老师、儿子、儿媳。</p> <p>原东红农场场部旧貌。</p><p>左上图:旧饭堂。刚下到农场,我们曾在这里参加开大会,听动员报告。</p><p>右上图:身后是陈美芳、陈贤芳当年居住过的宿舍,难得还保留着。</p><p>左下图、右下图:场部知青路。</p><p><br></p> <p>万泉花果园规划图。这里将是一个观光旅游胜地,前景美好可期。</p> <p>万泉花果园四项规划图。</p> <p>旧场部招待所一带正在启动改建,这里是项目展示厅。</p> <p>规划全景模型。</p> <p>关注“知青历史博物馆”,这段历史虽短,将永志不忘。</p> <p>“东红“很有历史感,很有知名度。</p> <p>东红的老场长们的题词。</p> <p><br></p><p>十,苏国昌和他创建的农庄</p><p>行程安排很紧迫,最遗憾就是没有时间回到连队与老工人相聚。</p><p>当天下午,又匆匆赶到原东升农场,我们要拜访传奇人物——苏国昌。苏国昌是(白衣者)当年农垦的劳动模范,他当过兵入朝作战,人生经历跌宕起伏而自强不息,勤劳肯干,头脑灵活,走到哪里都是绝对的好手。今年已经八十三岁了,声如洪钟身体倍儿棒,还上山劳动砍岜。承包的一百多亩山地,夫妇俩管理得井井有条。</p> <p class="ql-block">上图:八十三岁的苏国昌,骑着摩托在前面引路带我们上他自建的山庄。我们的车随后一路狂赞:老苏还像当年一样勇!</p><p class="ql-block">下图:自建的山庄,整洁舒适,羡煞我们。</p> <p>来张合影不能少。</p> <p>上图:本书编委及作者之一文理与苏国昌夫妇曾经同在一个连队。因为当年的荒唐,为了一个所谓的“政治案件”,将已担任东红农场革委会副主任的苏国昌押回来批斗并“监护”起来,我是值班民兵之一,因着当时的政治气候,自己的年少气盛对“监护”的苏国昌很不礼貌。过后此事一直压抑在我的内心。三十年后回到农场,终于寻找到已调到东升农场任副场长的苏国昌,当面做了道歉,释然了多年的愧疚,从此结下不解情缘,每次来到海南必去探望苏国昌夫妇。</p><p>下图:苏国昌的爱人王朝菊,她与本书作者陈贤芳、陈美芳曾经同在一个模范割胶工组——邱兰英工组,分别几十年第一次相见格外亲热。</p> <p>上图:与苏国昌一家。看着老苏那两个已是爷爷辈的儿子,脑海里总浮现他们小时候大眼睛虎头虎脑的可爱样子。在树德队的时候,俩儿子还没读书,小弟弟三岁,小哥哥也就五岁左右,苏国昌当时已调往场部,王朝菊一人带着加儿子真是蛮辛苦的。看着他们一家,藏在脑海里的画面迸出来了:妈妈王朝菊收工后到井里挑水,一手扶着桶,一手牵着小儿子,大儿子乖乖地跟在后头。</p><p>下图:王朝菊有七十多八十了,还是笑容可掬的样子一点没变,见了人总是笑眯眯的(就是照片里那样),人缘非常好。</p> <p>向苏国昌送上我们作者签名的《岁月•东红》。</p><p>今天山庄好热闹。</p> <p>两个芳与王朝菊分别了几十年后相见,贴心的话儿说不完。</p> <p>恰逢今天(十一月十七日)是苏国昌的爱人王朝菊生日,大家举杯共祝王朝菊大姐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p> <p><br></p><p>十一、远眺黎母山</p><p>过去,海南岛只有三条国防公路:东线,中线、西线,交通很不发达。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新建成了一条从万宁至洋浦的万洋高速公路,横穿海南岛中部,连接东~中~西线。我们前往尖峰岭便捷了,不用跑回海口再走西线。</p><p><br></p> <p>远处是海南岛黎族的发源地黎母山。虽然我们没有去过,但是在我们心中她是神圣的。万洋高速公路上,居然能看到黎母山,虽然遥远,天公也不作美,群山被云雾缭绕,却禁不住我们驻足远眺。</p> <p><br></p><p>十二、飞车游览海花岛</p><p>海花岛,广告效应名声在外。从万洋高速公路下来就到了位于洋浦的海花岛。因为现在还没有开放,幸亏陪同我们一起的胡玲夫妇为我们找了关系,通融让我们进去参观一下。因为要赶路,我们坐在车上游览了海花岛的其中一两个岛。</p> <p><br></p><p>十三、儋州东坡书院</p><p>海花岛附近的儋州,有个历史久远的“东坡书院”,顺道也进去参观一下。</p> <p>下图:钦帅泉,历经久远,泉水终年不干涸。</p> <p><br></p><p>十四、乐东尖峰岭</p><p>山路九十八弯,我们上到了尖峰岭。云雾弥漫,笼罩着远处的尖峰岭山峰。</p> <p>尖峰岭是当年海南乐东林业局的一个林场。本书编委、作者尹汉炎,在知青的岁月里曾上尖峰岭伐木,工作环境非常艰苦,劳动强度非常繁重,流过大汗受过伤,对尖峰岭有异样的情感。看他,激情澎湃仿佛回到当年……</p> <p>尖峰岭天池,惊鸿一瞥,美得心尖颤抖。</p> <p>远处的山尖尖就是尖峰岭的顶峰。</p> <p>好美,太美了!美如仙境!恕我词穷,不知如何形容。</p> <p>尖峰岭的雨林谷,我们对茅草房的感情是别样的。</p> <p><br></p><p>十五、临高县临高角</p><p>尖峰岭下来,直奔临高角。</p><p>1950年4月解放军解放海南岛的登陆点之一。现在建成l了纪念园——红色教育基地。</p> <p>恰巧有一群临高渔女在海边赶海上来,她们淳朴可爱,看到我们打横幅照相,二话不说抢过横幅要和我们合影。</p><p>即时,我们现场联欢会开始了。真开心!</p> <p>与临高渔女联欢的照片、视频</p> <p><br></p><p>十六、当晚入住临高角民宿——赶海民宿。</p> <p>挺不错的民宿,居然还有电梯。</p> <p>全程陪同我们返琼之旅的胡玲,为我们安排住宿的临高赶海民宿棒棒哒。胡玲的朋友背地里还为我们安排了丰盛的海鲜大餐。非常感谢胡玲和她的不知名的朋友!</p> <p>临高角赶海民宿海鲜大餐(视频)。</p> <p>民宿村子里搭了戏台唱大戏。原来村子里有学生考上了大学在庆贺。</p><p>记得当年有琼剧“沙家浜”在大路公社演出,我们步行好几公里去看,虽然看不懂,重在有戏看,热闹。</p> <p>晨起赶海迎日出。</p> <p><br></p><p>十七、澄迈福山咖啡小镇</p><p>临高返回海口的路上,匆忙进入“侯臣咖啡”。</p> <p>悠闲叹咖啡好享受</p> <p>我们帮衬了不少侯臣咖啡。</p> <p><br></p><p>十八、海口市施茶村,</p><p>利用火山石种植石斛脱贫致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习近平总书记曾来过这里视察。</p> <p>火山石种出来的石斛。</p> <p><br></p><p>十九、与海口知青相聚</p><p>邀约了海口的知青中午相聚,我们紧赶慢赶地来到预订的龙泉花园酒店。</p><p>有不少知青已经来了。来个大合照是必须的。</p> <p>《岁月•东红》的作者之一海口知青梁俊(左五)来了。</p> <p>郑凯平与海口知青潘文英、王若鹏。当年他们同赴新建的十三团金鸡岭。</p> <p>知青们相见分外亲。</p><p>上图:曾应枫与海口知青梁俊、陈邦桢。</p><p>下图:去东红农场的原海南农垦局子弟合影。左起: 陈映南、陈美芳、胡玲、胡滨、林道圣、王若鹏、莫负初、梁明泽、冯健。</p> <p>上图:莫负初陈美芳夫妇、陈美芳与原师部报道组吴地林夫妇。</p><p>下图:文理、曾志恒与原东红树德队(十六队)的海口知青:梁明泽,冯健、高峰。</p> <p>原东红农场红花队海口知青胡玲、谭敦辉(原一师师部报道组)夫妇。非常感谢,一路上胡玲夫妇全程陪同,给予我们大力支持!</p> <p>右图一:巫颂平夫妇、曾志恒、曾应枫与海口知青郑振孔、林燕如夫妇。</p><p>左图一:曾志恒夫妇与海口林骁、陈映南夫妇。</p><p>右中图:曾应枫陈贤芳与郑振孔、林燕如夫妇。</p><p>左中图:与下到东红的海口知青——原海南农垦局子弟。</p><p>左下图:原一师师部报道组谭敦辉与东红丰收队许光森。</p><p>图六:陈贤芳与本书作者之一海口知青梁俊。</p> <p>图一:老安山队海口知青莫负初、王若鹏,广州知青郑凯平、黄爱东。</p><p>左下图:广州知青尹汉炎与海口知青陈邦桢,他们1968年分配到山口岭队。</p><p>右下图:左起:陈美芳、巫颂平、陈强(垦二代)、曾应枫合影。</p><p>陈强是东红的垦二代,这次我们的返琼之旅,他在后面默默做了许多事情,原想带我们参观他在东安队建立的知青之家,因为时间来不及未能成行,这个遗憾我们留待下次圆满。谢谢陈强!</p> <p>原东红农场兴龙沟最早一批到队知青(1969年4月24日)与最后一批到队知青(1977年7月8日)相见合影。</p> <p><br></p><p>二十、海南农垦博物馆</p><p>曾经前来参观却碰上闭馆不得而入。今天,博物馆王智馆长早早前来迎候。</p> <p>馆长王智介绍,今年新增了不少内容,抹不去的知青情结,仔细看看是肯定的。</p> <p>身后屏幕是三叶橡胶树的叶子。</p> <p>本书主编巫颂平、曾应枫向海南农垦博物馆赠书。</p> <p>与电视剧《天涯热土》顾问林旭飞座谈。</p> <p>博物馆里,看到了东红农场第一任老场长、老红军罗绮……</p> <p>东红农场原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建制:一师六团。</p> <p>巴西三叶橡胶的种子模型(放大了N倍),它记录了当年“一粒胶子,一两黄金”的橡胶事业发展的艰难历程。</p> <p>馆里有伐木工人模型。咿?作者尹汉炎也在里面。看!他在山上扛木头,像模像样。</p> <p>茅草房,叫我们如何忘掉你?</p> <p><br></p><p>二十一、海南大学</p><p>海南大学图书馆收藏了《岁月•东红》,有关知青文化和教授们座谈一下。</p> <p>海南大学图书馆馆长向主编巫颂平、曾应枫颁发收藏证书。</p> <p>《岁月•东红》作者和海南大学的教授们座谈。</p> <p>原东红农场机运科刘龙寿的女儿刘丽梅,事业有成音乐艺术造诣高。对我们这次回访提供了帮助。她陪同我们一起访问了海南大学。</p> <p>视频:久久不见久久见。</p> <p>视频:久久相见才有味</p> <p><br></p><p>二十二、与湛江知青聚会</p><p>21号从海口乘火车过了琼州海峡就是湛江,火车乘船过海,实在太慢,过海大桥抑或过海隧道快快建起来。晚上,湛江知青早早守候在湛江霞山中豪酒店迎接我们。火车晚点,不好意思让农友们久等了。</p> <p class="ql-block">见到了《岁月•东红》的作者莫林光(前排右二),刘广汉(后排右四)。</p> <p class="ql-block">上图:湛江知青刘丽芬代表湛江知青致辞欢迎广州知青的到来。</p><p class="ql-block">下图:广州知青《岁月•东红》主编巫頌平代表作者们讲话,向湛江知青致谢。</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知青相见总有说不完的话。</p><p class="ql-block">左上图:刘丽芬、任广兰、黄爱东。</p><p class="ql-block">右上图:巫颂平与东红树德队的湛江知青。</p><p class="ql-block">左中图:湛江知青钟宇釗、林红与广州知青巫颂平、黄爱东。钟宇釗是湛江知青活动的主要组织者。</p><p class="ql-block">左下图:树德队知青干杯!</p> <p class="ql-block">上图:东红兴龙沟的莫负初陈美芳夫妇与杨国建李燕青夫妇。</p><p class="ql-block">下图:尹汉炎与刘丽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三、访问湛江知青文化研究会</p><p class="ql-block">到访湛江知青文化研究会座谈并举行座谈。湛江知青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钟真池讲述成立知青文化研究会的初衷和过程。大家都是知青,共同的经历和相通的语言让我们越说越近。</p> <p>参观粤西知青文化园。</p> <p>“知青亭”下话知青。</p> <p>知青群雕前忆当年。</p> <p>轻轻地,我们坐在“一师六团吕红英”(东红农场六林区湛江知青)捐赠的石凳上。</p><p>爱你,赞你,吕红英!</p><p>上图:广州知青郑凯平与捐赠石凳的吕红英曾经同在东红六林区。</p><p>下图:广州知青尹汉炎,湛江知青文理。</p> <p>哈,湛江知青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小莹,原来我们是发小!</p> <p>本书主编曾应枫因为在湛江有讲座的讲课任务,未能参加湛江知青文化研究会座谈。</p> <p><br></p><p>二十四、游览十里军港</p><p>既然来到湛江,十里军港必须游览,看看我们今天强大起来的海军军舰。在渔人码头乘坐“红嘴鸥”游览广州湾十里军港。</p> <p>海上观看湛江海湾大桥雄姿。</p><p><br></p> <p>湛江海鲜美食,好大的螃蟹!</p> <p>湛江太美了,遗憾我们行程短,未能多安排时间游览,有机会一定组团专程到湛江旅游观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岁月•东红——万泉河畔的青春故事》的出版,是我们对知青下乡五十周年的纪念。返琼之旅圆了我们对海南热土的念想。</p><p class="ql-block">回访之旅圆满结束了,我们的人生之旅继续着。祝愿知青们安然在路上……</p><p class="ql-block">东红,爱你!东红,再见!</p><p class="ql-block">我们还要来,待到花卉飘香,瓜果丰收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致谢:</p><p class="ql-block">海南回访之旅,受到各位知青朋友的关注和帮助。</p><p class="ql-block">感谢在回访之旅中,受到陈光发老场长,苏国昌副场长,东红基地万泉花果园中昇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原东红红岭片区老领导陈善云的儿子陈波的盛情款待!</p><p class="ql-block">感谢在回访之旅中,胡玲、谭敦辉夫妇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帮助!</p><p class="ql-block">感谢在回访之旅中,刘芬强、刘丽梅、陈波、陈强等垦二代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帮助!</p><p class="ql-block">感谢湛江知青文化研究会的热情接待!</p><p class="ql-block">感谢各位作者、知青朋友为本篇提供照片和视频。</p><p class="ql-block">感谢,感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