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里曾是一个车站!</p><p> 1956年,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成立,新中国的重大项目“黄河三门峡大坝”开工,专为大坝工程配套运输的专用铁路由此诞生。</p><p> 这条线上,曾有三个车站:湖滨车站、大安车站、史家滩车站。</p><p>湖滨车站位于新城(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机关所在地、后来的三门峡市区);大安车站处是建坝的工程局职工居住区;史家滩车站则是大坝终点站,三门峡大坝就在此。</p><p><br></p> <p>现存的湖滨车站旧址</p> <p> 这条铁路曾繁忙地运载建坝和大坝发电的大量物资,以及运送上下班的建设职工。</p> <p> 我的父母就是三门峡大坝第一代建设者。</p><p> 记得小时候,跟随父母乘火车去坝头(大坝),车站里均是上班的职工。穿着洗得发白的劳动布工作服,戴着柳条编制的安全帽,胸前佩着布制的工作证,夹着铝制饭盒,在站台相互打着招呼。一个个青春洋溢,充满朝气。</p><p><br></p><p> 呜——</p><p>一声长笛,冒着白烟的黑色蒸汽机车牵引着列车开过来了,大家伙快乐地登车。</p><p> 车皮是黑色的货厢改装的,坐椅是木制长条的连排椅。车厢里众人相互交流着。</p><p> 穿过三个山洞后,大安车站到了。</p><p> 更多的人上车,几乎均是工程局职工,车厢里拥挤起来。</p><p> 不多久,终点史家滩车站到了。</p><p> 人们有序的下车,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奔去。</p><p><br></p><p> 所谓的车站,只是一个站台,设在山下,而父母的工作地点在山上。</p><p> 父亲拉着我的手,沿着“十八拐”向上攀爬。“十八拐”是在山上凿出的迂回曲折的小路,需拐十八道弯才能到山顶。</p><p> 气喘吁吁地爬到山顶,三门峡大坝工地一览无余。</p> <p> 三门峡大坝建设一波三折,经历了几乎被炸掉、改建、发电等重重困难,终于在七十年代完工。</p> <p>这条铁路的任务,也由最初的专为大坝服务,逐渐转型为兼顾社会服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三门峡黄河两岸经济发展发挥了作用。</p> <p> 我沿着铁路,去寻找那记忆中的岁月。</p> <p> 这是当年的货车底盘,它身上曾经承载了多少物资,无数次往返于这条铁路上。</p><p>如今功成身退,静卧在这里,默默地关注着这条熟悉的铁路。</p> <p> 七十年代,我们伴随内燃机车成为十一局的第二代职工。</p><p>往返在这条线路上,从这个车站到另一个车站。</p> <p>藏在深处的旧机车</p> <p> 锈迹斑斑的东方红号机车,身上满是历史功臣的印记</p> <p> 这是目前还在运行的机车。</p><p> 机车由最初的黑色蒸汽机车,到东方红号绿色内燃机车,到现在的东风号橙红色机车,无论外型及内部都有很大变化。</p> <p> 历史过去了六十五年,这条铁路也逐渐完成了历史使命进入暮年。</p><p> 如今,除偶尔有一些临时性的运输任务外,基本已停运。车站亦停止运营。</p><p> 铁路、机车、车站已成为历史的载体,见证记录着光辉的岁月!</p> <p>荒废的站台和红机车,代表着逝去的岁月和现在。</p> <p> 巳经清闲的扳道机还在,偶尔过把工作瘾。</p> <p>旧时的扳道房</p> <p>两个巡道工</p> <p> 铁路的这一端已被林立的高楼包绕</p> <p> 通往会兴镇的道口已成畅通的路口,往来的各种车辆络驿不绝。</p> <p> 中国水电十一工程局物资公司(总库)的道口</p> <p> 这些斯台尔载重车曾奔驰转战于各个工地,如今退役了!</p> <p> 车身上中国水电十一局的字样赫赫在目!</p> <p> 铁路和车站寂寞了,但中国水电十一局(原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早已转型插上腾飞的翅膀,享誉国内外。</p> <p> 如同这红色机车,乘东风驰向远方!</p> <p> 三门峡,新中国水电建设的摇篮!为新中国水电建设奠基了砥柱般的基石!</p><p> 第三代水电建设者已成为中坚力量,奋战在国内外建设工地上!</p><p> 不忘初心,大禹精神代代相传!</p> <p> 看!铁路伸向远方,并入新轨,成为黄河文化旅游的重要元素。</p><p> 信号灯仍睁着红色的眼晴,永不熄灭!</p> <p>(2020年11月,重游昔日的湖滨车站,感慨时代变迁。值中国水电十一局建局六十五周年而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