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同窗情(副本)

姚老师

<h3>师生相见,紧紧相拥,悲喜交集。</h3> <h3>周建一专注地看着老师带去的老照片,看来很淡定,很正常,但这是否能揭开她尘封五十年的记忆。</h3> <h3>纯朴的周建一的亲人们为姚老师举"杯"祝福,为她过了一个特别难忘的80岁生日。</h3> <h3>2018年12月23日,永丰路小学66届甲班部分同学在老班长李群的带领下又一次去嵊州看望失联近半个世纪的周建一同学,向她送去了爱心。有些同学因种种原因不能同去嵊州为周建一同学献爱心,于是大家就在群里给她发爱心红包,一天时间内共有31位同学发送了爱心红包,合计6720元。卞琍琍同学因急事不能同往嵊州,她就让班长转交周建一600元爱心红包。</h3><h3>更加动人的是一位与周建一素不相识的红旗73届同学缪素娣,闻得此事,便让姚老师转送了一个红包。令人感动。</h3> <h3>2018年12月23日,同学们一早从四面八方赶到石油大厦前等待出发。这天,姚老师因急性支气管炎发作,无法与同学们同行,但她还是一早赶到集合地点为同学们送行,心中却留下了深深的遗憾。祝同学们一路平安!</h3> <h3>汽车开动了,同学们谈笑风生,回忆着当年在永丰路小学读书时的童年趣事。</h3> <h3>老班长却利用空隙时间,在车上办起公来,在爱心款的信封和红包上写上宁波市永丰路小学六甲班老师和同学赠。</h3> <h3>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行程,车到嵊州长乐出口处,建一的小叔子和她的儿子早在那里等候我们,然后把我们带到了周建一的家里。同学们提着大包小包紧跟其后,急切地想见到失联近半个世纪的老同学。</h3> <h3>小叔叔热情地与同学们握手迎接。阿路哥表情有点凝重,你是不是在想像即刻就要见到的老同学如今将是啥模样?</h3> <h3>梁蓉今天穿戴特别喜庆,因为这是半个世纪以来难得重逢的好日子。王卫平抢先走在前头,差点挡住了这位美女。</h3> <h3>程刚今天也显得特别精神。老同学,半个世纪不见,你还好吗?我们来看你来了!</h3> <h3>老班长,你提的包好大,一看就知道你是给建一送温暖去的。</h3> <h3>高建平,你是第二次去看望周建一了,小叔叔一定特别熟悉你。</h3> <h3>蔡竞宁,你也是第二次去看望周建一了,小叔叔对你也特别熟悉了。来,我们握个手!</h3> <h3>林医生辛苦了,为了看望周建一,你放弃了难得的休息日,放弃了家务事,建一一家人感激你!</h3> <h3>政府部门在大路边,建一家的围墙旁立了一块大红的木牌,介绍了她的父辈们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h3> <h3>同学们跟着小叔叔来到了建一的家。</h3> <h3>建一家的大门,门口站着的是她丈夫的大姐姐。</h3> <h3>这是个普通的农家小院。</h3> <h3>这应该是米缸吧?</h3> <h3>这是建一家的厨房。</h3> <h3>通往建一寝室的狭窄的楼梯。</h3> <h3>同学们到达时,周建一还没起床,她儿子上楼告诉了她。</h3> <h3>房间里有只电视机,据她家人说,建一喜欢看电视,並能自己选频道。但愿电视节目能给她带来快乐。</h3> <h3>同学们来到建一家的客堂间举目四望,是什么吸引了大家的眼球?</h3> <h3>原来是贴在墙上的这幅字。虽然这不是名家名作,也记不清是谁写的,是谁送的,但多少年来,它被牢牢地贴在墙上,也许就是这″吃过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金玉良言在激励着他们的意志,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不离不弃,乐观向上,憧憬着美好的明天。</h3> <h3>大家把随身带去的礼物放到了客堂,有保暖的棉大衣、羊毛衫、被子,有红酒、茶叶、有金龙鱼食用油,还有洗涤用品等等。同学们考虑周到,这是爱的传递。</h3> <h3>激动的时刻来到了,建一被家人叫到了楼下院子,里,同学们纷纷围了上去。当他们一眼看到半个世纪未曾见面的老同学时,个个思绪万千,眼前这位瘦弱的,冷淡的,连正眼也不看一下我们远道而来的老同学的那位老人,难道就是当年在永丰路小学,身材细长,戴着三条杠的周建一吗?是的,她确确实实就是周建一!这一切究竟是谁造成的,已无法追究,也无需追究。老同学,你受苦了!我们来看你了!</h3> <h3>同学们围在周建一身旁,希望能与她说上几句话,但目前还是不太可能。仅管这样,同学们还是热情地和她说这说那。</h3> <h3>李群班长代表全班师生把同学们送的爱心红包献给了周建一,站在一旁的儿子聚坪竟感动得泪流满面,小师妹忙塞给他一张纸巾。这一哭,触动了不少同学的泪点,他们也流下了热泪。</h3> <h3>建一接过班长手中的红包,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小叔叔和同学们让她把钱交给兵兵(她儿子的小名)而她却把钱放进了衣橱。这一刻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欣慰,周建一还有喜好,还会思考。</h3> <h3>吕钊与建一的丈夫,儿子在交谈。她鼓励兵兵要好好工作,不断努力,希望他考上公务员,也希望他能好好照顾爸爸妈妈。</h3> <h3>吕钊同学把一件羊毛衫送给了建一同学,並试图与她交流,我们又一次见到了建一同学的笑容。</h3> <h3>大蓉蓉把一条大红的羊毛围巾送给了周建一,她很高兴。</h3> <h3>已近中午,小叔叔接大家去他大姐姐家吃饭。大姐姐是个勤劳朴实的农妇,她对建一家有功。建一儿子出生才15天,就是大姐把他抱回家,一勺米糊,一勺奶糕把他喂养大的。当年的小毛头,现在已是一表人才了。</h3> <h3>建一全家也到大姐家去吃饭。</h3> <h3>来到大姐家,大姐和她女儿已为同学们准备了颇具农家乐的特色午餐。同学们与小叔叔和建一一家人共进午餐。</h3> <h3>难得吃的用柴火烧的大锅米了。</h3> <h3>吃啊!你们还在等谁啊?等姚老师吗?她急性支气管炎发作,临行被迫止步,留下深深的遗憾!</h3> <h3>席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惊喜,五十年的失意,周建一居然还能正确地佩戴红领巾,並标准地敬了个队礼,不愧为当年永丰路小学的大队长!</h3> <h3>午饭后,小叔叔陪同大家参观了吕氏家风陈列室,贵门,枫香树王等古迹。大家一起合影留念。</h3> <h3>临行时,大姐姐执意要把事先准备好的有机萝卜,蕃茹送给同学们。大姐,谢谢了!</h3> <h3>相见时难别也难。同学们告别周建一家人,上了汽车准备返回宁波,就在这一刻,不知是谁从车窗中望去,只见周建一孤身一人站在家门口凝视着远方,这是她来给我们送行吗?大家都非常激动,纷纷下车向周建一跑去,围着她,向她告别。.这时,一直默默不语的周建一开口了,她说:″你们住在哪里啊?"一句简单的话,又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建一,我们住在离你很远很远,但又很近很近的地方,我们还会耒看望你的!段晓江同学连忙解下自已喜爱的花围巾,带着她的体温,围在建一的脖子上。奇怪的是,周建一並不推却,然后默默地望着我们渐渐远去的背影……看到这一切,我们好心酸,眼眶又一次湿润了。</h3> <h3>建一,请回吧!我们希望你健健康康,无忧无虑地过好每一天。</h3> <h3>这个美篇中的绝大部分图片和视频是″随队记者",我的女儿,同学们从小抱大的小师妹蓉蓉提供的,在此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所有提供照片和视频的同学!由于时间局促,再加未能亲自参加,因而美篇存在许多不足,请同学们谅解。另外因一个美篇只能放五个小视频,所以还有几个精彩的视频只能忍痛割爱,感到遗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