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相约,听评课,聚焦课堂。</p><p>迎冬,研讨间,收获满满。</p> <p>“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虛”,教乃是研之基础,研乃是教之利器。为了进一步将教研活动做扎实,不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听评课活动。</p><p><br></p> <p>根据学校安排,我和丁勇、张显荣老师负责组织三四年级数学教师开展听评课活动。 11月23--12月3日,我们共听课10节,三年级组教学进度基本保持一致,五节课都是围绕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的知识教学,甘开香老师执教“倍的认识”,代敏和魏涛老师同课异构“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丁勇和胡晓老师同课异构“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四年级五节课的教学内容分别是:别海燕和葛敏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用五入法试商”和“灵活试商”,张显荣老师执教的是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沏茶问题”,苟梦琪和李锦红分别执教的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平行和垂直”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在这次活动中,授课教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教学设计匠心独运,课堂教学扎实有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节各具特色,不拘一格的课堂。</p> <p>当课堂摒弃雕琢,真实就是美丽;当教学洗净浮躁,碰撞生成智慧。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更显亮丽而精彩。本次活动,有以下几个亮点:</p><p>1.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线索、激发学习兴趣、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自主而有意义的学习。每位教师都能针对学生的特点,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情境,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唤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去感受、去经历,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倍的认识”一课创设了“小兔吃萝卜”的童话情境,通过对萝卜的分类计数、圈图比较,把抽象的新知识“倍”与学生已经掌握的“几个几”建立联系。“平行与垂直”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孙悟空的金箍棒为直线素材,激发学生兴趣,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点到直线距离”创设小动物们赛跑,谁的路程最近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p> <p>2.注重提供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学习“倍的认识”这节课,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几个不同层次的活动,经历建立倍的概念的过程,逐渐加深学生对倍的含义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两节课,让学生充分经历用语言描述问题、画图表征数量关系、列乘、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其中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语言表征、图形表征(实物操作、画示意图等)、算式表征等多种表征之间进行转化,借助图形直观地把握数学对象,进行数学思考。“点到直线距离”一课通过让学生经历画、量、比、想的过程,发现点到直线间垂线段最短。“平行与垂直”学生通过画一画、想一想、量一量、比一比、辨一辨等活动,建立平行与垂直表象,理解本质。</p> <p>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培养,发展学生思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模型思想作为 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 与目标、内容紧密关联。三年级的五位老师都有很强的建模意识,课堂上都引导学生经历了建模的过程。如“倍的认识”一课通过比较萝卜、圆片、小棒等活动提供大量的比较两个量的倍数关系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倍的直观模型。在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两节课中,四位老师都设计了丰富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比较和抽象中构建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p> <p>4.注重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把“几何直观”作为核心概念提出,并明确其内涵“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两节课的教学中,几位教师都注重引导学生借助图示(示意图、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倍的认识”在倍的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注重将所比较的事物的数量关系直观化。每两根为一组把萝卜圈出来、每3个一组出示圆片等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出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通过多种直观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并为学生提供参与几何直观活动的机会,积累用图示学习数学的经验。</p> <p>5.注重操作实践,突出学法指导。操作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观察与推理相结合的学习过程,结合教师的有效指导促进学生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沏茶问题”教学中让学生借助图片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等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顺序或方案,将“做”与“思”有机结合,由具体到抽象,发展学生思维,理解优化思想。“平行与垂直”让学生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类、讨论、比较等一系列活动建立平行线表象,通过测量抽象出垂直概念。“五入法试商”和“灵活试商”,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尝试试商方法,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去发现、总结出一些常用的试商方法──口诀试商,高位试、低位调,四舍五入、折半估商5、同头无除商8、9、差数试商等方法。从而实现计算快、对、巧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趣味,变被动为主动去学习。</p> <p>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纵观这次数学课堂 ,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上共同切磋探讨的地方。</p> <p>1.教材解读要“深”。虽然老师们都有研读教材的意识,但对教材的解读、理解还不够细致、深入,缺乏自己的思考,教学难以触及知识本质,建议老师们研读教材时,首先领会课标精神,然后再结合教师用书深入解读文本,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材编排同一知识呈“螺旋式上升”,不同知识“交替式增长”的原则。微观上要深入解读教材。要解读教材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切实领会编者的意图。要读懂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有哪些,这些知识点怎样呈现的,知识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还要解读学生学习的过程、方式,教材上的每一幅图片、每一个对话、每一行文字都告诉我们什么,以及每一个知识内容背后蕴含的数学数学和方法是什么,把握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明确教学的重难点,理解教学内容的内涵。最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做合理的取舍、整合,并参考教师用书的教学建议来设计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才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p> <p>2.问题设计要“精”。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要使这颗心脏正常、有力地跳动,就要精心、精确、精准地提问。一是提问要和情境相契合。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富有数学味的生动情境,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将学生引入,再跳出情境进行理性的数学思考,问题从情境中来,情境中蕴含着数学问题。二是提问要和思维相契合。课堂中要精心设计问题,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有思维含量的核心问题,要减少判断式、记忆性的问题,避免一问一答的提问方式,设计精确的数学提问,既让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又能诱发学生的思维。三是提问要和追问相契合。在学生基本回答出老师的提问后有针对性地“二次提问”即追问,使用追问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时机、掌握分寸,要“问得其所”。通过巧妙的追问,把学生引向“最近发展区”,用及时、准确、连续的追问促使思维的火花迸发。提问、追问,再追问、再提问,甚至反问,都需要我们不断地研读课堂,研读学生,因此,在备课中就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学情,设计好具有探究性、开放性、激励性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p> <p>3.课堂教学要“活”。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同时,享受学习的乐趣。一是教学方法要灵活。《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组织学生学习的方式较单一,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导致知识学习不够深刻,课堂教学不够灵动,部分课堂孩子在课堂上参与面不广,参与兴趣不浓。教学中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法,因材施教,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要把教材用活。教师对教材钻研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要想教得好,全在于运用;要想运用好,全在于吃透。只有熟悉大纲,吃透教材,教师才能教得轻松,学生才会学得愉快。三是要把学生教活。只有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要把学生教活很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有思维活动、有数学思考。也就是数学课要有“数学味”。</p> <p>4.资源运用要“巧”。一是要将学生的错误视为资源。教学中我们面对学生的错误,为了赶教学进程,往往就一带而过,应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点出现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误?找出错误原因,针对学生的错误点,选择恰当的方式加以引导,反思,寻找“病根”,将错误作为有效的资源,对“症”下药,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修正错误,让学生在辨错、议错、纠错、对比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发展。二是合理筛选课件资源。每位老师在教学中,都很注重学习借鉴优秀的课件资源,但在资源应用的实效性、合理性上关注不够,多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度依赖现成的课件资源,让课堂失去了活力。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筛选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资源,删去课件上的干扰信息 ,取其精华,让课件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三是抓住课堂生成资源。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对于课堂出现的“意外”,我们不能无动于衷,敷衍塞责,要让“意外”生成成为学习的资源,要透过问题的现象抓住本质,把握可挖掘的因素,在问题的关键处点拨,让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深入。</p> <p>5.教学活动要“实“。实就是教学中要讲求实效,就是教学要“到位”,即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充实,课堂训练扎实,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充实,主要指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顺序。课堂训练扎实即体现为边练边讲,讲练结合。做到练有目的,练有重点,练有层次,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并反馈及时、准确、高效。教学目标落实,即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的互动,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p> <p>6.板书设计要“美”。好的板书设计也就是一堂课的“微型教案”,是课堂教学的高度浓缩,是教材内容的高度提炼,是灵魂,是精髓。它既能反映教师把握教材的熟练程度,又能体现教师基本功素质,还能显现课堂教学的规范和创新。因此,好的板书设计必须精美,既要科学准确,又要有美的视觉和感受。</p> <p>他山之石,可以攻玉。</p><p>互学互鉴,与美共存。</p><p>时光清浅,岁月无言。</p><p>教研芳华,沉香流年。</p><p>教学是一场修行,教研活动更是教师终身的修炼。让我们且歌且行、且思且进,静待教研之花愈开愈艳,芬芳满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