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九六九年初,我五年级。当时文革已经进入了至暗时段。这年的春季开学,我们班来了一位插班生。班主任胡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她叫张忆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与张忆宁一起来的,还有她两个弟弟,大的三年级,小的一年级。当时是由她的妈妈把姐弟三人同时带来学校报到的。她妈妈是南京人,不会普通话,一口南京话很难懂。不过三个孩子普通话都不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们学校是苏鲁两省交界处的乡村小学,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地方。那个年代因为营养不良,同学们个个都是面黄肌瘦。而新来的这位张忆宁同学生活在省城,各方面条件优越。她不仅成绩好,而且长的非常水灵。大大的眼睛,精致的五官,白皙的脸蛋,个子也比全班同学都高一些,穿着更是洋气。从没见过世面的同学们都像看西洋景一样围着她姐弟几个瞧稀罕。他们走到哪里都有人围观,不亚于现在的明星被“粉丝”追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天放学后听到几个老师在一起闲聊说:家长给怎么给她起这个名字呢?是不是早有预感?我当时听的是一头雾水,这是什么意思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后来,听说她们家是“九种人”,全家被从省城遣返回祖籍地来的。好像是她父亲早年读书有成,得以在省城工作并娶妻生子的。这次遭遣返,对于她们家来说,无异于从天堂来到地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年岁尾,小学即将毕业时,升学制度变革:只有根正苗红的孩子才可以由贫下中农批准上中学。她肯定是不符合升学条件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寒假里,我父母调到另一所学校工作,我随父母离开了那所小学,从此再也没有见到张忆宁同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年后,我在集市上看到她的弟弟和她妈妈在叫卖一双深筒的胶靴。妈妈向围观的人群介绍说,这靴子当时二十多元买的,只穿过一次。要不是生活所迫,怎么能舍得卖呀!现在给十元就卖了。要知道那个贫穷的年代,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十元也算巨款了。因此,看的人很多,但没有人买。显然,她们家已经陷入经济窘境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再后来,我知道了南京的简称是宁,明白了当时老师说的意思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再再后来,党中央拨乱反正,当年遣返的“九种人”也落实政策安置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再再再后来,我在南京读高校,想起这个同学,寻思说不定哪天在南京的街头就碰到了呢!可仔细一想,她大概回不到南京了。因为她当年没机会读中学,家里已经困难到需要变卖家产来维系生存,作为子女中的老大,她很大概率会通过嫁人的方式来缓解家庭危机。而嫁人之后,是没有办法回到城里的。退一步说,即使她没在当地嫁人,只有小学文化回到省城也很难找到合适工作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但愿这只是我的主管臆测,希望现实中她全家已经和绝大多数城里人一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祝福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