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江南水乡,梦中的水乡,令我在梦里徘徊于那古色古香的旧巷里……<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题记</div> 2020.11.15,前往苏州吴江探访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同里。<div><br></div><div>同里古镇位于苏州吴江的太湖之畔,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水乡古镇之一。古镇不仅以“小桥、流水、人家”而著称,还有着东方威尼斯的美誉。</div><div><br></div><div>按古镇游程参考手册,制定了游览线路:退思园——珍珠塔景园——嘉荫堂——崇本堂——三桥——穿心弄——耕乐堂——明清街。<br></div> <div><br></div><div>清晨,我从南门入口步入同里古镇……</div> 由于时间还早,古镇显得很幽静,也没有什么游客。此时漫步在千年古镇的小街上,我有一种超越时空,回归古朴的感觉。 小街旁的一座古桥映入我的眼帘,古桥叫“泰来桥”,建于乾隆十一年。泰来桥简洁古朴,据说是古镇古桥中形体最高大的一座。 <div>第一站去退思园,退思园就座落在古镇古戏台广场的旁边。<br></div><div><br></div><div><b>退思园</b><br></div> 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是同里古镇的核心景点。它集清代园林之长,小巧精致,清淡雅宜,亭台掩映,趣味横生,堪称江南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现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br> 退思园的最佳看点,我觉得是它的后花园,它具有步移景异,犹如步入天然水墨画中。(具体可以看专题介绍) 我漫步在退思园的后花园,令我倾倒在江南诗意之中,只有身在其中,才能品味出退思园的那些不同寻常的美。 在前往“珍珠塔景园”的途中,路过同里古镇的游船码头。 <div><b><br></b></div><div><b>珍珠塔景园</b><br></div> <div>珍珠塔景园由御史第、后花园、牌楼、宗祠四大建筑群组成。“御史第”是明嘉靖南京监察御史陈王道的故居。</div><div><br></div><div>珍珠塔景园也是著名锡剧“珍珠塔”故事的发源地,这段久久流传在江南民间的爱情佳话,使珍珠塔景园充满了唯美、浪漫的气息。<br></div> 御史府 宗祠 戏台 后花园 后花园 珍珠塔景园尽管没有退思园名气大,但是景园同样融入了苏州园林的精髓,值得一看。 离开珍珠塔景园,我沿着古镇小河边漫步前往下一个景点嘉荫堂,边走边欣赏古镇两岸景色。 <div><b><br></b></div><b>嘉荫堂</b> <div>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嘉荫堂”。<br></div> 嘉荫堂建于1922年,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曾在此居住。进入嘉荫堂,这座仿明代的建筑,给我感觉整座庭院高大宽敞,肃穆庄重。宅内的木雕、石雕精致精美,非常漂亮。 出了嘉荫堂,过了小石桥,就是崇本堂了。崇本堂和嘉荫堂隔岸相对,俗称古镇两堂。<div><br></div><div><b>崇本堂</b><br></div> 崇本堂布局精致,尤以雕梁画栋著名,有木雕一百余幅。现为民间婚俗展示馆。 “两堂”所在的位置,也是古镇著名的景点“三桥”景区。<div><br></div><div><b>三桥</b><br></div> <div>古镇三桥,分别是“长庆”“吉利”“太平”三桥。其中“太平”桥最古老。</div><div><br></div><div>三桥对于同里人来说,是他们的风水宝地,只要走过三桥就可以实现他们心中美好的憧憬和渴望。<br></div> <div><b><br></b></div><b>穿心弄</b> 在古镇漫步,就是不停地穿街过巷,其中以“穿心弄”最有魅力。 <div><b><br></b></div><b>耕乐堂</b> 耕乐堂是一座建于明代的老宅院,建筑别致,幽静典雅。据介绍,系明代处士朱祥所建。该院已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耕乐堂的建筑布局为前宅后院,是明代私家宅第的典型代表。景致的大厅“鸳鸯厅”。 耕乐堂后花园,置有荷花池,荷池四周湖石镶砌,高低参差,清幽别致。 漂亮的“三重门”。 <div><b><br></b></div><b>明清街</b> <div><b><br></b></div><b>同里的夜色</b> 一整天同里古镇的探访,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众多江南古镇里,同里尽显了水乡的温柔。<div><br></div><div>我想,我还会再来同里,再慢慢地走,再细细地品……</div>