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辈们

WLX

<p> 父亲参加的学生毕业四十周年联谊会,让许多当事人,咀嚼思量,回忆成河,沉浸其中,于是我们便有了些意外收获。其中父辈的老朋友发来了的一些老照片最为珍贵。仔细端详着这些老照,禁不住心潮涌动,过去的时光历历在目,回忆与怀恋在心中发酵,酸楚伴着泪水奔涌而出。我的亲人啊,多想日日夜夜与你们相守,直到地老天荒。</p><p> </p><p> 我的父辈们个个从容坚毅百折不挠,是我们这些后辈学习的榜样,也是骄傲。</p><p> </p><p> 图一是我的大伯父(旁边是伯父的学生,二十三中的孙校长,前三张图片都是孙校长发来的,他与我父辈的渊源可见一斑)。 1928年出生,战乱年代上学当兵,后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并留校任教。58年被打成右派返乡在一中任教,那年才30岁。78年平反,任二十三中校长。伯父的晚年一直病魔缠身达十年之久,但他一直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无半点沮丧,他总是笑喜喜地对我们说,我现在活一天就是赚一天。86岁那年,2014年6月27日,伯父安然离世,但他的精神却一直激励着我们。</p><p> </p><p> 图二是我二姑(旁边的孙校长是二姑的学生),二姑也是清苦一生,想想都会心疼。35年出生的二姑,与伯父的同事同在人大教书的姑父结婚后,独自带着一双儿女生活在老家,76年进京,一家人团聚。可好日子总是促不急防的短暂,83年二姑父撒手人寰,那年二姑48岁,表妹18岁,表弟14岁。就这样,母子三人漂泊于北京,无依无靠,其中滋味可想而知。后来儿女成家并小有成就,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可万万想不到的是,去年3日5日,刚满50岁的表弟毫无征兆地溘然长眠,留下85岁母亲与刚刚11岁的女儿。然而二姑的坚强超乎常人的想像,从表弟去世到开追悼会六天的时间里,(在北京开个追悼会也得排队等)二姑依然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即便是追悼会当天,二姑带着小孙女见过儿子最后一面后,也沒耽误小孙女去辅导班。她说:"我必须坚强,不能再给孩子添麻烦。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小孙女,我一定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她的影响“。二姑的坚强让我们感慨万千,心痛不已。我不知道如此平静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怎样的痛苦的灵魂,又需要怎样强大的内心来支撑这份痛苦,也许二姑真的经历了太多了,真正明白了活在当下意味着什么。如今86岁的二姑依然健康,头上沒有一根白发,买菜做饭看报带孩子,按部就班地慢慢地过着简单的日子,使孩子们在苦难面前得以安然前行。</p><p> </p><p> 图三是我的父亲(旁边是与父亲共事的孙校长)。那时的父亲才刚刚54岁,看上去还那么年轻,多么希望这是父亲永远的模样,然而,人终将会老去,面对今天的父亲,我唯一的心愿就是父亲能健康长寿,尽享余欢。我的父亲像他的哥哥姐姐一样,平静如水,从善如流,作为小儿子,他是唯一一个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我家成分高,运动的风口浪尖上,他与爷爷共分担,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度过一次又一次灾难,我们见证了他所经受的一切,在此不再赘述,不想揭开那层厚厚的痂。好在风雨过后,已是满天的彩虹。</p><p> </p><p> 第四张图片是伯父84岁生日宴会时的全家福,其中有我的大姑一一一那个穿蓝色上衣老太太,如今也已88岁高龄。相比,大姑的一生算得上平顺。</p><p> 感谢孙校长发来的照片,让回忆蔓延,让真情融化,温暖我们的心房。祝您与我们的亲人友情常驻,往后余生幸福绵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