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揽胜

水晶

<p>都江堰我去过多次,因为近十几年来我几乎年年都到青城山避暑,离堆公园也去过好多次。为什么年年去青城山避暑,那是因为众所周知“青城天下幽”,为什么对离堆公园情有独钟,那是因为举世闻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我。去那里可以观赏蜀江水碧蜀山青的秀丽景色,可以感受两千多年前古人修建的水利工程给四川的繁荣、成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汉唐两代,成都发展成为人口仅次于京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城市,成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可以说在中华文明史上,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与长城比肩而立的伟大工程。</p> <p>远观玉垒山玉垒阁</p> <p>与离堆公园阰邻的南桥</p> <p>内江上的南桥</p> <p>雕樑画栋的南桥古色古香、巍峨壮观,是游客们观山望水、休憇的好地方。</p> <p>都江堰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p> <p>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p> <p>离堆公园的清凉亭</p> <p>进公园大门的喷水池,旁边的马叉是治水的工具之一。</p> <p>离堆公园进门大道</p> <p>古银杏树</p> <p>伏龙观</p> <p>伏龙观后院</p> <p>清凉亭</p> <p>站在离堆公园俯瞰宝瓶口江水</p> <p>在离堆公园内远眺内江上的小索桥</p> <p>通向飞沙堰的索桥</p> <p>在离堆公园观望玉垒阁</p> <p>飞沙堰在洪水季节,把内江多余的水排出去,还要把江水扶带的沙石排出去,“深淘滩”就是到枯水季节,就要清理河道,把淤积下来的泥沙挖走。“低作堰”就是基本保持飞沙堰原有高度,高了进水过多,低了进水过少都会给成都平原带来灾难。</p> <p>远眺飞沙堰</p> <p>宝瓶口原来是玉垒山的一部分,当年李冰修建都江堰时从山中开出了这条河道。古代沒有炸药,当时花了八年时间才开凿出了玉垒山,据说李冰带领人们用“火烧水浇”的办法使石头爆裂,一次次重复,终于开凿出这条河道。</p> <p>离堆和宝瓶口连接处</p> <p>宝瓶口水流湍急</p> <p>内江水从宝瓶口浩浩汤汤流进来,然后流向远方,灌溉着川西平原万亩良田。</p> <p>去飞沙堰的索桥</p> <p>飞沙堰看玊垒山</p> <p>离堆与宝瓶口</p> <p>离堆公园观玉垒阁</p> <p>内江水由宝瓶口进入汹涌澎湃</p> <p>江对岸看离堆公园</p> <p>安澜索桥</p> <p>在索桥上见到远处重山峻岭,天高地阔、水天一色。</p> <p>魚嘴是当年李一冰父子带领众人用竹笼装上鹅卵石堵在江心形成的小岛,因为形状象魚的嘴巴。魚嘴把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在排泄的同时也起到了排沙石的作用,保证了内江灌溉用水清澈</p> <p>魚嘴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p> <p>内江和外江的两座索桥</p> <p>过了索桥向山上的二王庙行进</p> <p>这是后来新修的“堰功堂”</p> <p>秦堰楼,可以在楼上纵览都江堰水利工程,发思古之幽情,岷江水奔流而来,浩浩荡荡,安澜索桥横贯江面,十分壮观。这种天人合一的场景,使人心胸开阔,万千感慨。秦堰楼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损毁,地震后我到二王庙去看过,那时看到的是部队的战士们正在搬运和清扫震后秦堰楼的建筑垃圾。这是大地震后重新修建的秦堰楼。</p> <p>二王庙是后代人为纪念李冰父子的功劳而修建,后朝封他们为王,所以叫王庙。农历二月十四日庙会这天,到处都是赶来祭拜李冰父子的,他们烧香化纸,敬献贡品。这个习俗一直保持到现在,每年这个时候,都江堰都要开展大型的祭祀活动和演出,象过节一样。</p> <p>“二王庙”匾额是冯玉祥将军的笔迹</p> <p>二王庙正殿</p> <p>庙内的石壁上刻有李一冰治理都江堰的经验总结,也是后人管理都江堰的指导思想。</p> <p>清代人对治理都江堰六字的理解与赞扬</p> <p>供奉天地水三官,三官大帝分别于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核定世人福之籍。</p> <p>邓小平为二王庙题词:造福万代</p> <p>二王庙出口</p> <p>二王庙通向玊垒山的门</p> <p>二王庙通向安澜索桥的门</p> <p>安澜桥是一座索桥,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脚下是波涛汹涌的岷江,以前我过索桥不敢睁眼,只能闭眼扶着别人过去。现在桥已重新修过,沒有以前晃动得那么厉害了,现在敢站在桥上拍照片了</p> <p>黄昏时的安澜索桥</p> <p>清朝年间一位姓何的先生与妻子商量,要在岷江上修一索桥,他们募集资金发动群众开始修桥,谁知中途何先生遭人陷害屈死狱中,何夫人忍辱负重,坚持把桥修好,并取名为“安澜桥”,人们感激何氏夫妇壮举,又称它为“天妻桥”。</p> <p>黄昏时的安澜桥</p> <p>外江的索桥</p> <p>远观玉垒山景色</p> <p>玉垒山上的阁和亭</p> <p>从离堆公园到玉垒山去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古街,古街上的一些建筑古迹令人神往</p> <p>铁锸是治水的主要工具,战国未期,秦昭王听田贵之议,又因名相范睢之荐,以李冰为蜀守,李冰携秦王所赐铁锸,骑马沿石牛古道来到蜀都,率领西蜀民众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p> <p>内江上雕樑画栋,精致美观的廊桥</p> <p>古街上的一些古迹</p> <p>仰天窝</p> <p>古道古建</p> <p>古老的清真寺</p> <p>明城墙</p> <p>被郁郁葱葱的林木环抱的玊垒阁</p> <p>玉垒山的大门</p> <p>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七年重建</p> <p>整个庙宇依山面城,庙中十殿布置在一条笔直的上行梯道,两侧互相对称,连接跌落,飞檐两层三层相间,如群雁凌空。</p> <p>依山面城的城徨庙</p> <p>玉垒山旁边的一条古街</p> <p>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进入成都的解放军18兵团,派一个师的部队到灌县赶修都江堰水利工程,52年以后,党和政府又相继兴建了人民渠、东风渠,三合堰等干渠。70年又打通成都平原东部龙泉山,使都江堰穿山而过,先后建立了黑龙滩水库和简阳三岔湖水库及若干中小型水库,组成了巨大的灌溉网,受益地区包括成都、乐山、绵阳、内江等30余个县市,使古老的都江堰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人感慨万分、思绪万千,中华民族的祖先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聪明智慧、心灵手巧。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源远流长,当代的中国人应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祖先的优秀品质和优良基因,让大中国在世界上大放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