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确定选题,提高研究能力------河南省第七批名校长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二)

刘晓惠

<p>  第一天的研修培训内容非常紧凑,上午12点课程结束,20分钟的用餐时间后,第一组成员利用短暂的午休时间,和导师袁桂林进行了面面对的沟通,商议选题,梳理办学思想框架及推荐阅读书目。</p><p> </p> <p>  两点,我们准时在二号楼聆听下午的专家讲座,讲座专家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桂林,从中午的小组辅导到下午的大课授讲,袁教授精力充沛,从研究能力的提升层面,给我们进行选题事宜的高层次理念培训。</p> <p>  第一项内容,经验和理论的研究</p><p> 首先,袁教授从两个经验理论的概述引入课题。 </p><p> 1.经验与理论1:</p><p> 所谓经验,即是人做的事,并且从中获取的信息。</p><p> 个人的经验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别人抢不走。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在于成功者能由经验中获得益处,并以不同的方式再尝试。</p><p> 经验也等同于“经历”。经验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经过不断丰富、累加、提炼就可成为理论。都是具有个别属性!因此,经验不是理论,更不是真理,不能无条件套用。</p><p> 经验来源于感官知觉的观念,来源于反思的、即我们由内省而知道的那些观念。</p><p> 欧州国家17世纪开始就有“经验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出现。</p><p> 2.经验与理论2:</p><p> 康德将科学认作人类知识的最高形式,并且确认它起始并同步于人的经验。康德又认为人类经验的形成必然地帯有人类心灵的特征。正是人类的心灵才产生了科学所研究的有规则的现象。最终,真正知识一一科学就能立足于在心灵中,先天具备、因而也就先于经验而存在、同时又获得理性证实的基础之上。康德把这种由先天理性(形式)和经验(质料)结合起来的命题称作综合命题,以此来尽力调和或折衷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矛盾,并试图克服两者的片面性。</p><p><br></p> <p>  这些经验和理论我们耳熟能详,从袁教授的角度,他又深度剖析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思想的凝练,从概念到由来,从感官本位到延伸概念,从名家定义到理论形成,袁教授深入浅出,向我们阐述了人是如何将经验与理论进行折衷和调和的。</p> <p>  然后,袁教授对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经验、思想凝练进行了逐一详细的解读,侃侃而谈,彰显袁教授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p><p>潜龙勿用、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周易乾卦》</p><p>满招损,谦受益。《尚书》</p><p>子日: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软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乐,乐教也;恭位庄敬,礼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属词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p><p>格物、致知、正心、诚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p><p>大学》</p><p>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p><p>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ー-《论语》</p> <p>  袁教授提出行动研究是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的主要手段,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校长,不读教育理论的书籍,何其浅薄。“教师,包括校长,自我学习、自我修养是第一位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交流互动的过程,校长的视野和学识高于学生,教育才能做好。</p><p> 行动研究:上世纪80年代,在欧洲国家,出现了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师培训模式,同时,出现了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的行动研究方式。目的是解决长期以来,理论和实际脱节的问题。教育理论家不熟悉教育实际,教育工作者不读教育理论著作。而行动研究方式在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探索,影响至今还在。 </p><p> </p> <p>一、加快学习速度一一集中识字</p><p> 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教学改革实验,1958年首创“集中识字教学法,受到中宣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该校一直是中央教科所确定的教改实验基地校,建校60年来的教改经验和办学成果一直在全国备受瞩目。学校与北京景山学校结为姊妹学校。</p><p> 1.偏旁部首归纳</p><p> 2.同样读音归纳</p><p> 3.相近字义归</p><p> 4.独体字派生</p><p> 5.在熟悉字上添一笔、减一笔</p><p> 6.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p> <p>  二、 模仿尖子生ー一黎世法六课型教学法”</p><p> 在80年代初期,恢复高考不久,各地高中普遍关注升学率,引起了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的注意。在高考结束之后,他顶着烈日,骑着自行车,足迹遍布武汉三镇,对考上重点大学的考生逐一家访,认真交谈和记录其学习经验,包括老师和家长。</p><p> 1.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立足于“学决定教"的思想,构建了教与学相互结合的教学新体制,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格局,是对教学结构的系统改革,旨在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启发意义。</p><p> 2.课型单元教学法。小学称之为六因素单元教学法(简称"双优</p><p>法")。</p><p> 3.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即将现行教材分成若干教学单元,每单元</p><p>均按"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六种前</p><p>后紧密联系的课型进行教学。</p><p> 4.因素单元教学法。是把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p><p>元按"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六个步骤进行。</p> <p>袁教授向我们推荐了非常优质的阅读资源《中国特级教师文库第一辑》:</p><p>于漪:我和语文教学</p><p>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p><p>王建军:美术教学与审美创造力开发</p><p>吴昌顺:明师心语</p><p>冯艳红:幼儿诗画教学</p><p>曹洪昌:化学教学最优化研究</p><p>李烈:我教小学数学</p><p>顾冷沅: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p><p>王培德:数学思想应用及探究一建构教学</p><p>郑俊选: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p> <p> 袁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凌宗伟老师的语文教学主张,"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形成了"大气磅,细处摄神”的教学风格。</p><p> 赞扬了凌老师的教风是非常活泼的,注重学生的本性,相相而教,教学促生成。</p><p><br></p> <p>第二项内容:文献综述与学术规范。</p><p> 1.学校教育实践多种开端和组合。</p><p> 理念课程与教学评价涵盖十个层面:学校制度、学校管理、学生指导、人际交往、学校仪式、校史(展馆)建设、社团活动、主题活动、校园文化、与校外(大学)合作。</p><p> 袁教授提出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不是一个概念,当涉及到理念课程特色与教学评价,这个学校才有了自己独有的魅力和风格。</p> <p>  2.文献综述</p><p> 前提: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行动研究(把我们的行动拿出来研究,用我们的研究指导我们的行动)。</p><p> 目的:理解并且避免重复以往的成就,提高自己研究能力!</p><p> 范围:与研究主题相关,古今中外,时间由近及远,档案材料,经典著作,重要刊物…</p><p> 呈现:罗列篇名,按时间罗列,分主题罗列,有分析的罗列…</p><p> </p> <p>  袁教授结合工作中的实践,详细说明了文献综述的研究前提,研究目的,研究主题相关的问题,建议研究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界定研究的范围,从不同的学科分列,文献发表的注解要有序的陈列,文献目录的排列需要清晰明了。</p><p> </p> <p>  进行学术研究要规范。</p><p> 从道德层面自律,不能抄袭、模仿、重复,要创新;从规律层面提升,注意经验与理论、假设与变量操控、逻辑性、结构布局;从技术层面注意,字词句章、引文(尊重版权)、注释、翻译要严谨;成果发布要广泛,出版书、发表文章、上交报告、自媒体短文。</p> <p>国外案例分享:</p><p>(德)福禄贝尔:儿童乐园,恩物</p><p>德)赫尔巴特:四段教学,五道念,六类课程</p><p>(意)蒙台梭利:智障儿童感官训练迂移到正常儿童,学具(赛格版</p><p>(美)杜威:做中学,儿童中心,经验生长,思维五阶段</p><p>(苏)马卡连柯:集体影响个人,劳动教育,情景教育</p><p>( 苏)赞科夫:三高原则,教学与发展</p><p>(瑞士】皮亚杰:对偶故事</p><p>(美)布鲁纳:知识结构,螺旋式课程,发现式学习</p><p>(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掌握学习,偏态分布</p><p>(美)科尔伯格:“两难故事”,世俗与理想社会差距</p><p>(加)库姆斯:价值观多元,逻辑推理奠定道德教育价值观</p><p>(美)拉斯思:价值观澄清三阶段七步骤</p><p><br></p><p><br></p> <p>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p><p> 书中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p><p> 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What educational purposesshould the school seek to attain)?</p><p> 第二,提供什么教育体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What educationalexperiences can be provided that are likely to attain these purposes)?</p><p> 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体验(How can these educationaexperiences be effectively organized)?</p><p> 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How can we determine</p><p>whether these purposes are beingattained)?</p><p> 学校教育目标、选择教育体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体验、评价教</p><p>育体验一一构成了泰勒原理。</p> <p>呼吁学校提早培养科学家</p><p>一是识别早期有能力的儿童。</p><p>二是使他们尽可能的在一起,即他上面提到的办特殊高中学校的想法。</p><p>三是为他们提供符合他们能力的工作任务。</p><p>四是提供科学与数学方面的课程以示其在现代社会的关键作用。</p><p>五是普及这样的概念,成为科学家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科学家有很多类型,成为科学家需要付出辛的努力,要想成为科学家必须要进入大学。</p> <p>  培训最后,袁桂林教授对教育的办学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人才从高中抓起是有道理的,人才结构是三角形的,地基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高中阶段决定了未来人才的方向、格局、发展方向,到了大学再去确定已经略晚,大学学习的领域是更为精细化,高中学科综合是任务的驱动,到了大学,可以在某个领域达到某种程度的高度。</p> <p>  下午学习的最后环节,由第一组的罗敏校长发表了学习感言。作为任职刚满三年的新校长,结合袁教授的培训学习,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从三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学习感悟:一是从“经验立场”转向“研究磁场”;二是从“事务管理”走向“学术思维”;三是从“夯基垒台”迈向“积厚成势”。借用培根的话,"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北师大是所有学术研究的高地,能够来到这个地方,非常荣幸,希望能够在这片高地上,分享思想,交流经验,成就自己!</p><p> 这番话说出了所有培育对象的心声,希望我们能够通过一周学习,不断的凝炼自己的教学思想,拔高自己的学识修养,成就教育成就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