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家都知道钓鱼,但你知道“钓虾”吗?知道用什么钓、怎么钓吗?知道那虾长什么样吗?</p><p> 渤海湾兴城海域的海底淤泥里,生长着一种外形似虾又似虾爬子的生物,钓虾人管它们叫“蝼蛄虾”。多年以来,本地人不认这东西,也无人食用,但大连人视它为美味,饭店里售价不菲。正因为如此,每年的五月初到九月底,会有来自山东、河南、黑龙江和辽宁其他城市的人们,组团来到兴城海边钓虾,每天跟随潮汐的时间,落潮进入涨潮上岸。</p><p> 这是一群快乐的钓虾人,搭乘简陋的拖拉机进出大海,一天赶两个潮,起早贪晚,风雨不误,每天工作超过十个小时。一个潮下来收工后,按照虾的重量换取收入,一斤蝼蛄虾能挣十二元手工费。他们的劳动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也不需要特别的体力,但需要绝对的耐力和韧劲。</p><p> 落潮时候,穿着专用的叉裤或者靴裤,带着头灯、拿着工具,顺着水溜儿走到确定有蝼蛄虾的地方,然后用铁锹挖开面积不大,深度在二十公分左右的平坑,水清亮以后,就会看到一个个的圆洞,那就是蝼蛄虾的洞穴,他们会把一根根小木棍儿插到洞孔里,然后仔细观察,只要小木棍儿上下浮动,就说明下面有虾,马上用一根细长杆的毛笔探进去,顺着劲儿,慢慢的把抓着笔头毛毛的虾轻轻带出水面,迅速扔到身边的筐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一个又一个的收获。他们收获多少,和潮汐、风向、温度都密切相关。这是我用文字描述的分解动作,他们做起来非常得心应手、熟练快速,让你眼花缭乱。但也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有的虾就是“宁死不屈”,宁可被薅断,也不上来,钓虾人只好放弃。一片地方钓完了,再拎着虾筐和工具换到新地方,我和他们开玩笑,说是“转场”了。</p><p> 他们的劳动强度看似不大,但一般人真受不了,几乎就是蹲和跪这一个姿势。所以,聪明的钓虾人,就会在屁股后面拴上一块厚厚的白色泡沫,实在跪不住就稍微坐一会。他们在潮湿冰冷的海水中,一呆就是六七个小时,一身水一身泥,用双手担起家庭的责任,创造幸福的生活。</p><p> 他们的辛苦和劳累,我们无法体会;他们的充实和快乐,我们也无法感受。他们的吃苦耐劳、肯于付出、简单快乐,深深的感染了我。我用镜头记录他们劳作的场景,让大家知道有一种劳动叫“钓虾”,希望你有机会和我一样,关注他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辛苦,感受他们的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