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游戏,走近幼儿》一记泗渡镇资源中心共读一本书研学活动(四)

松杉幼儿园李亚

<p>游戏不仅是幼儿的生活方式,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让我们共同关注幼儿游戏,解读幼儿游戏行为。了解幼儿游戏教育的价值取向、思想方式和策略技巧,携手走进游戏天地,走近幼儿的世界。12月6日,泗渡镇资源中心开展了第四期线上教研——《走进游戏 走近幼儿》第五章至第六章。</p> <p>本次活动由泗渡镇中心幼儿园穆茂老师组织,在教研开始之前她将教研要求、签到方式、研讨内容发布于微信群,以便老师提前做好研学准备。</p> <p>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签到方式为:手写笔记上传进行签到。</p> <p>签到完成后,穆茂老师开始了今天的研讨问题。</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问题一:</span><b style="color: rgb(1, 1, 1);">为什么要追随幼儿?怎样才能实施师幼同行?</b></p><p><b style="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b>针对这个问题,老师们都有自己的理解。</p> <p>穆茂老师对老师们的回答做总结:</p><p>1.追随幼儿才能了解幼儿。</p><p>追随是客观了解幼儿兴趣的关键,是保持师幼同行的先决条件。</p><p>2.追随幼儿,将有限的场地演变成无限的空间。</p><p>教师追随幼儿能更好的了解幼儿的兴趣点、清楚幼儿的需要,并巧妙的安排场地,布置环境,创造性的为幼儿提供支持和发展的游戏环境。</p><p>3.追随幼儿不等于过分干扰。</p><p>是有同行,应当准确把握幼儿的兴趣热点;准确判断幼儿当前的水平与需要;只求正确解读,绝不能过分干预。</p><p>4.提高教师分析和评价幼儿游戏的能力。</p><p>教师应当不断积累幼儿游戏观察与指导的经验,逐步掌握,分析评价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行为的能力与表现。游戏是幼儿生活经验最直接、最贴切的反映,游戏反映着幼儿认知水平、情绪能力和个性发展,所以,教师要学会在幼儿的游戏中分析他们行为背后的各不相同的能力水平,从而确立其最近发展区,推进幼儿的发展。</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问题二:</span><b>你认为在幼儿游戏中教师用什么方法或形式做观察记录更方便有效?</b></p><p>根据此问题,老师们结合平时自己的教学经验踊跃发言。</p> <p>穆茂老师整理小结:</p><p>1.整体法:主要通过符号形式记录幼儿的活动,教师需要对每名幼儿轮流扫描观察,每个主题可以观察几分钟,从而了解全体幼儿的游戏情况。</p><p>整体法一般在游戏开始和结束时选用较多,教师事先需要将所要观察的内容用表格的形式准备好,游戏开始时直接将自己所看到的内容在表格里做记号(如打√),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用不同颜色的笔做记号。</p><p>2.书面法:是通过文本的形式记录幼儿的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p><p>①结构化记录: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参与游戏的情况,一般为某个具体的原因而进行观察时通常采用这种记录法。</p><p>②非结构化记录:没有预定目的地去观察一名或一群幼儿时采用这种记录法。这类观察是自发的,常常是因为突然发生了有趣的或出人意料的事情。建议教师在口袋里常备小巧的笔记本和笔,可以随时进行记录。</p><p>③比较性观察记录:可以是观察不同幼儿在同一情境下的不同表现,也可以是间隔性地观察同一名幼儿在不同阶段中的表现。这种观察记录法能让教师看到不同幼儿的能力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也可以观察到幼儿的进步情况,有利于教师为幼儿制订个性化的指导策略。同时,积累的过程性资料也可为评价幼儿提供支持。 </p><p>3.图表法:主要有追踪图和饼图两种形式,相较书面法更清晰、更有目的性。</p><p>①追踪图:记录幼儿在游戏时间内的动向,去了哪些区域,做了什么事情。</p><p>②饼图:呈现幼儿在不同活动中的时间量,便于了解幼儿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进行引导。饼图的记录非常简单,能清晰、直观表明观察结果,可以用文字进行辅助记录。</p><p>4.抽样法:抽样是指从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样品单位进行记录、分析,主要有时间抽样和事件抽样两种。</p><p>①时间抽样法: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做一次记录,可以是针对一名幼儿,也可以是幼儿群体。在记录时不用连续不断进行叙事记录,这样会无法兼顾记录和观察。教师可以记下时间点和关键词,待活动结束后再进行整理。</p><p>②事件抽样法:常常用于观察有不良行为倾向的幼儿,如脾气暴躁、攻击他人等。做这类观察的目的是记录下所有事件,看看事件的发生是否有规律可循,进而为制订有效的矫正策略提供帮助。</p><p>五、摄像法</p><p>借助相机、手机等辅助工具,帮助还原当时的游戏情景,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记录方式。</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问题三:</span><b>以游戏为手段来组织教与学的活动,对幼儿有什么积极意义?</b></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们热烈的讨论吧!</p> <p>穆茂老师进行总结:</p><p>首先,游戏化的教学过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它反映了幼儿园的主流文化;其次,以游戏为手段组织教学活动,能在教学过程中保留游戏的乐趣;再次,以游戏为手段来组织教学活动,能服务于特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这样的过程能使心理机能尚未完善的幼儿不至于过早地承受正规教育所带来的强制性压力,也能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从而使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并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个性。</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问题四:</span><b>教师应该如何设计集体教学游戏?</b></p><p>在研讨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参与研讨,纷纷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p> <p>穆茂老师总结:</p><p>1.以围绕幼儿的生活设计游戏内容。</p><p>选择那些完全陌生的、远离幼儿生活的内容,整个游戏活动会呈现为“探索"的过程,缺乏驾驭的自信;选择完全熟悉、一成不变的内容&nbsp;,又缺乏竞争与挑战....所以,教学游戏中选择“说近非近,说远非远"的内容最为合适,而这样的“度"要拿捏精准,关键是要关注幼儿的生活及其已有经验。</p><p>2.集体游戏要践行人人参与原则。</p><p>3.集体游戏中教师可通过规则的制订来确保活动有效进行。</p><p>做游戏一定会有游戏规则!而一些好的规则是游戏开展的保障。</p><p>4.关注集体游戏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教学游戏虽不直接指向某一领域,但在教学游戏中却内含着许多积极的教育因素。就教学游戏本身的特点而言,教学游戏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p><p>5.集体游戏,同样注重细节设计。</p><p>有句话耳熟能详:“细节决定成败。”教学游戏的有效实施同样也离不开教师对细节的关注,一个教具的更改,一道题目的精心设计体现的就是设计者的精益求精。</p><p> 6.好的游戏形式可以不断延续、不断变化内容。</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问题五:</span><b>案例分析</b></p><p><b>观看视频内容,讨论:</b></p><p><b>你在视频中观察到了什么?接下来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助她获得成长?</b></p> <p>观看了视频后,穆茂老师认为针对该案例老师们都自己认为便捷有效的观察方法,观察方法并不局限于我们前面讨论到的几种,更多还在于老师在日常观察记录中积累出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观察方式,重要的是老师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观察方法,更好利用游戏观察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帮助。</p> <p><b>教研活动的时间总是过得非常快,在老师们意犹未尽的研讨中就结束了,同时,也在不舍中结束了本学期《走进游戏,走近幼儿》这本书的线上教研活动。通过学习《走进游戏,走近幼儿》这本书后我想大家对幼儿游戏的了解更加清楚,从对游戏的模糊认识到“快乐玩、有效学”的游戏教育理念,我们正在一步步成长;本书阐述教师应该怎样和幼儿一起做游戏,解析幼儿教师提高专业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定当学以致用,把更好的专业知识深化到教育中,为孩子的学习成长之路保驾护航。 </b></p>

幼儿

游戏

观察

记录

教师

老师

教学

活动

教研

穆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