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花开的美篇

豌豆花开

启航 2021届七(9)班 班刊第8期 我的偶像——诸葛亮<br> 七(9)班 陈昊冬<br>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翻开《三国》,我读其中的尔虞我诈,读其中的侠骨柔情,读其中的忠肝义胆。<br> 穿越历史沧桑,我看到先生你手持羽毛扇,一派风流倜傥。先生我读你。<br> 惊叹于你的雄才大略,身居草庐之中,你却能将天下三分的形势分析得如此透彻。你的草船借箭,你的七擒孟获,你的火烧曹营,无一不印证着你卧龙一称并非浪得虚名。<br> 惊叹于你的足智多谋,你并不擅武,却能不费一兵一卒退敌兵千里,你造木牛流马,你名成八阵图,你革新连弩,你留给后世太多太多的惊奇。<br> 历史洪荒,世事沧桑。漫过千年岁月,先生,我懂你。懂你在夜深人静想起先帝时的暗自垂泪,懂你在昔日并肩的好友逐一死去后落寞。先生,我多想活在有你的时代,做你的红颜,为你拂去眉间的寂寞忧愁。<br> 先生,你把你的一生都给了蜀国,奉献给了刘备父子。你又为自己留下些什么?我不懂,先生你明.知刘禅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为何不遵照先帝遗诏取而代之,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蜀国百姓能安居乐业。难道你真是别人说的愚忠么?不,先生,再读你,我懂了。因为你是诸葛亮,不是曹操,也不是别人,你就是你,至情至性的先生。先帝临死托孤,那份遗诏更让你坚持为蜀国鞠躬尽粹的信念为之坚定。为了完成先帝遗愿,为了为新主铺好路,你用你残余的生命去出师中原,出师一表,字字血泪,句句真情。<br> 可是谁能料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你完成收复中原的心愿之前,却已经克死在军中。几经岁月,待到你醒来的时候,英雄依旧是英雄。 <br> 古隆中研学之旅<br> 七(9)班 靳译然<br> 今天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古隆中研学,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是我收获很多。<br> 早上我们先去参观古隆中,有一位帅气的哥哥为我们介绍景点。我们先来到"三顾堂",其实原来这里不叫三顾堂,三顾堂是后人取的名字,因为刘备、张飞曾拜访过诸葛亮三次才请走他。三顾堂前有三棵树,纹理分别是向内,向外,挺直。我猜想向内的是诸葛亮,会攻心计。向外的是关羽,挺直的是张飞。看完三顾堂来到了“诸葛艹庐”为什么草下的早没了呢?因为古时候人认为草字就只有艹,没有早,庐通屋,房屋的意思。进去会看到有辆牛车在门前方的右边,这是诸葛亮取黄月英时所用的平,为什么是牛车呢?因为黄月英当时给诸葛亮出了一道难题:取我不能步行,不能用马车,不能用轿子……。于是诸葛亮发明了牛车取到了黄月英。<br> 参观了一上午的古隆中,下午就去学习手工文化。<br> 我们先是制作孔明灯,老师给我们讲述一些故事后让我们把自己的愿望写到孔明灯上,猜猜我写的是什么?没错“逢考必胜,金榜题名。”然后是来玩运动项目,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龙舟,我们班男生为了给我们班争一个布玩偶,拼尽自己的全力去比,果然,苍天不负有心人!在我们班同学共同努力下,得到了一个布玩偶。<br> 最后是解孔明锁,据说是鲁班为测试自己儿子智商所发明的,这锁差开容易,拼起来难,研究了半天也没拼上,老师交我们怎么拼后我还是不会,可时间却让我们回到车上,没办法,只能在车上向他 人学习。起初我自己研究着,可还是拼不好,旁边的小肖的方法又听不懂,我可着急了,而且"老刘"说每人必须会,才能看电影,我立刻向吴总寻求帮助,没想到他的方法的一听就懂了,马上学会。<br> 这次古隆中研学不仅增多了我的文化知识、丰富文学常识,还让我手工能力有所提高,让友谊更加牢固。 美好的一天<br> 七(9)班 刘思妍<br> 今天是七年级师生集体出去研学的日子。天还没亮,我们就整装待发,踏上了研学之路。<br> 透过车窗看窗外,四周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黑暗好像随时都能把你吞噬了。想着昨晚考的一团糟的数学,心情怎么也好不起来。这时耳边突然响起了歌声,转头看去,原来是蒋若玉在哼歌。看着她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轻松惬意的表情,率性随意的歌声,我的心情莫名地好了很多,嘴里随着她的节奏也哼唱起来。在石校长的提议下,我给大家唱了一首《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虽然有些跑调,但我还是慷慨激昂的唱完了。接下来有人说了搞笑的段子,大家都笑作一团。胡亚磊同学朗诵的一段《少年中国说》将气氛推向了高潮,车厢陷入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这时天已经亮了,早晨的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温暖了每一个人。我因数学没考好而低落的心情,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br> 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古隆中。虽然大多数同学都曾来过这里,但是和这么多同学一起来的感觉真不一样。我们参观了被“三顾茅庐”的三顾堂,诸葛亮曾居住过的诸葛草庐,还有“三顾茅庐”的真人演出。欢乐的时间总是让人不知不觉,转眼间就到了下午。下午的安排很丰富紧凑,学习制作孔明灯,拆装孔明锁,还有最刺激的体育竞赛———赛龙舟。孔明灯的制作非常有趣,可以在上面写字、作画,孔明锁十分难装,我足足花了三十多分钟才成功学会。为了有个美好的回忆,我把孔明灯和孔明锁都带回家了。<br> 最激动人心的还是赛龙舟比赛了,每班派8人出战,男生和女生分开比。我有幸被选中,心中激动不已。快上场了,心里稍微有些紧张,深呼吸几次后,望着对手,在心中告诉自己:我能行!坐在龙舟上,双手微微颤抖,全身肌肉紧绷。只听裁判一声令下,大家双腿迈开,坐在龙头的同学喊一二一,中间几个人踏着节奏使劲跑,龙尾的同学拼命往前推,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心。快要到终点了,两个龙舟齐头并进,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们班有个人摔倒了,我们输了。但是大家并不沮丧,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我们收获更多的是和集体在一起的快乐。<br> 我们还去新四中参观了,宏伟壮观,处处散发着书香气,不愧是享誉全省的重点中学。我暗暗在心中立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到这样的学校求学!<br> 傍晚,坐在返校车上,窗外一点点黄昏的光,一切是那样的恬静而美好!这次研学使我们大家更亲密更团结了,真的是美好的一天! 我最敬佩的人—诸葛亮<br>七(9)班 刘佳阁格<br>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飘飘然有神仙之慨。<br>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发明家。不仅如此,他还精通天文,利用这一技能,打了许多胜仗。<br>就拿他草船借箭这个例子来说吧。<br>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很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水战需要大量的箭,周瑜便叫诸葛亮在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一眼就看出周瑜想害他,但诸葛亮不但答应了,并表示只需要三天就可以完成任务,还立下军令状,不完成任务甘受处罚。接受任务后,诸葛亮让鲁肃为他准备二十只小船,每只船上三十名士兵,传全用青布为幔,插满稻草。第一天还不见什么动静,第二天还是一样,眼看就要到第三天了。这天半夜时分,诸葛亮请鲁肃一起上船,说是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船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晚上,大雾弥漫,也看不见人,船靠近曹军时,诸葛亮命令小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一向是个很谨慎的人,知道他不会冲动。曹操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箭纷纷落在草把子上。过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雾要散了,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追不上。这时船上都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箭 总共超过十万只。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了周瑜,周瑜感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br> “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空城计”,等许多战役都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我十分敬佩他。<br> 三国,那个时代铸就了你,羽扇纶巾中谈笑间的你。是的,那是一种精彩,一段传奇。 邂逅古隆中<br>七(9)班 翟泊杨<br>上周四,学校组织我们来了一场古隆中研学之旅。在密林深山里,古隆中时隐时现。来到古隆中的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隆中的一个牌坊,左右两边分别写的“宁静至远”、“澹泊明志”。八个大字充分表现了诸葛亮虽然隐居山林,但却胸怀大志的心,中间两副对联“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频频天下计”又表现了诸葛亮的才学。望着满目的绿水青山,我的思绪不禁飘到了干年之前。少年诸葛亮,在山中一边耕种一边勤学,修身养性,最终走出茅庐,成为闻名天下一代贤相,被人们传诵千古。<br> 追寻着干古名相诸葛亮的足迹,我们来到了三顾堂。在这里,演员们再现刘备“三顾茅庐”的传奇。求贤若渴的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都没有成功,但他并没有放弃,第三次来到茅芦,终于见到了诸葛亮。<br>最后我们沿着陡峭的阶梯,手抓着铁链,一步一步艰难地向上爬去,经过一个小时,汗流夹背的我们终于来到了隆中山上的最高峰的腾龙阁。站在腾龙阁上向下望去,一座座山连绵起伏,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苍翠欲滴。让我想起一句话“无限风光在险峰”。经过艰难的跋涉,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坚持不懈爬上山顶,才能领略到山顶的美丽景色;而那些半途而废的人完全体会不到站在山顶的那一刻的骄傲和自豪! 风雅襄阳韵,智慧隆中行<br> ——记古隆中研学活动<br> 七(9)班 胡浩宇<br>襄阳,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城中名人古迹数不胜数,诗人孟浩然在这里吟诗,书法家米芾在此题字,更有伟大的智圣诸葛亮躬耕于隆中,勤学苦读,暗观天下,一曲《隆中对》定下了东汉末年天下大势。为了纪念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杰,学校特地组织我们前往隆中风景区,开展研学活动。<br>在隆中的上午,我们参观了许多名胜古迹,有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地,有他所住的草庐,教导当地孩子读书的诸葛书院,祭奠他和他的长子长孙的武侯祠,当然更为有名的是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三顾堂。<br>在三顾堂门前有三棵郁郁葱葱的大树,据传当年刘、关、张三兄弟在此树上拴过马,时光飞逝,这些当年的“拴马桩”仍然巍然不动矗立在此,见证着这几千年来的风云变幻。走进三顾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小广场,关羽、张飞的铜像赫然耸立在门厅的两边,关羽面色沉稳,安静的等待着堂内的谈话结束,而张飞一脸怒气,仿佛随时都会破门而入一般。走进三顾堂,诸葛亮与刘备正席地而坐,旁边的墙上还挂着幅天下局势图,诸葛亮轻抚羽扇,仿佛正在描绘那天下三分的局势,刘备身体前倾,似乎急切想求教于诸葛亮。<br>参观完三顾堂,我们还观看了情景剧《三顾茅庐》,看着面前诸葛亮那豪情壮志的样子,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当年的诸葛亮此地劳作,努力的学习,观察天下局势,想实现自己的志向的场景,之后刘备的三顾茅庐,在这草堂之上,闻名天下的《隆中对》就此诞生,此后的几十年间,七次北伐,致力辅佐刘备匡扶汉室,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忠心耿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青少年也应该像他一样努力学习,自食其力,立下豪云壮志,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隆中游记<br>七(9)班 陈家斌<br> 这一次,学校组织了一次研学旅行,目的地是古隆中。古隆中是襄阳著名的景点。它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著名人物诸葛亮曾经隐居过的地方。提到诸葛亮,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br>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古隆中了,排着队伍,我们在古隆中石牌下进行完了研学仪式,诵读了《诫子书》和《隆中对》。<br> 进入了古隆中,这里是个环境优美的地方,我们一边参观,导游一边为我们讲解。其中一共有石牌坊,隆中书院,孔明堂,武侯祠,诸葛草庐,六角井,躬耕田,小虹桥等景点。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躬耕田,小虹桥和石牌坊。<br>来到石牌坊下,导游细心的为我们讲解。石牌坊是隆中的标志性建筑,上面刻着古隆中三个大字,背面还刻着“三代下一人”称赞诸葛亮是夏商周之后最贤良聪明的人。<br> 现在我们便到了躬耕田。躬耕田是诸葛亮在隐居时的田地,据说上面种的是水稻,这块儿地也见证了诸葛亮躬耕南阳陇地十年。<br> 又到了小虹桥,导游说,在民间传说中说小虹桥可以使人长寿,用手摸一摸石栏杆,可以活到99岁,从石桥上走一走,便可以活到100岁。<br> 看完了隆中的景点,我们要去学习了。我们学习了做孔明灯,和解孔明锁。还了解了诸葛亮的十大发明,老师先是发给我们每人一个孔明灯半成品,接着一边为我们讲解孔明锁的故事,一边让我们制作孔明灯。<br> 接着我们又学习了孔明锁,别看孔明锁只是六根木条组成的,可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却如同登天一般难。所幸我学会了孔明锁。<br> 一天的研学旅行结束了,我们不仅看到了景色,还学习了解了许多知识。 千古隆中,智慧卧龙<br> 七(9)班 梁子峭<br>“诸葛大名垂宇宙,隆重胜迹永清幽。”古隆中,一个充满智慧的地方,千古名相诸葛亮隐居躬耕之地。我和同学们早早起来,踏上了前往古隆中的研学之旅。<br> 下了车,一座古色古香的石牌坊便映入眼帘。它以一种“宁静致远”的气息令人神往。进入古隆中,走在青石板路上,溪水澄清,山峰秀雅,茂密的树林宛如绿色的长龙守护者隆中,它无时无刻不散发着一股仙气。<br>穿过田地,走过小虹桥,顺着山势拾级而上,便到了三顾堂,这就是刘关张三兄弟三清诸葛亮之地。在这里,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提下流传千古的《隆中对》,就此拉开了三国的序幕。门口的三棵大树分别象征着刘关张三人,生动形象。不仅让人浮想到2000年前三顾茅庐的清形。<br> 诸葛亮的草庐端庄的静默在山间,好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庭院里,清幽宁静,鸟语花香。门口有着一辆牛车,传说这是诸葛亮迎娶黄月英时所作,史上第一辆牛车便出自其手。走进诸葛亮的住所,质朴无华中散发着书香。不仅让人发出由衷的赞叹。<br> 武侯祠就在草庐不远处,殿内摆放着一尊诸葛亮的铜像。惟妙惟肖,羽扇纶巾。好像在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他带着遗憾离去,但精神长存,他的智慧永远激励着后人。<br> 随着太阳的西沉,我们的隆中研学之旅即将结束。回望隆中的石牌坊,心中汹涌澎湃。诸葛亮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智慧的一生、神圣的一生。正如他的自号一样,“卧龙”。看似平淡,却又宏伟雄壮,精彩纷呈。我转过头,心中坚定信念,做一条智慧的中华“卧龙”。 初识孔明先生<br>七(9)班 刘浩成<br>东汉末年,群雄共起,文将武将,数不胜数!三国,那个时代铸就了你,羽扇纶巾谈笑间的你。你是一代传奇!你是我的“偶像”,你就是诸葛孔明!<br>之所以初识您,是因为本周四,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研学活动。至于去哪?那当然是您的老家——隆中了。我们一队人乘大巴来到隆中见您。“吱”的一声,车停了,门一开,同学们疯似的窜下来。我终于挤了出来,抬起头,开始打量这次研学的“起点”。仅仅是大门,我就已经看呆了。古朴的大门上嵌着“古隆中”三个大字。门上刻有繁美的花纹。在门的四角,四头真龙雕像,也正抬首望天,嘴巴微张,像是想要告诉我们属于这里的一切,却又不想使我们扫兴,它们一直处于这种纠结的状态下。这扇门历史悠久,上有诸葛先生的对手——周瑜,以及杜甫二人对他的评价。算是能直接了解到诸葛先生的伟大。<br>这扇门,不仅仅是这个景点的一扇门,同时也是让我们接近诸葛先生的一扇门。<br>顺着隆中大道向前走了一段距离,拐了个弯,便看到了一片看似荒凉的耕地。相传,诸葛先生就是在这里自给自足,研究学问的。诸葛先生不怕苦不怕难,独自种地,勤学苦练。从某种角度来说,这里就是他的“人生崛起之地”。<br>走过一条狭窄而又弯曲的小道,这建立在涓涓细流上的小石桥,就是小虹桥了。<br>小虹桥横跨诸葛庙前的小溪,是诸葛亮曾经居住在隆中,出入的必经之路。导游在这里笑着告诉大家,这里发生过一件趣事。相传诸葛亮和岳父黄承彦在此相遇。黄承彦触景生情,雅兴勃发,吟道:“骑驴过小桥,独吟梅花瘦。”也正因为这段趣事,小虹桥才得以成为隆中的一个知名景点。同时,也是我更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桥”。<br>我们路过此桥时,我摸了摸桥墩。有人说:“摸了小虹桥的桥墩,是能活到九十九的!”但显然,其他一部分人不知道这时,直到班主任告诉了大家这事,大家便掉头向小虹桥冲去。疯狂的擦拭桥墩上小狮子的头。唉,可怜了狮子,头都要被磨秃了。摸完后,大家也才心满意足的走了回来。<br>上了山,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三顾堂!虽不是刘备请诸葛亮的真正地方,但也是隆中一大象征。三顾堂位于诸葛草庐前面,是为了纪念刘备三顾茅庐以及诸葛亮与他共议天下大事。<br>我们一行人上了山,带着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个地方,个个都要脱离群体,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一探究竟。此时的我们像是一盘散沙,马上就要分崩离析。可导游有趣的解说再次吸引了我们……<br> 我们参观完了三顾堂,便来到了我们最希望来的地方——诸葛草庐!<br>虽说真正的草庐被一把大火给烧了,但诸葛草庐被后人重建,借此来纪念孔明先生。这里有着不少诸葛先生与他妻子的故事。在次,也不再一一赘叙。<br>这一上午只能说是了解了诸葛亮的住所和他的逸事。下午,才是我真正亲身体会到了他的智慧。<br>不必说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也不必说神秘莫测的八卦阵。单单是一个孔明锁,单单是六支小木棒,可难倒了数百“好汉”们。有人说孔明锁是诸葛亮发明的,也有人说这是鲁班“祸害”自己儿子发明的。好吧,就算这不是诸葛先生发明的。诸葛连弩,馒头,孔明灯。哪个又不能彰显出他的才华横溢?但倘若这孔明锁真的是他发明的,那无疑是锦上添花了。<br>除此之外,我们还从老师那里了解到了诸葛亮的十大发明。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诸葛棋了。一开始的我以为诸葛亮是个一丝不苟的人。也没错,但是我对他的误区在于:我认为他会有那种“高人”所有的气质,给人一种生人勿近的感觉。但是他又发明了诸葛棋这样有趣的物件,也无不令人敬佩,而且消除了我们与他之间的代沟。<br>还有一个有趣的发明,就是馒头。没错,就是你平时吃的实心面馍馍。你可能会问:“这玩意也是诸葛亮发明的?”哈哈,可不是吗。<br>传说诸葛亮路过一条大河时,本事波平浪静的大河,变得波涛汹涌起来。诸葛亮从别处得知这是河中的冤魂在作怪,只有用七七四十九的人来祭奠才会允许过江。诸葛亮是个什么人?他是不会伤及无辜人的,于是,就用牛头,羊头包裹在面粉里,蒸熟后,丢进了河中,河面变得平和起来。这个故事,我深深体会到了诸葛亮的亲民,仁慈。我与他之间最后的隔间已全然消失不见。<br>啊!诸葛先生,您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偶像啊!我会学习您的和蔼,计谋无双的!<br> 古隆中研学<br> 七(9)班 郑博涵<br>“要研学了!要研学了!”这声音一直在走廊里回荡,久久不能平息。同学们个个都欢呼雀跃,就这样我们踏上了两天一夜的研学旅行。<br>古隆中这个拥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的地方,这个曾经是蜀汉名相,被对手称为“天下奇才”诸葛亮的隐居之地在周四早晨呈现在我们眼前。<br>跨过石牌坊,走进古隆中,来到这个代表三国文化起源的地方——三顾堂<br>导游带我们一路向前,进入三顾堂,只见那刘备带着满脸胡子的张飞和红脸关羽,冒着严寒来到茅屋三次请诸葛亮出山,来辅助自己一统天下!说出了隆中对,成就了天下三分的功绩。<br> 接着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武侯祠。武侯是指诸葛亮,但是我们襄阳的武侯祠供的不止是诸葛亮,还有诸葛亮的子孙 。在笼中的武侯祠里有中国最大的诸葛铜像 ,而这尊诸葛铜像的几处明亮之处,分别代表智慧和权力等<br>下午,我们来到古隆中研学基地。在这里,我们上了两节十分有意义而又有趣的课——一节手工课和一节体育课。<br>第一节虽然是手工课,但却让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发明和历史,如诸葛亮的八大发明等.<br>第一节虽然是手工课,但却让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发明和历史,如诸葛亮的八大发明等<br>在这节课堂里我们制作了漂亮的孔明灯,学会了如何解简单而又困难的孔明锁 。这也让我们了解了诸葛亮的智慧。<br>下一节体育课里就比较愉快了,这节虽然是体育课其实也就是让我们玩了玩 。<br>当然体育自然就有竞赛,这节体育课里赛了龙舟 。在与其他班的境界中,我们取得了胜利。<br>伴随着最后一节课的愉快欢乐,古隆中的深远宁静,,我们最终回到学校,为初中阶段的首次研学之旅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br>研学的旅行即将接近尾声,我们回到车上,同学们一会儿进入了梦乡,而我却看向窗外,回想起了这一天的点点滴滴,感触很深。诸葛亮超出常人的学识不得不让我敬佩,古隆中的繁盛让我眼前一亮,我知道了我国的历史知识是多么的丰富有趣。作为中国人的我,应该去学习这些知识的结晶,并将它们一代代传承下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