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莫拉佤族村——一个古老神秘的部落(之六)

吴百燕

<p>  在腾冲,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古村落,司莫拉佤族村就是其中的一个。这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落,是一个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古寨,若不是搭上乡村旅游的顺风车,这个隐匿在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的村落仍不为人知晓。</p><p>  中寨,距腾冲市区13 km。</p><p>  佤族,中国、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没有通用文字,人们用实物、木刻记事、计数或传递消息。木刻一般用0.5寸至1寸宽的竹片,长度不等,一边或两边刻口,以示意或记事。实物则表达特定的意思,如甘蔗、芭蕉、盐巴表示友好,辣椒表示气愤,鸡毛表示事情紧急,火药、子弹表示要械斗等等。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南部,有一个佤族聚居区和三个佤族散居区:以沧源、西盟县为中心是佤族主要聚居区;以保山、腾冲、梁河、风庆等县为北散居区;以思茅、普洱、景谷为东散居区;以西双版纳为南散居区。</p><p>  佤族的起源,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神话传说。按照沧源佤族的解释,“司岗”是“葫芦”,“里”是“出来”,意即从葫芦里出来的人;按照西盟佤族的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是从石洞里出来的”。各地佤族虽然对“司岗里”的解释有所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这说明佤族人民在阿佤山居住已有久远的历史,或者就是当地的最早居民。“司岗里”可能是佤族对他们远古穴居生活的回忆。</p><p>  在先秦时期的著作如《山海经》、《竹书纪年》和《国语》中,都有“僬侥”这个族称的记载。《后汉书》也记有“永昌郡徼外僬侥种夷内附”。而“僬侥”与佤族自称“巴饶”的语音很相近,所说的正是散居在保山地区的佤族人。</p><p>  腾冲佤族,被称“守土人”,是腾冲的土著居民之一。相传,在西汉年间,族人迁至腾冲,几经辗转,终落址清水乡。由于寨子位于左右两个寨子的中央,便称之为“中寨”,寨名沿用至今。寨名的另一个名字叫“三家村中寨”,三家村为行政村。</p><p>  “司莫拉”在佤语中意为幸福的地方。</p><p>  一想到佤族,记忆中最深刻的是秀发在跳跃——别样的“甩发舞”。</p>   甩发舞,以甩摆头发为表演特征得名,是佤族妇女一种自娱性舞蹈,起源相传是500多年前一个叫叶带的佤族姑娘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首创的,最初动作比较少而且动作较为单一,参与者多为女性,人数不限,二三人至数十人均可携手成排或成圆圈起舞。没有特定的乐器伴奏,舞者自歌自舞,动作主要以前后、左右移步,同时配合上体的前后俯仰,左右躬曲,顺势甩动黝黑靓丽的长发为主要特性,通过头发的的飞舞和肢体的移动展现佤族女子喜爱蓄留长发并时常在竹楼阳台洗发、甩发、梳发的场景和爱干净、爱美的习惯及美丽善良、勤劳豪放的品质。随着甩发舞的传承与发展,近年来,由专业文艺工作者在其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已丰富为多种多样的甩法,如前后甩、左右甩、转甩、跪甩等。《甩发舞》和《木鼓舞》是佤族舞蹈中最激越、最豪放、最粗犷、最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是佤族民族力量的标志。<div><div>  与其它舞蹈不同的是,在剽牛祭祀、老人死后、盖新房、婚嫁喜庆期间都不跳此舞。而在其他时节,任何场合都可跳此舞。<div><div><div><div>  中寨处在山峦上,自然环境优美,周边群山怀抱,梯田成群,有山泉水系及自然湖泊,是天然的生态氧吧。全村海拔1745m,年平均气温15.8℃,森林覆盖率75%,土地面积1680亩。村落自西南向东北方向上升成阶梯状错落分布,呈背倚青山,前环良田,左右绿树环抱状,符合传统建村的“天人合一”,与“自然融合”的理念。<br>  寨门,是进出村的通道。在原始部落时代,由于砍人头祭谷魂、部落之间战事频繁、野兽出没等原因,寨门周围有护寨沟、竹毒签、刺篱笆、护寨神林等防御工事,未经同意擅自闯入,视为入侵,现在寨门形式已大为简单化了,寨门两侧象征性立的木桩只是昔日山寨防卫严密的一种体现。寨门在每年的新米节前后要择日整修,骑马时进出寨门必须下马,以表示对寨神及寨人的尊敬。每逢重大活动或节日,佤族同胞都会到这里迎接贵宾进寨。<br></div></div></div></div></div></div>   进寨的道路全是由火山石铺垫的,两旁用石头砌起来的防护带,中间的石柱子是拴马桩。石头上的壁画说明,中寨佤族只有语言而没有通用文字。世世代代,他们主要采用刻木、结绳等方式进行记事,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承。<br>  走进中寨,无处不在的牛头图腾,散发着远古佤山的原始气息。<br>   牛图腾,在佤族心中,是吉祥、是神圣、是高贵、是庄严的象征。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青年男女,男的叫艾那,女的叫叶布勒。有一天,突然雷声四起,天降大雨,洪水泛滥。几乎淹死了所有的生灵。幸运的是,艾那和叶布勒骑在一头水牛背上,幸免于难。后来,他们生男育女,就是佤族的祖先。从那以后,佤族逢年过节都要先祭拜水牛。  <div>  牛,也象征着勤劳和善良,尤其是在刀耕火种的时代,牛给予了佤族同胞生存的基础。<br>  寨子以大道为中心,分南北东西四片区域。北侧区域主要是居住区,南侧主要为生态自然区,东侧区域为茶业及油菜花等经济作物种植区,西侧为水稻等农作物种植区。<br>  居住区有佤、白、傣、彝、景颇、汉6个民族世代聚居,全寨299人中佤族就有271人。民居建筑95%以上属典型明清土木、砖木结构建筑,大部分为三房一照壁风格,少数为四合五天井格式,粉墙黛瓦,古朴雅致。木结构建筑均为榫卯穿斗式,樑头、照面枋,堂屋、大门多雕刻香草瑞兽,做工精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地基多用火山石或本地青石支砌,墙体主要为土坯、青砖、红砖建造,墙体与屋面采用“三砖一瓦”进行封火,美观自然且防火防盗。<br>  位于村口的司莫拉佤族民俗文化陈列馆,古朴苍拙,摆设着祖先遗留下的农耕痕迹和历史渊源、民族民风和民俗来历。置身其间,宛若回到远古时代,回到佤族迁徙无常、狩猎为生、不留遗粟的年代。<br></div> <p>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寨佤族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性和先进性。从区域划分上,中寨佤族属于“内在区”,该地区佤族不仅定居当地较早,而且为较早与当地汉人交流融合,种植水稻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守土民族之一,是当地“濮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p><p>  古代大多数边缘区佤族“迁徙无常,不留遗粟。”他们在迁徙中刀耕火种,狩猎而居,在原始森林中寻找适宜生存的环境。而中寨佤族与边缘区佤族不同,他们较早选择了与汉族友邻而居,很早就结束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采用汉族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保留“供奉土主、祭拜树神、祭寨、牛丛会”等原始宗教和民俗。</p><p>  中寨,虽然名叫‘幸福的地方’,但过去村民生活并不幸福。</p>  村里,人均水田仅有一亩多,粮食产量低,大部分村民靠外出打工谋生。<br>  "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恐屋漏雨,冬怕寒风吹。"因为穷,村里没有几间瓦房,村民们居住条件十分恶劣。脱贫攻坚让村子的面貌发生大变化,2000年完成“草改瓦”,2014年以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推进,中寨实施了道路硬化、通畅工程、亮化工程,建设了文化活动广场、文化陈列馆、景观栈道、停车场以及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穷寨子变身特色民族村、3A级景区。 <p>  佤族服饰以黑色为质、红色为饰,配以蓝、绿、黄、白等颜色,色彩庄严肃穆,风格纯朴自然,基本上还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传统衣着服饰,佤王头用红布裹头,这是先民濮人“尊贵者裹红布头”的习俗,衣服上还饰太阳、月亮、星星、双龙和牛头。双龙含红日的图形要锈在内衣上,而且只能本人穿,不能转借于他人。 相对来说,男子服饰除包黑色包头上没有什么特别。但喜欢纹身,其中多数在胸脯刺牛头,手腕刺鸟,腿上刺山林图案。外出,常挎花布袋,佩戴长刀或火枪,给人以雄壮威武之感。一般人颈戴竹藤制的项圈,少数富有者戴银项圈和银手镯。有的男子还穿耳纹身。</p><p>  女子身穿贯头式紧身无袖无领短衣和家织红黑色条纹筒裙,裙子稍短,短衣尚黑色或红色。发箍是佤族妇女最具有特色的头饰,在我国各民族中只有佤族使用,是识别佤族的最简明的标志。它呈半月形,中间宽,两头窄,长约30cm,中间宽约10cm左右,多用银片或铝片制成,也有竹藤制的。佤族妇女留长发,但又不梳辫子,头发多披肩洒向脸颊两侧及肩背。用发箍从前额到脑后把头发拢住,这样即可保证头发不散落眼前影响视线,又显得美观大方,使用起来还极为简单方便。耳戴银环(最大的直径约3cm),颈戴银项圈和若干串珠料(有的料珠中还加有贝壳)。腰围若干个竹圈,小腿和大腿之间戴着若干个竹圈或藤圈,大小臂间戴有银饰,手指上也有戴戒指的。未成年女子,每增加一岁即增加一脚圈,故有“欲知年龄数脚圈”之说。这种特征,是佤族竹文化在服饰上的体现。佤族自古以来就繁衍生息于气候温暖、翠竹成林的山区。他们住的是竹楼,吃的是竹笋,用的是竹碗筷、竹勺,坐的是竹凳,睡的是竹床。竹,在佤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服饰习俗上,便是用竹篾做成大大小小的圈圈,饰挂于身体各部位。 </p> 发箍 <p>  服饰色彩是佤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载体。崇尚红与黑,体现在服饰上,红色表示天,黑色表示地。究其原因,屋中“不熄的火塘”代表生生不息,火毋容置疑成为了佤族的灵魂象征,美好生活是因为神灵的庇佑,火就是他们神灵的代表,代表了驱灾辟邪,因此在男女服装上常用红色作为装饰色彩。佤族人对黑色痴迷到了极致,视肤色黝黑为美,黑发为美,黑齿为美,就连取名字都喜欢带黑字,比如岩黑龙、娜黑龙。每年的一度的“摸你黑”活动,是司莫拉佤族特有狂欢节式的民俗节日。</p><p>  随着社会的发展,佤族的服饰也开始有了变化,男子日常普遍着汉服,女子出现了长裙、筒裙以及一些较为有时代感的衣着和装饰。</p><p>  陈列馆门前支着的木鼓,上面雕刻着牛图腾。木鼓,佤语称为“克罗克”,是佤族的传统祭祀工具、乐器和报警器具,一般以红毛树、花桃树或麻栗树树段为原料,将其腹部按一定形状掏空制成。大小不一,一般长约2m,直径0.5至1m之间。分公鼓、母鼓两种。公鼓的音节偏低,音色粗重。母鼓音节较高,音色清脆。</p><p>  木鼓是佤族的象征,是崇拜的神圣之物。他们认为,木鼓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p><p>  来到这里敲响木鼓,“一声鼓响,风调雨顺!二声鼓响,国泰民安!三声鼓响,四海升平!”</p> <p>  木鼓房是中寨重要的、也是标志性的建筑物。它是用6根柱子、3根横梁及竹片或茅草搭建而成的、四周没有墙壁的小棚子。木鼓房虽然面积不大,结构简单,但由于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因此相当神圣,具有庙宇的功能与地位。忌任意进入。</p> <p>  司莫拉礼堂也叫佤王宫,位于村子高处,是传统佤族建筑,木结构茅草顶为主,外表虽显陈旧,但肃穆依然、威势依然、霸气依然。</p><p>  这里,是当年佤王聚集族中德高望重的人议事的地方,外人禁入,代表着佤王的尊崇和神圣。</p><p>  </p> <p>  门前右侧有两颗巨大的木雕,也叫寨心桩:分别代表男性和女性,佤语称男性木雕为“达瓜”,女性木雕为“叶里”。传说达瓜和叶里成仙上天后,他们的儿女为了纪念他们,立寨心桩,每年祭拜。在佤族人的心目中,寨心桩威严而神圣,主宰着全村人的祸福。寨心柱不能随意更换,只有自然损坏及寨里遇到天灾人祸,祭祀之后才能更换。村落里,居住在寨心桩旁的都是开辟村寨享有权威的人,后来者只能住在寨边,可见寨心桩被视为一寨之神物。</p> <p>  中寨,每逢节庆日要在寨心桩前鸣土炮九响,全村男女老少围着寨桩,合着芦笙节拍通宵达旦地打歌,以娱祖先。欢庆活动持续七天,后由召比(魔巴)主持祭祀,祭杀公猪或一条牛,并将牲畜的血淋在寨桩上,猪或牛全身各部位的肉煮熟后各切一片,放在寨桩前的祭台上,顶祀跪拜;这也是最高祭典“血祭”的一种形式。</p><p>  佤族的原始宗教信仰,是相信灵魂不灭和万物有灵。佤族崇拜多神,在人们崇拜的众多神灵之中,“木依吉”神和“阿依俄”神是具有不同神力的两尊大神。创造宇宙万物的“木依吉”神,掌握着世间一切的生杀大权。人们为了获得生活的宁静和作物的丰产,在绝大多数的传统祭祀中,都以祭祀“木依吉”神为主,并用歌舞使其愉悦而祈求佑护。另一位“阿依俄”神,是佤族的男子之祖和保护各家的家神而受到人们的崇敬。每当遇到大事如结婚、生育、死亡、生产、盖房、收养子等等事情,都要祭它,并向它祷告。</p>   佤族人敬树,村寨里古榕成片,在寨子附近,有一片长着参天大树的茂密林子,是佤族的神林。这里里古树遍布,遮天蔽日,500年以上的古树就有18株。榕树是佤族的“神树”。在古榕树群中,榕树之上都会高高悬挂牛头,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气息。人们不能乱闯进神林,不能动神林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否则,会受到神灵的惩罚。<br> <p>  箐内分布着密集的地下泉眼,属低温温泉,除灌溉着村庄下游千亩良田外,还形成了天然水塘,当地俗称龙塘。</p><p>  佤族人爱水,寨中水流不息,路右边有一股清澈的山泉水顺着竹槽缓缓往下流,这就是佤族人所说的“接新水”,他们认为水是大自然赋予他们的很神秘的东西,人类要敬畏它,所以把水也供奉起来。</p><p>  七子泉年代久远,据说为元代以前形成。其与村落主体建筑呈相对方向,由阿泉、阿芒泉、贡恩泉、贡酿泉、亚木泉、涅桑泉、司儒泉构成,其水源来自地中山泉。</p><p>  祭祀台,在中寨,每年农历三月第一个属马的清晨,都会有祭寨的习俗。祭寨有一部分仪式是在祭祀台进行的,如今没有了佤王,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代为举行。</p><p>  水碓房,水碓是一种木制器具,是以水流为动力,带动水碓捣米。在过去,水碓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p><p>  洗衣沟,这里是村落妇女聚集洗衣服的地方。中寨的洗衣沟存在历史较长,是一种独特的存在。</p> <p>  站在寨中心的观景台上,可以大致一览中寨的乡村田园风光,放眼望去,梯田错落有致。中寨的梯田,虽没有元阳哈尼梯田那般出名,却也是承载着佤乡印象的一个重要元素。梯田如漩涡般地聚拢到一起,又似一口大锅。梯田中央有一塘黑泥潭,那是佤族特有的“摸泥黑”活动场所。“摸你黑”源于民间用锅底灰、牛血、泥土等涂抹在脸上驱邪祈福求平安的习俗。佤族的传统观念认为:摸在姑娘脸上,希望姑娘越来越漂亮;摸在老人的脸上,老人长寿健康;摸在小孩脸上,小孩平安吉祥;摸在朋友脸上,友谊地久天长;摸黑满脸,开心永远;摸得越多,幸福越多。</p> <p>  近处,是中寨从深山原始林流出的天然山溪汇成的大龙塘,还有见证中寨风雨沧桑的2台古老水车。</p><p>  佤族人能歌善舞,每逢节日广场上热闹非凡。</p><p>  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他们酿制烧酒的原料一般是红米,然后加入蜂蜜。以酒待客的习俗是,主人为表示酒液的安全和诚意,首先要自己先饮一口,然后才依次递给客人饮用。客人伸出右手,要手心向上接过酒杯,以表示感谢和敬意。客人一接过酒,一定要喝,而且要喝尽。还有一种敬酒的风俗,主客都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递给客人,客人也要用右手去接,并先倒一点儿在地上,也可以用手指蘸一点儿酒,弹在地上意为祭奉祖宗,然后主人和客人一起喝下去。</p><p>  院场上,一个用很多竹子搭成的秋千架,是新结婚的人家来搭建的,传说搭了秋千架,上天就会送给这对新婚夫妻一个“秋儿子”。</p> <p>  佤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很少有一夫多妻的。过去,婚姻是自由选择加父母媒妁之言,少有外界干预或父母包办的现象。择偶的主要条件是看对方是否身强力壮、勤劳朴实、相貌相当,其次是看家庭经济条件。佤族同姓不婚,同姓人若发生两性关系,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会触怒“社神”,这样“社神”对全寨人就要进行严惩,加以各种灾难,如旱涝、风灾、火灾、疾病等。同姓人若发生关系,或者同姓人要成婚,全寨人要罚他们进行“扫寨”仪式,“社神”方才饶恕。到了男当婚,女当嫁的时候,青年男女就要进行谈情说爱的社交活动,开始“串姑娘”了。</p><p>  “串姑娘”可以是集体活动,也可以独个进行。姑娘的睡处也不固定,今天在自家里睡,明晚又到别家跟伙伴睡,有时是一个人睡,有时是三五一群宿在一处。“串姑娘”,就是小伙子到姑娘住处去玩。姑娘对于来“串”的小伙子,不管对小伙子是否中意,都要起来陪坐。若不陪坐,会被视为没礼。小伙子串姑娘一般是晚上10点钟以后,这时若姑娘正在做如切猪食、煮猪食一类的家务,小伙子就要帮忙。老人见小伙子来串也不会干涉,其实父母亲也喜欢小伙子来串自家姑娘。姑娘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出嫁,若小伙子都不来串自家姑娘,父母亲就会不高兴,若姑娘到了一定的年龄,父母也很担心,一是怕姑娘出什么丢脸事儿,二是怕自家姑娘嫁到别寨。佤族都喜欢自己的女儿嫁给本寨小伙子,有句俗话说:“好喝的菜汤不要泼出来,好姑娘不能嫁到别寨。”串姑娘,一般是坐在火塘边谈笑。若小伙子到姑娘住处(床上)串,就被视为不道德。若来串的时间晚了,姑娘已经睡觉,小伙子进屋后就先烧火,然后再把姑娘叫醒。姑娘起来后即坐在火塘边。仅靠火塘边谈笑,想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和要求是不可能的,因为同来的还有几个伙伴。那么,有情者的希望就寄托在梳头的时候。</p><p>  男女青年相互谈熟了以后,小伙子就拍着自己的头"请"小姑娘给他梳头。若姑娘是一个人,小伙子是几个人,姑娘就轮流给几个伙子梳头,若是几个姑娘几个伙子,就由姑娘自己选择给谁梳头,或者是让小伙子请中意的姑娘给自己梳头。梳头一般在阴暗的屋檐下,一人坐一只篾凳,彼此窃窃私语。一般是小伙子先开口,送给姑娘的东西,多种多样,有梳子、毛巾、银镯、耳环、戒指、或者几块钱。东西是否贵重不重要,仅作为真情的见证,爱的信物。若姑娘不愿意接受,小伙子硬塞给她,她也只好收留下,几天后再归还给小伙子,这样小伙子也不会见怪。一个小伙子可以同时跟几个姑娘谈恋爱,一个小姑娘也可以同时接受几个小伙子的求爱。通过长时间的交往,经过相互了解,小伙子认定一个姑娘最适合后就可以与其他姑娘分手。小姑娘认定最称心的一个小伙子之后也就统统退回其他小伙子的礼物。</p><p>  青年男女是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自由恋爱才结为夫妻的,这也是司莫拉佤族婚姻比较牢固(很少离婚)的原因之一。只要男女青年情投意合,父母是无法阻挡的。若父母极力反对,两个情人可以相约逃出寨子,野宿几天,“生米已经煮成熟饭”,这样双方父母也就没有办法,只好为他们举行婚礼。</p><p>  男女青年在恋爱过程中,梦,常使恋爱终止。中寨佤族认为,谈恋爱时,若是梦见大树林、芭蕉林、或者水槽流水,梦见摘瓜果等,认为是吉兆,婚后美满幸福。由于梦预示吉兆,恋爱就更加密切。若梦见老虎、树倒、桥断、被水冲走或者梦见与情人身着新装,相亲相爱,则认为是凶兆,两人就不能结为夫妻。如果硬要结成夫妻也是好景不长,所以在恋爱过程中必须趁早分手。过去,佤族也有脱包头的习俗,小伙子若爱上了某个姑娘,便把姑娘的包头脱下,(当然小姑娘对小伙子也是中意的),拿回到家中,向父母宣告,家里就可以杀鸡占卜看鸡卦,吉凶与否以便定婚事。<br></p><p>  结婚仪式比较简单,婚期共三天。第一天,男女双方各自请本寨的乡亲们来吃一餐酒饭。第二天,男方给女方家送去聘礼,聘礼中含有部分现金、部分结婚用品和送给女方家的礼物。第三天,父母牵着姑娘的手欢欢喜喜同迎亲队伍一起送到男方家。新娘来到男方家后,由魔巴(宗教活动的主持者,大部分是老人)杀鸡看卦,并对新婚夫妇祝福。</p><p>  有幸遇上一佤族人家嫁女,吃长桌宴。对于一个吃货的我来说,这是今天的压轴大戏。看着那些放在簸箕里抬上来的食物,禁不住咽口水,那些无论是放在竹筒里用火烧熟的猪肉,那些炭火烤熟又冲碎拌匀的干巴,还是烤鱼、炒芭蕉心,都是我的最爱,何况还有非常好吃的黄焖鸡、鲜甜的南瓜呢。佤族女子很热情,她们告诉我,喜欢谁,就可以敬谁,敬酒时说“啊”,接酒的人要说“哈”,啊哈连起来就是赶快喝的意思。不接酒的话,就是不礼貌。所以一定要接下对方敬来的酒,而且接下一定要喝完。接酒的人,先倒出一口表示敬土地,然后一口喝下竹筒里的酒,喝完把竹筒倒过来,酒不能滴下超过一滴,然后把竹筒用手擦干净,传给下一个你要敬的人。胭脂红酒很好喝,是用当地的一种米做成的,很甜,度数和啤酒度数差不多,但是后劲很大。</p> <p>  如果你喜欢自然清静、原始的古村落,无疑,中寨是非常好玩的一个去处。</p><p>  这里,四季有不同的美,春有鸟语花香,夏时绿意盎然,秋有稻麦金黄,冬时粉妆玉砌。</p><p>  在青山的怀抱里,这里是世间难得的世外桃源。</p><p>  周边景点:热海景区、半个山、高黎贡山茶博园、大地茶海</p><p>  禁忌:不能骑马进寨,须在寨门口下马;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忌送人辣椒和鸡蛋;忌任意进入木鼓房;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若门前放一木杆,说明家里有病人,忌外人进入。女性不准随便乱抓男性的头发,男性不能触女性的脚……</p><p>  节日:拉木鼓(农历十一月)、新火节(农历三月初三日至初六日)、新米节(农历八月十四日)、“便克”节(农历6月24日,类似其他民族的火把节,但有本民族的特点)......</p><p>  美食:中寨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大米粑粑、鸡肉烂饭、鹌鹑肉汤、蘸水稀饭、茶花稀饭、青豌豆炒蚂蚁蛋、油煎柴虫等。瓜果成熟时还可进行采摘、品尝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