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与洪江的故事

陈玉元

<p>  长征与洪江的故事</p><p> 作者: 陈玉元</p> <p>  说起长征,众所周知。当年毛委员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气魄和战略眼光,创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粉粹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围剿,红色根据地越来越壮大。但是,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为保存实力,北上抗日,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突破敌人的包围圈,去寻找新的革命根据地。</p> <p>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部队8.6万余人开始突围长征,红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通道转兵,智取遵义城,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天险,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冲破天险腊子口,最后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部队胜利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从而建立起了以延安为中心的新的革命根据地,从那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8年抗战,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建立了新中国。</p> <p>  长征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毛泽东主席总结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毛主席以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写下了气壮山河的不朽诗篇《七律·长征》:</p><p> </p><p> 红军不怕远征难,</p><p> 万水千山只等闲。</p><p> 五岭逶迤腾细浪,</p><p> 乌蒙磅礴走泥丸。</p><p> 金沙水拍云崖暖,</p><p> 大渡桥横铁索寒。</p><p> 更喜岷山千里雪,</p><p> 三军过后尽开颜。</p><p><br></p><p> 我们现在依然记忆犹新。</p> <p>  有人不禁会问:长征与洪江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我要告诉读者一个天大的秘密,即: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既定的新的革命根据地——就是洪江。而且已付诸行动,请看历史事实:</p><p> 1934年8月7日,任弼时、肖克、王震一起按中央指令率领红六军团第十七、第十八两师(6个团)和红军学校共9700余人,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从江西遂川出发,开始西征。红六军团突破了敌人三道封锁线,于8月11日进至桂东县以南的寨前地区。在这里,红六军团领导机关正式成立,萧克任军团长,王震任政治委员。9月上旬,红六军团于灌阳县的文市,击退湘军第十六师和桂军第十九师共8个团的进攻,在界首地区顺利渡过湘江。此时,湘桂两省国民党军主力已进至绥宁、靖县地区,阻止红六军团向洪江方向北进。红六军团随即转兵向南,袭占通道城(今县溪镇,距洪江约300里)。19日,在靖县新厂(距洪江约200里)给尾追之湘军补充第二总队的两个团以歼灭性打击后,又于10月1日袭占贵州的旧州老黄平。10月24日在毗邻湘西北的贵州印江与贺龙的红三军会师。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红六军团经过78天艰苦转战,行程5000余里,打破了湘、粤、桂、黔四省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地完成了转移任务,并为中央红军长征起到了侦察、探路的先遣队作用。 </p><p> 由此可见,红六军团西征已经行程近两千里来到了只隔洪江百多公里的通道,只因为从通道经洪江向北的关隘要塞已驻满敌军,才绕道贵州转湘西与贺龙的红三军会合。其作为中央红军的先遣探路是成功的。只是中央红军完全按照红六军团相同的路线也到达了通道,准备北上洪江;如此同时贺龙的部队到达了沅陵,也要南下洪江。中央红军要在洪江会师的战略意图被蒋介石察觉,敌人在洪江周围已部署五倍兵力成口袋状而未果,才发生了“通道转兵”西转贵州的长征。</p> <p>  之所以这样说,是有历史依据的。我们先看看洪江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优势所在。据资料记载,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洪江3.76万人中,经商的就达1.3万人。据民国十九年(1930年)统计和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国实业志》记载,当时洪江的货币流通量居湖南省第二位,仅次于省会长沙,成为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这个富得流油的古山城里,筹集红军的活动经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p><p> 就军事角度来看,洪江的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首先,洪江有嵩云山和密云峰两座山峰遥相呼应,居高临下,具有防空优势。其次是巫、沅二水在此汇流,并呈“S”型向东流去,这种神奇的太极图似的地型,对于神速调兵歼灭水上来犯之敌有着天然的优势。再有就是洪江周围都是山峰。当年的洪江,由会同专区管辖,位于湖南省西部,沅水上游,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雪峰山区,东边有溆浦、洞口,南面邻绥宁、会同,西、北接芷江、黔阳,都利于山区作战。就长征开始前的革命根据地形势图来看,西有张国涛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北有贺龙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后改称红二方面军)。就当时的江西苏区主要负责人博古而言,寻找最近距离的战略转移,便于保存红军实力,把洪江作为最理想的新的革命根据地,理所当然。</p> <p> 让我们再查找一下历史证据吧。根据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翻译伍修权《我的历程》(第75页)回忆:“一九三四年春,李德就曾同博古说,要准备作一次战略大转移……大约在长征开始的半年前,就进行了各项准备工作。”又据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回忆录(《回忆与研究》第343页)记载:“一九三四年七八月间,博古把我找去,指着地图对我说:现在中央红军要转移了,到湘西洪江建立新的根据地。”博古(原名秦邦宪,时任中央红军三人团主要负责人),李维汉当时任中革军委组织部长, 博古则把仅限于三人团知道的红军战略转移的最高军事机密只告诉了他一个人 。正因为如此,所以后人——包括学术界都只能作出“中央红军长征是到湘西与贺龙部会合”的推理,而鲜为人知 “中央红军长征最终的目的地——就是在湘西的洪江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的历史事实。 </p> <p>  无独有偶,据洪江区原退伍军人旷本银透露,他用了30多年的时间到全国各有关红军内容的纪念馆查找证据,拍摄了一部《红军长征原既定的中央根据地——洪江》的电视专题片,并在2007年6月27日申请得到了“湘作登字18—2007—1—113号”国家版权证书。这更加证实了:中央红军长征既定的革命根据地——就是“洪江”。</p> <p>  笔者最近在发掘洪江红色特工、老红军唐光泮的传奇人生中,有一段故事也能证明贺龙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当年已经南下打到了沅陵县城郊外,还派出了侦察员到洪江打探敌情,准备在洪江与中央红军会师的历史事实。</p> <p>  老红军唐光泮回忆的情况是这样的: </p><p> 1934年8月,唐光泮奉令离开赵尚志、李兆麟领导的哈东支队,为红二十五军长征前期准备工作。此时,红六军团从江西遂川出发西征,目标是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在湘西汇合。唐光泮与山东籍的几名战士日夜兼程,于9月15日到达通道县杉木桥,加入红六军团前卫十八师通讯队,17日进入播阳山区收集情报。由于他在野外单独行动,三天靠吃树皮野菜生存,不幸病倒了,未能随主力部队西征。后奉令前往洪江侦察敌情,配合中央红军长征。 </p><p> 1934年11月初,唐光泮秘密潜入洪江,他化妆成叫化子,在青山界、塘冲、打船冲一带混入叫化子群中,了解洪江的地形和敌人布防情况。在洪江青山界的叫化子中,他遇到了1927年在汉口武昌车站一起挑过煤炭的学生兵,是贺龙派来洪江的侦察员,从而得知当时湘西贺龙已经派遣先头部队进入沅陵县城附近。他们打探到洪江周围敌人正在调动重兵布防的情报后,就急忙分头赶回通道和沅陵汇报情况。</p> <p>  综上所述,中央红军长征是一次经过精心策划并得到共产国际认同的战略大转移行动,原既定的新的革命根据地就是洪江。洪江也是湘西革命根据地之一,无可非议。 </p><p> 现在,洪江古商城小红军博物馆里,已经把“中央红军长征既定的革命根据地——洪江”作为重要革命题材来宣传。洪江古商城小红军博物馆已亮相2020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从而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历史真相,必定会为洪江古商城红色旅游文化的研究和拓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p> <p> 2020年12月5日于武汉完稿 作者简介: </p><p> 陈玉元,男,1949年出生,湖南洪江人,汉族,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曾任怀化市洪江区老干部局局长,区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退休后现为怀化市洪江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区诗词楹联家协会副会长,区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 【古城诗韵】已经出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