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头 碰瓷(九)

林应澄

<h3><p><br></p><div><br></div></h3><h1><b>窑变</b></h1><div><b><br></b></div><div><b>如果你也想走近陶瓷的”微观世界“,强烈建议:聚集放大图,发挥想像力,你将看到一幅幅超梦幻的实景。</b></div><p><br></p> 施釉均匀的素釉和彩釉都有极美的作品,但是还有一类陶瓷器物其釉色之美是自然的、天成的、唯一的、无法复制的,那就数窑变器物了。 <h5><i>这个陶瓶的釉彩醇厚釉变漂亮,不但瓶体上有釉色的自然变化,而且瓶口部分有金色的流釉,使其整体上更显灵动多变。</i></h5> <h5><i>这只陶瓶,夺人眼球的是瓶口有金色流釉,在微距镜头下看到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原来看似简单的瓶口竟然气象万千,金色瓶口向褐色瓶身过渡的部位有结晶状物分布,形成错综复杂的结构。</i></h5>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常,陶瓷制品总是以表面平滑光洁浑然一体示人,比如致密光滑、结构单一、纹饰有理、中规合矩等等。这给人留下了一个固化的概念,以为这就是陶瓷品的常态。</p><p class="ql-block">从陶瓷烧制过程来看,胎体及釉料的矿物成分、配合比例、研磨粗细、窑内温度及气氛、坯件所居空间位置及环境、出窑冷却过程等因素,都会在成品个体的外观表现上留下差异。</p><p class="ql-block">其实有变化才是常态。</p> 关于窑变,各家说法不一,古人对此的定义更加宽泛。<div><br><div>一般认为,所谓窑变,就是陶瓷在烧制过程中由于温度和气氛的不同和变化,釉质及胎体物质发生化学、物理的复杂变化,而使釉色、釉调、结构发生自然的不确定性的变化。<br></div></div> 窑变的本质是其“不确定性”,制作者事先无法把控也无法预测,正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因此要用文字来述说窑变作品也很困难。<div>行家说,窑变上品的变是内敛的、含蓄的,普通人则更喜欢一眼可见,甚至是夸张的。</div> 先看几件素朴的,含蓄的。这往往是一些单色陶瓷品,甚至在没有施釉的器物表面由于胎体中结晶物的析出,而使釉面粗看细密一致,细看之则发现有结晶层甚至玻璃质覆盖,貌似釉层,有人称之为“玻化”,但光泽和颜色的分布都不是那么均匀了,那确实能够给人一种很自然很质朴的感受。<div><br></div> <h5><i>这个柴烧粗陶杯子,不挂釉,但表面有结晶,部分形成玻璃质层,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和颜色。</i></h5> 一只致密光滑的陶胎小方杯,在放大镜下的“微观世界”。 <h5><i>这只蓝釉杯子(又是支陶笛),色调从下至上渐变,翻过来看原来底部是蓝黑色的并有金黄色有结晶分布。</i></h5> <h5><i>这支黑陶耳杯,乍看就是一儍黑笨粗的家伙,定睛一看,原来黑里透着银白和金黄,还有一道好像有人用银彩涂抹一笔的条带,实际上这些都是因为结晶物的聚集而形成 的景像。</i></h5> 我对陶瓷表面结晶世界的认识起于偶然。在数码时代我仍习惯使用手动镜头,觉得在拍摄静物时用手动对焦更精准。当我第一次用手动微距镜头对准一只瓷杯,并在机内开启放大功能时,我一下子被惊到了,原来这陶瓷表面竟然不是习见的那样致密光滑单一,而是由无数的晶体状颗粒或紧密、整齐或散乱、无序地分布,其间还有条带、斑点、孔洞之类不可名状之物错杂,始信古瓷如“桔皮棕眼”的说法。<div><br></div><div>多亏年轻时学过几天岩矿地质学,仔细琢磨还是能够理解陶瓷结晶的机理,莫名想起了岩层在岩浆作用下的蚀变以及变质岩中各种矿物结晶和地层中的矿脉之类的旧知。</div> 还有一些单色釉在烧制过程中釉自然向下流动,造成上下釉的厚度和色调的变化,在口沿、底部以及主体与附件的结合部,则有其它颜色和结晶出现,营造出非常古朴端庄的美感。 <h5><i>这是一只钧窑杯子,正眼看是深蓝色,反过来看出现紫红色。其实这杯子颜色多变。蓝中透红,红中泛紫,在不同光线下有不同的观感。放大看其表面,原来这只光滑圆润的小家伙表面也是由红、蓝、白等颜色、密集的矿物组成,晶质不同,晶面各向,因此对光线的反射、散射也很复杂,所以我们在简单的釉面上看到了复杂的光反应。</i></h5> <h5><i>日本陶杯,釉彩在绿、蓝、黄之间变化,从不同角度观察皆有不同的色彩组合,特别是杯口有金黄色的穗状流釉,杯把手与杯身的结合部色彩更加丰富。</i></h5> <h5><i>杯内壁银色的流釉和暗色的釉泪</i></h5> <h5><i>杯耳与杯身结合部的细节图</i></h5> <h5><i>窑变绿色陶壶,在结构的边缘及把手部分产生金黄色,并和绿色相互渗透,有开片。</i></h5> <h5><i>从细部看,色变和冰裂十分明显。</i></h5> <h5><i>绿瓷杯,釉变形成由浅绿条带分割的网格并出现冰裂和气泡状物。</i></h5> 当有性质不同的多种釉料参与时,窑变就更加有趣。 <h5><i>这个陶杯自下而上有砖红、黑、灰绿、白不同颜色的窑变过渡,特别是灰绿与黑的边界有颜色的渗透、覆盖并有结晶析出,这在盘子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开成近似山水画的图景。</i></h5> <h5><i>灰色釉层向下部深色釉层过渡部位有白色絮状物析出</i></h5> <h5><i>盘子下部几色釉相互覆盖、渗透,形成了一幅山水画。</i></h5> <h5><br></h5> <h5><i>原来“山峰”是这样的!</i></h5> <h5><i>下部的釉滴像是“网织”</i></h5> 出现釉的流动(挂釉)和滴落(滴釉)的痕迹,出现裂纹、小洞(虫洞)之类的“硬伤”,说它是废品也不为过。但这种“废”却是一种病态美。 <h5><i>这个陶杯灰、黄两色,特别之处在于杯口之下的灰色条带具有玻璃质特征,与下部黄色釉面有明显界线,但缝合平滑,全身内外遍布冰裂纹。</i></h5> <h5><i>杯口附近灰白色结晶呈堆雪状</i><br></h5> <h5><i>杯底与侧壁部分的结晶和开片显得有点“丑陋"的原生态</i></h5> <h5><i>这是一只三色窑变杯,中间灰绿色向上下的过渡非常自然,不同釉面的交汇处都有结晶析出。</i></h5> <h5><i>过渡部位的结晶分布</i></h5> <h5><i>近杯脚部位的结晶分布</i></h5> <h5><i>这只陶杯的窑变很夸张。上部如一冰层覆盖,杯身有双色条纹,自然过渡。</i></h5> <h5><i>杯上部的这个“冰层”像是有水从杯中慢慢溢出,骤然冻结成“冰瀑布”,让人联想到冰川舌的消融。</i></h5> <h5><i>杯身细部</i></h5> <h5><i>这只窑变陶盘五彩斑斓,我看像是一幅卫星照片地图,中间棕色部分是一陆桥,两侧是海洋,蓝绿色是深海,海岸线曲折,布满岛屿、半岛、海湾,岬角。</i></h5> <h5><i>“陆桥”上也不平坦</i></h5> <h5><i>破碎的“海岸”</i></h5> <h5><i>又是一支多彩的窑变长盘。我六岁的孙女说像草地,我看也像航拍秋末的草场,草色绿中泛黄,周围是枯叶飘零的林带。</i></h5> <h5><i>边缘细节,又像是雪山向山前丘陵的过渡图。</i></h5> <h5><i>”草地“被谁划分成无数块,一家一片草场?</i></h5> <h5><i>再放大点看这”山地“,这”草场“。</i></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