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求索,赴浏阳学习所学所思

画痴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满江红•和学长</b></p><p> 秋日骄阳,催醒梦,邀友荡舟。抬望眼,长河银练,一片沙鸥。碧水斓山林尽染,白云红叶菊初羞。入黉门,百卉竞争芳,期出头。</p><p> 书生事,醉眼眸,少年志,苦中求。喜登临骋目,欢聚琼楼。双月同研谋大计,一班独秀赞千秋。待凯旋,定学海扬帆,将志酬。</p> 启航 <p>  庚子金秋,伴随着丝丝缕缕的凉风,我们踏上奔赴浏阳的学习之路。</p><p>早上8点,来自邵阳县各个学校的教师同仁们在县教育局集结,整装待发,李副局长主持召开启动仪式,向赴浏阳学习的教师们提出了一些要求和建议:</p><p> 1、参训教师要加强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展现我县优秀师容师貌;</p><p> 2、参加训期间养成良好习惯,保持电话畅通,外出报备。</p><p> 3、参加训教师必须认真落实“六个严禁”,做好本次邵阳县赴浏阳市教师培训工作,在保障培训质量的同时,切实增强参训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安全管理意识,从而确保此次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p><p> 随后,宣布出发,并祝福我们一路顺风,期盼我们学有所成,借此次培训提升我们教育教学能力,为县教育事业添砖加瓦。</p> 远行 <p>带着局领导的殷切期盼,我们顺利抵达浏阳市教师发展中心,等待我们的是第一批赴浏阳学习的前辈们的夹道欢迎。随着第一批学员的返程,我们算是接下了他们手中的“交接棒”,开始了我们此行的学习生活。</p><p>终于,我来到了著名的烟花之乡~浏阳。</p> 征途 <p>开班仪式上娄迪清书记主持并发表了讲话。首先,娄书记介绍了进修学校的基本情况,其次总结了“浏邵”这两个城市在教育方面三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及其“浏邵”之间的城市渊源,最后寄语我们此次赴浏学员:且行、且学、且思,在进修学校学习过程中有乐、有获、有情,将来成为邵阳县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中流砥柱,为邵阳县教育教学工作做贡献。</p> <p>通过前期的集中培训让我对浏阳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本职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入邵阳教师队伍这个大家庭已经有三年多时间了,从最初的“小白”逐渐进步成今天的我,虽然说我自己很努力的想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收效甚微。现在终于明白,是我没有系统的去学习和了解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技巧和专业素养,此次研修学校的集体培训课给了我答案,让我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终于找到了自我提升的方向。首先,陈芳芳老师的课让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课堂生动有趣,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气氛调动适当,课堂中穿插的小游戏迅速让我们学员相互认识并增加了我们团队的凝聚力,从她的身上让我看到了一个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和建设的艺术性,所以这是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的,师其长技为吾用。在班级的管理当中,建设一个班风、学风优秀的班级是基础,建立团队意识和培养集体精神是主导,那么德育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才是本质,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结合自己本身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那么很多问题变迎仍而解。比如“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在一些日常的课堂或是考试当中,“睡课、睡考”的现象时有发生,感觉学生对于学习甚至是考试都没有一颗敬畏之心,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培养和增加“班级凝聚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学生自觉的主导自己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一来,众人拾材火焰高,整个班级就会稳定的往好的方向发展。其次,潘文老师所讲的《教师的第二次成长》让我了解到我们老师在育人的同时要不断的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自我提升也是现阶段教师必须保持的常态,给人一杯水的前提条件是我们必须要有一桶水,刘文章老师的课程也是让我意犹未尽,特别是对学科教学知识对阐述,告诉我们一名老师不光对自己对专业要有所涉及,还要对其系统知识要有所了解,而且要全面。这跟潘文老师所讲的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完善、提升自己,做到有备无患,例如:作为一名老师,古语云:传道授业解惑,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有义务去回答他们从而解除他们对问题的疑惑,但是,如果学生问的问题不是我们所学专业,或者说是拓展问题甚至是学生自己突发奇想,而我们却回答不上时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科的认识和对学科系统的认识,那么也就是要时刻提升和完善我们自己的知识涵盖量,就算不会,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找寻答案或者说同学生一起寻找答案,这也算是另一种自我提升的方法之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最后,黄程老师的实操课,让我了解到了作为一个教师,在不断的提升过程中,要注意日常素材库的积累和建设,拥有自己的素材库,那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很大程度的方便我们制作辅助教学的教案及其课件。即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又让学生保持新鲜感。这也是“积累”的表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不断的积累才能达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张之俭老师则着重讲解了浏阳市的历史文化,在他的讲课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做为一个浏阳人,作为一个浏阳教师的那种自信,我总结为:发展自信、教育自信、文化自信、人才引进及其就业自信。其实这些都是源于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作为一个教育人,我选择了教育这份阳光的职业,那么我就要热爱它,至少要做到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为一方人民育一方英才。之后,屈加亮老师的《打造绩效飞轮,促进学校发展》课程当中,让我受益匪浅,告诉我们,不管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还是参与者的角度,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提升,其核心力量在教师,教师的队伍若是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队伍,那么学校和学生也就步入了良性的循环,教师在当今的大环境下,如何提升自己的发展动力,除了靠自身的不断学习之外就只有靠绩效的飞轮所带动,完善绩效制度才能最大程度激发教师的潜能。至此,也不得不说李龙章老师的《立德树人,让每个学生都闪光》以及文小妮老师的《传统文化与师德》这两堂课了,一个是从“立德树人”作为出发点来分析,另一个从“传统文化和师德”里来表述,看上去是各有千秋,实则是相辅相成,十九大报告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公平是时代要求,习主席也强调说: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分析了当前立德树人需要强调的几个方面:1.构筑共产主义理念信念;2.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厚植中华传统美德;4.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5.树立全球观和生态观。以及教育改革中的“9个坚持”、教育工作中的“9个要求”后,从而推导出立德树人因该落实到课堂当中,要把立德树人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中,文化知识教育中、社会实践教育中的各个环节,一堂好课需肩负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传递正能量从而引领学生正确的人生方向。</p> 跟岗学习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浏阳市奎文实验小学</b></p> <p>  通过影子学校“奎文小学”和“道吾学校”的跟岗学习后,我感觉到,理论思想再多,方法方案再全,也不如拿出来溜溜“是骡子是马”,落实和实施才是检验的最佳标准。首先,两所学校都有各自的教育教学理念,都有自己的团队去实施各自的教育教学工作,各有千秋且不相伯仲,但是通过跟岗学习的这段时间了解,除了跟岗教师对我的不吝指教和不厌其烦的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之外,在工作之余我们也结成了深厚的友谊,至此,我的学习不会就这次进修的结束而结束,相对来讲,“浏邵”两地的教育教学交流在此埋下了萌芽的种子。在两所学校的学习当中,我发现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家校关系”这两方面的工作是值得我去学习借鉴的,当然其它的地方也有很多有点,但是我只想就这两个方面谈谈我的所学所思。德育工作,不管是奎文学校的“微笑教学”还是道吾学校的“体艺2+1”,其前提要求就是做到上传下达通体实施。其德育工作的主要体现也是在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以及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和落实到人的责任机制,除教学之外,家校联系也被纳入德育工作之中,学校均利用少先队和学生会分派部分工作,让学生也参与其中。在常规工作中,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是建立健全公平的评价机制,每星期的五项评比,每月的班级评比,每期的总评等等级评价。以及对音体美的重视和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学校的整体氛围浓厚。</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浏阳市道吾小学</b></p> <p>  家校联系,在农村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最难进行和落实的就是家校联系工作了,由于外出务工、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等等的不利条件的存在,往往很多时候连开家长会都因为部分家长不能来校而没能召开或者收效胜微,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所以就拿我自身所处的学校来讲,家校的联系和互动没有开展的话,很多工作就很难落实甚至是无法展开,所以,要想改变学校要想很好的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就必须由班主任组织建立好家委会,家委会负责传达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反馈给班主任一些情况,加强家校联系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通过班委会、家长代表会去协调,组织家长们在固定的时间段召开家长会或者亲子活动,也只有家校联手,才能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惯和生活习惯。也间接的使学习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的实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赴浏阳教师研修第二批次学员合影</b></p> <p>  转眼之间,时光如白驹过隙,为期一月的研修之旅就要结束,在此要感谢邵阳教育部门给我的这次学习探讨的机会,收获颇多且需慢慢消化,作为一个凤凰人,我选择在邵阳扎根教育,一是我对自己的眼光自信,二是对此次赴浏阳研修的各位同仁的自信,让我看到了今后邵阳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也让我看到了将来农村教育的发展希望,更让我自信的是我们可以不负韶华、不忘初心,在不久的将来为邵阳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总而言之,“浏邵”两地教育互助给了我这次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机会,也让我认识到了自身教育教学工作上的不足之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感谢奎文学校的周美霞老师,她让我学习到了,作为班主任应当怎样去管理班级,怎样增加班级的凝聚力,让我明白了在课堂上“讲”不如“引”,也要感谢道吾学校的邓觅觅老师,让我了解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德育工作该怎样落实和实施。我将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充分消化吸收此次的所学,希望能够在自己今后的教育教育工作当中能够有所建树,不辜负学校、家长、学生对我的信任,至此,收拾心情,让我尽情的投入到我所而爱的工作中去吧。</p> <p>编辑:梁 播</p><p>审核:王 强 周丽敏 </p>

教育

学习

教学

学校

教师

工作

我们

浏阳

班级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