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游(3)东关街和汪氏小苑

吴定远

从个园南门出来就是东关街。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2010年入选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历史上的东关街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粮食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东关街还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另外,这里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逸圃、汪氏小苑、个园、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等。<div>  唐代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描述的就是东关街。<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从个园南门出来后,沿着东关街信步向东一直走到运河边,大约八百多米的行程。街两边全是商铺,我也不买东西,只是欣赏这些古朴的街市,想象着古人在街上穿梭的景象。<div>  东关街上还保留了不少名人故居,比如照片上左面的宅门里是金融世家胡仲涵的故居。</div> <div>  看扬州古建筑青砖黛瓦的风格与江南古建有所不同,更像北方民居,但大量运用的封火墙又跟北方民居不同,说明扬州地处南北文化的交汇点,显现出文化的多样性。</div> 今日东关街当然非旧时原貌,不过有关部门在修复古街时运用了旧砖、窗格、石雕、木雕、石鼓、马条石等古建材料,修旧如旧,使古街较好地保持了明清时代旧风貌。 东关街历史风貌区除了东关街本身还包括了两边成鱼骨状辐射出去的小巷,以及跟东关街平行的东圈门一条街。 武当行宫是供奉真武大帝的道教庙宇,原被称为真武庙。明宣德三年在原址上重建,嘉靖时重修,有人在此立“武当行宫”石碣祈福。“武当行宫”被认为是真武大帝出巡时驻跸的宫殿。 庙里中轴线建筑依次为山门、真武殿和大殿,面阔均为三间,另于东侧建有部分廊房,院内存有古银杏树三株。 马头墙,又称封火墙,这是徽派建筑的典型特色。扬州有不少徽商,建筑掺杂了徽派特色并不奇怪。<div>  扬州漆器是中国特色传统工艺品种之一,起源于战国,兴旺于汉唐,鼎盛于明清。其工艺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驰名中外。</div> 雅官人巷是东关街上的一条小巷,原称“哑官人巷”,同治年间改“哑”为“雅”。 图左带卷帘门的房子墙上有块铭牌,说明这里是原“四美酱园”作坊旧址。“四美酱园”和“三和酱菜”是两家著名的扬州酱菜作坊,名闻天下。清代时,扬州酱菜被列为宫廷御膳小菜,曾获国际博览会奖章、西湖博览会金奖。解放前,扬州酱坊就有100多家,多为前店后作,家家有高招,其中尤以三和、四美为最。“三和”创办于1927年,,品牌名取意于“松竹梅”岁寒三友,又应“天时、地利、人和”吉祥之意,又指酱菜色、香、味皆美。“四美”创立于1817年,“四美”取自《滕王阁序》中的“四美俱,两难并”,用作酱菜鲜甜脆嫩之意。1998年两家合并成“三和四美酱菜有限公司”,现在当然不在这里生产了,公司在别处拥有高大宽敞的厂房,具有年产8000吨酱菜、15000吨酱油、500吨腐乳和500吨花色酱的生产能力。生产的酱菜具有鲜、甜、脆、嫩四大特色,生产的酱油、花色酱、腐乳、醋等系列调味品均口味纯正,享誉海内外。 同福客栈,佟掌柜和白展堂还在吗? 前面有个巷口,是二郎庙南巷的巷口。小巷真的很小,最窄处仅1米。 街边有一幅东关街手绘地图。东关街全长1121米,西接国庆路,东至东关城楼。刚才离开个园后是直接转向东行的,所以个园以西的街面没去, 这家老四美东关酱园主要卖“三和四美”公司的产品,东关街上卖“三和四美”酱菜的不止这一家,其实全国各地超市都有卖的。<div> 以前看到这个牌子老想到“五讲四美”。</div> 东关街97号许氏住宅是扬州市历史保护建筑,东关街上老宅很多,盐商和名人的都有,但开放参观的不多,有一些是租给餐饮公司开饭店的,那样做的好处就是有人管修缮保护了。有些没人承租的开放价值不高的就只好先保护着,等有人肯花钱修缮时再说。 宝芝斋,一家卖糕点的,这类食品店各地旅游商品街都有,有些是当地特产,有些就是大路货了。。 冬荣园,曾经是盐商住宅,过去曾经叫过陆公馆,园主人陆静溪,祖籍安徽,后迁徙至宝应,继而移居扬州。<div> 鲜为人知的是,陆静溪的夫人系李鸿章侄女,即李鸿章四弟李蕴章之女。陆静溪多年在此居住,生下女儿陆英,陆英后来嫁到合肥名门张家,生下了四姐妹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及张充和,其中张兆和嫁给了她的老师沈从文。<div>  我是1994年去的,去时还没有开放。</div></div> 冬荣园对面的“彩云之南”服饰店,其西山墙外是空地,为了加强对墙体的支撑,用砖砌了三道三角形斜撑,倒也独特。 再往前走,就走到街东头东关城门了。<div> 历史上扬州城曾经有过十二座城门,明代童谣:“扬州城,十二门,四水关,六吊桥……”,现在十二门大多只剩下些遗迹或者只有地名了。宋高宗赵构南渡后以扬州作为“行在”,重修扬州城墙,以都城形制,用大砖修砌,东西长2.2公里,南北长3公里,史称“宋大城”。其时设四城门,东为“康海”,西为“通泗”,南为“安江”,北为“迎恩”。当时的扬州城处于抗金前线,城池不能不修得坚固些,东门西门还建有瓮城。</div><div> 2000年以来东门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从遗址尺寸推算,城墙顶宽9米,高13米。2009年,按照宋代营造法则,重建城墙和重檐歇山顶东门城楼,再现扬州“壮丽压长淮,形神绝东南”的雄姿。城门下是历代城门遗址。<br><div>  </div></div> 城楼外是东门遗址公园。从城外看城楼,高大巍峨。 城门外对面有座牌楼,上有“东关古渡”四个大字,牌楼后就是大运河,古渡口就在运河边。 古扬州城有众多渡口,东关渡口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东关街出城门就是渡口,由此可见东关街何以会这般繁荣了。 大运河造就了扬州的繁华,扬州又因大运河被弃置而衰落下去。河和城竟然有这样的关系,不由人不感慨。 东关街两侧聚集着不少盐商的宅第,汪氏小苑就是这样一座宅院。汪氏小苑座落在东圈门历史街区,地官第街14号。与个园等盐商鼎盛时期建设的宅院不同的是,汪氏小苑主人汪竹铭所处的时代已经是盐商没落时期,清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战乱局势令人不安,朝不保夕的危机感如影相随。在这种形势下,汪家这座小苑必定不敢造得太过张扬。小苑里甚至设计了许多机关,天花板上有暗阁、镜子后面是暗门、地板下有藏宝洞、花园里有可容纳20人的地下室,还有通往外面的暗道等等,防范之心可见。<div><br></div> <div> 汪氏小苑的大门毫不张扬,高墙围垣,不设窗牅,为的是防火防盗;门楼不饰雕琢,墙面不加粉饰。小苑看似质朴无华,其实是藏富不露。 </div><div> 汪家曾经在江浙各地购置田产数千亩,在上海开发三条弄堂三十几套房子,还经营金融、皮货等生意,财力不可小觑。</div><div> 门两旁一对汉白玉“门当”与安徽黟县宏村“承志堂”古居民东侧门厅形制做法一样,上刻马、仙鹤、亭、云等装饰。大家知道宏村是汪氏族居地,汪竹铭也是安徽人,两者之间或有渊源。</div><div> 有“门当”当然还有“户对”,"户对"是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旧时“门当”和“户对”的对数由主人的社会地位(官职等)决定,所以古人论婚嫁时媒婆会去数双方的门当和户对,如果差不多就容易成,否则就比较难办。</div> 汪竹铭(1860-1928)祖籍安徽旌德,其父为避太平军之乱举家逃难到扬州。汪竹铭与其长子汪泰阶(字伯平)、次子汪泰麟(字仲石)在扬州左卫街开设“乙和祥”盐号,生意兴旺,财力逐渐雄厚。汪竹铭一家原先住在弥陀巷,人口增多后房子不够住,遂买下了地官第街这处旧宅,于1917年修建了这座汪氏小苑。古时商人社会地位不高,“士农工商”排在末位,汪家虽然有钱但还是属于平民阶层,所以门当和户对都只有一对。 过门厅后是一个小庭院,有二门通主厅。二门的门当户对比大门的要精致一些。 过二门就来到主厅“树德堂”前的天井。<div> 汪氏住宅是三纵三进的九宫格布局,树德堂是中路第一进厅堂,相应的,西路第一进是“秋嫮轩”,东路第一进是“春晖室”。中、东、西三路的第二、第三进均为起居室。整个汪氏小苑建筑群布局规整。汪竹铭生有四子二女,六位子女都有自己的房间。汪氏小苑面积虽小,房间可不少,细数下来竟有九十七间之多。正因为房间多,汪氏后人逃难离开扬州后,这里被日伪军政部门占据,设立各种办公室。解放后这里又先后被市公安局和制花厂使用,汪家后人再也没有回到过自家的祖屋。</div><div> 文革时期各处“破四旧”,大批珍贵的古建筑被破坏殆尽,汪氏小苑却没受到太大的损毁,这得归功于制花厂的厂长,这位厂长还是有点保护意识的,是他想了不少保护的点子。</div><div> 汪竹铭是徽商,所建的住宅带有徽派建筑特点,马头墙、四水归堂的天井等等,当然也结合了北方青砖黛瓦的一些特点。在建筑布局方面,汪氏小苑体现了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儒家思想,也符合传统的风水学法则。</div> “树德堂”之匾,“樹”的木字旁被搬到了中间“豆”的上方。古人写匾额时总喜欢故意写一些错字,表达某种意思。树德堂的樹字“木”在上,暗喻汪家子女皆为栋梁之材,一代强过一代。<div> 中堂是一幅清末海上画派画家杨逸的山水画,两边篆书集字联是清末民初扬州书画名家陈含光题的“咫尺但愁雷雨至,苔藓蚀尽波涛痕”。此联之上联出自杜甫诗《渼陂行》,下联出自杜甫的另一首诗《石笋行》。陈含光与吴昌硕、黄宾虹、林散之、齐白石为至交,评论家认为他的书画作品可与张大千媲美。</div> 树德堂西有个小花园,叫“可栖徲”,位于汪氏小苑的西南角。汪氏小苑打破了传统的前宅后园布局,在不大的空间里布置了东南西北四角的小花园,使住宅和花园更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也就使人和自然更和谐融合在一起。 <div><div> 小院里女贞树绿荫如盖,腊梅花幽香浮动,女贞与腊梅的寓意是“冰清玉洁、守身如玉”,表达了主人对女子的要求和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西路正是汪家两小姐的起居室。</div></div> “可栖徲”字面意思是可以在这里停留一番。“徲”字有两个读音,读[chí]时同“迟”,读[tí]时是“长久”的意思。园方注音为[chí],那就是“可以多待一会”的意思,联系到园主汪竹铭谦逊低调的个性,这样解释还是说得通的。 “可栖徲”西面围墙边建有“船厅”,船厅是利用西南围墙边一块狭长的三角形地带因势而建的,形如船。汪家女眷可以在这里绣花、抚琴、对弈、吟诗,还可凭窗欣赏小院景色。汪家女眷都有谁?除了女儿和儿媳,也就是主母韩秋钰了,传汪竹铭、韩秋钰夫妇感情非常好,汪竹铭虽然财力雄厚,却从未纳妾。平时家里男人都在外打拼,女眷们在此流连消磨时光应该是符合常理的。 小院北面月洞门上有额“挹秀”,反面写的就是“可栖徲”。过挹秀门是西路住宅的第一进厅堂“秋嫮轩”。 从秋嫮轩望进去,给人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嫮[hù]是美好的意思。主母韩秋钰名字中有个“秋”字,汪竹铭将西路前厅取名“秋嫮轩”,恐怕是包含着对妻的情意的。汪竹铭小韩秋钰几岁,对爱妻情笃意深,韩秋钰去世后仅一年汪也谢世,显然是悲伤过度之故。 秋嫮轩墙壁上的山水画,不知出于哪位名家之手。 秋嫮轩之后是两位小姐的居室。<div> 汪竹铭有四子二女,四子的下落均有记载,但二女未见相关资料。汪竹铭营造汪氏小苑之时,二女应该早已出嫁,为何这里还给留有小姐房呢?有人说那是因为二女都遇人不淑,所嫁均为纨绔之子,不仅妻妾成群而且还到处沾花惹草。她们从小生长在儒家思想教育深厚的家庭,秉性高雅贞洁,不能忍受,因此都离开婆家回娘家了,不止此说是否为实。</div><div> </div> 房间摆设既古朴又新潮,中间那个立柜上的绿色玻璃是进口的。<div> 在西路小姐居室住过的,除了汪竹铭的两个女儿外,还有第三代的女孩子们。2013年扬州媒体报道“扬州末代盐商汪氏家族第四代长女”汪礼珍去世,享年96岁。实际上从汪竹铭算起,汪礼珍应该算第三代,即汪竹铭四个儿子的下一代,他们大都在汪氏小苑里出生成长。第三代汪家后人都是“礼”字辈的,大都学业有成,成为国家栋梁。汪礼珍在20岁时随家人逃难到上海,1944年26岁时回到扬州,与扬州著名的化妆品品牌“谢馥春”的第五代传人谢崇德完婚,成为“谢馥春”的老板娘,解放后当了一名人民教师。在世时她是汪家最后一位在汪氏小苑里生活过的仍然健在的人,汪氏小苑重新开放前曾在如何布置方面请教过她。</div> 镂空雕花大床,床眉板上彩绘花卉图案。<div> 地板踩出了缝道,该修补一下了。</div> 汪氏小苑是现存保护得最好的盐商住宅,但展示的家具不太可能是原置的,只要能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就行。 <div> 西路住宅和中路住宅是汪竹铭买下旧宅后进行扩建而成的,东路是后来第二次扩建的。西路住宅与中路是有走廊相通的,穿过侧门就到了大公子居室。</div> 大公子汪泰阶居室在树德堂之后第二进。汪泰阶生于1889年,为人憨直,幼年随父见习盐务。父亲去世后,作为长子独立支撑,全面担纲盐号,政蔽、官贪、课增、费滥、产减、销绌、枭狂,使他疲于奔命,心力交瘁,终于在父亲去世仅八年后,于1935年心肌梗塞撒手人寰,年47岁。 中路第三进为三公子汪泰科居室。汪泰科,字叔盈,生于1896年,在南京三山街经营皮货。抗日战争中南京沦陷,所有皮货毁于一旦,一生心血付东流,他受不住这个打击,忧郁成疾,不满50岁便离开了人世。 中路和西路住宅北面有八角门通向后花园,八角门上嵌“静观”二字。水磨砖细花漏窗分隔开前宅和后园。 后花院西北角是“静瑞馆”,这是全家商议大事、接待贵客的地方。 后花园称为“小苑春深”,由这道月洞门和漏花窗组成的墙将花园隔成东西两部分。月洞门西侧这边门额题字“小苑春深”。 月洞门东面题额“迎曦”。 小苑中间种了两棵石榴树,石榴有多子多孙的比喻,加上背后靠墙处还有一棵核桃树和一棵古柏,寓意“百年好合”,即百年(古柏),好(子女-石榴子),合(核桃),这充分体现了徽商的和谐理念和向往美好生活的良好心愿。汪竹铭在树种的挑选上也是颇费了些心思的。<div> 小苑里所有的匾、楹联、题刻和花树等都是汪竹铭亲自精心选定的,即使如他身后才购置的东路住宅也是他生前就拟定好了的,其中有些含意只有他心里明白。</div> 小苑东北角是仆人住房,八角门上有“惜余”额,告诫人们要节约,不要浪费。 仆人房,隔扇窗的雕琢非常精美。 小苑东南与仆人房相对的是厨房,八角门上有“调羹”额。调羹原意是“调和羹汤”,泛指烹调。<div> 小苑中有水井,方便厨房取水。</div> 厨房很宽敞,据说有好几个厨师在这儿工作,桌凳是供厨师和仆人们吃饭时用的,主人家的饭菜是送到各家去的。 灶台是五眼灶,大户人家的配置。 <div> 透过小苑南边的八角门,可以看到东路住宅和中路住宅之间的火巷,从这个方向看过去,左面是东路,右面是中路。</div> 八角门上额题“遗庵”,背面是“藏秘”。据说这片宅第原有过一个废弃的小庵,汪家便在园中过去供观音的地方嵌了“遗庵”两字,并种了一片竹园,表示敬重南海紫竹林的观音菩萨。 东路三进住宅是大公子汪泰阶携同三个弟弟在民国前期翻建的。1933年汪家四兄弟将东邻刘家的宅地买了下来,翻建了东路三进宅子,凑齐了九宫格的格局。<div> 东路第一进是主厅“春晖室”。“春晖”自然是源自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谢前人栽树的意思。</div><div> 其柏木透雕花罩、屏风后花罩讲究装修,雕琢精湛。故称"柏木厅"。厅内楹联、匾额皆为原物,这在国内实属罕见。</div> 中堂嵌六块天然大理石山水屏,如峰峦夹涧,如飞瀑湍流。其上是清代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书白居易《白氏草堂记》中的片段:“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几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橦树,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北据层岩,积石嵌空,奇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邓石如原作六条屏现藏于日本。<div> 中堂两边对联“即肎(同肯)构,亦肎堂,丹雘墍茨,喜见梓材能作室;无相犹,式相好,竹苞松茂,还从雅什咏斯干”为陈含光撰写。上联选自《尚书》,意谓用好的木材和美好的色彩建造厅堂,子孙亦成栋梁之才,下联摘自《诗经》,意思是兄弟之间友好相处,如竹苞团结,如松茂盛。</div><div> 厅里还有一件宝物是西洋吊灯,1918年的产物,为德国工匠手工打造,是长孙汪礼璋从英国带回来的。</div> 春晖室后的第二进、第三进分别是四公子汪泰第(字季高)和二公子汪泰麟的居室。<div> 汪泰第在抗战前任扬州中国银行行长。1942年,在上海被黑道绑架撕票,年45岁。</div><div> 汪泰鳞在抗战中同样逃难至上海,他生性豁达,取得成功,置业了上海“菜市路(今顺昌路)”三条弄堂的房地产。汪泰鳞生于1892年,卒于1966年,是汪家四兄弟中唯一年享古稀的老人,但也是因为阶级成分被监禁被批斗吃苦最多的。</div> 汪氏小苑看上去不事张扬,低调内敛,实际上文化底蕴极深。参观汪氏小苑对我来说是一次偶遇,就是说事前并没有游览计划,因为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只是路过偶然发现的。参观过程中也只是抱着“看看从前有钱人家的老房子”的心态,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注意力放在建筑布局和建筑物本身,对遍布各处的装饰细节视而不见,匆匆转了一圈就出来了,生怕耽误游览其他景点。即使建筑物也漏看了一些,比如小苑北部有五彩玻璃的书斋,和进口西洋瓷砖铺的浴室。<div> 回来后查看了有关资料和其他摄友的作品,才知道自己错过了很多好东西。汪氏小苑外表简朴,规模不大,很容易让人忽视它的价值。实际上,它的欣赏价值都蕴藏在无处不在的细微之处。</div><div> 建筑装饰不仅是为了美化,还有实用性和象征意义的作用。</div><div> 建筑装饰的美化取决于主人的审美取向,决定于主人的阅历、身份和信仰。汪氏小苑的装饰兼具扬州本地和徽州两地的特点。</div><div> 建筑装饰的实用性是指装饰与建筑构件的一致性,例如根据扬州地区潮湿的特点,对通风口和天井下水口的装饰就是实用性的。</div><div> 建筑装饰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比比皆是,大多是利用谐音的,在汪氏小苑中也得到了大量的运用。我从整理的汪氏小苑资料中归纳了一下,有以下一些例子:</div><div> 动物类:鹿(禄)、羊(三阳开泰)、猴(封侯)、蝙蝠(福)、大象(吉祥)、马(马上)、鹤(长寿、祥瑞)、狮子(事事如意)、鱼(余)、松鼠(多子多孙)、麒麟(麒麟送子)、喜鹊(喜上眉梢);</div><div> 植物类:竹(节节高)、松(挺拔)、兰(高洁)、梅(高洁)、莲蓬(多子多孙)、石榴(多子多孙)、葡萄(多子多孙)、莲花(花开富贵)、藤花(花开富贵)、寿桃(长寿)、牡丹(富贵);</div><div> 器物类:暗八仙(长寿)、香炉(长寿)、汉瓶(平安)、如意(如意)、戟(连升三级)。</div><div> 汪氏小苑的装饰从屋顶、瓦当、门楼、封火墙、花墙、漏窗、碎石铺地、踏脚石等室外装饰,一直到室内的门窗、隔断、门罩、梁架、柱子、吊顶以及家具等等,可以说无处不在。</div><div> 砖雕、木雕、石雕“三雕”是徽派建筑的特长,雕刻技法多样,有阴雕、平雕、浅浮雕、深浮雕、单面透雕、双面透雕等。<br></div><div> 花园各处的门洞上方题刻和室内的匾额、楹联也起到了装饰的作用,这些文字装饰使用了楷书、篆书、魏碑、隶书、行草等各种字体,丰富多样,反映出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文化底蕴。一句话,小小一个院子折射出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实在是值得多花点时间看看的。</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