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文 字 // 牧 草</p><p>图 片 // 网 络</p><p>音 乐 // 乐 库</p><p>曲 名 // 望 春 风</p> <p class="ql-block"> 一般来讲,人们回忆童年往往都是温馨和美好的比较多,很少有人回忆童年说不好的,不幸的。因为说不好很伤感,也消极。其实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是有喜有忧的。我许多时候在回忆自己童年时,感觉幸福和快乐甚少,而酸涩和苦恼似乎多些。</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父亲身体不是很好,全靠母亲做工养活一家五口,所以我很小就开始当家了。记得我八岁就帮家里买菜,每二到三天去一次菜场,那时从家到小菜场有二公里,要走半个钟头,每次买菜四点多就的起床,菜场五点开大门,我必须在开门前来到那里,因为来晚了就啥也买不到了(那时是计划经济),再说买好菜的赶紧回来吃粥,因为紧接着还要到学校上课。每次买菜都不想起床,都是被大人叫醒的,特别是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不说不情愿从被窝里出来,就是裹了棉袄来到外面,那刺骨的北风也早已让你全身颤抖,小小的一个人却挎着一个大大竹篮子,一点都不匹配。那阵买东西都要凭票和记卡。每个家庭按人口多少来划分大小户,我们家五口人算大户。每人每天有三分钱蔬菜,我一般都把三四天的菜一起买回,这样每个礼拜可以少走几次菜场。</p> <p class="ql-block"> 由于那个年代是国家困难时期,所以老百姓日常生活都非常艰苦,什么都要凭证,凭卡,凭票。好比买米要购粮证,买菜要小菜卡,至于买其他商品那就都是票子,什么油票、糖票、肉票……就是买几尺布也要布票、买煤球要煤球卡,等等,等等。不但凭票,还要加以规定,好比你一个月的豆制品最多只能一次购买一个礼拜的,不能把整个月都一起买回。</p> <p class="ql-block"> 因为我是当家的,所以基本上家里日常生活必需品都由我来购买。也许是亲历多了,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时有些商品的价格。比如:梗米1角6分4一斤、籼米1角4分3一斤、棉白糖8角1分一斤、古巴砂糖6角8分一斤、酱油2角4分一斤、鲜酱油2角7分一斤、青头萝卜干1角5分一斤、大头菜4角一斤、食盐1角5分一斤、自来火2分一小盒,还有点煤油灯用的火油(煤油)4角一斤、煤球2块5角一担(100斤),这些也都要凭卡供应的。至于布票我没印象,因为买布都是大人去买的,我也不懂。</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住在农村,而且家里困难,所以还饲养了许多鸡鸭,兔子,也养过山羊和猪仔。由于饲养这些家禽和牲口,耗去了我整个课外时间,也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进度。所以我从小学习成绩就不好,许多时候老师在黑板上面写字,我却坐在下面寻思,今天放学去那里割草。我印象中我只得过一个五分,那是一节美术课,老师让我们画一只鸭子,也许因为家里也有鸭,所以我画的特别像,非常逼真,老师给了我一个满分。这也是我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唯一的一个五分,至今记忆犹新。</p> <p> 因为我是当家人么,不光要买菜,买米都是我负责。我籴米最多也就三十斤,因为人小,个又矮,再说我家那个洋面袋(米袋)也只能装进这么多。买煤球是要向人借小车,或者自行车的,因那黑玩意儿太重了,就凭我那小身板是根本挑不动的,况且路还远。</p> <p class="ql-block"> 由于家庭困难么,小时候要想吃到肉那是件很奢侈的梦想,不过有时候也会梦想成真。想改善伙食就得自力更生,多数情况下我和弟弟去河里摸鱼、抓蟹,要不就叉田鸡(青蛙),钓黄鳝。你还别说,每次出去或多或少都有收获,所以也多少能解解馋。但这也只限于在天不冷的情况下,要是冬天那只有狠心杀一只兔子,要不就指望过年了。</p> <p class="ql-block"> 虽然童年早已过去五六十年了,但是童年的记忆时时浮现眼前。每当回想起那些童年的碎片,至今仍心潮起伏,意味深长。</p> <p class="ql-block">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快乐的,我的童年虽是有些酸涩,但也快乐着。每每想起来感觉也蛮好,毕竟也有快乐的时光,开心的日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