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家国情怀------记河南省第七批省名校长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一)

刘晓惠

<p>  2020年12月6日,继在郑州进行河南省第七批名校长启动仪式之后,北京班的50名校长于严寒中来到北师大新校区 ,开始为期六天的第一次集中研修学习。</p><p> 校园内最醒目的景观"木铎金声",集中反映了历代北师大人对"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的追求实践。</p><p> </p><p><br></p> <p>  八点半培训开始,在陶缘媛老师的组织解读中,我们更加细致了解了本次培训的实施方案、学习制度、学员的主要职责。进一步对全体培训成员进行了分组,所有成员共配备10位导师,每位导师带领5位校长进行项目导师制培训。培训项目安排科学详实,内容丰富明确,培育工程研究的任务及目标清晰精准。</p> <p>  集中研修活动也是同伴之间互助学习的平台,陶老师介绍了班委组成,由各组推选各组组长,大家以组为单位互相进行了介绍和认识,小组之间的交流融洽活跃,奠定了两年学习共同体的组织框架 。</p> <p>  专题讲座环节,第一场由熊晓琳教授拉开序幕,她是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高教学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高教学会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理论课研究会副理事长,生于60年代的她,气质高雅温婉,曾经参加过全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接受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以《音乐作品中的家国情怀》为题的讲座,给予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严肃的政治讲座可以和音乐赏析有机的结合建联起来,让我们在声色影中听着熊教授娓娓道来。</p> <p>  在讲座中,熊教授运用大量的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实例,生动简明的从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披荆斩棘、艰苦创业,风雨兼程、走向复兴三大块儿阐述了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史,用歌声的脉络来梳理中国的发展变化,叙述祖国的辉煌历程,用歌曲讲述中国,从微观的叙事角度出发,展现宏观的历史变迁,艺术的讲述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追求美好的精神风貌。</p> <p>  熊教授与我们的文体委员李庆敏校长和全体校长互动演唱《闪闪的红星》。</p> <p>  在熊教授的娓娓道来与音乐的震撼冲击下,全体成员或独唱或合唱,跟着音乐情境走入了中国不同的发展阶段,解放前最黑暗的那段时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以失败告终的运动,《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让东方现出曙光,伴着熊教授的讲述,我们经历第一次的国共合作,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七一五反革命事变;建革命根据地,飞夺泸定桥,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无数的英雄烈士前赴后继奔赴战场,历经14年,迎来日本无条件投降,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缔造大庆油田瞩目成果,兴办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40年。</p><p><br></p><p> </p> <p>  一段段浴血奋战的历程,一曲曲激荡人心的歌曲,参与培训的校长各显其能,深情演绎了一首首经典歌曲,校长们情不自禁齐声合唱,让我们在倾情中感悟到国之伟大,人之激昂!</p> <p>  音乐荡涤精神,与立德树人的讲座结合,更能激励人心,为我们祖国的伟大历史震撼。从解放前的阴暗低沉到解放后的激扬振奋,我们经历了情感的跌宕起伏,也更加完整的感悟新中国成长的历程,</p> <p>  讲座中,新中国的成立让人热血沸腾,一首歌能够经历数十年依然不被忘记,它的意义,已不仅仅是一首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唤起心有戚戚的爱国情愫;国歌响起,所有人肃立敬礼,这些歌声早已拥有了不容亵渎的灵魂,扎根生长在我们心灵深处……这声音唱的是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如暮色中的一支火把把黑暗照亮。</p><p><br></p> <p>  新中国的成长伴随着一首首歌曲,雄壮、激昂的旋律仿佛从字里行间喷薄而出,带着振聋发聩的力量。当一首首或激昂,或深情,或悲怆,或缅怀的歌曲旋律响起,穿越时空,撞入不同人的心脏,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愫和意义。所有的校长认真聆听,全神贯注,认真做着记录,沉浸在旋律、视频、图像和熊老师的娓娓道来中。</p><p> </p> <p> 穿透悠久的年代和纷扰的世界,它给予我们最深厚的力量。它是时代、历史的见证者,是集体情绪最忠实的记录者,更是每一个人心中最质朴的爱国情愫的流露。</p><p>  </p> <p>  音乐无国界,岁月永留声。经典,百听不厌、回味无穷,它唤起爱国情怀,让我们自强不息,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微薄之力。</p>

校长

音乐

讲座

培训

教授

我们

情怀

一首首

家国

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